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魅力陇南·此“文”无价

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文明发展的结晶

是民族个性和审美习惯“活”的显现

是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

陇南历史悠久、资源富集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底蕴十分厚重

且分布广泛、形式多样、内涵丰富

国家划分的1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陇南都有

而且有些门类在甘肃乃至全国居于凸出地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目前,陇南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5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43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14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867项。这些文化遗产,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极具价值的文化资源。

跟小陇一起去欣赏部分
世代相传非遗技艺
去了解那些生生不息
历久弥新的非遗吧

傩舞—白马“池哥昼”




文县傩舞“池哥昼”,又称“鬼面子”,主要流传在甘肃省文县铁楼藏族乡、石鸡坝与天池等地,是白马藏族生活中一种古老独特、原始古朴的群体祭祀舞蹈,因表演时头戴面具,亦称白马面具舞。

“池哥昼”是陇南文县白马语的音译,“池哥”意为面具,“昼”为歌舞,这是至今还留存在白马人生活中的古老且具有原始风貌的群体祭祀舞蹈。“池哥昼”一般由9个人表演,其中4人扮成山神,又叫“池哥”,传说是白马先祖达玛的4个儿子。两人扮成菩萨,又叫“池姆”。两人扮成夫妻,又叫“池玛”。还有一个10多岁的儿童扮成“猴娃子”,又叫“池玛鄢板”。

池哥昼是山寨群体性活动,有固定的表演舞步和程式,各个寨子表演的角色、人数、面具、装扮、动作又不完全相同,一般由池哥、池姆组成,以舞蹈贯穿始终,表演服饰、道具、形式、舞姿有别于其他歌舞,充满了神秘的宗教气氛和浓厚的娱乐色彩,是集舞、歌、乐为一体的民族民间艺术。

冉创昌 摄

武都高山戏




武都高山戏为甘肃省独有的两大特色剧种之一,是源于陇南市武都高寒山区鱼龙一带的民间社火,主要流传于武都区的鱼龙、隆兴等地。1959年10月定名为“高山戏”。1965年其名见报后被陆续载入《辞海册》《中国戏曲文化》《中国戏曲曲艺辞典》等书籍中。

由于武都高山戏演出程式的绚丽多姿、曲牌唱腔的丰富多彩、服饰打扮的风格鲜明、舞台表演的独具特色而被赞誉为“中国戏曲研究的活化石”。

高山戏的舞台演出程式一般分为:“踩台”“开门帘”“打小唱”“演故事”等,其中“演故事”是高山戏的正式内容。高山戏文化不仅仅是讲究“四功”“五法”的“演故事”文化,它还包括了以把式舞为其代表的“议事”“出灯”“过关”“圆庄”“上庙”“走印”“踩台”“灯官说灯”“开门帘”“打小唱”“演故事”等诸多内容丰富的民俗文化。

乞巧节




乞巧文化是中国丰厚文化资源丛中的一朵奇葩,是起源并流传于甘肃陇南西汉水流域的秦人遗风,是一种集信仰崇拜、诗词歌赋、音乐舞蹈、工艺美术、劳动技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岁时节令活动。

乞巧节从每年农历七月初一前夜开始至七月初七深夜结束,时长七天八夜,分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以及送巧七个固有程式,被誉为中国古代乞巧风俗的活态传承。

冉创昌 摄

两当号子




两当号子主要流行于嘉陵江以南深山林区的站儿巷、云屏、泰山、广金等乡镇,曲调主要有羽、徵、商三种调式,不同的曲调表达不同的情感,其音域宽广,节奏明快,粗犷而极富变化。两当号子分“花号子”和“排号子”两种。“花号子”旋律跳跃的幅度大,音调变化多,没有唱词。“排号子”一般有唱词,其歌词大多是即兴编唱的,曲调比“花号子”要低一些,旋律幅度的跳跃变化较小。

两当号子高亢粗犷的号子声能翻山越岭传递信息、互通消息,具有呼唤同伴的作用。山下号子声起,山上就有人接气续唱,在山上唱的人换气时,山下起唱的人和山顶上的人,又连续不断地唱起。

麻纸制作技艺




西和麻纸是出产于西和县的小尺幅特产纸张,西和麻纸素以纸色古朴、纸质柔韧(抗撕裂)、耐磨、手感绵滑、极富弹性、不褶皱而适宜传统毛笔书写优雅的书札文书、传统书画装裱、裱褙糊垫、各种纸活工艺制作、包装等多种用途,该纸也是非常环保型的纸张。

