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唠叨成为噪音……

当唠叨成为噪音……

/练丽丹(醉梅)

 

    A:谁在唠叨

   ◎童话故事

一个叫乐乐的孩子要把自己爱唠叨的妈妈摆在商店的柜台上,像其它玩具一样卖掉。理由是妈妈唠叨:“吃饭时她说,‘乐乐,小心别噎着!’结果我真噎着了;过马路时她说,‘乐乐,小心别摔跤!’结果我一分神,真被小蚂蚁绊了一跤!”乐乐觉得整天陪着这样的妈妈,是一件很累的事,所以决定把她卖了。后来出现了想买妈妈的男孩和女孩,可是看了“产品说明书”后,他们说:“妈妈爱唠叨——养起来会很麻烦的。”结果,不要钱白送,爱唠叨的妈妈还是没人要。

这是某《童话报》里一篇名为《特殊商品》的童话。这虽是个童话,却反映了孩子们的心态:爱唠叨的妈妈真让人烦啊!

 

    ◎孩子日记

我很喜欢看课外故事书。想到今天放学早,作业不多,回家后就迫不及待地拿出《飘》来看。妈妈过来了,一看到我手上的课外书,生气地说:“还看,还看,还不写作业!”我赶紧心虚地回答:“看完这页就写,也就10分钟。”“10分钟,这可是你说的。”妈妈离开了不到3分钟,她又过来了,说:“快看完了吗?不快点写作业,又要写到晚上10点了。”我没有理她,继续看我的书,心里有点烦,不是还差7分钟嘛。只听见妈妈继续在客厅里抱怨:“人家的孩子都是一回家就写作业,你倒好,看什么小说,每天作业写到半夜,成绩还会好到哪去!”我越听越烦。妈妈还在旁边唠叨,书也看不下去了,我开始写作业,不到10分钟,妈妈又进来了,又在说:“你今天要快点做,可不要背后搞小动作,不要老让我生气!”我气得把钢笔一摔,笔躺在地上,才买不久的几十元钱的新笔笔尖断了。今天真倒霉!我忍无可忍了,冲着母亲大喊:“你不要再说了行不行!烦不烦!”母亲立即来火了:“你还敢顶嘴,下次把你的书没收了!”“收就收,这学我不上了。”……一阵吵闹后,我终于平静下来,却感到莫名的孤独和沮丧涌上心头……

   ◎阅读点评

从这篇孩子的日记中我们可以看出:母子沟通失败的关键在于母亲的过于唠叨。

一项跨国比较研究表明,不论是中国、日本还是美国的孩子,最不能忍受的是母亲的唠叨。面对喋喋不休的妈妈,他们先是以沉默来表示自己的不满,倘若母亲仍未停止训斥,他们只能“揭竿而起”——顶嘴反抗了。

 

    B:唠叨的害处

   ◎经典故事

一次,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到教堂听牧师的募捐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令人感动,就准备捐出自己身上所有的钱。过了十分钟后,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相反,还从盘子里拿走了两元钱。

◎阅读启示

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都会引起接受者的不耐烦或逆反心理,这就是心理学上的“超限效应”。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接受某种刺激过多、过强、过久,超过了合理的限度,会让大脑感到疲惫,产生心理惰性,降低了孩子对语言的吸收率和主动接受程度,进而产生逆反心理。

C:孩子“对策”

曾有一个孩子在网站向大家求助:“我的父母很唠叨,有时候为了一点小事就唠唠叨叨没完,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现在来看看孩子们是怎么说的:

A:“我不想听时,就说自己要学习。只要我躲进书房,妈妈就不唠叨了。”

B:“唉,我懒得听,当作没听见,不要顶嘴就行,时间长了他们就不唠叨了。”

C:“如果他们说得太多的话,就到外面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吧!”

