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吃派饭的日子

        一九七五年三月三十日清晨,鸡呜犬吠声把我从睡梦中惊醒,因头一天睡觉太迟,感觉刚刚入睡,就已天亮。这是我到琵琶公社麻崖大队插队的第一个早晨。

        仲春的武都城区已是杨柳吐翠,春暖花开,而地处海拔1600多米的麻崖子村,仍是冷风飕飕,寒气逼人,村庄阴山的积雪没有融化,村民们仍旧穿的棉衣棉裤,和武都城区相比纯粹是冰火两重天。

         起床后,由于知青点上的大灶没有开火,宿舍里没有热水,甚至多余的凉水也没有,我们几个知青只好拿着洗漱用具,去村庄小河边洗脸,刷牙。

        剌骨的河水,冻的双手发红,不时地需要把双手搓一搓,放在嘴唇边呵呵热气,这是我记事以来,印象中第一次在野外用冰凉的河水洗漱。没想到洗漱完毕,脸颊发红发亮,不一会儿又开始发热。常听说有人喜欢冬季冷水浴,我还是第一次体验这样的生活。

         洗漱完毕,刚回到宿舍,有几位村民已经在知青点大院内等候我们。大队党支部临时决定在知青大灶开火之前,先安排知青们在村民家里吃派饭。我们十名知青分成三组,分别在家庭条件相对较好,政治历史清白的贫下中农家里去吃饭。

        走出知青大院,门前是一个面积不大且四方四正的碾麦场,只见几个小孩在玩耍。抬头远望,半山坡茂密的松树林郁郁葱葱,清晰地可以看到成群的牛羊,村庄周边绿茸茸麦田长势喜人,真有点让人着迷,村庄内栽种的核桃树和梨树不少,但都没有发芽,光秃秃的树枝好象没有头发。虽然麻崖子村当时比较贫穷,但家家户户都是土木结构的四合院,看上去房屋很有沧桑感。

        这里的四合院,大多数的都是青一色瓦房,也有部分屋顶是用青石板铺盖的。仔细观察,青瓦按正反直接摆放在长条四方的木椽上,从室内就可以看到明亮的天空。听领我们去吃饭的村民介绍:下山区民居都是明椽明瓦,从瓦沟缝隙中虽然能见到天空,但下雨却不漏,这种建筑风格,对高寒阴湿的地方非常实用。        

        走进院落,正对面的是主家的客厅,两边的厢房都是两层,二楼是卧室,阴湿的一楼厢房,喂养着几头大牲畜。

        客厅中央悬挂着一个大大的吊锅,吸引了我们的眼球,吊锅底下燃烧着一团用树枝和树梢点燃的大火,火盆周围摆放着四个长条木櫈。在主人的安排下,我们坐在吊锅周围,一边烤火,一边聊天,一边看着吊锅里煮的饭。          

        不一会儿功夫,吊锅中面糊糊已经煮熟,主人给我们每个知青盛了一大碗,又在碗中加了些已经炒好的鸡蛋和其它调料。随后又从吊锅底下的烫灰中取出用小麦面粉做的火锨馍,吹吹打打一会儿后,给大家掰开揉碎泡在碗中,看似简单的饭菜,吃起来还算可口。

        来琵琶公社插队之前,听人介绍过下山区火锨馍比较有名,人们戏称为:三吹三打的拨皮点心。今天我算是真正见到了实物。看得出来,这顿早餐是这家主人精心准备的。

        午饭和晚饭也是这家人做的,展示出了他们最拿手的豆花面招待我们。柔软细腻,酸辣爽口的豆花面我还是第一次品尝,这也是武都下山区最有特色的小吃。

        近一周的吃派饭,我们品尝遍了麻崖子村民即简单又有地方特色的饭菜。条件一般的家庭,饭菜千篇一律,不是豆浆拌饭,就是玉米面群群。条件好的家庭,除了豆花面外,还有油炸面疙瘩和水煮腊肉片招待我们,肥的流油的肉片,我却没有口福,只能吃了一两片,满满的一大碗饭,只能选择泡在肉汤中油炸面疙瘩,一顿饭吃完,又肥又厚的肉片仍然剩在碗中。

