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写了43篇参赛稿,获奖36篇;作品发《人民文学》《上海文学》等刊物~

作者语:我确信,好诗歌是评出来的,是赛出来的。赛诗需要勇气和底气,也需要火候和运气。一本获奖诗歌专辑,每一首诗都经过了一场艰难的搏击和冲杀,才获得一种的荣誉,我很珍惜这些诗歌,这是词语的荣耀,是诗的胜利,也是诗的光环。
有一句古话叫做“是骡子是马,赶到赛场上去溜达一下。”
这句话,同样适合诗歌。我写诗歌30多年,在全国300多家报刊杂志发表诗歌1000多首,有人说在报刊上发表的是“纯诗”,参加大赛的诗是“征文体”,其实,把报刊上发表的诗叫“纯诗”的说法我认为不妥,什么叫纯诗?难道无主题、随心所欲、浮想联翩连作者自己都不知所云、无法解读的诗就纯?难道故弄玄虚、天马行空的诗就纯?难道“个性化”“差异化”“陌生化”“探索性”就是纯与不纯的标准?
我认为,诗歌是一门艺术,艺术的东西要有美学共性认知,要有共鸣感,要有传播效应,要有大众美学习惯,要有阅读启发,自我表达要遵循美的逻辑。现代诗歌的好坏,没有标准评判,单凭一个刊物的几个编辑来评定和取舍,显然是失之偏颇的。
尽管我的诗歌发表的数量也不少,但我确信我的每一首诗都写得至少可以让人读懂,读到我的独立思考,读到我的独特感悟,读到我的语言技巧,读到诗意和情怀。
我的诗歌风格不“前卫”,更多秉承了中国传统文学的写法,语言不锋利,更多讲究诗化的形象感。我的诗歌注重诗的气韵和温度,不追求陌生化,也不追求探索性,坚持写情调与读者共鸣,因而这样的诗人,很难成为“耀眼的”“著名的”诗人。
我写诗,纯粹是兴趣和爱好,只在纸上记录下我的思辨,不追风,不树旗,不参加诗派,不签名,不售书,不站台,不搞讲座,不拉拢编辑。
我的诗歌,20年前都是通过邮局投稿,20年后都是通过邮箱投稿,从来不勾兑杂志社,不打电话问稿件情况。我认为一个写诗的人托关系发稿,自己会脸红。我喜欢读诗,读别人的诗,读到好诗自然玩味一阵子,但不临摹别人的写法,我有自己的章法。断断续续写,写写停停,诗歌就是我的业余修行,不痴迷,不会走火入魔,没有抑郁症,也没有恐慌症,一首诗的发表自然是高兴的事情,我为有那么多从来没有交道的编辑能发表我的诗歌,给我带来快乐感到十分荣幸。
现在,回过头来看看自己以前发表的诗歌,我倒觉得都是可以赶到赛场上去遛一遛的骡子或马。是骡子,也不是坏事,骡子有骡子的优点,是马,也不一定就好,马有马的弱点。我写诗,有时候真不知道写得咋样,是好是坏自己说不清,我把凡是发表了的诗都叫好诗。
现在的征文大赛繁荣了不少,有政府主导的征文,有企业打造的征文,也有期刊杂志倡导的征文,征文的目的是什么?一个地方、一个企业发起征文活动,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宣传地方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这就是现实,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可以触摸、可以感悟、可以畅想的现实。
“主题性诗歌反映生活,蕴含历史和现实关切,彰显人民性和时代性,是中国现代新诗的优秀传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中国具体文艺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主题性诗歌创作在把握时代脉搏、建构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价值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最具人民性和主体性的诗歌形式。主题性写作不应做窄化理解,是小我和大我的融合,是个人独特体验与社会公共性、时代普遍性的结合”。(李少君:《诗歌维新:新时代,新媒体,新诗歌》)。
举办征文活动,别人出钱买文章,文字就成了商品。
现在有的征文出手大方,一首或一组诗歌,奖金高达10万以上,绝大多数都在1万或5000元左右。试想,别人出价大方,总想买到好产品吧,你在圈里名气再大,别人只看“货”,出钱不是买你的名气。
诗歌圈里的名气,没有价值可言。
以“货”论“价”,这就是诗歌领域的“市场经济”。每一次诗歌大赛,当诗歌评奖揭晓的时候,总会搅动一些人心,要么说这些诗歌写法老陈,没有标新立异,要么说文不符价,评奖内定等等。我也一样,在每一次诗歌大赛获奖名单出来后,总想读到第一名的作品,看看我与之有多大差距。事实上,我的总结是,凡是大赛的获奖作品,无论“优秀奖”还是“一等奖”,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都是好文字,给优秀奖评个一等奖,也说得过去,因为,它们都是“介入现实”的优秀文本,都有各自的闪光点,一等奖与优秀奖的差距,就是“运气”罢了。
时代和生活,需要诗歌来礼赞和讴歌,这是诗歌的社会功能。诗歌不是“小我”,不是“独我”,诗歌要走进现实,不是自我虚幻的表白,不是随心所欲的发泄,现实主义的诗歌需要更加独到的发现、感知和体验,需要角度、广度和深度,需要自然而然的切入、描写和动情的叙述。“征文体”要求诗人要有大视野、大胸怀、大情怀,但又不能假大空、唱高调、喊口号,要以小见大,从一点一滴写起,从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地一景之中,提炼出贴切的、独到的认知和感受,这是很难的一件事情。
