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简单!这个作家花17年绘就“高校女子图鉴”
不同于自己笔下那些千娇百媚的女子,阿袁有着爽朗利落的个性

人物简介

阿袁,原名袁萍,女,江西乐平人,南昌大学中文系教授,江西省作协副主席。教书多年,读书多年,写作亦多年。其主要作品有《师母》《打金枝》《郑袖的梨园》《鱼肠剑》《子在川上》《苏黎红小姐》等。其作品先后获得百花文学奖、上海文学奖、十月文学奖、北京文学奖、中华文学奖等奖项。



阿袁擅长写女性,有人称赞她的作品独具张爱玲式的神韵,说她的文字华美且有古典韵味。于是,在见到她本人之前,若是只看她的小说,很可能会像记者一样幻想,她是否就像《长门赋》中的小米、《虞美人》中的陈果、《蝴蝶的战争》中的陈小摇,是一个带着几分幽怨气质的“千娇百媚”的女人。见面后,才发现她竟是如此爽朗利落——深色牛仔裤、黑色皮衣、灰色围巾、黑框眼镜、灰色毛线帽以及随性披散的头发,简单朴素的装扮和爱说爱笑的性格,和她笔下的女人们截然相反。

诗词歌赋是她的爱好
也是自小练就的“童子功”

作为典型的学院派作家,阿袁的文字很华美,评论家们认为“(她)与张爱玲、钱钟书、白先勇等一脉相承”,又称赞她“总能把当下的人和事,与诗经,与唐诗宋词,与京剧昆曲‘打’成一片”,这与她深厚的古典文学底子有着密切关系。

阿袁告诉记者,她父亲是一位语文老师,因为自小就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长大,所以诗词歌赋便是她的“童子功”;她母亲是一位热爱戏曲的传统女性,因此她的小说语言总能与诗经、唐诗宋词和京剧昆曲等中国传统文化“打”成一片,别具韵味。

尽管有诗词歌赋的“童子功”,出生于闭塞的小镇中的阿袁直到1986年考上南开大学计算机信息专业才开始接触西方文学,学习了西方文学写作的技巧。

1990年大学本科毕业后,阿袁进入南昌大学从事电子商务教学。在这期间,她一直保持着写诗、写随笔散文的习惯,但这仅仅是她工作之余的小爱好。后来,她考上了南昌大学文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为了能专心写作,她放弃了读博,从此,把爱好变成事业,一边在高校任教,一边创作小说。

处女作《长门赋》发表
开启她的小说创作之门

2002年,阿袁把自己的处女作《长门赋》投稿到《上海文学》杂志。令她惊喜的是,这部小说不仅成功发表了,还获得了五年一评的第八届上海文学奖优秀奖。

自此,阿袁的小说创作大门彻底打开了,《虞美人》《蝴蝶的战争》《锦绣》《郑袖的梨园》《汤黎的革命》《浮花》《鱼肠剑》……一部又一部小说相继诞生,不断激荡着江西乃至全国当代文坛。除了《长门赋》外,在2008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上,《郑袖的梨园》位列中篇小说第三名。

今年,阿袁又创作了两部长篇小说——《师母》和《打金枝》。从《长门赋》到《师母》,再到最近出版的《打金枝》,阿袁已经写了17年的高校女性。她的小说中主要描写的是女性的生活片段,包括女性在婚姻中的多重境遇,以及女人之间微妙的相处关系,深刻钻研着女性的幸福哲学。


见多了智美双全的女性
对待女性的观点返璞归真

是什么原因能让一位作家连续17年专注写高校女性呢?阿袁解释道,这是受职业的影响。她熟悉高校生活,熟悉教师生活,特别是高校女性们的爱情、婚姻、工作,高校里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与两性关系如同一座“写作富矿”,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

实际上,见多了校园里兼具智慧与美貌的女性后,阿袁对待女性的观点返璞归真了,她更愿意也更擅长写那些大学校园里或简衣素食或风姿绰约的女性,她善于展现她们的生活方式和情感状态,以及一些女性身上所表现出的不那么典型的知识分子特征或女性特征。