尤其近年来众多倾向仿古创作的书画家非常喜爱使用西和麻纸创作,运用西和麻纸创作的仿古书画作品效果是其他宣纸无法媲美的,西和麻纸纸质柔韧,千年不腐,因此也广泛誉为“千年寿纸”。

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我们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
在时间长河洗礼中闪耀新的光彩
除上面这五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外
小陇再带你了解一下
咱们陇南部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玉垒花灯戏




玉垒花灯戏是甘肃省传统戏曲剧种之一,主要流传于陇南市文县玉垒乡和碧口镇,是由当地的一种社火小戏演变成为的地方戏曲,因为花灯戏在正月十五开始演出,戏台前后挂满各种彩灯,演出时彩灯歌舞交相辉映,“花灯戏”由此得名。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影子腔




影子腔,又称“灯调”,是流行于甘肃南部和中部的礼县、西和、康县、武山等十余县的一种古老的民间戏曲艺术,其支脉发展演变为通渭影子腔等剧种。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礼县春官歌演唱(说春)




礼县春官歌是以礼县龙林乡川坝河谷地区为流传中心,广泛分布于礼县下四区的一种非常原始的说唱艺术。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陇南高山剧




陇南高山剧是以陇南市专业剧团为演出主体,将高山戏音乐发展性地运用于新创剧目,且剧本创作、表演、导演手法和灯光舞美等都具有当代戏曲共性的一种地方戏曲。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河池小曲




河池小曲,又叫社火曲。是古老的徽县民间歌曲种类之一,并在徽县民歌中占据极大的比重。其内容丰富,曲目较多,词曲较定型化,多有完整的演唱文学脚本,艺术上较为成熟和完善。在全县范围内乃至徽成盆地之两当、成县等地广泛流传。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武都木雕




武都木雕,作品承袭明清木雕技艺,风格古雅、结构优美、题材多样,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礼县井盐制作工艺




井盐制作作为一项礼县盐官地区独特的、传统的手工制作技艺,具有趣味性和观赏性。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竹篮寨泥塑




竹篮寨位于甘肃省陇南市成县抛沙镇强坝行政村,当地人手工制作泥塑作品这一传统手艺大约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竹篮寨泥塑大约可分为三大类四十多个品种,玩具类作品分为泥货和窖货,即烧制和未经烧制的泥塑作品。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寺台造纸术




在康县北部寺台、大堡河一带,至今还延续和流传着传统的手工技艺造纸术,作为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为世人称道。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康县锣鼓草




锣鼓草又称打锣鼓草,是陇南康县的一种劳动歌舞艺术形式,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总结出来的,将互助合作的劳动方式与歌唱融为一体,以此消灭农田草荒的一种劳动习俗。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康南毛山歌




康南毛山歌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歌,“毛山歌”即为没有经过加工的山歌,是过去康县康南人民在严酷的生产劳动和生活环境中为缓解生存压力、排遣寂寞、交流感情而即兴演唱的山歌,其曲调和歌词都没有固定的模式。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豆坪唢呐




豆坪唢呐,流传于康县豆坪乡,是康县唢呐的代表性艺术形式。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康县木笼歌(花儿姐)




康县《木笼歌》,亦名《花儿姐》,是起源于康县,广泛流传于陇南乃至甘肃全境的叙事长篇民歌。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宕昌羌傩舞




宕昌羌傩舞在宕昌县当地俗称“脑后吼”,是木家藏族男性舞蹈。整个舞蹈演出由15人组成,其中乐队5人、舞蹈演员10人,领舞者的属相必须和当年的属相相同。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三仓灯戏




“三仓灯戏”又名“三仓花灯戏”,其名与“迎灯”的习俗和戏台前所挂的两个大花灯颇有关联。三仓灯戏从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开始准备到正月十六结束,历时220天。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武都栗玉砚制作




栗玉砚得名于栗玉石,该石纹理清晰,坚硬如玉,色泽更温润,为制砚之上品。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角弓咂杆酒制作技艺




咂杆酒,陇南人称为“罐罐酒”。角弓咂杆酒其酒色美味醇,具有滋阴壮阳、健胃消食、疏通经络等功效,是角弓镇陈家坝、垢林坪、甘谷墩等村广为流传的一种酿酒制作技艺。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文县土琵琶弹唱




文县土琵琶弹唱是文县中路河流域的中寨、马营、石鸡坝等乡镇流传了数百年的文艺表演形式。每当农闲时节或传统节日,村民们聚在一起,弹奏自制的土琵琶,演唱民间小调,自娱自乐。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白马人民歌




