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陪老人回故里寻祖(二)

【原创】

  早上从老牛湾出发,沿着挂壁公路前行,行走在悬崖峭壁上看着右侧的万丈深渊,再一次体会这里为什么那么多烽火台,占尽了有利地势,宜守难攻。

  放眼望去,对烽火连天这个成语有了更客观的理解。

  比较幸运,几乎每个岔路总能遇到指路的人,一路打问一路向前,没走回头路,没走弯路,虽然走了一段土路、沙沙路,还算比较顺利的到达了老公公的故里——草垛山堡,200年前公公的老爷爷就从这里走出去到了内蒙古。

  在门口遇到热情的草垛山里的居民,我们了解到现在这个门不是正门,这里原来是一堵完整的城墙,人们为方便就在城墙上豁开一个口子,真正的正门在南面。这里居民说开车从这里也可以进到"城里",就是我们说的村里。因为这里原来是一个城堡,正门就是过去的城门,住在堡子里的居民就是"城里"人。

  草垛山"城里"现在的面貌

  老公公走走看看,这里是老祖生活过的地方,踏着老祖走过的足迹不知道老人是何种心情?

  往里走,几乎看不到多少人,循着说话声方向过去,人还不少,原来今天居民到卫生所体检。

  在城里走走,随处都能看到果树,询问当地居民,她们说谁都可以采摘。婆婆多年前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今天能来公公的故里采摘,时间、空间的交替,过去难以想象的事情今天做到了,是时代的进步,也是老人的一种福分啊。

  我们与居民交谈,说明我们的来意。大家就所知道的,倾其所有的告诉,包括一辈一辈传下来的事情。当年草垛山堡建设耗时18年,是明代防御蒙古部落南侵的要冲。建于明弘治中年,复建于万历二十三年。此处高出崇山,一望无际三十余里,为沿边传烽之首。草垛山堡现在这里生活有70户人家,年轻人都在外上学的、工作的、进城打工的……,这里留守的基本是老人和儿童;喝水是从雨水存储的水窖里取,天旱就从山下运水喝;生活用品进城买,不方便,吃的都是自家自产的东西,有钱没地方花。最后一家王姓家族也在很久以前迁到别处了,唯一留存的王家记忆就是距离草垛山堡两华里处的一片王家坟,当地老人们都知道并指给我们看,一眼望去现在已经变成耕田了。除了老城墙和城墙里的老窑洞依稀能看出原来的痕迹,新盖的房子也有30年了,历史更替,物是人非了。

  八十岁的两位老人,因为这座城堡而相遇,有缘人。虽然生活的城市不同,但是聊起天来还很有共同话题——健康。聊的开心,嫂子提议给两位老人合个影。祝福她们!

  草垛山堡的南门——正城门,从里往外拍摄。

  正城门外,门朝东开,从外往里拍摄。和老牛湾堡进门格局一模一样,瓮城。


  大伯哥和老公登上城楼,城里城外摄了像,便于老父亲随时看,也留个资料给老王家想来过不来的亲人们看看。

  草垛山堡城外西南角人家。

  目光跟随行人移动,比喊123向右转的步调都齐,抢拍一个。两头毛驴因为生活在草垛山堡,今天也成为了我手机里的明星。

  草垛山堡里四周的城墙

  草垛山堡里四周的城墙远景拍摄

  我问了当地几个人为什么这里叫作草垛山堡,都不清楚。当看了城门古城墙的截面厚度,观看了城里城外的地势、地形,忽然有这么一种想法,不知是否准确,姑且写下来。这里原本是一座山,因山的形状像草垛,就叫草垛山。后来,因为战争需要,把山的中间挖空,从山的里面依山而建一些窑洞居住,除了城门处再把山的三面削成城墙。后来随着后代人口的增多,挖空的空地就逐渐新建窑洞或者其它式样的房子,就成了现在的草垛山堡。

  保留至今依山而建的窑洞

  落叶归根,老人们这样的情节更为突出。大伯哥一直想带老人回故里看看,今天如愿以偿。这次陪老人故里寻祖,尽管物是人非,但是能到前200年老祖待的地方看看、走走,能看出老人还是高兴的。想象到了走西口路上的艰辛,老人也理解了为什么如此艰辛老爷爷还要走西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汕头达濠古城
神秘的地下暗道——武乡故县石勒寨、东河沟石勒故里纪行
万里黄沙处,一座正在消失的古城
所城里:烟台的记忆
虞山琴川话常熟
卢沟桥和宛平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