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包母故里”传说之谜

       包拯,是北宋时期的名臣,以清正廉洁、刚正不阿为世人所熟知,后世有关他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纪念场所更是多不胜数。阅读文献,我们都知道包拯是今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人,而据今广东省云浮市都杨镇一些故老的传说,包拯的母亲是都杨镇仙菊乡人、仙菊乡是“包母故里”。

       自古以来,仙菊乡一带就流传有不少关于包拯的传说,例如与孽龙打赌、用石塔镇锁孽龙等传说,其中有个说法就说包拯之生母是仙菊人,而传说也十分具有传奇色彩——说是包拯之生母俗名朱孟姑,仙菊人,生而神异,嫁包拯之父;朱孟姑自幼懂得神仙之术,在怀孕即今临盆之时病重,自知将不久于人世,就打算以假死之法瞒天过海,要求其丈夫在其“假死”后的出殡之日,打开棺材拉着其手道:“妻呀儿,我们回家咯。”然后将朱孟姑拉起,其便醒来。果然,朱孟姑在不久之后“假死”,待到出殡之日,送灵队伍将棺材送至墓地,包拯父亲按妻子所说,命人打开棺材,包父拉着亡妻的手,说道:“儿呀妻,我们回家咯。”却顿时见朱孟姑身体化作虚无,棺材中只有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包父将他带回家抚养,这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包公。据说朱孟姑本有母子平安的机会,只是包父误将“妻呀儿”说成“儿呀妻”,致令存子去母;又传说包拯因是朱孟姑死后所产,所以其后来就有了“日审阳间,夜判阴间”的功能,包拯去世后更被封为“十殿阎君”之一。仙菊乡民间流传有关朱孟姑的传说还有很多。

       民间传说一般都带有或多或少的传奇色彩,但去掉这些色彩之后,该传说又有多少可信度呢?包拯又是否为仙菊乡朱孟姑之子呢?查《宋史·包拯传》,无包拯父母名讳之载;而查《宋枢密副使赠礼部尚书孝肃包公墓铭》,则载包拯之父为包令仪、母为张氏,而《宋史》及《孝肃包公墓志铭》都记载包拯父母是年老寿终。但是,如果是以包拯生母为朱孟姑的前提下去推敲,我们又可以推测张氏为包拯之嫡母,而包拯自幼失去生母就由嫡母抚养成人,所以后来自然以张氏为母。比如包拯幼子包綖,是包拯晚年时与媵妾孙氏所生,但包綖还未出生时,孙氏就被包拯打发回娘家,直到后来才由其长嫂崔氏抱出示众人,才被认定是包家血脉,之后由其长嫂崔氏抚养;正如包綖墓志铭所载“公有寡嫂崔氏,素以节义闻,公以母礼事之”,这其实就是包家“嫂娘”说法的最早由来;而按照包綖墓志铭记载,包綖是尊其嫡母董氏为母的,董氏去世后也被宋帝追封,包綖本生母孙氏则未能回到包家,去世后亦无追封。所以,在以包拯生母为朱孟姑的前提下,我们可以推测朱孟姑是包令仪之妾氏,其在产包拯时不幸难产去世,所以包拯被交由嫡母张氏抚养,之后包拯长大后,以张氏为母,所以宋帝也就因此而追封张氏了;而后世在想起这段往事时,又将包拯和包綖的故事糅合起来,说是包拯自幼丧母,由其长嫂抚养成人,所以呼其嫂为“嫂娘”,这其实就是指出包拯幼丧生母、抚养其成人者非其生母的一种思想体现。

       当然,以上所说者,皆从民间传说推论而来,其本身不具备文献支撑,但可以作为对地方历史及传说研究之参考。至于包拯之母为朱孟姑、仙菊乡为“包母故里”的说法是否正确,这就有待后续对地方史料的挖掘与定论了。

作者:周业锋

部分图源: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夏完淳《狱中上母书》阅读答案及翻译
志怪传奇·谐铎(六)
母亲称呼集锦
寿昌弃官
嫡母、继母、嗣母、慈母、庶母、嫁母、出母、乳母,怎么丧服?
宋代官员“丁忧”的对象范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