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海子: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

诗人总爱预言。查海生在一九八七年九月放言,他要成为一首中国最伟大诗歌的父亲。三十六年过去了,貌似海子真的成为了中国“新诗之父”。对了,查海生是海子的本名。

我以前看过海子的诗歌,非全本。这次看的是《海子诗全集》,由西川编辑,作家出版社二〇〇九年三月第一版,为“去世二十周年纪念版”。书厚,有一一七一页,整本不分册。这样的开本,对读者相当不友好。读取不便,想手持着读是不可能的了,只能平放在桌上,虔敬拜读。

以梦为马

三十多年来,海子的诗已经深入影响中国社会,这里抛砖引玉,举两个例子。其一,是海子关于马的诗歌。最著名的当然是那首《祖国(或以梦为马)》:我要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和物质的短暂情人/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我不得不和烈士和小丑走在同一道路上……这首诗盛行之后,不知何时转组成“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励志语句。把梦想作为前进的理由,开足马力,不要负了青春年华。不管鸡血马血,反正是打得足足的。

原诗《祖国》里,马这一意象值得注意的关联句,是这一句:千年后我再次拥有中国的稻田 和周天子的雪山/天马踢踏。这里海子引用了《穆天子传》这一古代“小说”文本中的典故,据说周穆王乘八骏马巡游,自群玉之山以西至于西王母之邦,和西王母宴饮酬酢。穆王见西王母事迹,在后来的神仙家道家附会之下,成了追求长生不朽的故典。本就是虚事对虚构,我们也无必要去考据“群玉之山”不一定是“雪山”之类饾饤。更需要关注的是这里凸显出的海子的本意,即他写诗、写“长诗”,一切都是为了追求不朽。周天子的天马指代的,也是不朽。所以,他接下来的一句才说: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我选择永恒的事业。这样,我们才能明白,这首《祖国》,明面上是海子的爱国励志诗作,就诗言志方面而言,却是表达了他在众多诗歌里一直念兹于心的一个理念:海子想要以诗歌成就名山之业。“我的事业/就是要成为太阳的一生”“太阳是我的名字/太阳是我的一生”。在海子诗里,太阳是不朽的主要意象。

马这一意象,在海子诗歌里相当常见,指代也庞杂。在《马(断片)》一诗里,无知的马受惊的马会一跃而起,“踏踤了我”。太阳,成了吐血的马。最后,诗人又成了“那疯狂的、裸着身子,驮过死去诗人的马。”“整座城市被我的创伤照亮”。在《春天(断片)》一诗里,诗人提及,是不是这个夜晚/有人在头顶扔下/一匹蓝色大马/就把我埋在/这匹蓝色大马里。这里的马是梦境中的理想,现实里的春天。

在著名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里,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也可以理解为给梦想喂了次狗,抽着烟短暂修行,为在春天之前寻找到面朝大海的居所而周游世界。值得一提的是,关于海或者大海,海子说过这样一句话:

如果说海是希腊的,那么天空是中国的。

所以,面朝的大海,一定是要面朝爱琴海或者地中海,那里才有春暖花开的感觉。

诗和远方

第二个值得一提的地方,还得从海子《远方》一诗谈起。“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更远的地方/更加孤独/远方啊/除了遥远/一无所有”“那时我在远方/那时我自由而贫穷/这些不能触摸的 姐妹/这些不能触摸的 血/这些不能触摸的 远方的幸福/远方的幸福 是多少的痛苦。”诗里的意象平实简白,这首诗海子写于两地,一九八八年八月十九日开写于西藏萨迦县的晚上,二十一日完稿于拉萨。我们要来论述的,是当下好多人常常挂于嘴上的“诗和远方”,是否来自海子这首诗。百度百科提及,二〇一三年,高晓松创作了《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词曲,“在临别的门前,妈妈望着我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高晓松写这首歌的契机来源自他妈妈曾说过的一句话:“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轻易,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 许巍演唱了歌曲,单曲于二〇一六年三月发行于世。

有人会提问,海子在诗中只是提到了“远方”一词,并没有将“诗”和“远方”两词同时提出。这首《远方》的诗里是没有两词同列,但在一九八八年十一月写的一篇读德国著名诗人荷尔德林诗歌的评论文章里,海子两词并列了。海子认为,是荷尔德林让他懂得,诗歌是一场烈火,而不是修辞练习。荷尔德林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解,海子说,“荷尔德林的诗,是真实的、自然的,正在生长的,像一棵树在四月的山上开满了杜鹃……诗,和,远方一样,诗和远方一样。”

在文章中,海子将诗和远方并用了两次,两次的标点符号运用,还有不一样的地方。他表示,“远方”这一语词,借用自荷尔德林的一首归乡诗:航海者愉快地归来,到那静静河畔/他来自远方岛屿,要是满载而归……这里的用典是荷马史诗《奥德赛》,强调的美学追求是德国哲学里的“静穆”观念。海子大赞荷尔德林的诗是“安静地”“神圣地”“本质地”,想表达的就是伟大与静穆的意思。“远方”和“诗”,在海子这里是并列意涵:将生命融入诗歌,诗人跋涉走近远方的宇宙神殿,在一场大火中聆听转瞬即逝的歌声,从此一无所有,从此永生不朽。

