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增液汤加味—口疮

王某,男,28岁,门诊患者。

初诊

阵发性口腔溃疡一年余,加重3天。

患者自述近一年来,反复出现口腔溃疡,溃疡面灼热、疼痛。近来患者口腔溃疡症状明显加重,灼热、疼痛感明显,进食时疼痛易明显,伴有口渴、口干,纳一般,眠差多梦,小便短黄,大便可,舌红,苔黄,脉弦。

综合脉症,四诊合参,本病当属祖国医学“口疮”范畴,证属阴虚内热证,当以养阴生津,清热消疮为主要治疗原则,方用增液汤加减,整方如下:

生地12g     玄参15g    麦冬20g     石斛20g

黄连12g     黄芩15g    珍珠母30g  生龙骨30g

生牡蛎30g  半夏9g      陈皮15g     木香12g

生甘草6g

7剂,水煎服,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温服。

复诊

二诊:患者自述溃疡面现已愈合,仍伴有口干、口渴,睡眠明显改善,二便调,舌红,苔黄,脉弦。嘱上方继服。7剂,水煎服,日一剂。

按语

        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称“口糜”或“口疮”,口疮病名首见于《内经》。《素问气厥论》说: “膀胱移热于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糜。”关于口疮的病因病机,常见有以下三种:一则心脾积热,二则中气虚寒,三则阴虚火旺。该患者为阴虚内热之证,阴虚不能制阳,以致虚火上炎,灼伤口腔黏膜,则发为口疮;阴虚津亏,不能上濡口舌,则口干、口渴;胃阴亏虚,影响脾胃运化,加之口疮面疼痛,影响进食,故纳一般;阴虚津亏既不能上养头面,又不足以下输膀胱,则失眠多梦,小便短黄。故治宜养阴生津,清热消疮,方用增液汤加减。

        方中生地,养阴生津,清热凉血;玄参,凉血滋阴,泻火解毒;麦冬滋液润燥;石斛,益胃生津,滋阴清热。四味相配,共奏养阴清热生津之功。黄连、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清上、中二焦热邪。珍珠母、生龙骨、生牡蛎,安神定惊以助眠。半夏、陈皮,行气和胃;木香,行气健脾消食。生甘草,调和诸药,使全方共奏养阴生津,清热消疮之功。

        泉泰书院的系列图书,将临床的事、教学的事、科研的事娓娓道来,并且融入了亲情、友情、师生情、医患情……

        坐诊时间:每周五上午

        坐诊地点: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专家门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辩证治疗口腔炎
口疮(阴虚脾热)
半夏泻心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
中医辨证治疗口疮
(余麦口咽合剂)这个药滋阴又降火!口腔溃疡也能治
摆脱口疮,还是得拜托中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