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口之罩.04



  01、武汉封城&隔离
  瘟疫曾经是一个离我们多么遥远的词,无人能够预想到,它竟落在了二十一世纪的我们头上。
  华南海鲜批发市场地址在武汉市江汉区发展大道207号,地处武汉市中心城区,是华中地区规模最大的,集海鲜、冰鲜、水产、干货等为一体的水产批发市场。市场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安置经营户1000余户。
  第一例确诊患者的症状出现日期为2019年12月1日,他的家人没有出现发烧或任何呼吸道症状。第一例致命病例持续暴露于市场,因有7天发烧、咳嗽和呼吸困难而入院。在发病5天后,他的妻子,一名没有已知市场暴露史的53岁妇女,也出现肺炎,被送进隔离病房。
  12月8日
  华南海鲜市场发现数例类似病人,市场继续运转。
  12月28日
  武汉市卫健委通报27例肺炎疫情,初步认为是病毒性肺炎。但同时强调“未发现人传人现象”。
  12月31日
  中国向世界卫生组织(WHO)通报人口1100万的湖北省会武汉市出现多起肺炎病例,病毒未知,其中多名患者在武汉市华南海鲜批发市场工作。
  2020年1月1日
  武汉华南海鲜市场休市整治。
  1月19日
  武汉确诊198人,北京确诊2例、上海1例、广东1例。
  1月23日10:00
  1月23日
  全国确诊830、其中湖北确诊444、广东32、湖南9、北京22、上海16、河北1、海南5、海口1、台湾1、海外共确诊9、日本1。
  ……
  一开始确认第一例感染者,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逐日增多。某人终于鼓起勇气说出“会人传人”,其他人亦心存疑虑,但不敢承认。疫情迅速蔓延,成为无可否认的事实,有些人怕惊动舆论,封锁消息。终于到了封锁不住的地步,于是公布疫情,采取措施,消毒,监控,隔离,直至武汉封城,禁止随意出家门。


  02、飞沫传播病毒
  病毒要进入细胞,那么细胞就要有对应的受体。例如艾滋病的常见受体HIV就是CD4蛋白,通常在血液里免疫细胞的表面,所以HIV是通过血液传播,而不是空气传播。
  2019年12月武汉的新冠肺炎和2003年的SARS一样,都是血管紧张转化酶2。这意味着这种病毒要感染人类,首先要接触到含这种酶的细胞,完成受体结合。而我们有很多这样的细胞暴露在空气中:粘膜。粘膜的意义在于分泌粘液,保持湿润。我们的嘴唇、口腔、鼻腔、眼皮都有大量粘膜,当病毒以某种方式接触到你的粘膜,感染就开始了……
  打一个喷嚏可能会产生多达4万个直径在0.5至12微米之间的液滴,并能以高达100m/s的速度被排出;咳嗽最多可产生3000个液滴核,大约与5分钟的谈话时间产生的液滴相同。
  一个人打喷嚏,大部分是10微米的飞沫,因为足够重,会在10秒逐渐坠落地上(见下图绿色部分)。还有一些细小的飞沫,组成飞沫云(见下图红色部分),迅速蒸发、变小,成为干燥的飞沫核,在空气中飘荡,去接触别人的细胞粘膜。


  (01)、一次性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的多层结构,正面可以过滤大颗粒的飞沫,而四周围不密闭的设计,让部分大颗粒飞沫从缝隙进入口腔、鼻腔。
  (02)、干燥的飞沫核,直径小,体重超轻,可以无孔不入。


  03、气溶胶传播病毒
  (以下是采访曹军骥的内容,曹军骥,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所长,气溶胶与环境研究室主任)
  问:空气气溶胶中是否存在病毒?如果存在,那传播距离有多远?
  曹军骥:可以肯定的是,空气中的确存在病毒和细菌等微生物。
  室内空气中的病原生物气溶胶包括病毒(流感、麻疹、水痘)、细菌(衣原体、结核分枝杆菌、军团菌)和真菌等。
  这些不同类型的病原微生物形成生物气溶胶的大小各不相同,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类:0.02至0.3微米的病毒、0.5至10微米的细菌和0.5至30微米的真菌。
  生物气溶胶可能以不同形式存在:单一细菌细胞或孢子、真菌孢子或病毒;几个单细胞、孢子或病毒的聚集体;或附着在其他非生物粒子上。
  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曾指出,病毒或细菌可以通过气溶胶经长距离传播而在短期内导致大面积感染。
  气溶胶的传播距离较远,能达到数十米,乃至数百米,远远超过飞沫的传播距离。
  问:气溶胶传播方式跟公众所熟悉的飞沫传播相比,有什么区别?
  曹军骥:
  简言之,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传播距离不同。
  飞沫是人打喷嚏或者咳嗽等活动排出的唾沫液滴,人打喷嚏大部分是10微米的飞沫,因为足够重,会在10秒逐渐坠落地上,也就传播1至2米,属于近距离传播。



