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仇池 下篇】第三只眼:梦向仇池

仇池山,摄影:冯泊

世界上,在各方面都和仇池极其接近的地方,在南美洲的秘鲁、、库斯科(Cuzco)西北75公里,现在都把它叫做马丘·比丘(Machu Picchu )。那是一处印加帝国的遗址,约建于公元1500年。它高耸在海拔2350米的山脊上,俯瞰着乌鲁班巴河谷,为热带丛林中安第斯山脉的高山峻岭所包围。

1983年,马丘·比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遗产,而且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而今,它已经被称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

百年过去,马丘·比丘这一包含着广阔田野、庞大建筑群和雄伟景色的遗迹基本被认定是当年印加帝国贵族的度假地,从世界各地赶去的参观者在景仰于印加文化的伟大之余,也更震撼于那一座从上到下直通乌鲁班巴河的的垂直峭壁,它的落差达到600米!

马丘·比丘,图片来自网络

那位前去捕捉空旷之物的智利诗人巴勃罗·聂鲁达,同样震惊于此:

我看见石砌的古老建筑物镶嵌在青翠的安第斯高峰之间。

激流自风雨侵蚀了几百年的城堡奔腾下泄……

仇池,能捕获什么?

仇池,是世界上,和马丘·比丘近乎完全相同的遗迹:同是在之前罕为人知的地区,同样是被高山峻岭环抱,同样的茂盛的植被,同样的隐藏、隐匿在人群的中间。

其实何止于此?

从仇池山巅的伏羲崖下瞰,是远高于马丘·比丘的绝壁,近乎于800米的垂直悬崖,它让巨大的山体直直戳入西汉水、洛峪河,让自己像这一座飘摇世界中最坚实的舰船,渊渟岳峙,万古岿然;

从仇池在公元三世纪末建国,是距今1700多年的浩渺的时空,远胜存在于十一世纪至十六世纪的印加帝国;

绝佳的地理位置使马丘·比丘都成为理想的军事要塞,仇池自不必说,它一直是要塞、是堡垒,是让身心安康、安乐的最后的基地;

马丘·比丘古城遗址外围,有层层梯田形成的农业区,城区则由200座建筑和109个连接山坡和城市的石梯组成。

而仇池,自古就有关于良田沃壤和山城的记载:

《宋书》卷《氐胡传》:仇池地方百顷,因以百顷为号,四面斗绝,高平地方二十余里,羊肠蟠道三十六回,山上丰水泉,煮土成盐。

《南齐书》卷《氐胡传》:氐于上平地立宫室果园仓库,无贵贱皆为板屋土墙。

《仇池记》出于宋,距仇池国灭已有很久,但当时仇池山一带尚有遗迹,所以,我们可以从作者的描述中,遥想出至少在宋代时仇池的状况。作者对仇池山上的沃野这样描写:仇池百顷,周回九千四百步。

严耕望先生据《仇池记》做推算:

按旧制,二百四十方步为一亩,百亩为顷,百顷当为二百四十万方步,即周围约为九千二百步,合四万六千尺。一千八百尺为里,则山上平地约百顷。周围约二十五里半,故旧史或称高平地方二十余里也。

接下来,《仇池记》做了更详细的描述:

现其上土下石,屹然特起,界于沧、洛二谷之间,有首有尾,其形如龟,丹岩四面,壁立万仞,天然楼橹。二十四隘路,若羊肠,三十六盘,周围九千四十步,高七里有奇。东西二门,泉九十九,地百顷。农夫野老,耕耘其间。云舒雾惨,常镇山腰,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盘绕、萦接、镌刻于山上的24条关隘险道,三十六盘插入云中。东西两侧,陡立并俯瞰着悬崖绝壁的门。其间是板屋土墙的国主、将帅、官吏和百姓的房屋,以及煮盐的升腾而起的水汽、耕耘的土地和人,警哨,沸泉和流泉,以及白云。

像云一样的雾,伴随着夕日朝阳,和夜晚的月出月落。

仇池山,摄影:冯泊

据说马丘比丘背后的山的轮廓,代表着印加人仰望天空的脸,而山的最高峰“瓦纳比丘”代表他的鼻子。

也就是说,马丘·比丘有极其原始的文化信仰,比如这里提及的,其实都可以归入原始民族对自然神的崇拜。

印加人称自己为太阳的子孙,他们将太阳视作燃烧的火鹰,并渴望用“拴日石”将带来光明和温暖的太阳永远留在天上。据说,直到今天,对太阳的崇拜仍在印加民间流传。

仇池也和鹰有关。很老的史书上说:仇池原名瞿堆。那是鹰的眼,天眼。

其实还能仔细的考察一下紧随在鹰眼后面的那一个字:堆。

堆:土堆。高起之物。丘坟之谓也。

鹰堆?埋鹰的地方?坟?