在这篇诗评文章里,海子还第一次写出了“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这一诗句。九个月后,他在西藏写出完整的《远方》一诗,诗歌起首用了这一现成诗句。其中的“一无所有”一词源于崔健演唱、作词、作曲的同名歌,一九八六年,在北京举行的国际和平年百名歌星演唱会上,崔健首次演唱了这首歌曲,这里不展开阐述。

回过头来看“诗和远方”这两个语词在中文语境中的传播史,可以很明确地判断出,海子的版本出得早。诗和远方在海子眼里是同一的,表达了写诗与永恒之间的困境,有彼岸气息。这个版本流传度并不高。高晓松的版本晚出,其母亲是否受海子诗歌影响不清楚,他们将生活的苟且与诗和远方打造成现实与理想之间的二元对立,展现了人生的无奈。是苟且地活着,还是躺平去追求诗和远方,如此两难的选择,在国人中引发巨大共鸣,传播的频率比海子的版本高多了。

但是,有一说一,“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这句歌词,高晓松肯定是用了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中海这一意象了,指代都是希腊那边的海,蔚蓝色的海,不是黄色的河海。锤实就行。

石头的隐喻

在《寻找对实体的接触》一文中,海子认为“诗,说到底,就是寻找对实体的接触。这种对实体的意识和感觉,是史诗的最基本特质。”“诗应是一种主体和实体间面对面的解体和重新诞生。诗应是实体强烈的呼唤和一种微微的颤抖。”“诗人的任务仅仅是用自己的敏感力和生命之光把这黑乎乎的实体照亮,使它裸露于此。”

实践这一诗歌理念的例子,在海子的诗文里,可以说一说他运用“石头”这一意象的方式方法。石头这一黑乎乎的实体,被海子赋予蕴含了众多寓意,我尝试着让其“裸露于此”。

《给伦敦》是一首有趣的短诗,海子这样描述两位伦敦来客马克思、维特根施坦:“在货币和语言中出卖一生/这还不是人类的一切啊!/石头,石头,卖了石头买石头/卖了石头换来石头/卖了石头还有石头/石头还是石头,人类还是人类。”石头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实物性的货币,流传中的语言,和人生的价值。但是,海子很清醒,认为以上提及的并不能囊括人类的一切,可见做一个导师有多难。

《日记》一诗,也是海子流传较广的一首,流传的版本诗歌名字叫《姐姐》: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笼罩/姐姐,我今夜只有戈壁。这首小诗,让青海德令哈小城闻名于世。世事往往真的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二十五岁早逝的海子最看重的史诗性长诗当下几无人知,红了的都是他当初随兴写下的小品诗。诗里也提到了石头:我把石头还给石头/让胜利的胜利/今夜青稞只属于她自己/一切都在生长/今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 空空/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倘将石头理解为生存的意义,《日记》一诗中把石头还给石头,意思就是今夜诗人不关心人类精神,只想谈谈儿女情长;把石头理解为物质层面,那这首诗想表达的意思即是在万物生长、物质至上、成功主义盛行的社会里,其他的人类他者诗人都不在乎,今晚他想念平儿的姐姐平躺,因为他本就是《石头记》里的那块顽石。

“我终生不渝的朋友是西藏和大海。我的爱情是印度。我总是在想,为什么我不生活在雪山,为什么我不生活在僧侣和石头之间?”这段文字出自海子未完篇的长篇小说,可以看出他有多偏爱雪山和石头这两个语词。雪山上有蓝莲花般的王母,石头是什么,是点亮世界的物质流,是维持世界的资本流,是人类存在的意识流?

海子的知识谱系

海子的知识谱系在其未完成的长篇小说《大草原》三部曲之《你是父亲的好女儿》里,有所展现。写长篇东西极易掏空作者,细加分析,更能看出作者的学识学养,和观念观点。

“在汉朝出现的地主,大地主和小地主越来越多了。到了宋,就出现了不少商人,小贩,和倒爷,还有纸币。不少地主也兼做买卖,开了米行。然后就是一大批强盗好汉在临江的酒楼上饮酒,写反诗,抢生辰纲。这些武士,和尚,浪人,小官僚,刑事犯,这些打鱼的,无业游民,云游道士……”

“那阴郁的铸钟人”“披着黑色斗篷的大草原上神秘的兄弟会会员们举着火把。”

“我们是十三反王,天不怕,地不怕。在数十年之中,我们过的是刀尖上舔血的日子。我们终于推翻了一个非常古老的统治了几千年的老王朝。”“以诗歌大竞赛来选择王子和接班人,这是历史上少有的行动。这是少有的慷慨也是少有的残酷。”

