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入围散文作品—《故乡的淮戏》

故乡的淮戏

/李思璠

我的爷爷奶奶住在苏北的一个名叫苏福的小村,苏福村是我魂牵梦萦的家乡。我从小总是会去村里头玩闹。村里有座老戏台,是我们苏福村的宝贝。

村人常说:“戏台是金,淮戏是银,金银挽手,啥啥都有!”

寻常日子里,戏台边都会上演一折折庄户人家的活色生香。鸡鸣声声,太阳从村东头那片大叶杨后面往上爬,阳光擦亮了空气,擦亮了屋顶的红瓦黑瓦,擦亮了穿村而过的小河,也擦亮了乡人们一双双质朴的眼睛。当阳光把戏台几个海碗粗的立柱拖出丈把长的影子时,戏台边就热闹开了。站着的,倚着的,蹲着的;剥青豆,拣韭菜,搓玉米……拉呱着东家西家的长短,掰扯着庄稼长势的肥瘦。麻雀啾啾和着乡音声声萦绕在耳边,便是最悦耳的戏腔唱词。

每个月逢集,戏台的热闹便沸腾到了顶点,这必然是因为淮戏演开了。台下是些黑簇簇的够着脖颈的脑袋,台上是浓妆淡抹生旦净丑的喜怒哀乐。好戏常唱,日子久了,也能听出些酸甜五味。

乡里的“淮戏名角”得空就来,《五女拜寿》和《买油条》是必唱的。我爱听《五女拜寿》,最爱巧手慧心的三春姑娘。彩旦轻施粉黛,眉间精巧的一点红梅,微微上扬的嘴角勾出了女儿家的天真和矜持,两鬓的青丝垂过耳际,轻拂素色的衣衫,长发松松地拢在身后,恍若一尾清灵的鱼,蓦然落入时间的河流,纤纤素手提着一双精心缝制的寿鞋。娉娉婷婷的音腔柔软地摩挲着耳膜,还夹杂着苏北方言独有的卷舌音,极尽苏北姑娘的活泼俏皮。小的时候我常常喜欢学着她的样子翘着娇俏的兰花指,掐着稚嫩的童音跟着唱,只以为唱戏是个特别有趣的玩意儿。殊不知,淮戏成了我幼嫩的心灵里对美的向往的寄托。村有戏台,戏台上有淮戏实在是算得上一件莫大的幸事。

乡邻们都爱听接地气儿的《买油条》。老翁提着热气腾腾的油条,腰间系上略染油污的围裙,兀自埋怨着操劳家务的烦累和老伴的偷懒,却只得起早为她买来油条。苏北方言抱怨出的,却是另一番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平淡幸福。每每到这时,乡邻们总被逗得开怀大笑,而后边闲扯边继续忙着手上的活儿,感慨着生活的忙碌,琐碎的烦恼,细小的温暖。乡邻们的心尘封已久了,是淮剧不疾不徐地叙述着接地气儿的热气腾腾的生活,欣欣然成了生命中的一抹亮色。大伙都把淮戏当作咱苏福村的福脉。

后来,村里的人们大多离家求学、工作。戏台也渐渐冷落了。只有老一辈还在执着地以拥有戏台为傲,坚信着那句俗话:“戏台是金,淮戏是银,金银挽手,啥啥都有!”戏台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记了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爷爷奶奶们总是愁眉不展地在戏台旁念叨着“淮戏啊淮戏,戏台啊戏台,你要亡喽!你要亡喽!”我也以为我们曾经那么热烈拥有的它们会就此沉寂消散在泥土里,不免平添一丝伤感。

但当我再次回乡,却不由得怔住了,戏台甚至更加有朝气了。一群年轻的身影在戏台上舞动着,脸上洋溢着自信与享受的笑。他们将略显宽大简陋的戏服改得更加精致儒雅;将现代流行的咏叹调、蓝调等元素融合入富有淮、苏北特色的唱腔里;将民族舞、芭蕾舞、古典舞的动作揉进原本羞涩的淮戏姿态里;他们甚至在唱词里加入了雅俗共赏的网络词语。舞台上生机勃勃的他们,可不就是名副其实的小戏骨!咿咿呀呀的淮戏声里,我们听到的不再是老一辈们对淮戏即将无人传承无人记忆的叹息,而是我们青年人勇于从前人的手中接过中华文化的圣火的雀跃。打头的闺门旦笑吟吟地告诉我:“以前总眼红大城市的流行音乐和西洋唱法,真到出去看了才知道,我们本来拥有的,不就是最好的吗?”

正如《后浪》中澎湃着的词句“你们正在把传统的,变成现代的;把经典的,变成流行的;把自己的热爱,变成了一个和成千上万的人分享快乐的事业。”君子美美与共,和而不同。年轻的身体,容得下多元的文化,有着热血的创意与鲜活的思维。更可贵的是,新一代的年轻力量,将眼光放在身旁,开始珍惜拥有,变革拥有。戏台上的青年人继承的,不仅是一折短短的淮戏,更是我们本就拥有的珍宝,是中华民族之魂。能够被青年人传唱,这的确是淮戏的幸运。

文化是国家的底色,社会关注的热点,体现着这个社会的风气与价值取向。当年轻人都愿意沉下心来谛听历史与文化的巨响,愿意去珍惜我们拥有的那逐渐衰老的戏台和淮戏时,国家传统文化的未来,也就有了更多的希望!

白马飞驰,但戏台与淮戏却在历史长河的洗礼下愈显明媚。我默默祈愿着更多的人能珍惜生长在我故乡的淮戏,也愿我的家乡,山山而川,生生不息。

时光的步履匆匆,从不肯为谁停留。我心心念念的家乡和淮戏啊,都老去得慢些,再慢些吧……




轻触品诗,点击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三泉村戏台
赵海军 | 看戏一事
那些事儿丨侯利旺:父亲的戏台
【中州作家】陶 军:童年在故乡
【洞庭作家】许光辉/品味梅池
戏班小生惨遭无头案(今古奇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