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让孩子写出好作文,这位作家爸爸有3个绝妙法则!文笔不好的家长也能用!

晓晓说:


· 你的孩子是不是一提“写作文”就头疼?一到读书时间就犯困?


· 你看到孩子的作文成绩,是不是更头疼?通篇没有逻辑可言,文章词语贫乏,表达也不准确。


· 辅导孩子写作时,看着孩子不知从何下笔,半天也憋不出一个字,就一阵阵的气短。可是,即便你辅导了孩子,最后写的文章还是结结巴巴。


· 各位家长别着急!本期晓周刊,我们请来了一位遍读经典,而且特别会写文章的爸爸——《呱呱坠地的儒家》的作者李太仆(笔名),这本书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 李爸爸曾多次在省市级征文比赛中获得一等奖,他将从写作辅导方法、为孩子选书的原则、如何积累好的作文素材,来为家长指点迷津。


· 在这里也偷偷告诉你哦,晓晓正在邀请李太仆老师,为晓黑板的家长们定制一门指导孩子写作的公益课程,请各位家长期待课程的惊喜上线哦!


· 这里插播一则问卷调查,下个月就是教师节了,晓晓想知道你眼中的老师是什么样的,所以需要你来帮忙填写这份问卷!


【点击此处填写问卷】



|本文共3400字,阅读时间约7分钟|



家庭辅导写作的法则


李爸爸对于辅导孩子写作颇有心得,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辅导孩子写作文的?而且晓晓听下来,发现这样的方法,也同样适用于文采不是很好,不太会辅导孩子写作文的家长哦!


1、更看重立意与创新


“与其说辅导孩子写作,倒不如看成是对孩子思维的训练。”李太仆说。


不要简单地以为,写一篇好文章,只是为了考试拿高分。


这是一个思考的过程,锻炼孩子思考问题的能力。再说,如果孩子的思维够活跃,写出来的文章不是陈词滥调,而让老师眼前一亮,想不拿高分也难!



所以,辅导孩子写作最重要的不是教会孩子怎么写,而是教会孩子在拿到作文题后,思考如何从题目中找到自己的立意、突破创新,这之后才是写作。


李太仆辅导孩子写一篇文章,会抽出一到两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专门和孩子探讨文章的立意,思考写作的创新点。


如果家长不是很懂得文章该如何创新,那么掌握基本的方法,做一些引导,穿针引线,让孩子自己来创新。


以2017年上海市中考题《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为例,拿到这个题目,我们可以将它拆解开来:“就这样”、“埋下”、“一颗”和“种子”。


你可以从四个角度来引导孩子:“就这样”是什么样?“埋”和“种”有什么区别?“一颗”会有怎样的延伸?“种子”是什么,是好的还是坏的?


这其中,表现怎样的的价值取向,就是文章的立意。李太仆强调,文章的立意一定要积极向上!


选择什么素材,以什么样的切入点,用怎样的书面语言去表达审美信息?将文字与生活中平凡事件背后隐藏的意味联系起来,这就是创新了。


2、换一种沟通方式


有一点值得注意,有些家长会发现和孩子存在沟通误差,这个时候家长应该先反思一下自己!


毕竟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思维跳跃,和大人出现认知上的偏差,是很正常的。


想想你辅导孩子时,在表达方式、表达语句、甚至说话的语气上,是不是太深奥了或者太生硬了,才让孩子产生误解的地方?


你是一个成人哦,思考问题的角度肯定和孩子不一样。正因为孩子思考问题不全面,才需要你用更多的耐心来辅导。


辅导孩子,不是在于孩子理解了多少,而是要让孩子掌握思考问题的能力。


3、教孩子扬长避短


辅导孩子写作是一个受挫的过程,并且还是一个持续进行时。


所以,家长们也要学会适时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做好千难万险仍坚韧的准备,还要学会发现孩子的长处。


孩子不是圣人,他有优点必然就有缺点,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扬长避短。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有的孩子想象力丰富,可能会写出优秀的科幻文章;有的孩子思考问题全面,那他很善于写一篇议论文......


写作也是可以扬长避短的,帮孩子找到适合他的写作风格,比“全面”的要求孩子效果更好哦~


4、用心呵护孩子


有些充满童趣的观点、话语,在成人看来很幼稚。但孩子最珍贵的,就是他的天真。


如果一个小孩子,能写出晦涩难懂的语句、甚至用成人的观点来评古论今,这个孩子可能太早熟了。


文字是最古老的情感表达方式,也是最简单的。孩子用它的童言童语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应该得到我们的呵护,而不是对写作技法的苛责。



有时候,一句不经意的指责,会伤到孩子的自尊心。


他写出的文章不再有真情实感,而变成了敷衍家长,应付学校考试的机械表达。


所以,当我们拿到孩子毫无逻辑的作文时,尽量不要发火!先问问孩子是怎么想的,帮助孩子理顺逻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尊重孩子的意愿、尊重孩子的天真,呵护好孩子表达自己的兴趣和乐趣。


5、慎重报班


现在,社会上有不少的写作辅导机构。不少家长担心自己不会辅导孩子,就将孩子送到这些培训班。


在这里,也要建议家长们要慎重选择写作辅导班!


