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读书人总是心比天高、命如纸薄




 

第一,拼命抬高知识人的影响,满足读书人活着的时候的虚荣心。

 

第二是为我所用,幻想知识人的知识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满足自己的使命感(存在感)。

 

第三是遮蔽读书人自身幽暗的人性,满足自己虚伪的道德感。

 

——虚荣心

——存在感

——道德感

 

当一个知识人同时沉入这三个困境,他必然是陷入一种无可救药的绝望了。如果他生性敏感,怀才不遇,心比天高,命如纸薄,他很有可能一生郁郁寡欢,甚至有可能走向自杀的结局了。

 

所以,一个人活在这个悲惨的世界,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审查自己,看看自己是不是在通过各种办法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看看自己是不是把一种短视的意义理解为自己的存在的意义,看看自己是不是凭着一种本能的没有经过破碎的道德律来苛求他人高估自己。

 

重要的是,事实上,如果对人性足够了解,人们会发现,知识对人性的影响力非常微弱,惟有信仰才可能更新人性。


所以一个真正有知识的人,一定会意识到知识这件事仅仅属于自己,无力影响他人,他的年纪越大,心态越平静,话语越静默,他已经不打算影响任何人了。他所有的工作仅仅是为了表达,这种表达有时候表现为自言自语,有时候表现为与上帝交流。

 

中国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显然抬高了知识对人性的影响力。生活中我们很容易就能发现,有些人的确有知识,但其生命的格局和人性的状态却令人厌恶。

 

这意味着,知识仅仅是人类管理这个世界的一个工具,知识人如果没有信仰,作恶的概率极大。

 

这句话,可以解释很多知识人现象。

 

一个没有终极信仰的知识人,如果他关注公共事务,就必然会出现某种虚幻的权力意识。如果给予他机会,成为独裁者的概率很大。即使成不了独裁者,也渴慕成为独裁者的追随者。

 

身为一介读书人,你敢不敢追问这一点?中国知识人有货与帝王家的传统习惯,这不是一个目的论的错误,而是一个人性论的常态。在终极的上帝信仰没有建立起来之前,一个中国书生选择把自己的知识和自己的人生献给君王,就是一个最合理的选择。

 

我的意思是说,如果一名知识人没有建立终极信仰,即使他有志于远离君王,也不能改变他的人生轨迹,事实上他在试图追求一种独立思考的时候,他会被其他一些中间目标俘获。比如读书人的圈子,比如大众的拥戴,还比如江湖的地位,有钱人的收买。

 

所以知识人习惯性地声称自己要追求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基本上属于一个缺乏深度沉思的口号。一个人总会在某个短期的目标面前败下阵来,当我们声称要独立于任何圈子,任何组织,不仅独立于公权力,更要独立于乌合之众,这意味着我们事实上一直陷在这些中间目标的诱惑里。

 

要真正在人性的层面理解“不叫我遇见试探”的要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人性很可怜,试探临到,所有人都会堕落。如果一个读书人认可这样的人性秩序,那么就应该去信仰,去祷告,和上帝说话,别让他遇见试探,别遇到诱惑,而不是自己试图战胜试探,战胜诱惑。

 

问题是,有几个读书人愿意谦卑地来到上帝面前,警醒祷告呢?

 

这太难了,难就难在,当一个读书人愿意呼求上帝的名字,他的虚荣心,他的存在感和他的道德感,都会产生一种尖锐的刺痛。这个时候,知识人要么承认自己无知败坏,要么把上帝放在脑后,并且以拒绝上帝为人生成就。

 

可以肯定地说,这才是大多数知识分子的众生相,也是一切绝望之中最大的绝望。永恒的绝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沉思录:你能背诵多少句上帝的话语
史铁生《病隙碎笔》摘录
罗素:生命个体的尊严比各种主义更重要
阅读是一种信仰,坚持是一种品质
张方宇原创格言之2
我们最为缺少的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