谁的坟?

1936年,赵子贤先生读陶渊明《读山海经诗》,应该是读到“刑天舞干戚,猛士志常在”句,忽然有所感,于是写了一篇文字,从古代语言的读音变幻,到相关的典籍记载出发,第一次提出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形天,应该葬在仇池的观点。根据主要在于《山海经》的那几段记载:

《山海经·海外西经》:形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山海经·大荒西经》又说到常羊山的位置:有大巫山,有金之山。西南大荒之隅,有偏句常羊之山。

其后,多半个世纪过去,赵先生之子、国内著名专家赵逵夫先生对这一观点进行了更为严谨的考证,最终确定了形天葬首之地常羊山与仇池山的对等关系。即,常羊山,就是仇池。

形天像,《山海经》插图

作为赵逵夫先生的学生,我其实一直对这一论断充满了怀疑。这篇文章写作的时候,也一直在犹豫是否提及此事。直到看到另一个证据为止,才终于拿定了主意。

2010年8月,陕西省略阳县横现河镇毛坝村出土两通碑,其一为武兴国创建者杨文弘《杨文弘墓志》,另一为其妻《姜太妃墓志》。

武兴国,是仇池国灭亡后,散落出去的杨姓子孙建立的地方政权,由武都国最后一任国主杨文度(对,就是前面提到的那位唯一回到过仇池的人物!)的弟弟杨文弘创建,国都设在今天陕西省汉中市的略阳县。那个时期大概在公元478年。482年,创立者杨文弘去世。魏正始元年(504年),他的皇妃、后来的姜太妃去世。

《姜太妃墓志》

很重要的是《姜太妃墓志》。那里面的两句文字,让我一震:常羊启圣,龙首降神。

墓志追溯出身于仇池的姜太妃的家世,竟使用了“常羊”这一名字。也就是说,至少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常羊山就是仇池的古称。

这里,葬了远古之时与天帝争斗的大神形天!

天帝自然很讨厌有人和自己争位子,后来,就干脆断了仇敌形天的头,把他的尸骸藏埋在常羊、也就是仇池山。但形天精魄尚存,居然还要战斗:他把自己的乳作为眼睛,把肚脐当做呼吸、呐喊的嘴巴,手持盾牌(干)和大斧(戚)继续挥舞不休!

另外那个名称瞿堆中,“瞿”字的双眼,会不会不是鹰,而是指形天的双乳、双目?

仇池仇池,那个本地人自古相传至今的chou(仇)字读音,是在诉说形天的仇恨?仇池,是仇恨的水潭,仇恨的汪洋?或者,从胜利者天帝的角度讲,是说那是一个埋葬了对手和仇敌的天池?

世居仇池的部族,按史书记载,一直被叫做氐族。也就是说,仇池国,是氐族人创立的地方政权。按照阴平国后裔、至今还生活在今甘肃省陇南市文县铁楼乡一带的白马氐人的生活、风俗等考察,他们也还保存着传统的文化符号和民族记忆。

最典型的比如雕题;或按照现行说法,叫立目人、纵目人,或者叫第三只眼:这几个称呼,其实是一个意思,说的是三只眼的面相。

“雕题”一词中,“雕”是动词,意思和现在的纹身、刺青极其接近,“割其肌,以丹青涅之”(《礼记·王制》郑玄注),即隔开肌肉,把颜料塑注进去。“题”则指额头。这句话的整个意思是说,古代的人在脑门上刻、刺了图案。

