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种子企业,我们的未来在何处?

编辑 | 新锐恒丰研究院

来源  有种评论

当您读完本文时,您有两种选择:

1)您可将它分享出去,让更多的人受益;

2)您也可以不理会。

这就叫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让我们一起转起善缘!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小编注:这两年,资本对种业特别偏好,因此转载这篇文章供参考。

1)失去机会

国内大多数种业企业已经失去循序渐进积累资本和按部就班从小到大独立发展的机会,但中国种业仍有希望另辟蹊径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非农资本将带动我国种业的改革与创新,彻底改变我国种业落后的局面,包括注入资本,提升育种研发能力,提升管理水平和满足重大需求的能力。最终,中国传统种业失去的发展机遇,有可能被非农资本支撑的现代种业以市场经济的方式挽救回来,使中国种业在与跨国公司的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从中受益的不仅仅是少数大型企业,也包括某些有改革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

2)非农资本强势进入

非农资本进入种业必然要出手并购或注资一些传统种子企业,这是中国种业摆脱困境和图谋发展的良好机会。但不是所有企业都有被并购和整合的价值,只有少数公司有机会加盟大型企业。企业人士要站得高,看得远,这考验着投资方与被投资方两个方面的智慧。

非农资本有足够的能力并购现有的许多家优良企业,从根本上左右种业发展方向,既大规模整合产业资源,又有足够能力大手笔地整合科技资源。现有企业都还没有完整的育种研发、投资、组织管理和竞争能力,或企业的研发能力普遍有缺陷。非农资本大规模进入种业,将很容易地协调好被转基因科技人员长期搞乱了的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的关系,协调好生物技术与产业基础的关系,从而真正提升种业的竞争能力。于是,非农资本进入种业必然要大力整合各路资源,在体制和机制两个方面推进种业创新。中国种业经过市场经济的重大改革,才有可能实现育种资源的整合。这包括合理推进生物技术应用和转基因技术产业化。在这之前,种业企业盲目向生物技术投资很难获得成功。

哪些投资者算是非农资本?

中农发进入种业(并购山西潞玉种业等),北京大学未名凯拓注资利民种业,各地方还有一批从其他行业转型种业的中小企业,例如恒基、九禾、现代种业等,……但这些投资规模都很小,不足以对种业产生重大影响。

中化白拿中种集团,却不干正事,几乎毁掉中种,不算是成功的投资者。但白拿来的东西转手托给跨国公司,不但超值合算,而且省心,但业内国人不放心。中化和中种由此赚来的钱算谁的?算给纳税人,还是算给利益集团?这些都是说不明白的事。

中信向隆平高科注资36个亿值得关注。如果像他们所宣称的那样,要打造中国的孟山都,这36个亿只能算是一部分较小的投入,一旦陷进种业这个漩涡,后续投资将会超过眼前的规模。隆平高科成功地整合了天津德瑞特等四家国内先进的蔬菜专业种子公司只是一个很微小但很漂亮的开端,随后将会发生系列的主营业务整合,将能够快速提升业绩。作为当前国内或许也是亚洲最大的种业公司,需要打造与其规模相适应的自主创新能力,恐怕至少还要沿着产业技术链再投入大笔资金,才能基本建立常规育种的创新平台。如果真要成为与孟山都一比高下的中国头号企业,恐怕还要注入上百亿资金,发展生物技术;为了更有效地利用现有资金和平台,需要在更高层次上建立国际性的战略合作。这些都需要投入巨额资金,而传统种业没有能力实现这类大手笔的资本运作。

在中信和隆平之后,还有一个更大投资者正虎视眈眈,已经默不作声地进入种业市场。后者很可能向国内外种业市场大量注资美元和人民币。否则,完全没有必要从一个近十倍于全国种业市场规模的庞大经营实体介入小小的种业。一但打通全产业链显然无人可比,这将全面提升整个集团的国际竞争力,与此同时,中国种业自然是受益者。

不能被整合的中小企业应设法实现转型,而不要强求朝着实现不了的育繁推一体化目标耗费有限的资源,这也意味着不具备一体化条件的企业应尽早谋求资源整合或转型。至少在整合以后一些人可以揣着换来的超值血汗钱跑路,这是保全资本最安全和最高明的措施。而中国种业将进入良性发展阶段。

