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七夕节的风俗
(2012-08-23 06:31:38)
标签: 七夕节
牛郎
织女
乞巧
巧果
红指甲
凤仙花
搜神记
风俗
风土记
文化
分类: 民俗风情
七夕节的风俗
西晋周处在《风土记》日:“七月七日,其夜洒扫于庭,露施几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以祈河鼓、织女。言此二星神当会。守夜者咸怀私愿,或云见天汉中有奕奕正白气,有耀五色,以此为征应。见者便拜而愿乞富乞寿,无子乞子。唯得乞一,不可兼求。三年乃得言之,颇有受其祚者。”由此可见,当时就有信与不信两种态度。对于此类祈祷活动,大抵如此。然而,正因为有这些愿望,所以才能产生相关的习俗,诸如:
一、祈求子孙
这个习俗源起于牵牛织女星运行变化而衍生的神话传说。说织女原是天帝的孙女,在偷看人间美景时爱上了牛郎,便偷偷下凡,与牛郎结为夫妻,过着男耕女织、相亲相爱的平淡生活,还生育了一双儿女。此事后来被天帝知道了,便派天神将织女抓回天庭。牛郎闻讯后,急得用箩筐挑着一双儿女,追上了天空。狠心的王母娘娘为了阻拦牛郎,便拔下头上的发簪,在天空划了一道银河,硬是将牛郎和织女分在河的两边,相望而不能相会。这个美丽的神话颇有几分悲凉。
与牛郎织女类似的故事,还有晋代干宝在《搜神记》中所述的董永的故事,也是家喻户晓的,并且为多种戏剧剧种搬上了舞台和银幕,弄得许多人当作信史。目前全国有好几个地方都称有董永的后代,并且为此互相争论不休。   在《搜神后记》中,还有个田昆仑的故事。说是一个叫田昆仑的人看到三个仙女在池中洗澡,他抢得了三仙女的天衣,弄得她没法回天庭,只得与他结为夫妻,还生了儿子田章。后来田昆仑外出,三仙女从婆婆手中骗回了天衣,回到天庭。以后还将田章带到天上,教他浑身本事,再下凡做了大官。诸如此类的神话故事,举不胜举。这些故事大多产生于社会底层,讨不起老婆,便编出些美妙的故事来自我安慰,实属无奈之举。
没有老婆可以用神话安慰自己,有妻无子便祈求子孙。而在科学并不昌明的古代,一对夫妻如果无子,责任尽在女方,所以祈求子孙的活动也多为女性所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述了北宋的汴京(今开封),在七月七日这一天,街头摊贩竞相出卖一种叫“种生”或“五生”的节物,它是“以绿豆、小豆、小麦盛于瓷器内,以水浸之,生芽数寸,以红蓝彩缕束之”。购买者抱着祈求子孙的愿望而对此笃信不疑。
二、各式各样的乞巧活动
第一种乞巧方法叫作“投针验巧”。就是七月七日前夕,用杯子盛鸳鸯水(白天取的水和夜间取的水混在一起),夜间露天存放,意在和人露水;七日天明放在太阳下晒之,徐徐有水膜生成,取缝衣针轻置水面上使浮,则水底现各种针影;如果针影图形复杂,便算得巧,倘若影粗如棒棰,直而无曲线影,便是得拙了。这种方式在全国许多地方流行。
第二种乞巧方法叫作“喜蛛应巧”。就是七日晚以盘盛瓜果,如果有蜘蛛在瓜果上结网,就是得巧。江南一带为讨吉利,称蜘蛛为“喜子”,通常都不扑杀它们,七夕日更不会。
第三种乞巧方法叫作“穿针乞巧”。就是月光下持细线穿针,比赛目力,穿多穿快者称为得巧。江浙一带流行此法。胶东地区有类似的方法。    第四种乞巧方法是种巧菜、做巧花或结扎巧姑等等。那可是真功夫。       还有流行于不同地方的其他方法,究竟有多少种,谁也没有统计过。宋元之际,乞巧之风盛行,而且仪式隆重,明清以后逐渐衰微。
三、吃巧果
