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300斤蔬菜只卖15元,农民想翻身真的很难!

河北邯郸,有一对夫妇,大约五六十岁,是一对菜农。

男的满头白发,皮肤黝黑,女的,穿着一件大花棉袄,头上围着一条粉色的头巾,看上去多少显得有点不相称。

这对夫妇,一清早用三轮车拖着一大车刚从地里采摘的菠菜,迎着寒风,满心期待把蔬菜运到城里,希望能卖个好价钱。

事与愿违,这对夫妇到了市场之后发现,市场中到处都是菠菜,而且因自己的菠菜品相不是很好,因此根本没有菜贩子原因收购。

在无奈之际,有一菜贩,是一位年轻小伙子,表示愿意收购这对夫妇的菠菜,但只能出价15元。

15元?一车菠菜大概1300斤,大约合到一分钱一斤。听到这价格,这对夫妇僵住了。

但这对夫妇中的女的,很快就反应过来,赶紧将车子上的菠菜翻来展示给菜贩看,那意思是我的菠菜还不错的,绝对不止15元的,但菜贩还是坚持以15元的价格收。

再一次,这对夫妇僵住了,无奈和心酸溢于言表,让人心碎。

吃瓜群众坐不住了!大骂收菜的菜贩无良,欺负农民没得选。农民今天推菜过来,因为各种诸如品相不好,菜不受市场欢迎等等理由,没把菜卖掉,拉回去反而亏钱,所以不得不低价把菜卖掉。

'中间商,倒爷,二道贩子,我相信大家都或多或少听过他们的故事。他们剥削交易双方、吃差价。'

“他们甚至比奸商还要坏,因为至少奸商提供了某种意义上的商品和服务,而中间商完全是不劳而获。”

“他们左手进货、加价之后,右手出货、赚取高昂差价,他们被迫让消费者花费更多的钱。”

这样的批评,也许很有道理,但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他卖不出去,砸在自己手里的时候,最后还要花钱请人拉到垃圾堆去!

站在菜贩的角度,他15块收进这1300斤菜就能保证卖掉吗?当然没人敢打这样的包票。生鲜蔬菜损耗率很高,他拿到手没办法及时出货,这菜就是烂掉亏损。他要赚钱也肯定是因为他有渠道。比如卖给对蔬菜要求没那么高的火锅店,或者干脆有个诸如学校食堂供应商之类的出货渠道。1300斤菜卖掉,去除运输成本和各种关系渠道的成本,也许这菜贩还能赚一些!

所谓存在必是有原因的,逻辑上来说,如果中间商是多余的,消费者和菜农完全可以跳过菜贩,直接发生交易。

比如消费者可以直接去菜农那里买菜,菜农也可以租个摊位直接卖菜,但这样的事情没有发生,说明菜贩这一环节,是不或缺的。

菜农不可能直接把菜拉到城里的,他们没有交通工具,就算有,拉到城里也不知道卖到什么地方,摆地推吗?城管能放过他们吗?再加上还有各种检测等等......!

市场是千变万化的,同一个菜,今年好卖,价格高,明年就不一定了,可能贱到没人愿意来收购!菜农要想自己的辛勤劳动能够换来可观的回报,就要提前对市场做出预判,不只要预判消费市场,还要预判菜农们的种植结构,如果都扎堆种一种菜,那势必要凉凉了!

那些年之所以能出些“蒜你狠”,“姜你军”,就是因为种植户产生了集体偏差,都没有种这些,所以市场一下子就货源紧缺,价格自然也就水涨船高!反之就是货贱民苦!

下面这个分享,就是最好的例子!

从图片中可以看出,不是所有的菜都很便宜的,还是很多蔬菜是很赚钱。补市场需求之缺,避种植市场上的热,像一个小企业家一样,对消费市场做出预判,只有那些能真正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企业家才能常常把自己的菜卖上好价钱。

这说起来似乎很容易,但我也必须承认,做起来真的很难,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分散种植,不要押宝到一个品种,大赚大亏,老实本分的农民根本承受不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菜农拉百斤菠菜去城里卖 无人问津 最终每公斤2毛6卖菜贩
买菜经
“高价”蔬菜上热搜,居民说吃不起,菜农说不赚钱,差价谁赚了?
中间商挣的是什么钱
越过中间商棚菜直达商户 哈尔滨市民买到便宜菜
菜贱菜贵 谁在赚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