刻刺的是眼睛:一只纵向的、立起来的眼睛。

这样,远远看去,向我们今人走来的那个人,那个直立的、简陋衣装的的人,他长着三只眼睛。

1942年至1944年间,著名作家光未然(即张光年,《黄河大合唱》歌词作者)来到云南省石林县和弥勒县一带,开始在彝族阿细人中搜集整理民间的口头传唱文学材料。之后的1946年,他出版了一部长2000行的创世史诗《阿细人的先鸡》。“先鸡”又写为“先基”,是阿细语的音译,意思是固定的歌调。上世纪八十年代,相邻的石林彝族自治县,整理出版了另一本同属于彝族的另一支系撒尼人的创世史诗《尼迷诗》,意思是撒尼人的歌。在讲述到人类起源和发生过程时,这两本史诗都谈到了一个奇怪的分期。人类诞生后的第一代人,被称作“蚂蚁瞎子代”、第二代则是“蚂蚱直眼人”,现在的第三代叫做“蟋蟀横眼睛”。

那个第二代人,长着像蚂蚱一样近乎于直立、纵起的眼睛。

从云南向北是四川。著名的广汉三星堆,出土了大量立目人或叫做纵目人的器物。

和三星堆遗址相近,四川成都、都江堰一带,人们极其崇奉一位神灵,他叫二郎神。历来,二郎神的来源被认为是修建都江堰功臣李冰的二儿子,而民间关于二郎神,则一直把他叫做杨戬,姓杨。

他有三只眼,中间的那只立目,被认为和三星堆有直接关系。

二郎神木质塑像

从成都平原再往北,是《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说的区域:自冉駹(现在的四川川西加绒一带)以东北,君长以什数,白马最大,皆氐类也。

这个地区,地处西汉水、白龙江和洛水上游,核心区域在今甘肃陇南市,兼及甘肃天水和四川平武、江油,和陕西略阳、宁强一带,是氐族的原始分布地:仇池国主体民族的根基,老巢。

一种意见认为,其实形天就是雕题者、立目人、直眼人和三只眼民族的祖先。而前文述及的地点,则是氐族,也包括一直相伴随的羌族,在后世从中心地向外的扩散和迁徙区域。四川和云贵一带的专家学者,在考察彝族、白族、纳西、傈僳、哈尼等民族口传典籍的基础上,也基本也确立了这一条从西北的甘肃(主要为陇南和天水区域)、青海(主要在东南部)、陕西(主要为汉中一带)向南部迁徙的路线。这条在后世被称作民族迁徙长廊的路线,基本是沿着中国大陆中部那条复杂而巨大的南北向山系而展开,从秦岭西部的岷山山脉、峨眉山脉、邛崃山系,连接到更其庞大的横断山和伟大的三江并流区域,其间的河谷、深壑,成了上古、中古时代,原始族群流布、寻觅、栖止和再生的最宏阔的舞台。

甘肃文县白马人(氐族后裔)的祭祀池哥昼,请注意面具上的第三只眼

其中最显眼的,是以在额上刻画着直立的眼睛图案的这一支:来自于以仇池山为中心的原始氐羌族群;甚至,后世常用的这个词“显眼”应该就与它有关。另一个来自于这一族群的常用词则更为普及,它叫做“题目”。

题:额头,脑门;目:眼睛。

题目:额上的、脑门上的那只眼。

马王爷的三只眼,二郎神的三只眼。白马人祭祀、节庆时面具上的三只眼,和至今依然在陇南一带门户上见到的门神、甲马的三只眼。

北魏那位名将,杨大眼,眼睛其实不大。那这个名字,是否在指他额上的眼睛呢?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中,现在没有氐族。那一个掀起过巨大波澜的民族,散失在历史的河流和空气中,他们在后世融入了汉族、彝族、白族、纳西、哈尼等民族中。很多姓杨、姜、符、强等姓氏的人,身上可能流着氐人的血,但他们至少在民族识别的意义上,不再能知道这些血液的由来。

像那座孤立的耸峙在陇南山地的仇池山一样:百顷田畴还在,人还在,但当年的九十九眼泉,或者唐代时期的十九眼泉不在了,它们可能隐入了地下,进入了暗河伏流;仇池国当年的痕迹,比如东、西门,比如宫室、粮仓、板屋土墙不在了,三十六盘同样无存,甚至关于仇池国的记忆,也已经褪色、淡化、甚至逸散到了空明或湛蓝的天空。

