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因为压力山大,吴昌硕“落沪”落了二三十年

这几天,关于建设“吴昌硕美术馆”的提案消息频频见诸报端,山西北路吉庆里吴昌硕旧居也成为一时热搜。吴昌硕在吉庆里居住了14年,见证了他成为海派绘画领袖的全过程。但有趣的是,吴昌硕其实从不到40岁的时候就想来上海发展了,可是直到69岁才最终定居上海,这当中,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犹豫和反复过程,而犹豫的原因,就是因为上海的生活压力实在太大。

■吉庆里

仕途没希望,又不敢当画家

吴昌硕是个大器晚成的人,他自称是三十岁学诗,五十习画,人到中年的时候,他还没有在画坛出名。所以尽管他29岁新婚不久就来过上海,此后也多次到沪上拜访书画、金石大家,对成为一名职业画家心驰神往,但也不敢随便造次。毕竟,“生活的压力与生命的尊严哪一个重要”,吴昌硕还是清楚的。

但吴昌硕也实在干不了别的。他虽然中了秀才,但仕途上一直没啥出息。50岁以后才投奔吴湖帆的爷爷吴大徵参加甲午海战,担任一个幕僚的角色。战败后,对于他的济世梦想是一次打击,更何况他的耳朵也被大炮震聋。56岁时,朋友帮他捐了个县令当当,专门管查查账什么的,可他十分不适应官场,只干了一个月,就从此绝了仕途的念头。

■任伯年画的吴昌硕《酸寒尉像》,记录了这段短暂的仕途经历

热爱书画篆刻艺术的吴昌硕觉得自己还是应该在艺术的道路上发展,但画家不是那么好当的,先要解决吃饭呀。此时,上海的书画市场已经兴起,海上画坛涌现了任伯年等一大批书画家,许多人靠卖画谋生。吴昌硕早就想“落沪”,但又十分不自信,觉得以自己的实力还无法跻身于这个群体。

第一次“落沪”以失败告终

他38岁时(1882年)举家搬到苏州寒山寺边上居住,一来可以浸入式地接受苏州地区浓厚的书画传统熏陶,二来可以就近到沪上拜访书画前辈,慢慢地介入海上画坛。

吴昌硕40岁时,与当时的海派绘画领军大师任伯年第一次会面,相谈甚欢,使他产生了定居上海的想法。

■任伯年为吴昌硕画的肖像

两年后,吴昌硕又一次来到上海,在自己的借住之处题了个斋名“去住且随缘室”,什么意思呢?就是能住就住,不行就回去,一切随缘。

1887年,43岁的吴昌硕终于带着全家来到上海发展。对于书画市场来说,吴昌硕还刚刚开始,由于条件所限,他甚至住在吴淞江的小船上,时常往浦东作画办事,生活十分艰辛。由于卖画情况并不理想,加之上海的生活成本太高,吴昌硕只好退回苏州生活,此后,他多次往返于苏州和上海两地。

■吴昌硕与子孙的合影

生活成本高,大师住在“下只角”

直到1911年,吴昌硕的儿子吴东迈谋到一份在上海吴淞货捐分局的差事,考虑到自己几十年来在上海积攒的人脉,吴昌硕又有了移居上海的愿望。这次,他先派了弟子赵云壑来沪上打前站,获得了多家书画销售机构的代理首肯后,才带着新入职的儿子一起来到上海,儿子上班,老子到海上画坛拼一把老骨头。

吴昌硕先是租住在爱而近路(即今天的安庆路),而后搬到吴淞租住,前几次吴昌硕来沪,都是在吴淞租住。可见一代海派宗师在未成大名之前,生活条件是多么清苦,他租住的地方都不是什么高档地段,甚至还在偏远的吴淞地区,而他最后入住的山西北路吉庆里,在老上海人的眼中,也是属于苏州河北部的“下只角”。

■山西北路吉庆里吴昌硕旧居

上海遇贵人,人生大拐点

那些书画机构肯代理吴昌硕的画,是因为上海工商金融实业界及书画艺术界拥有广泛人脉的王一亭的帮助。因为王一亭,吴昌硕的人生出现了重大拐点。

王一亭绝对是“大智慧”,他对吴昌硕书画印诗四绝的艺术造诣以及独特高迈的金石气息十分服膺和敬重,而那个时候,海上画派的前辈任伯年、虚谷、蒲华等均已谢世,画坛急需一位领军人物。以王一亭的资历和实力,完全可以自己当旗手,但他并不想出头,反而是把艺术水准更高的吴昌硕推到了第一线,自己却拜吴昌硕为师。有了这么强大的“徒弟”,吴昌硕想不红也难。

■王一亭(左)和吴昌硕的合影

当然,吴昌硕的名气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他自己也知道在海上画坛,走商业路线竞争是多么激烈,上海又是多么的压力山大,他自己多年来想参与却始终内心忐忑。

王一亭自然也知道吴昌硕心上的大石头。他不但在各种场合为吴昌硕造势,把他推荐给日本高端客户,推举他担任海上题襟馆会长、西泠印社社长,甚至悄悄买下许多吴昌硕在市场上的画,让他吃定心丸。

■吴昌硕在现场作画

■吴昌硕在西泠印社锦带桥上

在王一亭的反复邀请下,吴昌硕这才于1912年5月,举家搬到上海,开始时仍租住在吴淞,1913年春,才入住房东是王一亭侄媳妇的山西北路吉庆里三上三下的石库门房子。

从1887年初闯上海滩,到1913年最终移居上海吉庆里,整整26年,一代宗师吴昌硕进入上海发展的路程是如此的艰难,今天,作为一个普通人在上海打拼,还有什么好叫苦的呢?

■最后请欣赏吴昌硕的四连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百年一缶翁
拂去历史的尘埃:李瑞清与曾熙在上海【缺注释】
山西北路457弄吴昌硕故居
津藏海派系列之五——蒲华
(15)山西北路457弄61号梁氏民宅
杨岘提携吴昌硕的证据《缶庐润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