“征文体”创作难免有功利之心,因为奖金高,是正常发表一篇诗歌稿费的10倍甚至几十倍。但这种功利,需要的完全是功底,不是想拿奖金就能拿到手。
诗歌大赛参赛者众多,上千人、上万件稿件,去争夺三五十个获奖名额,难度之大可以想象。第五届“让诗酒温暖每个人”国际诗歌大赛,参赛作品达到35万件,获奖的现代诗歌组金、银、铜等级奖仅仅13个名额,我能获得“铜奖”实在是幸运。
第八届徐志摩微诗大赛,参赛作品5.3万件,我能获得“一等奖”,也是万幸。一篇小小的诗歌稿件要在高手林立的大赛中获奖,这就需要创作者更加用心去写作,精心打磨自己的稿件,要创新,要突破,要靠诗的力度去搏击,除此之外,再有功利的野心,也是痴心妄想。
写好“征文体”是一个诗人最基本的“手艺”。“征文体”都是命题作文,也是“同题诗”创作,要在同一个题材下写出好作品,主题不能偏,文字要独到,立意要深刻,就是最基本的要求。写好“征文体”,是一个诗人的娴熟而卓越的诗歌创作技能和素养的综合体现。
现在,有众多的成熟诗人、著名诗人,都在“征文体”上着墨,都想拿下高额的奖金,个性化写作同样体现在“征文体”中,但是偏离了诗歌的社会功能,满纸涂鸦、不着边际的写作,不是个性化的表现,而是诗歌创作中的误区。这种误区,一直存在,打着“探索性”“陌生化”的旗号,是对诗歌的恶搞,背离了诗歌艺术“诗言志”“歌永言”的属性。一些诗歌大家、名家,写现实主义就飘了,这是因为他的情绪没有融入现实之中。现实,就是客观的存在,这种存在可以用诗歌的方式来赋以灵动的韵律,彰显诗意的生活,抒写个人的情怀。一遇到现实,诗人好像就坐不住了,题材一定,就无从下手,不再是写缥缈的、虚无的东西了,“飘”习惯了,遇到现实题材也自然就“飘”了起来,这样的征文,入不了门槛,尽管他的诗占据了所有杂志的头条,但在征文大赛中,一钱不值。
众所周知,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征文体”更要靠诗意来说话,要靠诗歌语言来支撑,这种语言是接地气的语言,不是呓语,也不是高腔,不是怪谈,也不是口语,主办方就是掌握语言火候的厨师,说浅了不爽,说白了不爽,说过了不爽,说得连自己都听不懂、读不懂了,云里雾里就更不爽了。纯诗有纯诗的市场,探索诗有探索诗的市场,先锋诗有先锋诗的市场,征文体有征文体的市场。如果要评判和检验一下你的诗歌路子或创作水平,能不能得到大众的认可,能不能符合诗歌关注现实的要求,征文体无疑是提升自己创作水平的一个尝试和途径。
2021年我很少写“纯诗”,一是发表纯诗的难度越来越大,邮箱发稿根本没有人看,写得再好,也只能躺在编辑部的邮箱里睡大觉。同时,拉圈子、占码头的诗人太多,每一棵梧桐树下至少有10个诗人在礼赞。二是纯诗即使发表了,也很少有人看。我着手创作“征文体”,“征文体”至少是公正的,别人拿钱来买你的诗歌,至少我写的诗有专人收稿,是有人认真读过、讨论过甚至争论过的。
这一年,我写了43篇参赛稿,获奖36篇,中奖率高达83%,有人说我是“获奖专业户”,我说,算一个获奖“获奖专家”吧,这是笑谈。
我上《人民文学》《上海文学》《草原》《飞天》等刊物的诗歌,都是获奖作品。我一个业余作者,手头上没有交换发表作品的阵地,只能以参赛的方式去检验我的作品。
我写征文也是有选择的,不是什么征文都写。
一是要看是什么单位组织的征文活动,正不正规,有没有文联和作协参与,是不是正规刊物支持的征文活动,如果有作协和文联支持,是正规刊物举办的征文可以参加。二是要看什么题材,是文化性强,还是商业性强,文化性强的征文可以参加。三是要看奖项设置,我一般把自己的作品定位在优秀奖的等次上,能获得优秀也就满足了。四是看奖金设置。那些一等奖5万,二等奖一下子跌落到5000元,三等奖1000元的,一般不参加,奖金差距太大,甚至一等奖空缺,存在内定奖项的嫌疑,不参加。五是看获奖的比例高不高,等级奖在10个以下的,获奖可能性不大,不参加。六是看有没有陷阱。现在有的征文鱼目混珠,甚至有的靠征文骗取作者的钱,设奖名头很大,名额很多,拉一帮退休名人或杜撰的名人站台,这些征文多半要你自己掏钱去买一张毫无用处的获奖证书,交钱去参加颁奖大会,“割韭菜”的征文坚决不参加。

如何写好“征文体”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理论课题,毕竟“征文体”有它自己的市场和生存发展的空间,让更多更好的“征文体”繁荣诗歌创作,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本文系转载 文章有删节 侵删

作者:鲜圣

经济学研究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获首届台湾文学奖散文诗金奖、第八届徐志摩微诗大赛一等奖、第二届“周浦杯”全国诗歌大赛一等奖、等各类文学奖130余次,出版诗文集《大地胭脂》《有时风会停下来》《鲜圣诗选》《鲜圣散文诗选》等7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0年19条讯息】 2020年 “金秋”主题征文大赛结果揭晓
卢合枝诗词精选
现代诗歌散文专刊44
琉璃姬:民间诗歌生态观察——个人创作2020年札记
涮一把《人民文学》,又能涮出啥?
《中国好诗》第二季征稿开始和相关信息发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