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叶瑞琨曾尝试用西式抽象画法来画山水,爱画水墨始终如一

叶瑞琨,1954年生于成都,1972年拜岑学恭先生为师学画。成都画院艺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叶瑞琨

得益于恩师岑学恭先生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叶瑞琨从绘画伊始就在接受各种类型的艺术创作方式。20世纪80年代正好也是西方现代思潮涌入中国的年代,哲学、文学、艺术等各领域又重新刮起了一阵变革之风。在西方现代艺术对中国文化、艺术冲击的同时,由于众多画家自觉性的积极探索,中国型的现代艺术也在逐渐孕育。

叶瑞琨 水墨系列作品

叶瑞琨在接受、学习西方各类理念的同时,自觉创作出了一系列作品,包括抽象性、观念性、实验水墨等形式他都曾做过尝试。他并非是纯粹的模仿,更多是去从西式思维理解西式绘画,“中”与“西”的碰撞在他的作品上显现出了“矛盾冲突”,这种“矛盾冲突”是应该存在的吗?是合理的吗?他发现了问题,继而去尝试解决他自己发现的问题。

叶瑞琨《富春江上》 26×181cm 纸本设色  2014年

探索的过程是“既定”与“既定”的碰撞,碰撞之后则产生了一个未知领域,许多画家便存在在这样的未知领域里,他们在这里耕耘、收获。有的人从未曾涉足这片“未知”之中,有的人探索呈现一种“阶段性”,而叶瑞琨却在这片未知领域里,一待就是30多年。正如他自己所说那般:“相比最终形成一种‘既定’,我觉得自己一直尝试下去的可能性比较大,我一直在当代与传统中纠结,在色彩与水墨中纠结,在典雅(工笔画)与豪放(写意画)中纠结。”

纵观叶瑞琨的绘画创作,我们便可知其创作的心思与矛盾的心理状态。

叶瑞琨《富春江上》 26×181cm 纸本设色  2014年

“明白了笔墨自身独立的美,才能理解中国画。”叶瑞琨这样说道。

由浓到淡,由满到空,叶瑞琨将这种人生的释怀同样表现在了绘画创作之上,在色彩上尝试、研究之后,他开始在水墨画里寻找一种契合。

“中国人的哲学智慧是带有一些暗示性的。”叶瑞琨说。不同于色彩的直接性,中国的水墨画中处处蕴含着这种暗示。水墨通过水与墨的交融呈现出的层次感;墨色在纸上的万千变化等等,都不断激发着叶瑞琨的创作欲望。

叶瑞琨 水墨系列作品

交谈之中,能很明显感受到叶瑞琨在多年绘画创作中所获得的经验,这些经验许多都延伸到了创作的细枝末节当中。他能非常敏锐地扑捉到过程中一些很小的、跳脱出常规之外的内容。他形容水墨画里经常会有一些“偶然”,这种“偶然”便是形成笔墨万千变化的原因所在。

叶瑞琨 水墨系列作品

叶瑞琨的绘画之路到如今已经走过40余年,谈到最契合如今状态的绘画方式,他仍然认为是水墨。之所以是水墨,一方面是因为他在水墨里找到了与自己淡然心境相符合的内容。另一方面重要的原因或许是他始终沉浸于不断在水墨中找寻那种“偶然”的过程。

叶瑞琨 金碧山水系列作品

心境上,诚如他自己所说的那般:“绘画实际上是在画一种情绪,画家的人格、情绪都会在画面上表露无遗,把墨色画得透明,就是因为心是空明的,我现在也在随时保持自己淡然的心境。”

创作上,他一直都没有受制于年龄、经验、阅历、成就等等,他选择水墨并非因为他是在寻求一种“既定”,相反,选择水墨是因为“无色”或许更有张力。

他的生活经验与创作经验看似相悖,实则本质无异。

内容整编自:张敏《叶瑞琨:不求“既定”,耕耘“未知”》,艺术品鉴2019年10月号。感谢《艺术品鉴》及作者提供资料,如有疑问请私信联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画家叶瑞琨:画山水必须有一种“我来画山河”的霸气
UC头条:画家叶瑞琨: 理解水墨画的前提是读懂水墨, 绘画要一直探索
叶瑞琨的水墨作品
叶瑞琨绘画作品
叶瑞琨作品
青山绿水梦桃源——叶瑞琨《梦回桃花源》系列作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