有些辅导机构侧重于应试的技巧培训,短时间内能帮助孩子在写作上有很大的提升。但长此以往,会让孩子陷入思维固化,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没有灵性。


其实考试的时候,阅卷老师看到千篇一律的文章也会产生审美疲劳的。


李太仆也强调:小学阶段的孩子不需要太多的写作技巧训练,训练孩子的思辨能力反而更重要。



选书的法则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阅读对写作的重要性。


现实中,你的无奈是:孩子读书千万本,下笔还是很普通……


其实关于阅读有一点很重要,就是选什么样的书给孩子看。


下面来看看为孩子选书的几个标准,你也可以趁着暑假,就让孩子读起来:


1、经典是首选


流传至今的经典是经过历史的沉淀,包含着古代先贤的智慧。


让孩子阅读经典,就是引导孩子走近这些思想和文学的巨人,让孩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登高而远望,对孩子的视野和境界都是很大的提升。



而且阅读这些名著,同时也是帮助孩子学习文言文的一个好方法。


可能有些家长觉得孩子还小,《论语》、《孟子》这些经典对孩子来说太深奥,那可以选择一些传承经典名著的读本。


比如《明朝那些事儿》,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既有趣,又能帮助孩子了解明朝的兴衰荣辱,走进历史。


李太仆的《呱呱坠地的巨人》也是不错的选择哦,这本书被国家图书馆评价为颇具特色的儒家学说通俗读本。通过讲解孔子、孟子等一些周朝时期儒家重要人物的学说,既能帮助孩子了解历史,也能激发孩子学习古文名篇的爱好和兴趣。


2、博览古今中外


有些家长会陷入误区,要么就是只让孩子学习中华文化,要么就是盲目地追崇西方的智慧。


“半部论语治天下”,孔子的思想智慧在两千年后的今天,仍然值得学习,能帮助孩子深刻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苏菲的世界》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帮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西方哲学。


中西文化不分优劣。中外名著有着各自鲜明的特点,应该让孩子尽可能地接触古今中外的名著,让孩子博览古今中外名人的思想智慧。


3、拔高阅读深度


阅读的深度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思考深度。这就好比通关打游戏,我们从最基础的童话故事开始,一点一点给孩子增加阅读的难度,逐渐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


李太仆在孩子读四五年级的时候,就开始让他读《古文观止》。


孩子能看得懂吗?


对此,李老师给出的回答是“能看懂多少是多少”“每次看的时候,孩子都会有新的收获”。他的孩子读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接触《论语》,花了五年的时间才彻底通读下来,现在还能熟背呢!


所以,这个时候就要辛苦你了,要及时跟孩子沟通,根据孩子的进步,不断为孩子筛选读本。比如孩子已经熟读《论语》了,你可以考虑一下《中庸》~


毕竟,阅读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温故而知新。



积累素材的法则


在考试的时候,时间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写出一篇高质量的作文?这需要大量的积累!你可以告诉孩子:


1、留心生活


阅读是一方面,平时生活的积累也很重要。


写作,是将所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信息写下来,这些对象往往不是眼前的,而是大脑中的已有的素材。


这些素材更多的来源于生活,而留心生活,就是要保持孩子的好奇心,让他们乐于去探索生活中那些未知的可能。


文学来源于生活。


2、动笔记录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积累下的素材,如何让孩子记住呢?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不少家长会发愁孩子的文章词语贫乏,表达不准确。其实,写作是把孩子的所想、所感变成书面语言,动笔记录就是书面语言不断强化的训练。



所以,请让孩子养成动笔记录的好习惯!


生活中遇到了生动难忘的经历,要及时提醒孩子,记在本子上。可以不时翻出来看看,不但可以加深记忆,而且适当地补充、完善,可以让材料更加丰满。


如果孩子闹脾气,觉得没什么可以写的,家长也可以让孩子抄写一些经典名著里面的段落。


一开始的时候,可以是几句话,几行字!千万别制定“量”的要求,吓到孩子。


可以让孩子逐渐适应每天要动笔记录,慢慢养成这个习惯,不要强迫孩子必须接受,适当的时候可以给一些小奖励。


3、扩展科学知识


很多人以为科学知识就是物理化学这些,其实不是这样的,科普也有很多人文的东西


比如北方人形容雪,他能讲出三十几种词汇来。但是我们南方人就用不到,因为南方不下雪。


所以,我们大人能做的,就是帮孩子拓展文学的边界,无论是美育还是科学教育。


这种接触并不一定是直接跟文学相关的,甚至也不拘泥于看书这种形式,可能是看个视频,听段戏剧,逛个展览等等。



李太仆最后谈到,关于辅导孩子,无论是哪个学科:


“受挫是肯定的,而且受挫的过程是一直都存在的,未来肯定还会有的。”


仔细想想,像李爸爸这样专业人士,辅导孩子写作也是在不断打击的挫折中坚持下来的,那我们辅导孩子的那些挫折,是不是也没有那么可怕?


写作不是朝夕之间就能促成的,厚积才能薄发。


这是一个过程,我们一起耐心等待孩子的蜕变!


如果你也有辅导孩子写作的心得,可以留言告诉晓晓哦~



本文作者:《晓周刊》编辑部的T&T,爱好阅读、听歌,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中的美好。



本期执行编辑:T&T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作文怎么教都不会写?学会我这4招,新学期轻松突破“低分瓶颈”!
小学语文老师:这5大写作技巧,能让作文具体生动,家长辅导!
家长辅导孩子作文要这样教就简单了,其实好多人不知道
国内顶尖教育家舒云涛谈作文教学(一)[教育论坛]
这位爸爸牛惨了!用思维导图让女儿作文逆袭第一,连老师都狂赞!
妈妈这样教作文︱二年级是儿童作文启蒙的最佳时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