时间是比河水更为庞大和坚韧的潜能,它洗净、瓦解、转移或漂白了所有被它涵盖、吸纳和生育的元素。

仇池国时代金印,出土于仇池山对面西高山

比如,仅仅两三百年过去,仇池山就从一座反抗之山、征战之山,一变而为让人向往的隐遁之山。

公元759年,唐代大诗人、中国文学史上的诗圣杜甫从战火纷飞的关中辞官西行,暂住秦州(今甘肃天水),写了《秦州杂诗二十首》。第十四首这样写:

万古仇池穴,潜通小有天。

神鱼人不见,福地语真传。

近接西南境,长怀十九泉。

何时一茅屋,送老白云边。

第二十首,依然写到仇池:

藏书闻禹穴,读记忆仇池。

在这之前的唐至德二载(757),身在陕西凤翔的杜甫送韦充去同谷(今甘肃成县)做官时,也写过诗,并在其中提到过仇池:

受辞太白脚,走马仇池头。

古邑沙土裂,积荫云雪稠。

羌父豪猪靴,羌儿青兕裘。

---《送韦十六评事充同谷防御判官》

杜甫的这几首诗,已经能看到仇池在仇池国之后的变迁。《送韦十六评事充同谷防御判官》中,还留着关于仇池国的回忆。氐族、羌族历史上常有混居,因此杜甫那些关于“羌”的诗句,其实指的都是氐族杨姓的仇池国。另两首诗中的仇池,则出现了与仇池国历史几乎毫不相干的意象,最显眼的是万古、小有天、神鱼、福地、以及禹穴等,这些充满了原始神话气息,甚至满带着神秘、仙灵感觉的词语,指向的是和战争、乱世近乎完全对立的境界。当杜甫结尾时,我们就已经能完全的理解,他心中的仇池已经彻底的变成了另一个世界:

何时一茅屋,送老白云边。

杜甫说:什么时候能有一间茅屋啊,我真愿意在仇池的白云下终老此生!

但其实,仇池一直有这样的神仙化的意象和指向。

比如,仇池山有神鱼洞。至少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前,紧邻仇池山的赵窑村和相聚十来公里的蔚家河口,就都还存留着神鱼洞。据作家、西和县黄英先生介绍,赵窑的是下鱼洞,蔚家河口则是下鱼洞。“上下两个鱼洞,都在仇池山对面西汉水南岸的石崖下”(黄英,《仇池神鱼和仇池石》,载《仇池文化研究》,甘肃文化出版社)。而鱼洞所出的神鱼,则为嘉鱼,古代称为鮇:《正字通》说:鮇,嘉鱼也。长身细鳞,肉白如玉,出汉沔丙穴中。

鱼自洞穴中流出,对于古人来讲是难以索解的神奇,所以,仇池神鱼就成了至为神奇的事情,而从现在看来,则很好解释,所谓仇池山的神鱼,应该是嘉鱼的洞穴变种。

再比如,按照古书记载,仇池是远古人文始祖伏羲诞生之地,至今,仇池的山巅还有伏羲崖。

晋之前的《遁甲开山图》记载:“仇夷山(即仇池山),四绝孤立。太昊之治,伏羲生处。”

皇普谧《帝王世纪》则铺陈了这一传说,并补充了更多细节:有巨人迹出于雷泽,华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

传说中,伏羲女娲的母亲华胥氏,用脚去踩了一只巨大的脚印,然后怀孕生了伏羲。

比杜甫写仇池早半个多世纪,八世纪初,唐代女主武则天时期,成州,即现在陇南市西和境内(其时成州治所在上禄,即今西和县县城所在地)上报朝廷,说那里发现了大脚印。武则天认为是祥瑞,于是,701年,改年号为“大足”。前几年,人们在距仇池山约20公里的地方,西和县洛峪镇马河村河谷、响潭瀑布的岩石上,也真发现了一处巨人足迹“大脚印”,长90cm,阔35cm,“同时一块还有几个小脚印,仿佛面对面站立踩踏而成”(袁智慧 石永红《洛峪镇发现“大脚印”刍议》,载《仇池文化研究》,甘肃文化出版社)。

洛峪镇发现的“大脚印”

早期历史中,仇池也有了关于仇生、仇维等仙人的传说,而且,这位仙人还被上推到周朝。清乾隆版《西和县志》云:仇维,周时人,居仇池。池为三十六洞天之一。后仙去。山又名仇维。