巧果是七夕的节日食品,是从魏晋时期“设酒脯时果”祭神演变来的。唐代仍然只是一种仪式。到了宋代,就有了专门为七夕而制作的面制食品,并且寓予了乞巧的含义。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说:“又以油面糖蜜造为笑靥儿,谓之‘果食花样’,奇巧百端,如捺香方胜之类。若买一斤数内有一对被介胄者,如门神之像,盖自来风流,不知其从,谓之‘果食将军’。”这里的“果实花样”后来与乞巧结合谐转为吃巧果,如能吃到“果食将军”,则是大喜的事情,意味着未嫁女子将巧得贵婿,已婚者则保生福子。按照这个说法,宋代的“果食花样”和“果食将军”,并没有说明一定是油炸食品,也可能是早已流行于北方的花馒之类。可到了明代,由于面点技术的进步,加之植物油在烹任中大量使用,茶食店的作坊主为了迎合市民心理,便从明代婚仪中男女各执一端的“同心结”中得到启发,将面粉与糖调成面团,然后制成“苎结之形”,油炸令脆,专在七夕前上市销售,人们称为“巧果”。清人袁景澜在《吴郡岁华纪丽》卷七中记述此俗时说:“吴中旧俗,七夕,市上卖巧果,以面和糖,绾作苎结,或剪作飞禽之式,油煮令脆,总名巧果。”又据陆启法《北京岁华记》:“七夕,市上卖巧果。”可见这是流行于全国的节日食品,至今仍在流行。只不过现代人重视营养平衡,对重糖的油炸食品,不感兴趣,所以吃的人极少。但作为一种民俗食品,是否可以借鉴近代食品科学成果加以改进,例如做成巧克力或其他类型食品,仍有潜力可挖掘。
四、染红指甲,用树液洗头
七夕日染红指甲,至今在许多地方(特别是在农村)仍流行。这个习俗,至少在宋代就有了。据周密《癸辛杂志》云:“凤仙花红者,捣碎人明矾少许,染指甲,用片帛缠定,过夜,如此三四次,则其色深红,洗涤不去。”而《吴郡岁华纪丽》引唐代郑奎妻《秋日》诗:“洞箫一曲是谁家,河汉西流月半斜。俗染纤纤红指甲,金盆夜捣凤仙花。” 如此,染红指甲的习俗,唐代就已经有了。
凤仙花是极易种植的花卉,因蛇蜂蝇都躲着它,故《本草》中列为“毒草”。农家种于庭院墙根,目的在于驱虫。 凤仙花有红白两色,初夏至深秋,次第开花,其花色素可能属于三苯甲烷型色料,故可与明矾中的铝离子(Al+++)在蛋白质纤维(如丝、毛)上形成红色色淀,不溶于水。指甲属于角蛋白,故而也可使之着色。这种染色方法在现代染料化学中称为媒染法,是使用相当广泛的染色方法。而在我国唐代,它就已经被一群爱美的女孩子发明了。只可惜我们无法考证她们的发明经过,真是非常可惜。据传说,当年杨贵妃也曾染过红指甲。
七夕,在福建等地,还流行用树的液汁掺水洗头,只不过此俗流传不广。
五、其他习俗
还有些七夕习俗,只在少数地方流行,例如岭南地区的七姐会、广西地区在七夕储水洗澡、台湾地区拜床母(床母是床神,七月七日是其生日)、浙江绍兴地区于七月七日在南瓜棚下听哨悄话等等,不胜枚举。在当地,都有一段与之相联的动人的美丽神话。特别是绍兴的这个习俗,真有唐代白居易《长恨歌》中“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的意境。在江苏扬州地区,七月七日还是文人们雅集的日子。旧时文人说七月七日是魁(奎)星的生日,而魁星正是文人们崇拜的星象,旧时便把考中第一名叫作“夺魁”。不过这个习俗流传不广,知道的人也不多。但在被誉为女儿节的七夕,有一帮文人来凑热闹,也是一大特色。
(摘自《岁时佳节古今谈》作者 季鸿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图说古代七夕
七夕 | 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
商家多年鼓吹七夕是“中国情人节”?七夕的真相你并不知道
七月七来了,在民间,七夕不仅有爱情,还有五种有趣的风俗
原来,七夕不是什么古代情人节!
七夕的习俗:投针验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