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阎次平《秋野牧牛图》:取风烟之趣,脱落世间形相

中国牛画发展到南宋,已经相当成熟了。李唐、阎次平、李迪、李椿、夏圭、毛益等都是名震画史的牛画大师。在此之前的牛画虽也有不少杰作,但是尚无法和南宋诸大家的牛画相比。韩滉的《五牛图》大概是最负盛名的牛画作品了,虽然《五牛图》依旧生动至极,但是《五牛图》还只能算得上是肖像作品,其古拙的造型属于牛画的早期创作阶段,更不用说在整体画意的表现。

“仿佛李唐而迹不逮意”,阎次平的绘画深受李唐的影响。不过,就画风而言,阎次平的作品显然要比李唐的少了一股刚正之气。李唐作为跨越南北宋的画家,其直接经历了北宋亡国之苦,并从金人的手中逃脱出来,一路逃难至南方。这种生活经历自然影响了李唐的思想,从而也影响了李唐的画风。而阎次平生活在一个相对安宁的环境之中。彼时,偏安一隅的南宋政权正享受着江南的四季暖风,对靖康之耻也逐渐淡忘了。宫廷画家们乐于表现江南温婉富足的生活美景,或小巧精致的江山小景,以娱心神。

我们通过对比韩滉的《五牛图》与阎次平的系列牛画作品,便会感受到两种不同的气质类型,前者充斥着一股子斗气,而后者则相对平和许多。即便是和同时代的李唐牛画相比,阎次平的牛画依旧更加平和。这是时代背景所造成的,如果抛开政治因素民族情怀因素,阎次平的牛画之艺术成就不亚于前人。阎次平的牛画留存在今天公认的两幅(卷)最佳之作无疑是南京博物院的《四季牧牛图卷》、美国佛利尔美术馆的《山村归牧图》,以及今天要品读的《秋野牧牛图》,关于《四季牧牛图卷》可参阅笔者之前的文章《阎次平<四季牧牛图>:醉人的田野牧歌,平和的生活图卷》

南宋阎次平《秋野牧牛图》

一、《秋野牧牛图》:形相之外的牛画

《秋野牧牛图》现藏日本泉屋博物馆,因为其高超的绘画技巧以及重大的历史价值,被日本政府列为国宝级文物。阎次平的其他几幅牛画作品同样被各自收藏的博物馆或者美术馆列为“镇馆之宝”级别的艺术品,由此可见阎次平在牛画上的杰出成就和影响力。

整幅作品极尽诗情画意之象。比之李唐等前人的作品,阎次平的牛画显然更受普通人文士大夫的欢迎,加之其作品中所展现出来的平和美好气象,也深得皇宫里的王公大臣的喜爱。在这幅作品中,绘有三株大树。三株大树也占据了画面最为重要的位置。前两株为夹叶树,画家以双钩敷色,颇有耐心地表现出了树茂密浓郁的诗意感。后面的一株树则点染表现,造成了一种特殊的景深效果。树叶以红色敷染,让画面顿时充斥着一种艳丽的秋意。这刚好暗合了“秋野”二字。但是,画家为了避免画面色彩上的过分单一,在树叶丛中,又染上了一点墨绿。显然墨绿色的叶子是最后那株树的。它的枝桠不甘寂寞地“窜”到了我们的视线之中。树枝的表现刚劲有力,显然这种风格是受到了李唐的一些影响。包括树干、树根部分的表现技巧,都可见李唐的影子。

《秋野牧牛图》局部1

最前面的一株树下,两个孩子(牧童)正在玩耍,大概是在逗着地上的蛐蛐儿之类的昆虫。他们的神态通过动作表现出来了,全神贯注地玩耍丝毫不在意旁边的牛。在这里,孩子的天真烂漫在画家笔下多了几分趣味。

画面中一共画了三头牛,靠近树的一头老牛和小牛正匍匐在地上休息,老牛的肚子浑圆,大概是刚吃饱了。小牛趴在牧牛前面,正享受着这美好的初秋时节。在一老一小两头牛前面,一头看起来正值青少年的牛正在寻觅着地上丰美的草。牛的表现以细笔描牛毛,暗处以淡墨层层晕染。水墨淋漓之中,又不失精巧。这大概只有中国笔墨才能表现出这番趣味。

水岸和远山随着距离的拉远,逐渐变淡,一种空灵悠远的初秋景象顿时鲜活地呈现在品画人的眼前。画家并不试图表现一种全景,而是试图通过一个局部来展现一种特有的风貌。在这里,山几乎是隐形的,但是我们又无法忽视山的存在,水同样是被隐藏的,但是通过草坡的表现,又足见水泊的清澈与浩渺。