白马人的民歌中大量包含白马人历史、劳动、审美及思想信息,包括敬酒歌、劳动歌、舞蹈歌、祭祀歌,还有休闲歌、婚嫁歌、情歌等其他类型的歌曲,这对于研究白马文化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白马人民歌的每首歌还用比兴手法,节奏和音调都很美,可以称的上是古老诗歌的活化石。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羊皮扇鼓舞




羊皮扇鼓舞,也被称为“师公之舞”,早先是一种以跳神、接神、驱鬼为主的民间祭祀活动,颇具氐羌民族遗风。随着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羊皮扇鼓舞从原始的祭祀、跳神活动中脱胎出来,演化成为原生态的民族舞蹈,活动时间大都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十月十五日。

羊皮扇鼓舞是一种男性舞蹈,因此,舞蹈的动作都很有力度,很粗犷,但有的动作又很文雅,因此它有“文舞”和“武舞”之分。羊皮扇鼓舞具有民间舞蹈的特殊风韵,它粗犷的舞姿表现了陇南山区人民豪迈的性格和气质。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文县”麻昼舞




“文县”麻昼舞,现仅流传于文县石鸡坝镇薛堡寨村。“麻昼”为民间祭祀舞蹈,又称“十二相”,面具为6张,均为动物面具,表演服饰颜色根据六种动物的不同各有差异。在打击乐的伴奏下,表演以逆时针转圈的方式进行,动作丰富形象,舞步复杂多变,有12阵72小路之称,每跳一小路,都有男女两组群众伴唱,反映了白马人动物崇拜的习俗。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大身子舞




大身子舞,又称“大神舞戏”,当地人又称“耍大身子”。是武都鱼龙、隆兴、佛崖、甘泉一带流传独特的傩舞演出形式。演员头戴面具扮演武将以对白和斗武的形式表演三国故事,演绎人们对三国英雄的顶礼膜拜,寄托心中虔诚的信仰,反映人们祈祷平安健康,追求上进与社会和谐。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康县梅园神舞





地处康县南部的阳坝镇梅园沟,至今积淀和保留着丰富的原生态的民俗文化。以娱神为主要内容的神舞更为流行,故称为“梅园神舞”。自古以来,每逢农闲时节(多为农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里的人们都要择吉日,请师公跳神庆丰收,以歌舞、说唱、杂耍为载体,含有历史、宗教、民俗等诸多文化的传统民间歌舞,对“梅园山神”进行进供朝拜。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泥阳泥塑




泥阳泥塑,是一种有着数千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手工艺美术品 。徽县泥阳镇独特的泥土质地为泥塑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出自瓦匠之手的脊兽、瓦当等建筑构件,以泥阳黄土和成泥、手工捏制,经火烧而成,因其质量上乘而在当地很有名气。彩绘泥塑工艺品,旧时称'耍货',其代表作品'胖娃、鸡咕咕、黑狗哨'等人们喜爱的热门货。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宽川木雕




宽川木雕有着悠久的历史,雕题丰富,制作手法变化多样,雕刻技法包括圆雕、浮雕、透雕、半浮雕、半透雕等,图案内容大多以二十四孝、五福拜寿、龙凤呈祥、崇文尚武、琴棋书画、花开富贵等为文化内涵。具有造型凝练、刀法熟练流畅、线条清晰明快的工艺特点,每一件雕刻家具都是手法独到的艺术品。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马勺脸谱




马勺脸谱由中国民间社火脸谱演化而来,已有数千年历史。系列产品主要包括马勺脸谱、梭子脸谱、铲子脸谱、木锨脸谱等,通过手工精雕细刻,配以多层次图案,极具西部特色。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礼县剪纸




礼县剪纸手工艺术的历史应该从纸的出现开始,随着宋代民间剪纸运用范围的逐渐扩大,明、清时期,礼县剪纸手工艺术趋向成熟,并达到鼎盛时期。

礼县民间剪纸常用的题材,多数不仅是体现事物或生活现象的本身,而且是通过特定形象及其形象间的组合,蕴育更深刻的内涵。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面塑




成州面塑作品的题材和内容主要出自于当地的神话、戏剧、民间历史传奇人物等,也有动物、花草等等。在表现风格上色彩搭配协调悦目,形象生动有趣,栩栩如生,亦庄亦谐,无论是人物还是动物,都充满生机和情趣。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民间织布技艺




武都民间织布技艺,是采用自制织布机,以麻为原料,经过繁杂工序纺织布匹的传统手工技艺。武都民间织布技艺流传分布广泛,在武都境内主要分布在鱼龙、隆兴、安化、甘泉、三河、洛塘等十余个乡镇地,在白龙江流域和西汉水流域都有流传。武都民间织布技艺极为复杂,当地老艺人传言:大工序二十四道,小工序七十二道,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武都蜂糖酒




