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轼与花蕊夫人,四十年后,穿越时空联词

古典文学与诗词

独具一格的古典文学公众号

|古典文学|诗词|古文|国学|

仆七岁时,见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云。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水殿风来暗香满。

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

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

时见疏星渡河汉。

试问夜如何?

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

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苏轼《洞仙歌》

这首词是苏轼所作,这首词还和后蜀主孟昶、花蕊夫人有关,在词的小序中,苏轼叙写了这首诗的缘由。

苏轼七岁的时候,曾在眉山见到一个朱姓的尼姑,当时,她已经九十岁了。朱尼姑告诉苏轼,她曾经跟随师父到后蜀末代皇帝孟昶的宫中。

一个炎热的夏日,孟昶和花蕊夫人在摩诃池上纳凉,写了一首词,朱姓尼姑当时还能全部背下来。

四十年过去了,朱尼姑死了许久,这首词,苏轼也只记得两句,一天无事,苏轼咀嚼半天,说,这不是《洞仙歌》令吗?于是把这首《洞仙歌》补全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尼姑启发苏轼创作"洞仙歌"词(增补三)
帝王与后妃的陈年旧闻,苏轼却翻空出奇,词尾大手笔尽显妙思!
苏轼从尼姑口中得知宫闱秘史,写下一首香艳词,开头两句让人浮想联翩
苏轼小时候遇一尼姑,尼姑讲一美人情事,三十年后他作一艳词
沧海月明珠有泪,古诗词中那些你不知道的肝肠寸断
苏轼回忆七岁与尼姑的往事,写下一首香艳词,结尾9字成网络金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