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和学子访谈录 | 胡伟:从罹患不死的癌症到一号难求青年中医(四)

小郎中的话

胡伟医生说:大家要相信,学习中医肯定是有未来的,但前提是一定要先做好我们该做的。那么胡医生是怎么做的呢?且看“老才问小胡答”。

09

老才问小胡答

问:传统上,中医很注重睡眠,比如子午觉。现在社会上普遍存在晚睡情况,比如熬夜刷某音,某站,还有,对于夜跑族现象,你怎么看?

答:我的观点可能跟传统有点不同,仅供参考。我认为,对于社会普遍存在的熬夜来说,如果不超过适当程度的话,身体也不会太差。因为慢慢通过后天的行为,比如饮食等可以补回来。具体地说,中医认为睡眠是一个阳入阴的收藏过程,是一个藏精的过程。我们日常饮食获得的水谷精微也可以化生精啊!因此,对于中医的观点要灵活看。我注意到很多老师说晚上不能跑步。但是事实上,对于很多上班族来说,因为要工作,白天是没时间跑的。尤其对于很多人特别是大城市的人来说,每天上下班通勤,在路上单程少说都要花费个把小时。对他们来说,早上去锻炼,确实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那么晚上锻炼呢?我觉得,如果同样掌握好度的话,不是说特别拼命地去练,据我的观察,还是有益处的。其实,现在的人白天久坐缺乏运动,如果晚上适当地动一动,反倒会觉得很精神,也没有影响到他的体质,反而体质是有所增强的。

再多说几句,大家知道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话“冬吃萝卜夏吃姜”,还有“晚上吃姜赛砒霜”的说法,就是说晚上吃生姜比吃砒霜还要毒,太吓人了。事实上,但凡有外感的人,属于太阳表证的,我们给他吃生姜,反倒有助于他的睡眠,为什么?因为他是有这样一个病症在。作为一个病人,需要用姜给他温通,开表。

因此说,我觉得不少所谓中医的观点,我们要活看。总之,我认为,对于一个白天长期缺少运动的人来说,晚上适当运动一下,打打球,慢跑,等等,我觉得还是有好处的,至少利大于弊。

问:对于吃水果、喝牛奶这些习惯你怎么看?

答:很多女孩子爱吃水果,南方秋冬季节天气很燥的时候,像今年干旱了这么久,吃点水果补充津液,我觉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没问题的。只要不是身体很虚寒的人,都可以适当地去吃。跟夜跑一样,自己去把握好度,比如说女性,吃了之后不出现肚子痛,肚子胀,觉得没有什么不舒服,是可以适当多吃一点的。反之,如果吃完就开始就拉肚子,肚子隐隐感觉胀胀的,就最好尽量不吃,或者是少吃。

对于牛奶,我们会从媒体上看到西医往往说是好东西啊,要全民皆喝啊,老人和小孩更要喝啊。我们中医,往往又说它是阴寒之物,滋腻,不容易消化,生痰湿等。我的很多患者,刚开始的时候,确实体内有寒湿比较重的时候,一开始我是建议他们不要喝的,当脾胃功能恢复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可以适当地喝了。

问:说说你对学习中医的认识?

答:我觉得读书就是要做一个听话的人,老师布置的作业要不折不扣地去做,特别是像刘老师这样的中医大家,他教给学生的肯定是有行之有效的方法,所以说,对老师的方法我们要不折不扣地去落实去遵循,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如果能够真正落到实处,比如我个人来说,就是一个真正的受益者,也是让我受益最大的。总之我的经验和认识就是,对老师讲的东西,真的去做,做了,就真的受益。

另外,我想说一下“同气相求”,就是说在中医这个世界里面,在传统文化这个世界里面,作为同仁,我能够跟赵江滨老师,罗远势老师,王清碧师兄等很同气,遇到问题他们不厌其烦地去给我解答,给我提供一些帮助,这是非常难得和值得珍惜的。“独学而无友”,热爱和学习中医和传统文化,不是一个人的事,是大家的事,是一辈子的事,我们需要保持谦虚,坦诚相待,共同进步。

问:广西中医药大学精诚学社很有特色,谈一谈你加入精诚学社的经历和收获?

