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金殿春运用威灵仙经验概要
第 1252 期
作者 / 时乐 张芸 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
编辑 / 刘刚 ⊙ 校对 / 钱秀华
威灵仙为毛茛科植物威灵仙、棉团铁线莲或东北铁线莲的根及根茎。前一种主要产于安徽、江苏、浙江,后两种主要产于东北和山东。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生用。性温,味辛、咸,归膀胱经。功能祛风湿、通经络。其善通十二经脉,凡风湿痹痛,麻木不仁,无论上下皆可用,为治疗风湿痹痛要药。《开宝本草》谓其:“主诸风,宣通五脏,去腹内冷气,心膈痰水久积,癥瘕痃癖气块,膀胱蓄脓恶水,腰膝冷痛及疗折伤。”
金殿春老师为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扬州市名中医,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扬州市中医学会肺系疾病分会委员。临证善用经方治疗肺系疾病和内科杂病。他在多年临证中发现,威灵仙除了治疗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经脉挛急、屈伸不利等病证外,还在治疗咳嗽、胃病、食管病等方面具有显著疗效,现介绍如下。
1 病案举例
1.1 慢性咳嗽
患者,女,73岁。2016年5月9日初诊。咳嗽反复发作多年。遇风寒加重,冬季发作明显,咳时汗出,口干,大便秘结,舌质黯,舌苔薄少,脉弦数。有高血压病史。证属营卫不和,肺肾两虚。处方:桂枝10 g,白芍10 g,炙黄芪20 g,当归15 g,熟地黄15 g,淫羊藿20 g,仙鹤草20 g,紫石英10 g(先煎),炒白术10 g,威灵仙15 g,橘红10 g,炙甘草5 g,煅牡蛎15 g(先煎)。7剂,水煎服,每日1剂。
按:本案患者病程长,卫表不固,腠理疏松,每遇风寒加重,肺主皮毛,故以桂枝、白芍、黄芪、白术调和营卫,益气固表,宗桂枝汤、玉屏风散之意;当归、熟地黄、淫羊藿调阴阳,补阴血;紫石英补肾纳气,橘红化痰;仙鹤草又名“脱力草”,用之补虚,无论阴阳气血皆可用之,其性收敛,用之敛肺气,止汗;牡蛎咸寒,生用平肝软坚,煅用收涩固脱,可治滑脱诸证。威灵仙用在此方,何意?金殿春老师认为,威灵仙乃治疗咳嗽之妙品。《本草纲目》云:“威灵仙治停痰宿饮,喘咳呕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威灵仙能扩张支气管平滑肌,对抗组胺引起的支气管痉挛,有止咳之效。威灵仙煎剂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威灵仙根含原白头翁素,对革兰阳性及阴性细菌和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威灵仙还能使机体肾上腺皮质功能升高,增加激素分泌而呈现抗炎作用。
1.2 胃食管反流病
患者,男,41岁。2017年6月2日初诊。上腹部不适3个月余。症见嗳气,反酸,胸骨后不适,有烧灼样感,受寒凉时症状加重,畏寒,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舌边有齿印,脉细。证属胃脘虚寒,胃气上逆。拟旋覆代赭汤合乌贝散化裁。处方:旋覆花10 g(布包),代赭石15 g(先煎),太子参10 g,甘草片6 g,干姜6 g,桂枝10 g,威灵仙15 g,乌贼骨15 g,白及12 g,浙贝母10 g,刺猬皮10 g,7剂。二诊:服药后症状缓解,反酸减轻,胸骨后不适亦缓解,舌脉同前。处方:上方加炒鸡内金15 g,7剂。
按:此例患者为胃食管反流病,有典型的反流症状(胃灼热、反酸、胸骨后灼热感)。西医治疗疾病往往多采用抑酸剂,现多常用质子泵抑制剂。金殿春老师认为,反流症状虽由“酸”引起,症状亦多见“热象”,不能一味使用过多寒凉药物。许多患者常在受凉或进食寒凉食物后发作,根据舌脉往往可见虚象、寒象。《灵枢·口问》云:“寒气客于胃,厥逆从下上散,复出于胃,故为噫。”噫气俗名嗳气,皆阴阳不和于中之故。《伤寒论》曰:“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旋覆代赭汤主之。”此患者为胃中虚寒,胃气上逆,旋覆花之力旋转于上,代赭石之重镇坠于下,使上逆之胃气下行,太子参、甘草、干姜健脾温中补虚,安定中州矣。乌贝散为治疗消化性溃疡之经验方,此方可明显减少胃酸分泌,有保护消化道黏膜的作用,合用白及更添保护胃黏膜之功。《滇南本草》谓威灵仙:“治胸膈中冷寒气痛,开胃气,能治噎膈。”《本经逢原》曰:“宣通五脏,治胃脘积痛。”用在此方中能显著促进食管廓清功能,加强胃酸在食管中的清除作用。
