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前列腺炎Ⅰ号经验方治疗难治性Ⅲ型前列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
第 1295 期
作者 / 1朱勇 1葛晓东 1施勇 1郭军华 1刘正建 1曾庆琪 1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盐城市中医院男科 2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中西医结合系
编辑 / 刘刚 ⊙ 校对 / 赵馨
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s,CP)是成年男性最为常见的生殖系统炎性疾病之一,发病率较高,同时可继发性功能障碍和不育症等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大部分CP患者通过相应的中西医治疗后,其临床症状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而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部分CP患者病情缠绵难愈、易于复发,临床治疗效果不佳,国内泌尿男科同行称之为“难治性慢性前列腺炎”(refractory chronic prostatitis,RCP),并开展了一些相关的临床研究。我们应用前列腺炎Ⅰ号治疗部分RCP患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4月至2017年3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盐城市中医院男科就诊的诊断为难治性Ⅲ型前列腺炎患者53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7例,ⅢA型9例,ⅢB型 18例,年龄(33.26±6.25)岁,病程(12.65±8.32)个月;对照组 26例,ⅢA型 10例,ⅢB型16例,年龄(34.38±7.14)岁,病程(11.47±7.84)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项目经盐城市中医院伦理委员会研究通过(YZYLL2015007),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诊断纳入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①符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制定的Ⅲ型前列腺炎诊断标准;②年龄20~50周岁;③病程>6个月;④经常规中西医药物治疗1个月以上无效。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慢性前列腺炎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试行版)》中的湿热瘀滞证标准,主证:①尿频、尿急、尿痛;②下腹部、耻骨上区、外生殖器区、会阴部、腰骶或肛周坠胀疼痛不适;③尿道口滴白。次症:尿不尽、尿余沥、尿黄、尿道灼热感;阴囊潮湿;舌质黯或有瘀点、瘀斑,苔黄,脉弦或涩,凡具备以上1项主证和2~3项次证即可诊断。
1.3 排除标准:①急性前列腺炎患者;②合并其他泌尿生殖系统炎症疾病;③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或前列腺肿瘤;④合并心、脑、肝、肾、造血系统等器官严重疾病;⑤药物治疗依从性差;⑥正在接受其他药物临床试验者。
1.4 治疗方案:治疗组给予前列腺炎Ⅰ号(萆薢15 g、石菖蒲 5 g、台乌药 6 g、益智仁 10 g、威灵仙15 g、冬瓜子 30 g、白芷 8 g、马鞭草 30 g、茯苓 12 g、皂角刺10 g、菟丝子10 g、五味子6 g、水蛭3 g)1剂/d,早晚2次各煎取200 ml饭后30 min口服。对照组给予锯叶棕果实提取物(saw palmetto extract,SPE,德国泰德制药公司生产)160 mg,2次/d,口服。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
1.5 疗效评价:①NIH-CPSI评分;②中医证候评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主证和次证按病情程度分为无、轻、中、重,主症分别计 0、2、4、6分,次症分别计 0、1、2、3分;③尿动力学指标:最大尿流率(Qmax),平均尿流率(Qavg);④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
1.6 安全性指标:于治疗前,治疗后4、8周分别评价。定期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
1.7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共有48例完成临床观察,5例失访,其中治疗组失访2例,对照组失访3例。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CPSI评分比较: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治疗4、8周后患者疼痛评分、排尿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总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治疗8周后各项目指标改善程度要优于治疗4周(P<0.05)。对照组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相比,NIH-CPSI各项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8周后各项目指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各治疗阶段与对照组相比,NIH-CPSI各项评分(除治疗4周后生活质量评分和总评分外)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CPSI评分比较 (
±s)