西汉《列仙传》有“仇生”条,赵逵夫先生考证,仇生即仇维。《列仙传》作者、西汉时的史学家刘向把仇维的时间推得更早,认为他至少是商代时期的人物,并说,他越活越年轻:仇生者,不知何所人也。当殷商时,为木正三十余年,而更壮。

我一直疑心,关于仇池山是否有两个文化体系?它是否分别来自于华夏族和原始氐族族群的两个不同源头?以伏羲、仙人、三十六洞天等为核心意象的体系,应该是汉民族、汉文化的体系,而形天、雕题(立目人、三只眼等)、仇池国的部分,则应当来自于氐文化为核心的表达体系。在氐人和羌人成为仇池一带的主要民族和主宰者时,仇池的历史,主要表现和诉说的是抗争、战争和民族的流徙、散布与生存,而在此前、此后汉文化成为该地区主流势力时,仇池则延续、拓展和繁衍着遁世、安身、隐逸和成仙的出世氛围。二者之间,在漫长的历史中,似乎存在着一边各表其美,美美与共,一边互有改造、互相融融的状态。

但无论如何,仇池国之后,仇池逐渐实现了向隐逸化和神仙化的转移。这在杜甫之后的宋代更为明显。从树立于宋代的《仇池记》碑文,我们能明确的感受到隐逸、仙化气息的增强:

泉九十九,地百顷。农夫野老,耕耘其间。云舒雾惨,常镇山腰,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宋崇尚道教,那是一种希望能回归纯美自然的倾向,是向往清明、空灵、澄澈和安宁的心灵幻境。

一生从来没能走到陇南的大文人苏轼,就把这一理想境界,寄托在仇池山意象中。

宋元祐七年(1092年),徙官于扬州的苏轼从朋友程德孺处得到两块产于广东英州的美石,欣喜之余,赋《双石》诗一首:

梦时良是觉时非,汲水埋盆故自痴。

但见玉峰横太白,便从鸟道绝峨眉。

秋风与作烟云意,晓日令涵草木姿。

一点空明是何处,老人真欲住仇池!

这首诗前,苏轼写了序,和诗句一起细细描绘了这两块奇石的品貌和自己不胜欣喜的原因:至扬州获二石。其一绿色,冈峦迤逦,有穴达于背;其一玉白可鉴。渍以盆水,置几案间……

那两块奇石,一为绿色,上面有窍洞,伏藏潜通,一直穿到石头的背脊;另一块玉白,如明镜般可以照人面目。前者,即其中那块有窍洞者,让他不由自主同时也心神悠悠的想到了杜甫那两句诗:万古仇池穴,潜通小有天。

苏轼直接把这两块奇石命名为仇池石。

接下来,苏轼费尽心机,为仇池石配置了高雅的套装:盛以高丽盆,藉以文登玉(苏轼《仇池石》诗)。仇池石以高丽国的铜盆盛装,并用高贵的文登玉制造了底座。

再后,苏轼甚至将自己的一部文稿,命名为《仇池笔记》。

苏轼画像(传宋李公麟绘,清朱野云摹绘,清翁方纲题款)

这和苏轼在颍州(今安徽阜阳)为官时有关。前一年,宋仁宗元佑六年(1091年)8月, 苏轼以龙图阁学士出知颍州时,做过一个奇特的梦:

梦境中,苏轼到达了一个“山川清远”、足以为乐的地方,堂上有大字题名,叫仇池。而后,他询问朋友赵令畤,对方告诉他仇池是福地,位列道教小有洞天序列。又过几天,一位曾经去过仇池的朋友,工部尚书王仲再次告知,说仇池那地方“有九十九泉,万山环之,可以避世,如桃源也。”

从此,苏轼与仇池结下了一世情缘,仇池成为苏轼思想深处天地人之间最为理想和高邈的所在。

元祐七年,苏轼在《次韵晁无咎学士相迎》一诗中写:

梦中仇池千仞岩,便欲揽我青霞幨。

梦里望见壁立千仞的雄伟的仇池,我就想立刻收拾行装,奔赴梦乡。

元佑八年有《过杞赠马梦得》诗:

万古仇池穴,归心负雪堂。

殷勤竹里梦,犹自数山王。

雪堂为黄州东坡雪堂,为苏轼友人马梦得帮助修成。山王指魏晋时竹林七贤中的山涛、王戎。苏轼的意思是说,我梦想的胜境是万古仇池穴,此生此世也只有那里是我的归宿所在,因此,辜负了你帮我修筑雪堂的美意。但我们交游的友情胜过竹林七贤,我将梦魂萦绕,永不忘却。