1.3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
患者,女,82岁。2016年5月5日初诊。症见咳嗽伴胸骨后灼热不适感,咯黄白痰,尿赤,便秘,口干,舌质红,舌苔薄黄,脉滑。证属脾胃蕴热,酿生痰热。拟肺胃
同治。处方:苦杏仁10 g,海浮石15 g(先煎),生牡蛎15 g(先煎),乌贼骨15 g,浙贝母10 g,旋覆花12 g(包煎),百部10 g,桔梗10 g,白及15 g,威灵仙20 g,莱菔子15 g,火麻仁10 g,甘草片10 g,7剂。二诊:服药后咳嗽好转,仍有胸骨后不适,但灼热感消失,痰色白,易咯出,大便质地渐软,口干亦缓解,舌淡红,舌质稍润,舌苔薄白,脉弦。上方去海浮石、生牡蛎,加南北沙参各10 g,7剂。
按: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是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典型反流症状为胸骨后烧灼感、反酸、嗳气、胸闷等。有微量误吸的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早期易出现咳嗽、哮喘及咽喉部症状,常见夜间咳嗽,平躺后加重,伴或不伴消化系统症状,咳嗽为干咳或咳少量白色黏痰;或有明显的进食相关的咳嗽,抗反流治疗后咳嗽消失或显著缓解等,亦有食管灼热感不明显者。《素问·咳论篇》谓:“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又谓:“胃咳之状,咳而呕。”“此皆聚于胃,关于肺。”金殿春老师认为,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治疗宜从胃咳入手。在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研究中发现,食管上端有丰富的咳嗽感受器,若此处的pH值发生改变,可以刺激这些感受器而引发咳嗽,而反流的胃液亦可以直接侵入咽喉、气管,引起慢性炎症。
该案患者治疗时执肺胃两端,肺病用药:苦杏仁、海浮石、牡蛎、浙贝母、桔梗、百部;胃(肠)病用药:乌贼骨、旋覆花、白及、威灵仙、莱菔子、火麻仁、甘草。其中牡蛎、浙贝母、旋覆花、威灵仙、莱菔子均是肺胃同治之品,方中处处体现咳嗽“聚于胃,关于肺”之病机。患者便秘时以火麻仁、莱菔子通腑润肠,亦体现“肺与大肠相表里”的治法。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威灵仙具有显著镇痛、抗炎及促进食管蠕动等功效。金殿春老师认为,部分老年患者的咳嗽常伴有夜间平卧后加重,坐起即减轻,多有胃食管反流的因素,而威灵仙能促进食管平滑肌蠕动,用在此方中恰到好处。
2 小结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云威灵仙:“可升可降,阴中之阳也。其用有四:推腹中新旧之滞,消胸中痰涎之痞,散疴痒皮肤之风,利冷疼腰膝之气。”足可见其走窜之性。其作用于气管平滑肌,能产生止咳平喘化痰作用,这也是威灵仙治疗咳嗽的机制。金殿春老师用威灵仙治疗胃病、食管病取其抗反流的作用,同时兼治咳嗽,颇契合“聚于肺,关于胃”的总病机。由此可见,威灵仙确实为一味肺胃同治的良药。
I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中国民间疗法》2018年第10期第50-51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青龙汤如何能够治好食道癌?
咳嗽久治不愈,原来是胃食管反流引起。
陈宝田教授五十年临床经验方【三小汤】应用医案几则
沈绍功验案精选—心肌病
乌梅、白僵蚕、威灵仙和炒薏苡仁,简单四味药,治疗息肉有奇效
治疗肺结节的关键:肠子堵住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