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芪不仅只能补气,还有很多神奇效果,学会应用便是大医

浅析黄芪的几种特殊效用

黄芪,又名黄耆,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黄芪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有2000多年的药用历史,现通常认为黄芪具有“健脾补中、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托毒生肌”的功效,常用于脾气虚证、肺气虚证、气虚自汗、气血亏虚之疮疡难溃难腐或溃久难敛等。然考据历代文献,古代黄芪的应用非常广泛,尚有补肾、养血、活血、止血、祛风、止渴、止痛、除热、通便等特殊功效,兹略浅析。

1 补肾

黄芪补气,通常认为主要是补脾肺之气,然《名医别录》中言其“补丈夫虚损,五劳羸瘦”。《药性论》云黄芪“主虚喘,肾衰,耳聋”。可见,黄芪亦有补肾作用。元代王好古在《汤液本草》中指出黄芪“治气虚盗汗并自汗,即皮表之药,又治肤痛,则表药可知;又治咯血,柔脾胃,是为中州药也;又治伤寒尺脉不至,又补肾脏元气,为里药,是上中下内外三焦之药”,明确指出黄芪可以“补肾脏元气”。唐代《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肾脏·补肾第八》59首方剂中,含黄芪的有13首,以黄芪冠名的方剂有5首,即黄芪建中汤、黄芪汤、乐令黄芪汤、黄芪丸2首,表明运用黄芪补肾气在古代非常广泛。

2 补血

李东垣创制当归补血汤,方中重用黄芪,一般多认为该方意在补气而生血,但笔者认为黄芪也有直接的“补血”功效。黄芪“补血”之说首载于《日华子本草》,书中言:“助气,壮筋骨,长肉,补血。”即明言黄芪“助气”与“补血”并存。从补气生血角度认识黄芪“补血”功效的文献记载颇多,清代杨时泰在《本草述钩元》言其“生血”,乃“试就其益卫而即能生血者参之,血故液所化,液即气所化也”。清代陈士铎《本草新编》亦认为黄芪“补血独效。盖气无形,血则有形。有形不能速生,必得无形之气以生之”。故黄芪的“补血”之功,无论是直接补血还是补气生血,补血之功明矣。

3 活血

黄芪“活血”之功首见于《名医别录》“逐五脏间恶血”。《日华子本草》言黄芪能“破癥癖”,张元素《用药心法》载黄芪能治“血脉不行”,张璐《本经逢原》认为其“能通调血脉,流行经络,可无拟于壅滞也”。仲景名方黄芪桂枝五物汤,就是以黄芪与桂枝、芍药、生姜、大枣合治血痹、肌肤麻木不仁。《圣济总录》中记载“黄芪散”用于治疗伤折疼痛,该方主要组成为黄芪、续断与当归。现代药理实验证实黄芪有活血之功,一是通过扩张血管、提高心泵血功能来改善血液动力学;二是改善血液流变学,表现为减少血小板黏着和聚集、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抗血栓形成、降低血脂、改善动脉硬化。

4 止血

通常认为,黄芪能补气摄血,其止血作用是通过补气而发挥,主要用于气虚出血证。但考古代文献黄芪亦有直接的止血作用。《日华子本草》载黄芪治“肠风,血崩带下,赤白痢”。《证类本草》引《孙用和方》云:“治肠风泻血:黄芪、黄连等分,上为末,面糊丸如绿豆大。每服三十丸,米饮下。”《圣济总录》载:“吐血不止,黄芪二钱半,紫背浮萍五钱,为末。每服一钱,姜蜜水下。”郑曙琴等报道,黄芪在3 058首古方中有141首治疗吐血、呕血、鼻衄、咳唾脓血、尿血、便血、妇科出血等证,可见黄芪有较好的止血疗效。

5 祛风

清代柯韵伯在《古今名医方论》中有言:“惟黄芪能补三焦而实卫,为玄府御风之关键,且无汗能发,有汗能止,功同桂枝,故又能除头目风热、大风癞疾、肠风下血、妇人子脏风,是补剂中之风药也。”柯氏认为黄芪“功同桂枝”,可用于内外风疾,属“补剂中之风药”。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云:“《本经》谓主大风者,以其与发表药同用,能祛外风,与养阴清热药同用,更能熄内风。”,明确指出黄芪有祛风之功。宋代《本草衍义》记载:“唐许胤宗为新蔡王外兵参军,王太后病风,不能言,脉沉难对,医告术穷。胤宗曰:‘饵液不可进。’即以黄芪、防风煮汤数十斛,置床下,气如雾熏薄之,是夕语。”文中并指出防风与黄芪世多相须而用治风疾。郑曙琴等报道在治疗中风古方中含黄芪者有140方,风疾包括诸风杂治、五脏中风、偏风、中风四肢拘挛不得屈伸、风偏枯、风不仁、风瘫痪等。

6 止渴

《名医别录》云黄芪“止渴”。清代张山雷《本草正义》释曰:“甘能益津液,温和则润泽,而芪秉升举之胜,助其脾胃津液,斯口渴自止。”张氏认为黄芪具升举之性,能助津液而止渴。《本草纲目》引《外科精要》曰:“治渴补虚,男子妇人诸虚不足,烦悸焦渴,面色萎黄不能饮食,或先渴而后发疮疥,或先痈疽后发渴,并宜常服此药,平补气血,安和脏腑,终身可免痈疽之疾……名黄芪六一汤。”表明黄芪可用于各种渴证。《医学衷中参西录》记载运用黄芪汤治愈胡适的消渴证。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有降血糖及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作用,常用于糖尿病的治疗。

7 止痛

张元素《珍珠囊》载黄芪“诸痛用之”。本草文献关于黄芪止痛阐述不多。但据郑曙琴等报道,古代治疗各种疼痛如风湿痹痛、头痛、腹痛以及妇科疼痛等方剂和医案中,常配伍黄芪,表明其具有良好的止痛功能。如《本草纲目》引《永类方》:“尿血沙淋,痛不可忍。黄芪、人参等分为末。以大萝卜一个,切一指厚大,四五片,蜜二两,淹炙令尽,不令焦,点末食无时,以盐汤下。

8 通便

黄芪还具有润肠通便之功,可用于老年习惯性便秘。《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记载“黄芪汤,治年高老人大便秘涩”。黄芪汤主要药物为黄芪、陈皮,书中并指出“秘甚者不过两服愈,常服即无秘涩之患。此药不冷不燥,其效如神。”现代医家多在黄芪汤基础上加减,用于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

通过整理古代文献,发现作为补气良药的黄芪还具有补肾、补血、活血、止血、祛风、止渴、止痛、通便等作用,可见其临床应用甚广,值得进一步研究与利用。

 本文摘自《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第3-4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常用药对总结
解痉系列方对中风后上肢痉挛(山东中医药大学)
黄芪
本草从新 卷一草部 山草类黄芪
川芎擅长祛风行血,黄芪功擅补气升阳,二者...
讲下黄芪的搭配,不是单纯的补气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