答:记得读大一的时候,一个教医古文的老师跟我们讲,读大学要做三件事情,读一本书,谈一段恋爱,加入一个社团。我认为学习要有恭敬之心,老师讲了我就认真去做。书我已经读了,那我就加入一个社团精诚学社,而且就是这一个,之所以没有同时加入手法协会、针灸学会等,我考虑这样的话就可以把自己所有的精力放在一个社团里面,尽快融入这个社团,跟大家一起学习和进步。

之所以选择加入了精诚学社,是因为我知道精诚学社是一个学习中医经典的社团,而且学社的首席导师就是刘力红老师。

其实,精诚学社这个名字,早在我没有考大学的时候就听说了。前面讲过,我一路追着刘老师微博,登录经研所网站,后来结识了王清碧师兄,而他是精诚学社的主要发起人,跟他有了交集后,逐渐体会到跟同为精诚学社发起人之一的赵老师一样,清碧师兄对人也特别和气,每次向他请教一些学术问题的时候,清碧师兄都会很真诚地,不厌其烦地回答。内心里特别感恩师兄。

记得精诚学社是2012年9月份成立的,那时候我还在江西的家里,可以说是远远望着她成立的。知道学社成立的时候刘老师的讲座题目,我太想听了,但是离学校太远了,那种求知若渴的心情,至今难忘。

听我说非常想听刘老师的讲座,清碧师兄跟另一位姓胡的师姐帮我录了音,通过QQ邮箱传给了我。所以我是没有加入精诚学社就已经成为学社的旁听生了。

因此,当入学之后医古文老师说要加入一个社团,我毫不犹豫就加入了精诚学社。

同时,刘老师被受聘为我们赛恩斯新医药学院《伤寒论》这门课程的教授,所以说听刘老师的课,加入了以刘老师为首席指导老师的社团,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我真是太开心了。

精诚学社有个传统就是以老带新,就是老同学带新同学一起学,在这样的耳濡目染当中,我也学会了分享,比如对于经典的一些感悟,对于学习的一些体会等,我都会跟学社的同学们进行分享,慢慢地跟学社的同学们就相处得很和谐。

2015年冬季精诚学社同学相约广西药用植物园识药(中间穿红色球鞋者是胡伟)

我担任了一届精诚学社的学术部部长,其实一开始心里面是没有这个想法的,因为觉得比我有能力的同学很多。后来一些熟悉的同学在换届的时候把我给推上去了,记得当时我还犹豫了一下要不要接受这样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后来因为刘老师说过我们要为中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要学会分享。加上同学中自己年龄偏大,大家习惯叫我胡哥,从小的那种责任感和使命感,隐隐约约又浮现上来了,所以我就决定承担下来。

具体地说,就是带领同学们进行经典背诵,然后做每周一次的经典学习交流,组织经典背诵比赛,等等。现在看,的的确确也多少影响了一些同学,比如韦炎妃同学,刘效元师弟,都是在我们那一届开始成长起来的。

说一个小插曲,大学的时候,我跟效元师弟彼此很投缘,关系非常要好,经常一起交流。记得效元师弟在田东县中医院工作的时候,我研究生还没毕业,面临找工作,对自己到基层后,能不能做好,我会有患者吗,我能够做起来吗,等等,心里面还不是很坚定。于是,联系他后我就专程去田东跟过他的门诊,想看看他在县级医院能不能做,做得怎么样,我实地感受到他确实干得很好,这也坚定了我敢于下基层的决心。

可以说,也正是因为精诚学社的师兄师弟师姐师妹们的这种宝贵的团结之心,互相分享之心,一直伴随着我,鼓励着我,推动着我走到现在。

问:请再谈一下三和书院学习的经历和收获?

答:我是读的三和书院医道传承项目第一届,那时候叫第一阶段,现在叫同有班。经过一年时间的同有班学习,自己在认识上得到了提高,特别是在传统文化和中医的信念上,得到了全面的升华。对自己来说,不能仅仅说是锦上添花,相当于是打了一剂定海神针一样,在我们的意识里面刻下了深刻的烙印。

同有班结业后,我也很想继续攻读三和班,但是那时候我已经在读研究生了,一个是时间不自由,同时,三和班学习要求要跟师的,要去全国很多地方,各种条件不允许,所以就没有继续读三和班,确实很遗憾。

后来,我推荐了很多同学和朋友去报考三和书院医道传承项目。确实有不少同学和校友,因为各种原因西化了,甚至毕业后完全从事西医去了,这些人可能不感兴趣。但是对于有中医情怀的同学来说,三和书院真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能够坚固我们做中医人的信心。

我们现在的中医大学生,从小学习西方的东西太多,反而对中国自己的东西已经到了不闻不知的地步,真的令人很可惜。可以说,入了三和书院,对中医文化和中医行业的认识,乃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都是一种洗礼。因为市面上很少有老师能够像刘老师这样给我们娓娓道来,耳提面命。

胡伟在三和书院课堂听课(大图)与书院同学活动合影(小图,前排左)

问:请分享下你跟诊罗远势医生四年的经验和体会?