画家的用笔极为出彩,丝毫不见工匠之气。该细的地方细,该粗的地方粗。粗细中洞见乡间真实的风土人情。这是没有细微观察的艺术家所无法表现出来的效果。我想,这大概也是阎次平被誉为最伟大的牛画艺术家之一的原因所在。

《秋野牧牛图》中的牛,既有着汉民族所独有的温和,又有着一种积极的强劲之美。三头牛分别象征着老中幼三代人,老牛呵护着小牛,小牛依偎着老牛,这不正是中华民族所推崇的老幼秩序么?而中年牛,则有着一种刚劲积极的性格,它始终在探索着,寻觅着。阎次平的牛画,与其说是画牛,不如说是画人。在荒原风烟之中,我们看到的是笔墨的趣味,也看到了脱落世间形相的大美。

《秋野牧牛图》局部2

二、《秋野牧牛图》里的宋代人文观念

纵观《秋野牧牛图》,有一种独属于东方的乡间日常风情。这与南宋所处的历史环境以及宋代对畜兽画中所赋予的深刻哲理有着莫大的关系。南宋政权虽然偏安一隅,但是经过前期的休整,在经济上取得了极大的发展,加之占据着丰沃的江南,当时百姓也可谓是丰衣足食。农民的生活较之北宋末期有了很大的改善。此一时期,画家们也热衷于表现底层普通人的诗意生活。当然,这种诗意不过是艺术家们的一厢情愿罢了,或许在老农看来,这不过是最普遍的日常生活,大概还是非常枯燥乏味的日常乡间生活情形。

此外,畜兽画发展至南宋,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宋代也赋予了马、牛以特殊的哲理。《宣和画谱·畜兽叙论》记:“乾象天,天行健,故为马;坤象地,地任重而顺,故为牛。马与牛者,畜兽也,而乾坤之大取之以为象。若夫所以任重致远者,则复见取于易之随。于是画史所以状马牛而得名者多。”对于当权者来说,牛具有极好的教化意义,而对于渴望和平安宁的艺术家们来说,牛也是极好的表现题材。借画牛来表现宁静的田园生活,无不寄托着深刻的人文观念。

《秋野牧牛图》局部3

阎次平的牛画非常善于抓住南宋时期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在这幅《秋野牧牛图》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以农耕为基础的农业社会中田园牧歌式的优美生活。初秋时节,一种独有的静谧,如同一个梦境一般萦绕在品画人的心中。仿佛也能听到远处林中的秋鸟鸣叫,又似能听到饱餐一顿之后的老牛神情的长吼。洞彻天地的那一声吼,将我们带入到了一个纯粹而美好的诗情画意之境界。

宋人注重“理”,宋代理学以理为万事万物的本源,认为这个世界是“理”和“气”组成的。理在前,气在后。理是一种规则,一种天道,理是人类社会的根本法则。在这种理学思想的影响下,宋代的艺术创作也遵循着这一套理学体系。故而,阎次平的牛画,实则也是在“理”的范畴下进行“气”的外显。其取景、构图,又似乎是在刻意塑造一种美满。早期牛画的图像式表现,被融入到自然生活情境中的牛所取代。这也正是一种“理”。

《四季牧牛图》春卷

《四季牧牛图》冬卷

《四季牧牛图》秋卷

《四季牧牛图》夏卷

三、美是一种自然天性

我们之所以觉得阎次平的牛画美,根旨在于其展现出来的自然与天性。牛虽为人类生产生活重要的重要伙伴,但是,经过几千年的驯化之后,我们依旧可以看到一种独属于牛这个物种的自然天性。一种野逸之趣始终在牛的毫毛上,在牛的肌肤上,在牛的眼神中,也在牧牛的孩童身上。这大概也是中华民族身上所拥有的美好品质。

当代对美的理解似乎正在远离一种自然观。人造美女混迹街头成为了时尚标杆,原本我们所希望看到的真实,其背后却是精心构建的脚本。最真实的生活,往往被我们所忽略,甚至所摈弃。像别人那样生活,像别人那样展现自己的“真实”,这似乎成为了一种成功的“默契”。

回到艺术领域,但凡动人的艺术品,无不是一种生命的真实在观照着我们。伟大的艺术永远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美,同样是不可复制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野逸幽绝 风烟荒落—阎次平《秋野牧牛图》赏析
阎次平《四季牧牛图》:醉人的田野牧歌,平和的生活图卷
哞,主要看气质
趣意盎然的《牧牛图》
南宋.画家阎次于的山水、动物作品欣赏
杨仁恺:从画牛说到阎次平《四季牧牛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