绍圣三年(1096年),《次韵高要令刘湜峡山寺见寄》,依然表明自己一生渴求的归宿是那座山:仇池。

仇池九十九,嵩少三十六。

苏轼在后一句下自注:“子由近买田阳翟,北望嵩少,甚近。”,是说弟弟苏辙最近在阳翟(今河南许昌、禹州一带)买了田地,北面可以望见中原的名山嵩岳、少室。而前句下,苏轼自注云:“仇池九十九泉,余梦尝至,有诗。”,还是在表明自己情愿去边远的西部仇池。

绍圣四年(1097年),苏轼由惠州贬所再次上路,一路坎坷。苏轼写诗寄弟弟苏辙,有《次前韵寄子由》一诗。在感叹自己此生多难、前途无着之后,他写到了仿佛回家的幻想:

泥泣尚一路,所向余皆穷。

似闻崆峒西,仇池迎此翁。

不管往哪里走,都只有泥泞、险难;但我隐隐听到了接迎者的欢呼,它发自崆峒山之西,来自于仇池山迎我回家的呼唤!

仇池山,摄影:冯泊

但当然,苏轼一直没有亲赴仇池的机缘。

苏轼于是就把仇池石当做了至宝,那仇池石上的孔穴,既是天地造化的神奇,也是苏轼在尘世间让心神走入至境仇池的秘密通道。在苏轼的想象中,双石就是他神往已久的仇池山。这一对仇池石也因此一直陪伴了苏轼的一生。围绕它,发生了不少故事。

其一,是仇池石的争夺战。

得到仇池石的次年,1093年,苏轼返回京城,仇池石成为一时热门话题,并引发苏轼与好友钱勰、王钦臣、蒋之奇等的诗文唱和。与此同时,这对仇池石也终于晃瞎了另一好友、大画家王诜(公元约1048年—公元约1104年),字晋卿)的眼睛。王诜写诗,说要借观一段时间,但其真实意图是要夺为己有。

然后是更其复杂和热闹的机锋、抢夺和诗文唱和;后来,苏轼提出交易条件,即要王诜用私藏的名画、唐代韩干的《牧马图》来交换。这下,才终于了结了这桩公案。

其二,是苏轼试图为仇池石配对。

绍圣元年(1094年),苏轼再次遭贬,途经湖口。湖口人李正臣藏有九峰异石,“玲珑宛转,若窗棂然”,好石成癖的苏轼给这九峰奇石起了“壶中九华”的名字,想花钱买下来,和仇池石为伴:念我仇池太孤绝,百金归买碧玲珑。(苏轼《壶中九华诗》)。

但苏轼时间紧张,这件事终于没能实现。后来,八年以后,苏轼遇赦北归,又路过湖口,但奇石壶中九华已被人买去。惋惜之余,苏轼独对仇池石聊以自慰:赖有铜盆修石供,仇池玉色自葱珑!

苏轼与仇池,到底是什么情缘?

或者说,在以苏轼为核心的宋代文人心中,仇池究竟是什么角色?充当着什么功能?

北宋 王诜 烟江叠嶂图 166cm×45.2cm 上海博物馆藏

和苏轼争夺仇池石的大画家王诜,有两幅很著名的同题画作传世,名叫《烟江叠嶂图》。一为青绿卷,一为水墨卷。水墨卷的拖尾上,书有四首苏轼与王诜的唱和诗。大约作于宋元祐三年(1088年)苏轼的题诗,提到了在中国文化中极其有名的桃花源。

不知人间何处有此境,径欲往买二顷田……

桃花流水在人世,武陵岂必皆神仙。

三年后,苏轼在颍州任上梦见仇池;再后一年,苏轼得仇池石。

这之前,苏轼诗中,多见武陵桃源意象,而自梦见仇池之后,苏轼诗作,则多见仇池。

自晋代陶渊明《桃花源记》出,桃花源就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隐逸文化的核心意象。后世,以三十六洞天为主的福地、仙山、洞府,也依然没能取代桃花源在士大夫和百姓心中至高无上的位置,它隐然成为逃离繁杂人世的最重要的乐园。