        由于麻崖子高寒阴湿,新鲜蔬菜很难见到,即使玉米地里套种一些豆角之类的蔬菜,也不吃新鲜的豆角,待种籽完全成熟后,才用籽种和玉米面搭配做玉米面群群,哪时基本没有炒菜一说,整个做饭过程都在吊锅中完成的。

        在吃饭的时候,经常和老乡们聊起一些麻崖子的村情。当时,麻崖大队共管辖七个生产队,我们知青点的所在地就有两个生产队,一个叫肖杨家,一个叫大庄。两个生产队共六七十户人家。因为这七个生产队都位于麻崖梁周边,所以直接取名麻崖大队。

        麻崖梁不仅是三河公社,月照公社,琵琶公社的分界线,也是武都县前河和后山的分界线。

        饭后,我们在散步中看到,省道大姚公路穿村而过。虽然坡陡、弯急、道险,路窄,路面凹凸不平,纯粹是“扬灰路”,但自从公元1958年打通了这条线路,大大改善了下山区十二个公社封闭的交通状况。

        县公路段为了加强这条道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在麻崖子庄里还设有一个直辖的公路道班,有四五个工人常年工作和生活在这里。

        麻崖子村四面环山,一条流淌的小河,把村庄一分为二,放眼望去南山植被较好,满山松树和白桦。北山树木较少,除了一些權木丛,基本都是农田。

       在南山山顶上,不知是何年,有两个由于地壳运动形成的自然景观。一个叫亮窗眼,在山体上有一个前后通亮的大洞,活像开了个大窗户。还有一个叫包公审案,几个巨石酷似北宋名臣包公审案,展示了包拯威坐高堂,当朝贪官跪地求饶的场景。多少年来,大凡路过麻崖子梁的人的都要驻足观看,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惊叹。

        据村民介绍,该村耕地面积虽然不少,由于气温低,阴雨多,平地少,无霜期短,粮食亩产都很低。栽的果树除了核桃外,其它果树只开花,果实基本不成熟。

        每次我们散步到小河对面,都能听到朗朗的读书声,原来麻崖子村有一个全日制的公办小学,周边几个大队的小孩都在这里读书。

        走进校园,是一个土木结构的四合院,共有五间教室和四间宿舍,五个年级近200名学生。全校教职工三个,校长李文英,武都县城郊公社大堡子人,一名女老师和一名男老师都是城关人。

        学校虽然规模不大,但建校时间却不短,据《武都县志》记载,民国三十五年,该校就有四个班,46名学生,是当时下山区为数不多的小学之一。新中国成立后,该校规模不断扩大,在普及小学义务教育和全民扫盲运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与村民的短暂交流中,我们发现麻崖子村莫姓最多,起名也很有讲究,除姓外,名字中第一个字都是《祖谱》按辈分排定的,第二个字由父母决定。“廷文仲德彦,殿让万明清”,就是莫氏族谱名字的顺序。从每个人的姓氏中,我们就可以判断本人在家族中的辈份,十辈人不会重名。

        可能是麻崖子气温低和经济相对落后的原故,这里的村民穿着比较单调,颜色以黑色和深蓝为主,上了年纪的人喜欢在头部,腰部,腿部缠三条帕子,棉衣棉裤要穿多半年时间。

       平时, 如果您走进每家每户串门,主人家第一件事,就是拿出铜质的水烟筒,在吊锅底下的火堆中,取一根火头,让客人去抽烟。

        麻崖子人的入赘风俗,也和陕甘川交界处其它村庄一样,由来已久。据传是太平天国失败后,流落到陕甘川交界处的太平军形成的习惯。

        短暂的吃派饭的日子,使我们度过了一段难忘的岁月,对麻崖子村情村貌有了初步的认识,饮食习惯有了粗浅的了解,也真正体验了这里淳朴的民风。

        虽然过去了四十六年,但至今还记忆犹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蹉跎岁月 | 离别42年,我依然深深眷恋着这片红土地——重返当年插队落户所在地江西南城周家排村纪行
当驻村干部,我这样赢得了群众的刮目相看
知青---抹不去的岁月风霜
知青小屋的故事
高考为我知青生活画上句号
知青杂记之一位回乡知青的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