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能再用心点吗 细数主板坑爹和贴心设计
userphoto

2012.02.21

关注
做工?用料?规格?性能?还有细节!
作为DIY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主板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CPU内存显卡、内存、硬盘散热器、独立声卡等等,无一例外的需要依附于主板。正如主板的英文名“Motherboard”所诠释的那样,她像一个母体一样,为各大硬件提供栖身之地,将各个部分连结起来,最终完成整个平台的搭建,并使整个平台能够成功的运行。可见主板之重要确实非同小可。
那么如此重要的主板,如需选购,用户必会三思而后行。那影响我们选购的因素是什么呢?做工?用料?规格?性能?外形?一台精挑细选的爱机,必须运行稳定,寿命过硬。运转飞快,造型美观。
设计细节不容小视
没错,这些固然十分重要,但还有一点是非常重要,那就是“细节决定成败”。注重细节的人才会获得成功,注重细节的厂商才会立于不败。今天,笔者就带大家一起来细数那些主板上坑爹和贴心的小设计。
插深一点就有那么难么?
●插深一点就有那么难么?!
记得有一次,一块崭新的强力的牛X的主板被送到了ZOL评测室。笔者早就对这款产品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迫不及待的想要打开一睹她的芳容。谁知就在我接触她,握住她,用力拉出她的一瞬间,我隐约的感觉到她身体上的某个部分发生了些许形变......仔细一瞧,电容已经摇摇欲坠了......
排排坐吃果果么?
瞧瞧你们爷儿四个,一个靠着一个,歪的方向都这么一致,排排坐吃果果么?电容看上去貌似有种镀镍的效果,显得很高端,和漂亮。可是坐没个坐相站没个站相,你说哥看着能舒服么?
电容看来是累得不行了
电容你肿么了?你累了么?这歪的都靠上扩展插槽了,看来真是“站”的太累了。好吧,你好好休息吧......
“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
再瞧这二位,笔者真的无奈的笑了。一个向左,一个向右,左顾右盼的干嘛呢?难道一个防着内存,一个防着CPU么?这也太有喜剧效果了。
歪七扭八实在有碍观瞻
从这张图我们可以比较容易的看出,该主板的电容歪七扭八。究其原因,是因为电容并没有插到底就进行了焊接,导致电容底部与主板之间存在间隙。众所周知,电容拥有两根插针,这两根插针很细,很容易由于外力作用而产生歪曲。由于电容没有进行触底再焊接,与主板直接的空隙导致了两根插针能够很容易的弯曲,所以诸如歪七扭八、“靠一靠”的情况比比皆是。
其实插到底既爽又美观耐久
●其实插到底既爽又美观耐久
难道插不到底是因为技术所限吗?难道插不到底是主板制造的潜规则吗?难道我们只能忍受歪七扭八的外观吗?难道我们在使用主板的时候只能小心翼翼吗?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厂商通过事实给出了极为坚定的否定答案:NO!
“我们很整齐”
“我们插的很深......”
通过以上图片对比,大家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并不是所有主板的电容都那样“不堪入目”。“正面教材”用事实告诉我们:电容可以插的很深很深,可以码放的非常整齐,可以看起来赏心悦目。这样我们再也不用担心一不小心碰歪了电容,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了。
“我们站如松,坐如钟”
所以,电容插深插到底并不是什么技术上的难关,也不是什么行业制造潜规则。电容触及PCB板,而后再进行焊接,一点都不难,那么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厂商不这么做呢?笔者觉得厂商的态度才是关键。这样既美观,又耐久,抗冲击能力也强。所以笔者呼吁没有做到这一点的厂商,尽快“改邪归正吧”!