3)谋划转型

面对如此局面,许多中小微型企业应该积极谋划转型。基地型公司早已产能过剩,正寻求新的投资点和谋求转型。中国玉米种子生产基地正在发生第二次合理布局(转移);甘肃基地将逐渐萎缩和转型,而新疆和周边相临省区的制种基地将适度发展。而某些企业在河西走廊投资兴建的不算先进的加工设施将过剩或废弃,是为管理部门应该汲取的教训。

东北、黄淮海是种业竞争的主战场,绝大多数企业已经失去循序渐进和按部就班从小到大独立发展的机会,必须实现转型,或者进入大型企业,或者转型为研发型基础种子公司,或者转型为销售型企业。当然,如果中国政府不过早地批准转基因产业化而迅速致死中国种业的话,这将是一个缓慢的转型过程。但谁先认清未来的道路,抢先进入大型企业,或者抢先转型为专业公司,谁就有可能抢占先机,在市场竞争中活下去。如果因为眼前还有一些利益而掉以轻心,将来会失去更多更有意义的机会。

许多中小型公司即使没有经济实力,也硬撑着朝育繁推一体化努力,反而拖累着多数企业发展缓慢。这对中国种业健康发展不利。因此,在谋划转型的同时,管理部门要积极推动研发型基础种子公司和其他各类专业型公司(含服务型公司)的发展,帮助中小型企业抗衡国际巨无霸,因为中国种业市场有巨大的技术需求和发展能量。某些中小型公司仍然要挣扎着向前发展,就迫切需要这类研发型基础种子公司的技术支撑。这类具有前育种研发能力和种质创新能力的基础种子公司在中国非常薄弱,原因在于我们过度追求育繁推一体化,忽视了他们的存在价值和支撑意义。

还有另一种可能性,所有中小型公司,甚至大型公司都不能不早谋划,早预案,那就是中国政府一旦在国内外压力下过早地批准转基因技术产业化,大多数中国企业将迅速消亡,彻底失去东山再起的可能性。企业和管理部门都要预见到这种后果,及早谋划和采取应对措施,以最合理的投资方式,加快提升育种研发能力建设,或者抢占有利的技术市场,巩固产业基础。

4)鸠占鹊巢

预计短期内种业市场的资产总量不会有太大变化,所谓资源整合,不过是资本的合理流动,从大量分散的资本市场转移到少数大型资本市场。因此,这就有一个先机选择。奥瑞金比佟屏亚高明,但隆平高科更明智。我们所有企业都需要认真想一想,做出明智选择,实现资本增值,而不要贬值到一塌糊涂才明白过来。当你的资本抢先增值的时候,必然有其他的资本被贬值。中国种业的市场价值就那么多,你抢到自己手里多少份额,就会有别的人失去同样份额。当然,也有许多聪明的创业者积累了相当的资本,但继续独自往前走已经力所不能及或者面临难以承受的巨大风险,不如在颠峰时卖掉企业(哪怕只是部分股权),及时揣着钱跑路,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也是为中国种业发展做出了新贡献。

一些大牌专家教授似乎非常反感国内种业市场的资源整合,反对 Pipeline 式育种管理,更反对颠覆旧的育种理念,坚持高杆大穗晚熟稀植和高风险的育种方向,分歧不在于科学道理,而是价值观和利益取向完全不一致。

但我们必须认识到,长期官僚主义和双重利益集团的层层阻挠,已经使大多数企业失去了按部就班和循序渐进从小到大独立发展的机会,现在,只有非农资本大举进入,我国种业才能生存和发展,这是顽固的体制弊病生生给逼出来的必然归宿。

百晓生曰,于中国种业,寄希望于某部某局明君降世,寄希望于既得利益者良心发现,无异于痴人说梦。依资源垄断大把获利的央企进入种业,于产业无益。姑且不论是否涉农,种业需要市场化大资本的力量,推动产业专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公平竞争。如是,虽是严冬,春天亦可期。

注:本文转自中国玉米网搜狐博客,张世煌文章。原文标题《种业资源整合已拉开帷幕》。智种网转自有种评论,百晓生点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7年时间,中国种业到底经历了什么?!
小品种井喷、大品种鲜见......育种尴尬如何破?
种业,各国都在拼!
食之本味——食材篇(八)
号称亩产12630斤的玉米,发家致富就靠它了,种子公司是认真的吗
【玉米史话】杂交玉米发展简史(好文推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