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肇庆文史】唐代的高要县治在西江南岸的宋隆水旁?

唐朝高要县并无建筑城池,故本文称当时的高要县署所在地为高要县治。

关于唐朝的高要县治所在地,目前比较多人认为在渡头村或黄岗圩一带,最早提出这一个观点的是宣统《高要县志》,这种观点以鹄奔亭在今阅江楼为坐标原点,以《元和郡县志》记载“鹄奔亭,在县西八里”为据,倒推出当时高要县治在今黄岗圩或渡头村一带。这种观点正确与否,暂且搁下不表。

笔者前段时间在互联网上搜索鹄奔亭相关新闻时,发现了另一种观点2017年8月21日肇庆发布公众号发表的文章《关于肇庆的这些历史照片和历史题,你了解多少?》说到“也有人根据明万历年间的府城地图,认为'鹄奔亭’在金渡的宋隆水旁,而县城在'鹄奔亭’之东,即今烂柯山脚。”万历《肇庆府志·舆图》把鹄奔亭标注在新兴江口东侧,以此为据倒推高要县治在东边的宋隆水旁、烂柯山脚有一定道理。

但笔者认为,唐代的高要县治在西宋隆水旁一带的可能性很小。《元和郡县志》载:“石室山,在(高要)县北五里。”《旧唐书·地理》亦载:(高要)县北五里有石室山石室山即今七星岩之一的石室岩,唐代的高要县治距离石室岩不过五里,宋隆水距离石室岩远超五里,故当时高要县治在西江南岸的宋隆水旁的微乎其微。
▲ 《
▲ 《元和郡县志》

▲ 卫星示意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肇庆府
【肇庆美景】肇庆八景的演变,你了解多少?
明代东安历史拾掇(之六)‖ 大洚水与降水
樟树城为新淦县县治长达810年之久
史类《读史方舆纪要》清·顾祖禹撰卷一百一 广东二
萧贺古道秦军行道在临水一线,非开山桂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