但桃花源和仇池,对于苏轼,甚至对于后来的中国隐逸文化,都代表了看似相似而实则不同的两大意向。

元祐元年,苏轼有诗《送王伯敭守虢》,其中有句“华山东麓秦遗民,当时依山来避秦”。“秦遗民”即桃花源中避秦乱之民,抒发的是对吏隐之地的向往。元丰八年(1085年),苏轼终于结束因“乌台诗案”的流放而回朝,有《再过常山和昔年留别诗》,其中提到桃源:

江湖久放浪,朝市谁相亲。

却寻泉源去,桃花逢避秦。

在苏轼的思想中,桃花源这一人间至境的核心内涵是“避”:避秦。

躲避。逃过的,可以是暴政、乱政、乱世,也可以是避喧嚣、避苦难、避一切不想闻听视感的事物。

苏轼一生服膺大诗人陶渊明,并作有124首《和陶诗》,主要完成于元祐七年(1092年)和之后贬谪时期。也就是说,是得到仇池石同时或之后的诗作。其中,关于桃花源和仇池,有极其明确的比对。

《和陶桃花源并引》开头写实现桃源梦想并不费劲:桃源信不远,杖藜可小憩。因为那都属于“高山不难越,浅水何足历”的人间小麻烦。而后写到仇池:

不如我仇池,高举复几岁。

从来一生死,近又等痴慧。

蒲涧安期境,罗浮稚川界。

梦往从之游,神交发吾蔽。

仇池的意象中,关键是万古的久远和孤峰的高耸(高举复几岁),以及没有死生之别、智痴之分(一生死、等痴愚)的理想社会。而最重要的是后面接连几句提及的仙人、仙境(安子期、罗浮):仇池,就是仙境。

苏轼对于桃花源一样仅仅供人逃避的地方,给予了最大的否定:如果只是逃秦避世,是因为心有恐惧而远栖,那么,岂能得到与仙道一般、能与天人感应的真谛,岂能登临大同,步入极乐?

却笑逃秦人,有畏非真契!

这应该是宋和宋以后人们对仇池的核心认知:桃源,逃避时难的佳境;仇池,至高理想中神人相接的仙山,迹近极乐天堂的至境。前者在于消极的躲避、溃逃,而后者在于性灵的追求和心灵的无止的憧憬。

仇池山作为仙境的文化意蕴越发深厚,宋及以后,位居四明山、天台山、青城山、崆峒山等仙山之列。如宋代《仇池记》碑文所记:

且神鱼闻于上古,麒麟瑞于近世。有长江穷谷以为襟带,有群峰翠麓以为黼藻。虽无琼台珠阁、流水桃花,其雄峻之状,壮丽之观,即四明、天台、青城、崆峒亦未过此,非轻世傲物餐霞茹芝者,似莫能宅之。宜少陵咏送老之诗,坡仙怀请注之梦。由是此山增重,小有天,一点空明,始闻天下,名公巨卿,冠盖相望,争访古人陈迹。

《天下名山图》之《仇池山》

丹麦国家图书馆藏有一册大概是刻绘于清代的木版画集《天下名山图》,其中的仇池山图,描绘的就是这样一种远离尘寰一般的仙境。其依据应当来自于关于伏羲、仇维的传说,也来自杜甫、苏轼的梦想,包括上引的那篇《仇池记》碑文。

但我相信,它的依据,最大的可能是人类的发自深处的对于天道的渴求,是人类心中对于至善至美天地的梦想,如苏轼所说:

一点空明是何处?

老人真欲住仇池!

而它描绘的,也正就是人们心中的仇池。

为什么会“名公巨卿,冠盖相望”?是因为人们更渴望、追求和进入那一个“一生死”、“等痴愚”同时又“桃花满庭下,流水在户外”的极乐天堂。在避世的桃花源和天下大同、康乐的仇池山之间,我相信所有人都会喊出这样的口号:

虽有桃花源,

心向仇池山!

--------------------------------------------

2019年12月6日,陇南,武都,全文结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唐诗魏万榴花洞:涧边鹿迹知何代,洞口榴花镇似春
王维与陶渊明的相似与不似 
苏轼的仇池情结
张之洞《行书临苏轼书杜甫诗轴》
杜甫、苏轼、陆游都曾为长寿作诗,你还不知道?
周振甫 诗词例话——第三部分:修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