  问:人体能否产生含病毒的气溶胶?如果可以,这种含病毒气溶胶如何感染健康人?
  曹军骥:人体活动如呼吸、咳嗽、打喷嚏或大笑,均会产生液滴。
  一般室内环境中,大于100微米的飞沫颗粒通常在蒸发之前就会落到表面,小于100微米颗粒则在到达表面之前蒸发形成飞沫核,通常10微米的飞沫在毫秒级时间内即可形成飞沫核。
  WHO指出,漂浮在空气中的液滴可以通过空气的运动来迁移。
  在日常活动中,污染气团可能会随着空气运动进入别的区域,如由于人们走路或房间与相邻走廊或空间之间的门打开引起空气混合与交换,当健康者经过污染气团时就暴露于感染性气溶胶,从而吸入可能的病毒。
  回看过往,研究人员发现SARS病毒通过空气气溶胶路径传播有明确的证据。


.
  由国内独立的第三方评测机构蓝莓评测主办,蓝莓测试是什么机构,这里不详述,自己问度娘。
  感谢美国TSI公司为本次评测提供测试仪器支持。创建于1961年的TSI公司致力于解决各种测量问题,为全球市场服务。作为精密仪器设计和生产的行业领导者,TSI与世界各地的科研机构合作确立了气溶胶科学、室内空气质量、气流、健康和安全、流体力学及生物危害检测等多个测量标准。
  评测标准
  (01)、包装(权重10分):口罩作为卫生产品,独立、密封的包装相对更为卫生,也方便使用与随身携带。
  (02)、舒适度(权重10分):口罩的舒适程度除了与穿戴方式有关,也受到口罩的外形设计、材质、厚薄程度、是否有鼻垫、呼吸阀的影响。易呼吸、无刺激性味道也是舒适性的体现。
  (03)、贴合度(权重10分):有效贴合面部是口罩防霾的前提。如果不能与脸颊、鼻部完全贴合,即使是有效的口罩也将损失大半的防护效果。
  (04)、过滤效率(权重70分):出色的防霾口罩即是一层效率极高的防护网,过滤效率必然是评测的重要指标。
  见下面图片1-6












  从全球各国不同认证的口罩中选出1345款,从过滤效率、密合度、吸气阻力、佩戴方式等维度对这些口罩进行测试。
  最终选出55款过滤率较高、有呼吸阀、独立包装的口罩。
  再进行了50个小时的口罩密合度实验,在7分15秒内做各种指定动作,最后有其中14款口罩通过测试。
  随后,我们针对这14款口罩进行吸气阻力测试、过滤效率验证与佩戴方式测试。


  02、有调测试
  由国内独立的第三方评测机构有调测试主办,有调测试是什么机构,这里不详述,自己问度娘。
  感谢美国TSI公司为本次评测提供测试仪器支持。
  2017年有调测试:共43个品牌183款口罩进行了评测。
  评测标准同蓝莓测试标准相同
  这款口罩在日本是数一数二的专业呼吸防护用具制造商,创办于 1917年。之前日本首相安倍在视察福岛核电站事故现场时,佩戴的就是这个品牌的防护面具。
  见下面图片1-2





  总结:
  (01)、除了日本DD11V获得冠军以外,国际十大防护用具品牌的防护口罩也是不错的选择,例如3M、Honeywell、UVEX、MSA、DELTAPLUS、Ansell。
  (02)、三次元、PITTA,以及路边药店售卖的医用一次性口罩,本质上就是蒙一块布在口鼻前,仅针对大颗粒物飞沫(直径100微米或以上的)有一定抵挡作用。其它各种运动口罩,如Respro、RZ Mask,密合性效果极差,中看不中用。
  (03)、绿盾、中体倍力、朝美、伊藤良品、九头鹰等国产防护口罩,过滤效果没问题,但密合性表现差强人意。
.
  名称:DD11V带阀抛弃式口罩
  日本认证:DS2(N95、KN95、FFP2等级)
  型式检定号码:第TM569号
  产地:日本
  佩戴方式:上下头戴式+后部挂钩式
  尺寸:110 x 125 x70mm
  折合后长度为125mm
  排气阀孔径45mm
  过滤率:对直径0.06至0.1微米的微细颗粒物过滤率高于95%,实际平均值99.6%
  吸气阻抗:47Pa
  排气阻抗:24Pa
  吸气阻抗上升值:113Pa
  使用时限:15小时
  重量:21克
  3D隐形骨架:使口罩立体不塌陷,增强佩戴舒适度。
  用后处理:本体无使用金属材质,用毕可直接丢弃于一般垃圾。
  见下面图片1-8
















