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观念体系(中):伦理价值观

摘自《遇见智慧的自己》第四章   邵曦玥著

伦理价值观伦理 = 以身份设定为核心的阶级秩序,人生观中“人”的目的,降维分裂成了“身份”目的,价值观即是价值取向。在目标(实现上层情绪导向的需求)确定之后,主体在向目标前进的过程中,可利用的资源、正向动力、阶段性目标的排序和取舍。伦理与价值是一体的,不同的身份(伦理),产生不同的价值,且都是个排序的过程。 

价值取向必定是在特定的目的论的前提下的,无目的则无价值可言。比如在单纯追求财富目标时,仅仅给予美食就毫无价值。而在追求快乐目标时,给予美食就可能有价值。

但价值取向只能衡量情绪观以下的物化目标(现实需求),情绪取向即更高维度的精神需求,是不能用价值观去“标价” 的,那样的“标价”,是造成价值观越级取代世界观的主因。

对于目的的取舍,依凭的是效率的天性。但是对于效率的评估我们往往落入了孤立目标的圈套,与世界观目标失联。比如,人们衡量是否用犯罪的方式发财致富时,关键首先是考虑这种行为的效率,如果很容易被抓付出惨重代价,那就是低效率的,所以犯罪行为就会被认为是低价值行为。但如果犯罪不会被惩罚,那是否可以去做呢?这在伦理价值维度就无法判定,更低一个维度的法律,更不能作为判定标准,只能从更高维度的世界观判定。

因为个性化价值取舍的多样性,会造成无尽的冲突。法制教条(更下面一个维度)并不能消除这些冲突,因为法制教条是由价值体系决定的。价值观不同的人必然制定出不同的法律。所以整体上要追求秩序,才能保证稳定发展。这就发展成了社会的伦理,把关系的排序做一个确定性的共识,比如天地君亲师、男女平等或男尊女卑等,这是社会形成的基石。

个体与整体、自由与秩序的关系是价值取向的最根本矛盾,也是贯穿人类社会的主要矛盾。所以本书会着重提出“个体与整体的动态平衡”。效率和伦理,本质上是自由和秩序的互补与矛盾,自由是对个体而言,秩序是对整体而言。在人类社会的进程中,所被采用的文化制度、道德标准、宗教教义等等,可以说,最大的用途就是建立社会秩序并给予先天的自由(自私)倾向以出口,而这些伦理往往是与世界观失联的。 

习惯上,我们判断一种宗教,一个制度是正是邪,除了既成事实的“悠久传统”之外,一般就是判定它是否对社会秩序有长远的正向作用。因为潜意识中我们将秩序作为发展和幸福的前提。这在整体主义思想下的东方更为明显。

伦理可以实现的基础是社会身份的赋予。从“自然人”到“身份人”,身份不再是单一的“人”,而是有了更多的社会标签赋予。从我是人,变成了我是某某。当个体人与其他人关系互动的过程中,每一个个体人会在社会系统中被赋予多重身份,称社会角色。每一个社会角色都有其对应的目标和意义,变成了无穷的身份人生观。 

对于处于伦理价值观维度的群体,“成功”的秘诀是 :对其痛点需求施以利诱、利用其投资心理进行价值灌输、世俗道德绑架。

作者:邵曦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漫谈|天下主义与文化自信
浅析话语伦理问题
中西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差异
当代城市布尔乔亚的身份鉴定
商业伦理和社会责任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概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