武都蜂糖酒发源于武都区鱼龙、隆兴、佛崖等地,流传分布于武都安化、甘泉、三河、郭河、洛塘等十余乡镇,在秦岭、米仓山系高山林区和其他林灌地带富产蜂蜜的地域多有流传。

武都蜂糖酒采用传统手工作坊模式酿造,秉承百年传统酿造工艺精髓,入喉绵甜醇正、通体弥香、回味悠长。具有美容养颜、排毒除风、防寨祛湿、补肾养青的作用,对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等疾病有良好作用,长期饮用能促进睡眠与新陈代谢。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山核桃工艺品加工技艺




山核桃工艺品加工,是徽县传统技艺,整个加工过程系纯手工操作,完整的保留了山核桃的原始外形和自然镂空花纹,实现了时尚与传统、古朴与典雅的完美结合。作品形象生动,造型优美多样,做工精细,寓意深厚。山核桃工艺品,以徽县野生山核桃为原料,利用其花纹优美,形态奇特,色泽自然、古朴、质地坚硬的自然特点,经过精选、洗涤、切片、剔仁、干燥、粘接、定型、打磨、抛光等几十道工序加工制作而成。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栗玉砚制作技艺(栗亭砚制作技艺)




栗亭砚因石材取自古栗亭县境内(今徽县伏家镇、栗川镇、泥阳镇等地)而得名。徽县栗亭石制砚历史悠久,始于宋代,已有1300余年历史。栗亭石颜色丰富,石质细腻而稍坚,发墨甚好,不损笔毫。工匠制作时因石象形,随形而饰,依形施艺,雕琢成形。所成砚品,古朴精美,浑厚高雅,造型奇特、形色俱佳,为文人雅士所喜爱,是实用兼收藏之艺术佳品。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红川酒酿造技艺




红川镇位于成县县城以东20公里处。红川烧酒以其色、香、味俱佳而闻名于世,首版《辞海》曾以“甘肃特产”辞条收录于书;1989年收录于《中国名食指南》一书;1990年被商业部命名为“中华老字号”。红川酒注重纯手工工艺酿造技术,从手工剥窖、起窖、拌粮、上甑、摊晾、下曲到入窖都注重纯手工技艺。在不断引进现代先进设备的过程中,红川酒始终不忘纯手工酿造工艺,持续加强对红川酒纯手工技艺的保护工作。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礼县高抬




礼县高抬,源于两汉,传于明清,兴于现代,通常于每年农历正月演出。早期的高抬以人力为主,表演时先是锣鼓队在前面开道,“高抬”则一个接一个跟在其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高抬规模越来越大,花样层出不穷。上世纪初,高抬就是春节闹社火的主要形式之一,礼县高抬以道具制作精妙神奇、表演技巧惊险摄人心魄为广大群众所喜爱,因此也成就了礼县大地年节里的热闹与红火。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康县“女娶男嫁”奇异婚俗




作为氐羌文化和秦陇文化的交汇地,在康县南部一带,祖祖辈辈沿袭这一种“女娶男嫁”的婚配习俗,这种婚俗又称“女婚男嫁”,当地人称为“抱儿子”或“当娃”,它与传统意义上的“倒插门”不同,也非少数民族婚俗,是一种极为少见的汉族婚俗。康县的“女娶男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男到女家,更名入籍”;另一种是“二门俱开,两来两去”。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白马人服饰





白马人服饰有着丰富的图案,是白马人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集中反映了白马人的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具有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和农耕崇拜的综合文化特征,主要装饰有沙嘎帽、头饰、女彩服、男装、胸饰、毛腰带、番鞋、绣花鞋等。白马人服饰图案以点、线、面为基本造型元素进行穿插组合,产生了形式变化、寓意深厚的民族服饰图案,各种抽象的图形均代表特殊的文化含义。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每一种非遗,曾经也是流行
经过时间的淬炼和一代代的传承
才成为了经典
非遗传承
是对传统文化遗产的创新式传承
陇南有着厚重博大的文化根脉
除了上述介绍的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
还有很多的市级和县级非遗项目

希望通过小陇的简单介绍

能让大家了解陇南非遗的基本情况

能进一步普及和提高人们对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形成全社会参与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

弘扬传统文化

坚定文化自信

推动文化繁荣

❤❤❤

(来源:陇南发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川省政府信息公开
赞!我市这些项目入选广东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那些即将消逝的古浪文化
安徽省政府批准!贡鹅、熏鸡、羊蹄…看馋了
热烈祝贺:平和潮剧列入福建省级“非遗”名录
【投稿】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收录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