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治疗8周后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尿动力学指标比较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患者治疗4、8周后中医证候评分、Qmax、Qavg均显著改善(P<0.05),治疗8周后中医证侯评分及Qavg改善程度要优于治疗4周(P<0.05)。对照组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相比,尿动力学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中医证候评分改善(P<0.05);治疗8周后各项目指标较治疗前均改善(P<0.05)。治疗组各治疗阶段与对照组相比,中医证候评分、Qmax、Qavg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HAMD和HAMA评分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患者治疗4、8周后HAMD、HAMA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治疗8周后各项目指标改善程度要优于治疗4周(P<0.05)。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治疗4、8周后HAMD、HAMA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各治疗阶段与对照组相比,HAMD、HAMA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安全性指标观察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有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等检查均正常。
表2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尿动力学指标比较 (
±s)
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治疗8周后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3 两组患者HAMD和HAMA评分比较 (
±s)
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治疗8周后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前列腺炎属中医学“精浊”、“白淫”等范畴。《证治准绳·赤白浊门》指出“溺与精,所出之道不同,淋病在溺道,浊病在精道”。《景岳全书》指出“淋之为病,无不由乎热剧,不容辫矣”;“有浊在精者,移热膀胱,则溺孔涩痛,此皆白浊之因热也”。其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脾肾亏虚为本,湿热、瘀浊为标,病位在精室。中医药治疗CP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能显著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减少复发和相关并发症的产生。
CP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病原体感染学说、尿液反流学说、免疫学说、氧化应激学说、神经内分泌学说、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及精神心理因素等几个方面是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Ⅲ型前列腺炎是CP最为常见的一个类型,目前还没有标准统一的治疗方案,其总的治疗原则为减轻疼痛、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疗法(抗菌素、植物制剂、α受体阻滞剂、非甾体抗炎药等)、生物反馈治疗、局部物理疗法。
SPE为植物制剂的一种,具有类α受体阻滞剂和抗雄作用,能够松弛膀胱和前列腺部位的平滑肌以及抑制5α还原酶的活性减少睾酮向双氢睾酮转化,达到减轻疼痛和改善排尿的作用。韶云鹏等研究提示SPE可有效地改善ⅢA型前列腺炎患者出现的下尿路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本次研究亦证实连续使用SPE 8周能有效改善Ⅲ型RCP患者的NIH-CPSI评分、中医证候评分以及尿动力学指标,但HAMD、HAMA评分无改善。
曾庆琪教授在精室理论指导下,以程氏萆薢分清饮为基础方进行组方,结合国医大师王琦教授和国家级名中医徐福松教授的相关经验创制前列腺炎Ⅰ号,已申请国家专利并获授权。方中台乌药、益智仁、菟丝子、五味子益肾补虚,茯苓健脾化湿,萆薢、冬瓜子、马鞭草清热利湿,石菖蒲、威灵仙、白芷通络利窍,皂角刺、水蛭活血止痛,诸药合用共奏益肾导浊、活血止痛之功。前期基础研究提示前列腺炎Ⅰ号能有效降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NP)大鼠血清及前列腺组织炎症因子的表达,同时具有抑制前列腺组织纤维化的作用。相关临床研究亦证实前列腺炎Ⅰ号能较好地减轻Ⅲ型前列腺炎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本次研究提示前列腺炎Ⅰ号治疗4周、8周后均能有效改善Ⅲ型湿热瘀滞证RCP患者的NIH-CPSI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尿动力学指标、HAMD和HAMA评分,治疗8周疗效要优于治疗4周。前列腺炎Ⅰ号对于Ⅲ型湿热瘀滞证RCP患者治疗4周、8周的临床疗效均显著优于SPE。
RCP患者病程长、病情反复发作,本次治疗前调查显示Ⅲ型RCP患者的HAMD和HAMA评分较高,患者长期处于抑郁、焦虑状态。前列腺炎Ⅰ号根据中医理论“久病多虚、多瘀”,从补肾活血、利湿导浊着手,根据整体观念对患者进行综合调治,不仅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对于患者的精神状态亦有明显的改善,有效降低了Ⅲ型RCP患者的HAMD和HAMA评分,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正是其临床疗效要优于SPE的原因之一。此外,笔者发现在对RCP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仔细的心理疏导和详尽的健康宣教必不可少,能较好地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从而加速疾病的恢复。
本次研究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观察了前列腺炎Ⅰ号治疗Ⅲ型湿热瘀滞证RCP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提示其近期疗效确切、安全性好,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然而本次研究收集临床病例数较少,且没有进行后续远期疗效随访,有待于后期进一步研究完善。
I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中华男科学杂志》2018年第7期第640-644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平衡火罐辅助治疗肾虚湿热型慢性前列腺炎46例临床研究
自我管理教育模式在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中的应用观察_高敬花
创伤后应激障碍急性期5
“通督调神”针刺法干预慢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JAMA 子刊:临床试验证实益生菌可有效治疗抑郁症
科研证明-太极拳训练对抑郁障碍相关性失眠患者的睡眠、抑郁焦虑状态有改善作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