请别把她放在这么“险要”的位置上
●请别把她放在这么“险要”的位置上
高端主板一般配备了很多扩展插槽,可以满足用户对扩展设备的各种需求。而SLI和CF大概是发烧级玩家所非常热衷的“娱乐项目”了。由于多卡同时工作,因此对供电的要求也较高。很多主板都配备了显卡辅助供电接口,满足多卡的高供电需求。
尴尬的“D口”:内存、显卡、散热器三面夹击
我们来看一下上面这张图。可以看到该主板的显卡辅助供电“D形”接口被放在了一个极为“险要”的位置:上有散热器,下有扩展插槽,旁有内存插槽,可谓“三面环山”!如此蛋疼的位置真是让人无可奈何。
完美走线党怎能允许线材凌乱(图片援引网络)
有相当一部分玩DIY的用户追求的是个性的外观和极致的美观。他们会在配色,选材,包线及走线等等工作上花相当多的时间。而走线的奥义就在于尽可能少的,或者干脆避免有线材“横跨”在主板上。为了保证美观,绝大多数接口被设计在主板边缘的位置,才会得到追求美观的DIYer的认可。主板性能再强,但显卡辅助供电接口设计在了蛋疼的位置,挑剔的DIY玩家同样会拒绝这款产品
她现在在一个非常舒服的位置上
●她现在在一个非常舒服的位置上
当然了,同样有设计非常巧妙、点子非常绝妙的的产品出现。刚才笔者也提到了一点,那就是走线美观的奥义就在于避免线材“横跨”在主板上。只需要把接口设计在主板的边缘,就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三面环山”尴尬情况的发生。
位于主板边缘的卧式显卡辅助供电(6PIN)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该主板的显卡辅助6PIN供电被放到了主板的边缘,紧邻SATA接口及USB3.0前置扩展插针,并且采用了卧式设计,这样线材在安装后可以与主板保持一个水平面,美观度暴涨。同时也避免了较硬的电源线材立在主板上,节省空间,也能够让机箱内的风道更加通畅。
位于主板边缘的卧式显卡辅助供电(SATA)
还有些产品的显卡辅助供电接口采用了SATA口设计,显得更薄更利落,并且有一种与SATA数据接口融为一体的感觉。同样的,该供电接口也采用了卧式设计。不管是用6PIN也好,还是SATA也好,放在主板的边缘,并采取了卧式设计,可以说都要比“三面环山”设计“不知要高到哪里去了”。同样的,这不属于任何技术层面的问题,需要的只是一点细心。
板载开关被“压迫”?
●板载开关被“压迫”?
“裸奔”平台作为很多超频爱好者和爱折腾DIYer所青睐的处理方法,拥有相当多的支持者。因此很多主板厂商在推出超频特色的主板或者高端产品的时候,通常会在主板上增加板载开关、重启以及超频等按键。玩家再也不需要用很原始的“导体方法”来启动平台,实为一项贴心设计。
板载开关与扩展插槽的“亲密接触”
板载开关与其它设备“相安无事”
但是板载开关的位置却成了大问题。下面中关村在线评测室为大家制作了一段小视频,来说说这板载开关码放位置的奥秘。
板载开关位置演示
相信大家通过视频的演示可以很直观的理解板载开关所码放的位置有多么重要了。可能由于某些MATX的板型PCB面积所限,开关被做到了扩展插槽的下方。但笔者坚信,空间“挤挤总会有的”!
USB3.0插针形同虚设?
●USB3.0插针形同虚设?
伴随着高速存储设备的市场占有连年率增长,USB3.0接口也正在逐步普及。市面上已经有很多机箱在前置面板上配备了USB3.0接口。而前置面板的USB3.0接口则需要以“跳线”的形式链接在主板的USB3.0前置面板插针上。而这个插针的位置,也同样存在问题......
优秀的USB3.0插针设计
USB3.0插针为19针设计。线材端部体积较大,链接后需要占用接口上方一定空间。图中所示范例为正面教材:将该插针设计在主板边缘,并且采用了卧式设计,既省地又美观。
但是,也有这样的......
已与显卡之间距离不多了......
从上面看已经完全挡住了
评测室依然为大家准备了说明视频,一起来看一下吧。
USB3.0扩展插针演示
如果将USB3.0扩展插针设计在如正面教材一般的位置,是绝对不会出现如视频中所演示的这种尴尬情况出现的。将插针设计在扩展插槽“丛”中实在是一个非常不明智的举动,依笔者之见,完全可以避免。
内存条需要“掐头去尾”吗?
内存条不需要“掐头去尾”
目前绝大多数内存插槽采用双边卡扣设计,如果想要拆下内存,必须打开两边的卡扣,才可以将内存顺利的取下来。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双边卡扣的设计逐渐暴露出了缺陷。
内存卡扣与显卡之间没有距离了
当扩展插槽与内存插槽距离过近的时候,会出现上图所示情况:内存的卡扣不能完全打开,导致必须先拆下显卡才能顺利拿下内存。下面依然为大家准备了一段视频,一起来看下。
内存卡扣演示
之所以出现扩展插槽(显卡位)与内存卡扣过近的情况出现,是由于MATX板型空间所限。视频中笔者也提到了一款设计成功的单边卡扣内存槽设计的MATX板型主板。希望各大厂商多多吸取经验教训,将MATX主板尽量设计为单边内存卡扣设计。当然了,笔者也非常希望标准ATX板型也都能够尽量的设计为单边设计,毕竟这种技术对用户来讲十分方便。
保护盖保护不成反“行凶”!
●保护盖保护不成反“行凶”!