阿袁与写作保持着一种“恋爱”关系,她钟情于百转千回的女性世界,也沉醉于古典文学的流光梦境;她笔下的女性犹如百褶裙,一褶之后又是一褶,面上是一种颜色,暗里又是一种颜色,且明里暗里的东西不一样。有些复杂的百褶裙,里面还会描红贴绿、镶花绣朵。于是,一移一动之间、一摇一摆之间,那乍一现的姹紫嫣红让人惊艳。

江西作家阿袁连续17年专注写高校女性

她的写作素材来自日常
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正如车尔雪尼夫斯基的那句名言,“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阿袁所写小说中的人物大多都是源于生活的。“虽然不是完全源于生活,但总有那么一部分,二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是有出处的。如《师母》里的庄瑾瑜、《鱼肠剑》里的孟繁、《子在川上》里的陈季子……都源于生活中接触过的某个人物。”阿袁告诉记者,“写他们时,我很熟稔,但我不认为是我创造了他们,而是以艺术手法部分再现了生活中的人而已。”

阿袁说:“身边总有人看过小说之后找我追本溯源,问我某个人物是不是中文系的某某某,或者哲学系的某某。”对此,她引用鲁迅先生的“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个拼凑的角色”作为回答。可即便如此,还是有人在考据“嘴”是谁的,“脸”是谁的,“衣服”又是谁的。

阿袁笑着说:“对于这个情况我也觉得担心,毕竟我把教师当人来写,人就有七情六欲,就有食色性,有小缺点、小毛病,因此我笔下的人物大多数都是不讨喜的。”

脱去身份的“外衣”
展现知识分子的普通情感

阿袁的小说中,把高校知识分子的身份“外衣”脱去了,写深藏于这些智慧的头脑中的人际关系与人伦亲情,使得这些作品有了雅俗共赏的特性。因此,阿袁的书迷中,既有文学圈的人,也有文化程度不是很高的读者,尽管他们不太明白那些经典语句的出处和含义,但并不影响他们对故事情感的基本理解。

戏谑和反思因而生发反差和趣味。确实,阿袁以一种戏谑的方式对知识分子的各种“毛病”进行反思,她认为他们过多地强调了人类生活的精神和超拔部分,对吃喝拉撒之类的日常却常常不屑和回避。实际上,这些身处象牙塔中的人们也有着诗意和过日子的趣味、充满传统的烟火气和人情味。

“他们就像是我的亲人一样,我对他们是一边爱,一边讽刺。”阿袁说。

每部作品都如同“孩子”
“老年得子”倍加珍惜

熟悉阿袁的人都知道,其实她不仅写高校女性,也写小镇女性,因为她自己便是出生于乐平一个小城镇中,因而对包括姐姐、妹妹在内的生活在小城镇的女性有着特殊的感情,《打金枝》就是以小镇女性为主角的一部作品。

《打金枝》描写了江南小镇一户人家的三个女儿米红、米青、米白。长得漂亮且善风月的姐姐米红、热爱读书的米青和反智反美的憨厚妹妹米白,三种不同的颜色,有着不同的性情和不一样的命运。三姐妹的故事穿插交织在一部作品中,阿袁对女性的性情、人生观和命运作了有时代意义的思考和诠释,赞美了诗意和朴素的人生,讴歌了严肃的女性人生观,这正是阿袁对女性幸福哲学不断探索的体现。

阿袁说:“我把每部作品都当成自己的‘孩子’,初入小说行业,我有时难掩骄傲,认为‘孩子们’所带来的荣誉是自己才华横溢所应得的,但如今越来越觉得精细打磨诞生每一部作品的过程,都像‘老年得子’一样,宝贝得不得了。”《打金枝》就是阿袁“怀胎十月”之后最新孕育出的一个“孩子”。

转自《江西晨报》2019.12.20 第13版
记者:宋雅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花已落,燕南归——读阿袁《长门赋》
阿袁:致亲爱的生活 |《纵我不往》创作谈
与诺奖擦肩而过 曾获文学奖项及提名超过130项 丨加拿大文学女王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长门赋
潘先生在难中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去世 终年94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