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巴斯夫的当家杀菌剂--氟唑菌酰胺简析

氟唑菌酰胺(fluxapyroxad;商品名Xemium)是巴斯夫公司于2012年上市的SDHI类杀菌剂,兼具预防和治疗作用,具有非常优异的内吸传导活性。

其在中国的专利申请时间为2008530日, 目前仍然在专利期, 预计2028年专利到期。

IUPAC名称3-(二氟甲基)-1-甲基-N-(3',4',5'-三氟联苯-2-)吡唑-4-甲酰胺,CAS名称3-(二氟甲基)-1-甲基-N-(3',4',5'-三氟[1,1'-联苯]-2-)-1H-吡唑-4-甲酰胺。CAS登录号907204-31-3,开发代号BAS 700 F5094351,分子式C18H12F5N3O,相对分子质量381.3

理化性质:

氟唑菌酰胺纯品为白色晶体 ,熔点156.8℃,相对密度1.42(室温),蒸气压(25℃)>8.1×10-9Pa。其室温下溶解度(g/L20℃):丙酮>250、乙腈167.6±0.2、二氯甲烷146.1±0.3、乙酸乙酯123.3±0.2、甲醇53.4、甲苯20.0、正辛醇4.69、正庚烷0.106。辛醇/水分配系数(20℃)Kow logP3.08(去离子水)、3.09pH4)、3.13pH7)、3.09pH9)。pH49时,氟唑菌酰胺水解稳定,在使用人造光的天然水中无光解转换现象(DT50和量子产率未计入)。

环境毒性:

氟唑菌酰胺原药的大鼠(雌性)急性经口毒性:LD50=>2 000 mg/kg,大鼠(雌雄)急性经皮毒性:LD50>2 000 mg/kg,大鼠(雌雄)急性吸入毒性:LC50>5.1 mg/L;对兔眼睛有微弱的刺激作用,对兔皮肤有微弱的刺激作用;对豚鼠皮肤没有致敏性。无致癌性,无致畸性,对生殖无副作用,无遗传毒性、神经毒性和免疫毒性。

对鸟急性毒性 LD50>2 000 mg/kg,对水蚤急性毒性 EC50 6.78 mg/L (48 h),对鱼急性毒性(96 h) LC50 0.546 mg/L,对水生无脊椎动物急性毒性(48 h) EC50 6.78 mg/l,对水藻急性毒性(72 h) EC50 0.70 mg/L,对蜜蜂急性接触毒性(48 h) LD50>100 μg/蜜蜂,对蜜蜂急性经口毒性(48 h) LD50>110.9 μg/蜜蜂,对蚯蚓急性毒性 LC50>1 000 mg/kg (14 d)

由以上数据可知氟唑菌酰胺对水生生物有毒,对其他有益生物毒性低。

作用机理

氟唑菌酰胺为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作用于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 II 中的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其活性,进而抑制真菌病原菌孢子的萌发,芽管和菌丝体的生长。

靶标作物

氟唑菌酰胺被巴斯夫广泛应用于草坪病害的防治。

另外其可用于防治广谱真菌病害,至少能防治 26 种真菌病害。可用于近百种作物,如谷类作物、豆类蔬菜、油料作物、花生、仁果类和核果类果树、块根和块茎类蔬菜、果菜类蔬菜和棉花,叶用或种子处理。

优势

氟唑菌酰胺高效、广谱、持效、选择性强,具有优异的内吸传导性,耐雨水冲刷,通过叶面和种子处理来有效防治谷物、大豆、玉米、油菜、果树、蔬菜、甜菜、花生、棉花、草坪和特种作物等的主要病害,如谷物、大豆、果树和蔬菜上由壳针孢菌、灰葡萄孢菌、白粉菌、尾孢菌、柄锈菌)、丝核菌、核腔菌等引发的病害,豆科植物的灰霉病、锈病、白粉病,棉花立枯病,向日葵和油籽菜上由链格孢菌引起的病害等。

氟唑菌酰胺适配性强,有多种复配产品,Adexar(氟唑菌酰胺+氟环唑)用于小麦、大麦、黑小麦、黑麦和燕麦,防治白粉病、叶枯病、颖枯病、条锈病和叶锈病等。Priaxor(氟唑菌酰胺+吡唑醚菌酯)在美国登记用于大豆、番茄、马铃薯和其他大田作物,对大豆褐斑病(Septoria glycines)的防治有特效;Orkestra SC(氟唑菌酰胺与吡唑醚菌酯)在巴西登记用于大豆、柑橘、马铃薯、洋葱、胡萝卜、苹果、芒果、甜瓜、黄瓜、甜椒、番茄、油菜、花生、菜豆、向日葵、高粱、玉米、小麦和花卉(菊花和玫瑰)等,能防治亚洲大豆锈病,增强作物的光合作用,用于病害的抗性管理。Priaxor® D (氟唑菌酰胺+吡唑醚菌酯+四氟醚唑)在美国登记用于防治对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产生抗性的大豆灰斑病等。种子处理剂Obvius®(氟唑菌酰胺+吡唑醚菌酯+甲霜灵)在美国登记,能防治许多作物的多种、难治苗期病害。

国内登记

目前氟唑菌酰胺是巴斯夫的专利产品, 其原药只有巴斯夫在国内登记。 东莞市瑞德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登记有其与丙森锌的复配, 用于防治黄瓜白粉病, 其余均为巴斯夫登记,包括其与苯醚甲环唑,氟环唑和吡唑醚菌酯等的多种复配。

在全球,该产品已经在 50 个国家取得了登记,用于 70 种作物,常见剂型如下:

合成工艺

可查到的资料是:王刚等人以二氟乙酰乙酸乙酯、原甲酸三乙酯为起始原料,经过缩合、合环、水解、酰氯化、胺解等6步反应合成氟唑菌酰胺

总   结

目前氟唑菌酰胺是巴斯夫第二大产品, 仅次于吡唑醚菌酯, 同时也是最大的专利期产品。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杀菌剂在近几年增长迅速,依赖于其独特的作用机理。可以预料到的是, 氟唑菌酰胺将会成为20年后的又一个“吡唑醚菌酯”。

参考文献:

优异杀菌剂氟唑菌酰胺     世界农药 2018

氟唑菌酰胺的合成与生物活性   现代农药 2017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治疗病害最好的几个杀菌剂配方,病害治不住,试试这几个配方
巴斯夫布局吡唑醚菌酯中国市场——施乐健?十大品牌产品齐亮相
治疗霜霉病的农药
18类72种蔬菜常用杀菌剂一览,各有哪些优缺点?
肟菌酯的应用与开发进展
嘧菌酯、甲霜灵、氟吡菌酰胺、丙硫菌唑……谁是内吸杀菌剂最大热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