通常来说,主板CPU底座(一般来讲为Intel主板)都会配备一个塑料材质的保护盖。保护盖的作用就是保护主板上的CPU针脚,防止因为外部撞击所导致的损坏。
但是事实上,很多CPU底座保护盖不但没有起到保护针脚的作用,反而起到了伤害针脚的作用。
大部分LGA115X的CPU底座保护盖设计
LGA115X处理器底座保护盖通常都采用了如上图的这种设计方案。笔者在使用LGA115X主板的时候,可谓受害颇深。光同事就已经弄坏过多块主板的针脚,我相信在玩家中这个情况也不会少见。
市面上X79主板已经全部采用先进的保护盖方案
令人可喜的是,X79主板的CPU底座保护盖已经全面升级为一种极为先进的结构。那么究竟LGA2011的保护盖和LGA115X的保护盖有什么不同呢?前者为何先进,后者为何存在缺陷?老样子,视频为各位解答。
CPU底座保护盖使用演示
相信视频中的情况已经非常能够说明问题了。就在视频中,笔者提到了并不是所有LGA115X主板都采用了上面所示的那种保护盖方案,其实在X79主板出现之前,这种类似的设计就已经出现。
采用类似X79弹开式的底座保护盖
看来这并不是X79的专利。在这里,笔者要向肯钻研、花心思并且对细节仍然有细致入微态度的厂商表示感谢。
USB啊你别打架
●USB啊你别打架
大家可能经常会有这种经历:当把U盘一类的USB设备插上主板的背部I/O接口时,想要再插上其它USB设备就变得非常困难。笔者在碰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总是会咒骂厂商:为啥不能把口的间距做宽一些呢?
USB接口之间位置有些过近
USB接口间距离较大
如果是USB线这一类的连接方式倒是没什么问题,毕竟USB线宽度很小,即使USB口之间距离很小也没有问题。但是如果连接其它设备,像U盘,尤其卡通U盘这一类体积稍大的设备时,过近的U口距离很可能导致设备不能同时使用。
还是通过小短片为大家演示一下USB口间距的重要性。
USB口间距演示
宽大的USB间距使设备的使用变得游刃有余。而窄小的间距使用起来则形同虚设。既然不能同时使用,那再多的接口也是毫无意义的。“老板!再加两毫米!”
扩展槽哪种卡子好?It's up to U!
●扩展槽哪种卡子好?It's up to U!
PCIE x16的卡子形式可谓种类众多,那么究竟哪种卡子的设计最合理呢?其实在这里笔者也不能够给出一个结论。因为根据笔者的使用经验来看,每种卡子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很难找到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也很难给出一个具有说服力的结论。
弹簧式卡扣
推拉式卡扣
常见的卡扣有根据塑料弹性原理所涉及的自动弹性制、弹簧自动定位式、推拉式及安装卡住式等等,在此笔者不一一列举。一般来讲,每个厂商都会有自己所坚持的卡扣方式并一直使用,作为产品特色之一。
PCIE x16插槽的卡扣永远会隐藏起来
主板安装上显卡、大型CPU散热器以及内存后,PCIE x16插槽的卡扣必将会被“埋没”在一个角落中。总之,不管采用何种方式的卡扣原理,我们都不能方便的将卡扣解锁。在PCIE x16卡扣这局的对决中,各种设计没有优劣之分,打成平手,我们无需特别在意。
写在最后:细节的未来更美好
●写在最后:细节的未来更美好
笔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一个是希望能够让玩家看清究竟什么样的细节设计是优秀的,能够凭借前人走过的老路瞬间找到值得购买的主板。另一个是希望该文章能够引起厂商们的重视,通过不停的对小细节设计上的调整,来达到产品形态不停的进化。
经典的F-PANEL设计
小福利:F-PANEL开关
采用边框设计,经典的彩色标识,使得用户可以极为方便的识别各种插针所对应的功能。同时,厂商还给了一些小福利:F-PANEL开关小板。边框设计使得这个小装置变得非常合理,同时没有丝毫的违和感。蜂鸣器、按钮、指示灯应有尽有,真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立式BIOS电池及不同方向SATA接口
笔者自认为是一个能够发现生活中亮点的人。同样,在看待主板产品上,这个性格特点同样体现了出来。有一些可能厂商都没有特别在意的细节,笔者也许都会咧嘴笑很久。立式BIOS电池被码放在了PS/2接口的上方,省地且美观;SATA接口被设计成不同的方向,方便不同环境下的内部走线方向......诸如此类,都会令笔者感到欣慰。我们确实能够看到厂商们在用心做产品,在吸取经验,在总结教训,在力求完美,这些不正是我们DIYer希望看到的么?
最后,笔者发出号召:希望优秀的厂商们继续努力,不要因为成功而放松懈怠。同时希望那些细节做得不够的厂商能够学习成功厂商的经验,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努力完善产品,做出让用户满意的产品。有你们的努力,DIY的前景一定会更加美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主板详细图解
华硕Z170-A主板:新、稳、全的大师主板
华硕一口气推出五款B365主板,不知支持Win7否
最新的计算机相关接口详细介绍 (含图片)
最低499元 5款百姓首选USB3主板推荐_中关村在线_AMD 880G_导购
电脑主板怎么选?从低级到高阶,看完就茅塞顿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