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州清德碑与澹庵

       在新州历史上,曾经有两个著名的古迹,一为唐朝之光燕客清德碑,一为宋朝之澹庵,这两处古迹都是先贤光风的重要见证。今天,我们就一起认识一下这两个古迹。

       清德碑,全称为“新兴县令光燕客清德碑”,顾名思义,就是唐朝新州新兴县人为其县令光燕客所立之碑,以颂其清风德政。按照文献记载,唐新州新兴县令光燕客,在任期间“有德政”,“深仁厚泽”、“浃洽人心”、“治绩卓著可纪”,于是在唐景龙二年戊申九月十七日,官民为其建立“新兴县令光燕客清德碑”,碑文由阎朝隐撰、王麟行书。“景龙”为唐中宗年号,景龙二年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实为新州历史上重要之唐碑。可惜的是,到了宋朝时,清德碑就不知因何故而沉于东江之上,当时故老就说至风月之夕碑则往往浮于水面,有或见之者;此后,对于此碑下落,似乎再未见于文献。宋人彭德远曾写有《双溪亭》诗:“雨过画桥跨螮蝀,月明玉塔卧晴澜。景全堪作吾乡冠,还有沉碑客未看。”据资料显示,该诗还有自注曰:“碑乃先府君清德碑,云一沉大地东江之上,正此处也。故老言风月之夕往往浮水面,有或见之者。”此诗所写正是清德碑沉落处,诗中所云“沉碑”即指此碑。

       澹庵者,世人皆知其为胡铨之名号,却不知其为胡铨在新州之居所。胡铨,字邦衡,号澹庵,是南宋著名的庐陵“五忠一节”之一,更是南宋初年著名的抗金名臣。胡铨初以进士及第,起家抚州军事判官,招募乡丁,捍御金军,出任枢密院编修官。绍兴年间,面对金国进犯,南宋朝臣分为主战、主和二派,以秦桧为代表的主和派占据上风,而胡铨是坚定的主战派,在朝堂之上,他抗疏直谏,乞斩秦桧,结果因此遭受奸臣所害,一再被贬,后被贬至岭南新州,此后直至秦桧死去方被重新起用。胡铨因请剑斩秦桧而遭贬,遂成为当时朝野鼎沸的大事,大家都很佩服他的勇气和同情他的遭遇,当时有很多文人都纷纷写诗词为胡铨送行,诗中不乏有提及新州之句,这就大大丰富了新州的人文底蕴,直至百年之后的胡梦昱被贬象州,人们还将此事与胡铨被贬新州事并列,称胡梦昱为“小澹庵”,可见胡铨贬新州一事在当时产生了巨大影响。据《钦定四库全书》录宋《方舆胜览》载:“澹庵,在(新州)岳祠东,胡邦衡居焉。”也就是说,在宋朝时,新州岳祠之东有澹庵,是胡邦衡之居处。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推论“澹庵”是当年胡铨被贬新州时自为贬所所取之名,因“澹”有恬静、安然之意,因此“澹庵”就有胡铨寄托安居愿望的意义;而因为“澹庵”是自己的居所,所以后来胡铨也干脆自号“澹庵”,自此“胡澹庵”大名远播。胡铨在谪居期间,曾写过许多诗词,其中不乏有“新州”之语。如《次罗长卿韵怀亲》诗云:“天乎自是非我孝,世间岂有人无亲。索居谁念卜子夏,不死日饮抛青春。少年忽作老翁老,故乡何似新州新。安得君来同夜话,寒炉自拨红麒麟。”胡铨谪居新州时,还撰写《易传拾遗》十卷,为其巨著。宋元《文献通考》述:“<易传拾遗>十卷。陈氏曰敷文阁直学士胡铨邦衡撰,铨谪新州,作此书,大概宗主程氏,而时出新意于<易传>之外,李泰发为之序,其曰'拾遗',谦辞也。”

       综上所述,无论是唐之清德碑,还是宋之澹庵,都是先贤光风之见证,更是一段历史之缩影。清德碑与澹庵,是历史遗留给新州大地的宝贵财富,对于研究古代历史具有非常重要的启发意义及参考价值,我们不妨期待清德碑、澹庵在不久的将来能够重现于世人眼前,这个艰巨的任务当由众多有识之士一起完成。

图源: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隶书 《衡方碑》字汇
宋词中的成语39丨张元干之“垂暮之年”:江山破,人落魄,听我一曲送行歌
大宋王朝之谜:流放中的词作 《好事近》作者之谜
胡铨词作鉴赏 - 诗词理论 - 国学论坛
胡铨请斩秦桧被贬,此人不畏凶险作诗相送,诗中预言果然实现
第三章——60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