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苓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黄苓汤(《伤寒论》)

【组成】黄芩30g 芍药20g 炙甘草20g 大枣12枚

【用法】水煎,去渣,分3次服。

【主治】肝脾不和,下利腹痛,身热口苦,舌质红,脉弦数。

【证析】下利腹痛是本方主证,用脏腑辨证定位,病位在脾。兼见身热口苦,舌红脉数,用八纲辨证定性,病性属热。下利而兼腹痛,是因肠道挛急,肠道之所以挛急,是因膜络痉挛,肝主周身筋膜,所以下利与腹痛并见是肝木乘脾所致。综上,此证的基本病理是外邪相侵,津气宣发之机被阻,内归肠道,气郁化热,津凝为湿,肠道挛急,湿热下注,成为下利腹痛。

【病机】肝脾不和,湿热下注。

【治法】清热止利,柔肝缓急法。

【方义】下利而兼腹痛,显然是因肠道挛急,致使饮食所化之糜不待肠道吸收,立即被迫下行。所以,欲达止利目的,必须缓其肠道急迫,欲缓肠道急迫,必须柔肝缓急。此证病性属热,又当清热,柔肝清热并举,才能全面兼顾。故本方以黄芩为主药,清肠胃肝胆之热。胃肠邪热得清,身热下利等证可愈;肝胆之热去,口苦等证亦可随之而解。白芍为柔肝佳品,甘草、大枣为缓急要药,通过柔肝缓急,可解肠道挛急而止腹痛,可缓肠道急迫而止泻利。四药合用,共呈清热止利,柔肝缓急功效。

学习此方,应该注意三点:

①病机:此证病位虽在肠道而病机牵涉到肝,盖腹痛下利皆因肠膜挛急而肝主筋膜故也。

②治法:清热是解其气郁所化之热,柔肝缓急是解其肠道之急,一是针对流动的基础物质施治,一是针对固定的组织结构施治,这种双管齐下的治疗措施,为学者提供了良好的思维范例。

③黄芩与芍药间的配伍关系:此方除治泄泻以外,又能治疗下痢。邹润安说:“仲景用黄芩有三偶焉。气分热结者,与柴胡为偶;血分热结者,与芍药为偶;湿热阻中者,与黄连为偶。以柴胡能开气分之结,不能泄气分之热;芍药能开血分之结,不能清迫血之热;黄连能清湿生之热,不能治热生之湿。之械斗,但去其斗者,未平其致斗之怒,斗终未已也。故黄芩协柴胡能清气分之热;协芍药能泄迫血之热;协黄连能解热生之湿也。”此证的下痢,由于热邪迫血下泄所致。故黄芩与芍药同用,一“开血分之结”,一“泄迫血之热”。

【应用】本方既可治疗热泻腹痛,又可治疗痢疾。治痢可随证加入清热解毒的黄连、苦参、地榆;凉血的地榆、牡丹皮之类,疗效始著。

【化裁】

1.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伤寒论》即本方加半夏、生姜。治黄芩汤证兼呕逆者。可用于热性胃肠呕泻病变。

2.黄芩芍药汤(验方)即本方去大枣。治热泻腹痛及火升鼻衄。治鼻衄加青蒿、青黛、栀子、牡丹皮,疗效更好。

【歌括】

黄芩汤用芍草枣,清热止利止痛好,

肝木乘脾痛泻痢,柔肝缓急建功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缓急止痛药,芍药配甘草
略论《伤寒论》中芍药的运用
缓急止痛芍药配甘草
芍药汤
方剂试试理解记忆——清热剂,脏腑热
《伤寒论》中“热利三方证”的区别运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