.
  A、选择国际品牌的防护口罩,看清楚认证和过滤规格,特别是过滤颗粒物最小直径。没有颗粒物防护标准的口罩,不要浪费生命去试用了;
  B、不漏气更关键。不要盲目追求口罩的过滤率,一定要考虑面部贴合性,漏气的口罩还不如不戴。如果密合不佳,过滤率再高也没有起到防护作用;
  C、确保呼吸顺畅。过滤率高当然好,但还要注意另外三个指标:吸气阻抗、排气阻抗、吸气阻抗上升值,最后,尽量购买有呼吸阀的。
  D、头戴式口罩明显优于耳戴式口罩的密闭性,呼吸阀可以单向导气流,减少呼气时的口罩移位,对于密合性有一定帮助。
  友情提示:
  (01)、如果你戴口罩的目的是因为自己感冒或生病了,避免自己的病毒因飞沫传播给别人,可以选择一次性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02)、如果你戴口罩的目的是为了自己避免受到外界病毒传染,特别是气溶胶传播病毒,务必选择防护口罩。千万不要选择一次性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因为这种口罩是专门给医生在诊断病情或做手术时,避免自己飞沫传染给病人时佩戴的,你可以去各大医院看看就知道了。如果医生遇到传染病人时,或面对新冠病毒等高危病毒的时刻,医生会戴防护口罩或防毒面具,他们绝不会继续戴医用一次性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对于老百姓来说,在不确定病毒属性时,我们不能人为降低口罩等级的要求,应该尽量去选择高标准的防护口罩。毕竟生命只有一次,面对病毒,我们宁愿用牛刀去杀鸡,也不能用鸡刀去杀牛,否则很危险。


  (03)、如果你戴口罩的目的是为了防止雾霾对人体的危害,需注意千万不要选择一次性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因为雾霾的空气粉尘颗粒直径,比大多数病毒、细菌还要小。等于或小于2.5微米,甚至小到0.06微米,只有防护口罩才有能力过滤雾霾,所以,很多品牌的防护口罩又称为防雾霾口罩。
  一般情况PM2.5浓度超过75时,就要带防护口罩了。如果PM2.5浓度超过300时就不要外出,在家关闭门窗,打开空气净化器。
  (04)、“有备无患”是种义务和责任。在经历了非典(SARS)、雾霾、新冠病毒等灾难事件后,我们的观念必须改变。让口罩从“疾病防护用品”演化为成“日常用品”。在灾难面前,每个人都有义务做好自己的事,尽量避免给他人添麻烦、给社会添麻烦。
  (05)、一次性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不可重复佩戴,单次佩戴两小时后,应该抛弃更换新的口罩,这样避免佩戴的医用口罩内部储藏的细菌繁殖而感染佩戴者。
  (06)、防护口罩可多次重复使用,只要累计佩戴时间不超过该产品规定的时间,另外单次佩戴不超过10小时。每次佩戴后不可喷洒各种消毒剂,避免消毒剂破坏防护口罩的防护能力,可以用紫外线或臭氧消毒。
  建议大家买一个防潮柜做全家防护用品储物柜,根据家庭人数,常年储备半年用量的防护口罩。注意:只要去医院回家后,就要将所佩戴口罩抛弃,避免口罩上各种细菌在家传播。



.
  回顾新冠病毒几组数据:
  2019年12月1日,武汉第01例患者出现。
  2020年01月5日,武汉确诊59人。
  1月19日,武汉举办“万家宴”,全国确诊198、广东1、北京2、上海1
  1月23日武汉封城,全球累计确诊639,包括中国630+海外9
  2月01日全球累计确诊11921人,包括中国11791+海外130
  3月07日全球累计确诊101769人,包括中国80813+海外20956
  4月03日全球累计确诊1016585人,包括中国82813+海外933772  
  4月27日全球累计确诊3001097人,包括中国84341+海外2916756  
  5月30日全球累计确诊6023000人,包括中国84565+海外5938435  
  6月22日全球累计确诊9057409人,包括中国85019+海外7941471
  6月28日全球累计确诊10077825人,包括中国85190+海外9992635
  7月18日全球累计确诊14217641人,包括中国85857+海外14131784
  8月02日全球累计确诊18039348人,包括中国88302+海外17951046
  8月10日全球累计确诊20090991人,包括中国89280+海外20001711
  8月26日全球累计确诊24072321人,包括中国90239+海外23982082
  9月06日全球累计确诊27113464人,包括中国90517+海外27022947
  9月17日全球累计确诊30077982人,包括中国90765+海外29987217
  10月1日全球累计确诊34175550人,包括中国91061+海外34084489
  10月10日全球累计确诊37192217人,包括中国91278+海外37100939
    
  一般人生活在世上,对未来会有种种期望和计划,并且为之忙碌。可是,倘若一个人意识到死亡近在咫尺,他就会明白,期待中的未来也许并不存在,唯一可把握的是当下。
  2003年非典(SARS)疫情过后,如果我们没有增强个人、公众卫生防范意识,这是麻木。从2010年起,雾霾席卷中国每个城市,我们的生活一切照旧,这是更严重的麻木。2019年底新冠病毒传播,很多人在麻木中感染、离世。
  仔细想一想,麻木是怎样普遍的?为何比病毒、雾霾更难抵御?
  一起加油,健康每一天!


  点击下面文字查看

  转载本博内容,无需道谢,无需标明出处。更多博文,百度:洁世界新浪博客  
.
.
.
洁世界(草)
海口气温22
AQI 指数32
2020年03月15日




.
.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预防新冠,做好口腔防护
医用口罩标准及技术指标介绍
吴安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感染防控与个人防护——阻击新冠 权威在线
如何正确地选择口罩😷? 来自 骁龙980
口罩与病毒
气溶胶传播新冠病毒?空气中弥漫病毒的场景已经出现了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