D:“说多了我会向她发脾气,我一发脾气,妈妈就怕我,不说了。哈哈。”

可以看出,在亲子沟通中,同样的话反复地说,类似的问题不断叮嘱、提醒、督促,就变成了唠叨。唠叨太多太久,成了噪音,孩子产生了“免疫力”,竖起心理防护墙,从心里开始抗拒你,要么想法躲开你,因为他内心痛苦;要么和你对抗,吵架,造成亲子关系的疏远或恶化。这种反复说教,不断给孩子施以相同的刺激的方式,可使孩子养成“心理惰性”,失去了父母的权威。

家长爱唠叨,是因为怕孩子不听劝,不按他们的去做,不放心,可越是不放心,孩子越不愿听,而孩子越不愿听,做家长的加倍地唠叨,这就成了恶性循环。

 

    D:醉梅建议

其实,家长可以多动动脑,运用灵活的教育方式来避免这类唠叨,又达到教育效果:

1.父母要放得开,放手让孩子去做

不要把孩子当成温室的花朵,要让孩子去经受一点风雨,吃一点苦头。比如孩子总是玩得太晚才睡,第二天起不了床,说了多次不听,那早上就不叫他,就让他上学迟到一次呗!一家人一起去朋友家或出去散步,如果孩子总是磨磨蹭蹭,就规定时间,只等他几分钟。超过这个时间就不等了,自己开始出发了,让孩子在后面追赶上来吧!这是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所以,把多次的唠叨换成你一次的“狠心”,把不放心的提醒换成坚决的行动,往往效果会更好。

2.语言尽量多样化

当孩子做不好,或有缺点,确实需要父母的提醒和说教时,父母的语言要注意富于变化,要丰富多样,不能总是单调的那几句翻来覆去地重复。比如,孩子总是丢三拉四,把书包里的书本拉下,没带到学校。这时不止“你不要忘记带??书”一种,家长可以说:“你是不是有什么东西没带上?”“我猜测你今天可能没带上??书,我的猜测准不准呢?”或者抓孩子表现好的地方,表扬孩子:“你以为你今天又没带上书呢,看来你记性很好的。”等等,或者可以在书包上给孩子留张字条,上面写上提醒孩子带上书。

3.话要适可而止,多说无益

话不要多说,说一二遍就够。语气要坚决,声音要洪亮,点到为止,如果孩子不听,就采取行动,或者后果让他自负。比如限制孩子打游戏,先给孩子约定时间,告诉他,时间到了要从座位上离开。“我只说一遍,不然采取行动。”这样,等孩子打游戏的时间一到,你就走过来提醒:孩子,你看,时间到了。如果孩子自觉关机最好,如果说了没听,家长可以说,刚才我说了,我只说一遍,说了一遍没反应,对不起,我要替你关机了。这样的处理方式比较容易让孩子接受。会形成孩子的自觉性,并锻炼孩子的控制力。

4.要注意教育形式的灵活多样

教育孩子并不是只有语言一种方法。也可以是表情教育,用沉默,用眼睛表示你的愤怒,有时沉默比语言的重复更有震慑力。比如孩子总是乱扔吃剩的果皮,你可以用手指着果皮,示意他捡起来扔到垃圾桶;也可以是书信教育,即用书面语言来表达你的看法和意愿,通过写信的方式来提醒告诫孩子该怎么做;也可以是旁敲侧听,用讲故事的方式去启发孩子怎么做;也可以给孩子一个闹钟,用闹钟来代替你的唠叨。比如,要规定孩子几点开始做作业,可在旁边放一个小闹钟,等闹钟一响,孩子就该关电视了。如果他没注意,你可暗示一下。



 博主推荐阅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妈妈唠叨,孩子不尊敬妈妈怎么办?-----看我的锦囊妙计
暑假作业没写完,孩子上演“高超演技”:别让你惯用的方法毁了孩子的自律
为什么偏偏你家的孩子爱顶嘴?父母也要反思!
【福建】郭乐乐《我想对您说》指导老师:佘辉松
孩子写作业慢
【小学阶段】如何提高孩子的作业速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