答:我从读大一起就开始跟诊罗老师,一直到大五准备考研前。老师出门诊的时候患者很多,一个接一个的,基本上老师10分钟左右就看一个,周末的时候患者更多。基本上我既没有时间去提问,很多时候也是不敢问,在老师面前,我心里总是有一种胆怯,生怕老师说自己问的不好。

因此,我主要就是用眼看,看完了我也会抄一些。我认为,学生自己要会主动用耳朵听用眼睛看。听什么呢?听他跟患者的交流,包括老师是怎么问诊的,问完诊之后老师是怎么把脉的,等等。然后,看老师开出来的处方,抄方的时候,或者是我在帮老师写病历的时候,会思考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开方,在心里面琢磨。如果实在自己看不懂,想不清楚的地方再请教老师。

另外,跟诊的时候,我要帮老师抄写病历。真正了解经方和钦安卢氏医学的人会知道,其实我们中医是有理可循的,有理有据的。这样,抄着抄着我就抄熟了。比如说《伤寒论》上最有名的条文“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如果一个患者来看颈椎病,脉还是浮紧的,肯定就是太阳病啊,很快就能够联系上经典的原文和接下来应该用什么样的方药。

慢慢的,我在跟诊过程中,学会了“三个一”,一个是耳朵听,一个是眼睛看,一个是手抄,耳、眼、手三者并用。结束跟诊回来之后,我会把跟诊时候自己记录的东西,包括抄的方子等,整理成笔记,再做一个回顾。另外,老师不但给了我跟诊的机会,他还会抽时间给我们讲课。我也会记笔记,过后再整理出来。

所以说,我觉得跟诊罗老师是很高效的,师生之间没有其他的一些很琐碎的东西,平常我也很少主动跟老师闲聊,我们讲的都是一些对临床有用,很重要的东西,这也是我根本受益的地方。

记得四年里,我跟远势老师只吃过一顿饭,当时我要毕业离校了,算是谢师宴吧,我们吃的很简单的一餐饭,当时自己发自内心地想感谢老师,真是依依不舍啊。

2021年6月胡伟与罗远势老师(右)合影留念

平时,罗老师给人看上去不善言辞,其实他人很和蔼,心很慈悲,一般他不会主动跟我闲聊,但是会跟我讲一些临床上很要紧的东西,他认为我需要的都会毫无保留地分享给我。

举个例子,在妇科月经病的处理上,刚开始的时候我在把握泻实跟补虚之间拿捏不准,请教罗老师,他就会拿自己的临证病案跟我讲,包括什么时候应该去给她化瘀滞,当把她的瘀滞给化掉,通畅了之后,才能够去补她的虚,补她的精血亏虚,气血不足等。而具体到化瘀滞要化多久,补虚的话要怎么补,刚开始的时候我还是不明确的。罗老师看完一天的诊,没有病人的时候,就会再为我深入和展开地讲。虽然老师话不多,但是我感觉讲的都是要点和精髓,至今我用起来都是很受益,真是学了才会用,如果自己当时没学到,就真的用不出来。

直到最近,我还因为一个自己的患者疗效不十分满意向老师求助,罗老师接手后,患者的病情就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我也学到了更多。真心感谢老师多年的栽培。当然,这些年来赵江滨老师等其他同有三和的老师们也给我很多启发和鼓励。

我再说一件自己特别受益的事情,也跟这个话题有关。当年唐农校长说要把钦安卢氏医学引进到我们大学校园,很巧的是精诚学社被选为了教学试点,接下来办了两期中医扶阳法概论课程。由赵江滨老师,罗远势老师等三和的老师给大家授课。第一期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学员,接着办第二期的时候让我担任了班长,所以特别幸运,两期的扶阳法课程我都参与了。在听了老师们的讲课后,对跟诊罗老师就有了更多更深的体会,逐渐明白了老师遣方用药是怎么一回事,老师为什么要那样操作,理法方药是如何环环相扣的,等等。

因为一些原因,这个课程办了这两期后就不再举办了。假如说我晚一两年,或者是早两年考到南宁的话,都不会得到这样的学习机会。我恰恰就是那个点来上学,也踩到了这个点,然后能够跟着老师学到了这些东西。有时候,人生真是有些奇妙。

问:请对将来有意报考中医院校的高中生说几句心里话?

答:我想对考虑学中医的同学们说的是,第一,中医是有理法可依,有章可循的,是一定能够学得会的。

2019年教师节胡伟(后排左一)和研究生同门与导师陈晓锋教授(前排居中)合影

中医在道理上并不模糊,也能够解决临床上的很多问题,而且安全性比较高,副作用小。大家如果有兴趣学习,一定能够学得出来。当然,前期的学习肯定是霜坚冰至,一定是漫漫长途,一定是艰辛的,这个重要的积累的过程一定是要坚持的,后面学出来了就会苦尽甘来。

第二,至于学什么呢?我觉得书不在多,有一本经典就行。像我手头的那本《伤寒论》,至今都被我翻烂了我还在翻,都不知道翻了多少遍,翻了十多年我还一直在翻,一有空我就拿出来品读,越读越有所得。