中外经典文学、通俗历史小说文本大乱炖,形成了海子的部分史识观。

“我天天看着那些抄着各种字母的羊皮子……我连续看了两三年,十六岁的有一天,大概是黄昏,也许是夜晚,我突然发现了一种关于'超越’的真理。那一天我获得了极大的喜悦。以后,在我人生的旅程中,有那么几次类似这次的狂喜袭击了我。”

长诗《太阳·弑》里,他写道,“飞行是天空的数学的根本问题。后来那一次,我翻开我的天体物理之书。预感到这个黑暗而空虚的王有可能会乘坐这道上的车。”

“世界起源于一场秘密谈话。”在《太阳·第一合唱部分:秘密谈话》一诗里,海子剧透说。

宗教典籍传播史,物理学非主流常识,秘密宗教体验,结合海子后期练气功的经历,这里的知识很玄学。

海子认定的天堂合唱队由九个盲人组成,他们是:持国、俄狄浦斯、荷马、老子、阿炳、韩德尔、巴赫、弥尔顿、波尔赫斯。“在伟大的诗歌方面,只有但丁和歌德是成功的,还有莎士比亚。这就是作为当代中国诗歌目标的成功的伟大的诗歌。”

由此可见,海子眼中的文化诗歌界大佬名单,没有屈原庄子乐府诗集,不提李白杜甫苏东坡。

海子的语言风格

在海子写于一九八八年的长诗《太阳·弑》里,我们可以看到诗情澎湃的一面,狂飙式抒情,展露其浪漫主义诗歌风格的一面:

“我不是公主。我是公主的影子。我的公主也不是巴比伦的公主,不是巴比伦王的女儿。我是我女儿的影子。我是公主是女儿的女儿。是纽约的公主,是耶路撒冷的公主。是阿拉伯的公主。是波斯的公主。是印度的公主。是埃及的公主。是希腊的公主。是非洲的公主。是亚洲的公主。是欧罗巴的公主。是美丽的公主。是沙漠的公主。是吉卜赛的公主。是爱斯基摩的公主。是澳大利亚的公主。是岛屿的公主。是春天的公主。是大雪的公主。是风的公主。是鸟的公主。是红色印第安的公主。是毛利的公主。甚至我是中国的公主。”

排比罗列真是太给力了,和莫言在《丰乳肥臀》一书里排比着写乳头那一段好有一比。长诗和长篇小说都需要铺排,重复罗列是相当常见的语言表现手法。海子的诗歌语言风格也不尽是浪漫派,他的短诗相当讲究用字,比如将一个动作词“打”字用活的,就是海子。他那首不太为人道及的短诗《歌:阳光打在地上》:阳光打在地上/并不见得/我的胸口在疼/疼又怎么样/阳光打在地上……十年以后的一九九九年,海子这句“阳光打在……上”句式,随着《南方周末》新年献词《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重获新生,传遍全国:“这是新年的第一天。这是我们与你见面的第七七七次。祝愿阳光打在你的脸上。”作者沈颢无疑是海子的忠实读者,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需要有太阳,太阳自发散布阳光,打在人们的脸上,温暖人间。

“打”这个动作语词形象主动,有声有色。在长诗《传说——献给中国大地上为史诗而努力的人们》第四部分《沉思的中国门》结尾,海子再次用了这个字:沉默打在嘴唇上/明年长出更多的沉默。这里,为什么不用挂字呢?难道沉默真的如言语般,能打开嘴唇,让人巴拉巴拉么。

海子看不起中国旧体诗,他认为“旧语言旧诗歌中的平滑起伏的节拍和歌唱性差不多已经死去了。死尸是不能出土的,问题在于坟墓上的花枝和青草。新的美学和新语言新诗的诞生不仅取决于感性的再造,还取决于意象与咏唱的合一。”就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新诗,海子同样有批评,“中国当前的诗,大都处于实验阶段,基本上还没有进入语言。我觉得,当前中国现代诗歌对意象的关注,损害甚至危及了她的语言要求。”

不能否认,上述诗论存在一定的合理性。这里着重提一下钱锺书的观点:“东海西海,心里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因年纪等因素,钱锺书通读的中外诗歌肯定是海子不能比的,在《谈艺录》一书里,可以看到众多中外经典诗句的场景心理等细节性比对,其例证的丰富,让我们在后殖民体系的中西文化比较中,重新认识中国旧体诗的精妙与价值:她们的新生并不是海子眼里的“坟墓上的花枝和青草”。诗可以怨。中国新诗,必然是建基于旧体诗“病蚌成珠”,“风随柳转声皆绿”之后,也定可以做到“意象与咏唱的合一”。现成的例子有周杰伦和方文山合作的一些新国风歌曲,典型的如《烟花易冷》,旧体诗中的牧笛、孤城、野村,雨纷纷、草木深等意象,仍旧能引发当代人的共情。(文/孙旭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3)[转载]姜涛的诗歌写作
[转载]散文诗写作之于当代诗坛的意义
2020【独立】前沿182020-发星诗歌评论选集1(1999-2020)
海子:该得到的尚未得到,该丧失的早已丧失 | 荐读
海子:今生以梦为马,来世仍诗酒年华
‘神灵与这片土地’(节选)读后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