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于水国画人物欣赏
 
于水国画人物欣赏  


        于水1955年生于北京海淀。中国新文人画派画家。1994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首届中国画研究班,作品曾三次参加全国美展并两次获得铜奖。曾赴台湾、马来西亚、泰国、联合国总部等国家和地区举办画展及艺术交流。曾在今日美术馆、山东荣宝斋、兰州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曾参加新文人画一系列重要展览。出版有《于水画集》、《于水人物卷》、《中国艺术年鉴·于水卷》、《于水·五十五》集等个人画集。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晚报》美术部主任。


 

 于水 礼乐图 镜框 设色纸本

 

于水 开卷图 镜框 设色纸本 

    西厢人物                                                     

 

  西厢记之一

 

   西厢记之二

 

   西厢记之三

 

   西厢记之四

 

   西厢记之五
 
 
  西厢记之六

 

  西厢记之七

 

  西厢记之八

 

  西厢记之九

 

  西厢记之十

 

    戏剧人物                                                     

 

 

 戏剧人物之一  

 

戏剧人物之二

 

戏剧人物之三

 

戏剧人物之四

 

戏剧人物之五

 

 戏剧人物之六

 

戏剧人物之七

 

戏剧人物之八

 

戏剧人物之九   

 

 戏剧人物之十

 

    红楼梦人物                                                     

 

大观园蟹宴图

 

宝钗

 

 

 

 

 

 

 

 

 

 

 

 

    诗意画人物                                                     

 

贵妃醉酒图 

 

  昭君出塞图

 

竹林七贤 

 

 调琴图

 

 琵琶行

  

 夜宴图

 

 消夏

 

寻梅

 

 

观音图

 

 

 

 

 香满衣  云满路

 

  于水 仕女 镜心 设色纸本

  

于水 不念古今愁 镜心 设色纸本

  于水 池岸绿树 镜心 设色纸本

 花攒一朵

 

 杨柳新声

 

抚孤松而盘桓

 

 声声解道

 

柳岸河塘淡淡风 

 

品茗图

 

 厚地天高

(李梨根据网络资料编辑收藏)


线牵南宋 墨染花间

——观于水仕女画
    陆虹

 

于水画仕女多年,那些纸上佳人虽不能开口,但一颦一笑却也令喜爱者恍若时空纷乱,仿佛裙钗罗带随风而下,缓缓至眼前。这水墨影像融合着于水多年的生命体验,向世人绽开一种花开花落、经年往复伤感而悠远的世界。

       水墨的传统多是图像的传承,即使再传承而无个人的生命体验,那也是空洞乏味的。于水已找到传统的语言转化成自我心性的方式--境界婉约高逸,用笔随性讲究。尤其这两年,他渐入天命之年,人也更加安详、深情,对世间的浮华更是眼过烟云。为此他的作品开始凸现出鲜明的自我风格,那是夹杂着岁月、思考、坚定的很多元素的物质再现。

绘画的意义不在于绘画本身,它更多地转述一种内在的深情,这是面对真实生活和鲜活生命的绘者的感受。于水是早年的“新文人画”的主力画家,文人审视世界的角度更多了一份玩味,而向往做一个“宋人”,更是他生活于当代,对古代经典的理解,在经历“唐”的辉煌后,“宋”的一切是那么得落寞、精致、孤寂、遥远,那时精神的奢靡令今人怀想。于水青年时居宁波十年常往来于西子湖畔。西湖水龙井茶、苏堤垂柳林隐晚钟,南宋的余韵注入了他的生命,使于水虽“北人”却“南相”。

在那一时期,于水对南宋的仰慕由精神到现实几进几出。这对他后来的水墨仕女的创作有着至深的影响。

 选择仕女和选择花鸟、山水的创作是一样的,寄情于物。于水显然对当下人们的“劳动图像”没有直接表达的冲动,而梅花、湖石、庭台、美女则是一种转述的符号,它们承载着于水的情感和意志。就是因为现实里难以实现,而他最深的体验便是那悲秋怜春的几千年亘古不变的对生命的感怀。而此刻,他的笔开始了独特的探索,那就是即严谨又风情地线的尝试。钱选是于水喜欢的画家,看钱选就理解于水对于线在中国画中的即工又写的经典作用。所谓“吴带当风”一定是线抒写出了绘者的性情,而不是匠气的描摹。于水作品中的线,有节奏有逸趣,有空间感,既规范又浪漫,水墨味十足。显现出一种出尘的悠然。线条本身承载的是绘者的精神,虽然是工笔但一定有写意精神,那是内心的写意,是内心驾驭线的飞扬的情绪,所以钱选的线中正婉约,而于水的线是严谨又性情,那种写的精神,那种自我、缓慢而精致的心性流露在他的笔端。笔随心动,心造意像。于水在这一时期开始真正的风格凸显,有的人是年轻时便很快形成风貌,有的人是随着岁月的历练,让风貌渐渐自我圆融,前者靠聪明后者用渐修,渐修的于水很从容。

无论怎样,生命的记忆在于水绘画中变成一个个美人。她们有着一种文艺的小家碧玉,也诉说着种种生命的美。即使不需要完全的笔墨时髦,于水的绘画也有一种文人内心的感受,这样的形式显然是融进了生命的意识。不抛弃传统,但绝不是传统的翻版,对传统的认知是在每一次的品茗清谈中,在每一次形式的探索中。于水绘画将风情重组成工而写意的笔墨,即使他只画一个背影,透过梅枝、玉手,尤其是墨色淋漓渐变的发髻,即使她不回头,我们似乎也能望到那种理想之美,本是根深蒂固融入在他笔下心中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砚边谈艺】于水:文人风致、温婉仕女
水墨人物/工笔仕女
【国画】林风眠水墨仕女画欣赏
清明前,发一组已故连环画名家丁世弼作品以示悼念
白描传统仕女画#工笔画 #人物画 #国画 #工笔人物 #水墨
【国画】水墨仕女画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