读经典跟看通常所说的现代科学的东西是不同的,我觉得学中医书不在多,沉下心扎扎实实去学经典就好。学经典刚开始的时候学不懂,不要急,我们可以遵循刘老师的教诲,把它先背下来再说,背下来了之后再去看各家的注解,看各家的医案,听老师的讲解,等等,后面就会顺利很多。这都是我的切身体会。

我看到很多同学也在学经典,但是他们不去背诵,对经典不熟悉,在临床上就会很碰壁,就没有信心。但是,当我对经典熟了之后,我上临床的时候信心就比较坚定,内心就有了一个依靠,而且这是一个很坚固的依靠,真正靠得住的依靠。

胡伟常伴身边迄今15年的《伤寒论》

第三,我想对大家说,把中医认真学好,未来会有前途的,我自己就是一个例子。我从不太被重视到现在这样,有一个所谓的网红医生的称谓,患者一号难求的局面,我觉得还是跟自己先把该做好的做好了有关。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我的临床疗效出不来,人家也不会给县领导说,县领导更不会打电话给我们医院的领导,绝对不会的,就是因为有了疗效人家才会有反馈,有反映。

总之,大家要有相信,学习中医肯定是有未来的,前提是一定要先做好我们该做的。

我衷心呼吁大家踏踏实实地去做学生该做的事情,而不要去想其他的东西,上述都是我的肺腑之言。

问:我们的交流即将结束,谈一谈你对中医学人最想说的话?

答:我是一个既无家学渊源,也没有很好国学功底的普通人。我为什么能够从重病缠身,前途渺茫,成长为一名中医,直至走到今天,得到一定的影响力,无论是我们这个小地方的“神医”也好,网红医生也好,我觉得自己最受益的就是两个字——听话。

听谁的话,听老师的话,就是把老师的话听进去了,确确实实去做了。老师说经典现在理解不了,要把它背诵下来,我就背了;老师说要互相分享,我就去做分享。老师说到,自己就要努力做到。

老师说:“对患者要热心,刚开始学医的时候没有患者是正常的,你要去找患者啊,医不叩门对于年轻医生是不行的,年轻医生就是要去叩门,就是要去帮助身边的人,去影响身边的人。”

实话实说,我就是听了老师的这些话后,踏踏实实地去践行,践行了就有收获。也就有了这个不一样的人生。

我看到和听到一些同学的毕业后情况,当初我们都是报考的中医院校,每个人对中医都有热情,但是老师说的这些话,这些要求,不少同学并没有落到实处。当毕业了之后,无论是进入县级医院,还是社区医院,或者是大医院,在工作岗位上往往就比较碰壁。用中医临床效果出不来,对治愈患者没有信心。

从我个人来说,我不存在他们这样的问题。我认为原因就在于,就像罗远势老师等南宁同有三和的老师们给我的坚定答案,给我做出的表率一样,从他们身上我就能看到咱们中医应该怎么做,就会有信心,所谓前车之鉴嘛,跟着这些老师、前辈们去做就好,我相信无论到哪里,一定能够把中医做得起来。

2023年兔年大年初一胡伟值班工作照

尾声

受疫情影响,与以往的青年中医访谈不同,这一次没有经过实地走访,似乎有所遗憾。随着一遍遍地听录音,整理文档,再听,再整理,编辑,修改,鏖战数日后,我的脑袋已经成了浆糊,但是认识上越发了然。一个因为意外之灾离开校园十年,孤零零躺平半年忍受病痛折磨的青年,再十年后,当他转身为一个深受病患信任的“网红”医生。让人印象最深的是,胡伟说“我觉得仿佛做了一场梦,我没有特别做什么,就到了现在。”我不知道他是谦虚还是什么,也不去猜想。我会一直盯着他的。罗曼·罗兰说过:“理解生活,而且还要热爱生活。”我想,作为吃瓜群众,我们可以考虑成为理解胡伟的人,可能的话,也喜欢他这样的为人为事。

胡伟医师简介 

 

胡伟,三和书院一届同有班学员。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硕士。毕业于广西中医药大学,一直追随刘力红老师同有三和中医团队学习经典中医,致力于仲景《伤寒杂病论》的学习与临床实践。现供职于江西省宁都县中医院治未病科。

↓ ↓ ↓ 轻触图片关注本公众号

新浪微博丨@三和书院-医道传承

微信视频号、B站、抖音丨三和书院

知乎、头条丨三和书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和学子访谈录 | 胡伟:从罹患不死的癌症到一号难求青年中医(三)
巧用古方消除患者结节
精一书院
王超博士:青年中医师成长的体会_第二届中医书院发展论坛
膝盖有骨刺,别怕!一张外敷的方子,通阳气拔骨刺,请你收好
胡伟平 《月圆时候望人归》瓷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