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修炼太极心态 2
三、 留余
   
  留余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做事要留余地,给人留余地也是给自己留余地,即什么事都不要做绝,得饶人处且饶人,适可而止。
   
  河南巩义的康百万庄园,因接待慈禧而闻名于世,康家由明朝至清朝到民国历经三个时期四百年的时间,荫福十二代;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少有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康家的家训让人深思。其家训《留余》刻于匾上世代相传,匾上书有南宋留耕道人的“四留铭”曰:“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在留余思想的指导下使康家富了四百年;著名华人富豪李嘉诚做生意的宗旨是能赚十分的钱,自己只拿九分,留一分给别人赚;这种不“贪”和“留余”思想使他成为世界华人首富。
   
  “留余”在太极拳的习练过程中也屡见不鲜,拳理常云“不丢不顶”“无过不及,随曲就伸”等;习练时肢体上要求双臂、两腿均不得挺直,过直则等于不给自己留余地,致“力”于僵化状态,虚与实的变化上就不能骤然表达,甚至受制与人;如 “掩手肱拳”一式,出拳时只打八九分,留上一二分,使自己不至于用力太过而失重,也给自己留一点变化的余地。
  四、 宽容
   
  人立于天地之间要宽容大度,凡事莫斤斤计较,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陈王廷《长短句》曰:叹当年披坚执锐,扫荡群匪……欠官粮早完,要私债即还,骄谄勿用,忍让为先”所以他才有“不是神仙胜似神仙”的心境。学习太极拳就要虚怀若谷、胸襟宽阔,“虚”、“静”方能心无旁骛,得失不计、宠辱不惊;唯有此才能一步步走进太极之庙堂;若心胸狭隘凡事计较势必横气填胸、心气浮躁又怎能进入太极之高境界;所以“习武,德为先”就是这个道理。恩师陈正雷先生也一再告诫我们:“小成在于勇、中成在于智、大成在于德”,无论习武还是作其他事情欲取得大的成就,盖莫过于此大道。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之一,她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拳愈练感受愈深如酒越酿越醇!习武三十年从中受益颇深!以上小悟乃平素习武体味所得,难免有偏颇之处望广大拳友斧正!
(文章仅供参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修炼太极心态----张东武
太极拳中蕴含的四种人生境界
任刚新解王宗岳《太极拳论》10
太极不是拳,而是一种人生境界!
研读古拳论,观摩现代师;两者皆融合,实践出真知。
太极缘分(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