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冬季最有效的感冒药

感冒最基础的分为伤寒和伤风,除了常见的头疼,咳嗽,嗓子疼,流鼻涕之外,最大区别:

1、伤寒无汗

2、伤风汗自出。

另外,稀鼻涕一般是伤风,浓鼻涕一般是伤寒,一般,仅供参考,也有风寒并中的情况。

《伤寒论》是从感冒这种急症开始治疗,方剂开好,基本是1-3小时就痊愈。感冒最常见的是伤寒和伤风,最基本的区别是伤风自己出汗,伤寒不出汗:

1、治疗伤风的经典方剂桂枝汤,君药是桂枝加芍药;

2、治疗伤寒的是麻黄汤,君药是桂枝加麻黄。

3、风兼寒有内热,用大青龙汤,舌头黄,属于内热。

4、风兼寒有内寒,小青龙汤,舌头白,属于内寒;

伤寒的分季节治疗

1、大法,春夏伤寒用麻黄汤。

2、大法,冬季伤寒内脏多寒用温法,麻黄汤加四逆汤,也可以单独用四逆汤。四逆汤可以自己查资料,在此省略。

麻黄汤:

麻黄三两 桂枝二两 杏仁70枚 甘草(炙)一两(汉朝古方)

据李可考证汉朝古方一两约等于15.6克。现今常用方剂麻黄(去节)6g 桂枝4g 杏仁(去皮尖)9g 甘草(炙)3g,因历史计量考证不严格,用量过少,药效根本达不到,效果差,对中医效果有很不好的影响。

桂枝汤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桂枝、麻黄都有发汗作用,但是发汗有前提,伤风不用麻黄汤,不然会出毛病;伤寒用麻黄汤,如果用了桂枝汤,只能治疗一部分,一般伤寒了,用桂枝汤能退烧,但是其它症状可能不会全好。

中医发汗有两个条件,第一是中气不虚,第二是小汗,如果中气虚再发大汗,那是大忌讳,所以桂枝汤、麻黄汤都有甘草之类的补中气的药作为基础。

所以,关于捂汗

1、但凡你吃点热药、补药、热食,再捂小汗,伤寒都能得到一定的减轻。

2、如果你空着肚子,捂了一身大汗,有可能好,也有可能造成内虚。

3、如果你吃了泻药(大黄之类)、寒凉药(金银花、西瓜之类)、西药(一般的西药都是寒凉属性)、冷食物(冰激凌),然后再捂汗,那就犯了大忌讳,有可能丧命。

4、伤风,本身在冒汗,有人会感觉难受、虚出了一头汗,这都属于自身冒汗,千万不能随便捂汗。

关于冰敷退烧

伤寒,再用冰敷治疗,雪上加霜。烧退了,那并不是治好了,而是病情转移到了脾胃;或者间歇性发烧,就是中医说的忽冷忽热,连续好多天发烧,一会好,一会犯,因为伤寒已经入里,转化成一种烧,多数是肝胆,烧的不那么高,如果出现口苦,恶心,说明转化到胆经,可以用小柴胡颗粒退烧;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伤寒这种病在自然情况下,一天转移一个内脏,所以你不用治疗,只要不再着寒,一般的伤寒发高烧就是一天。体质好的人,如果使用这种方法暂时退热,能睡觉,也是可以自己好的。

简略疗法:

伤风

小儿柴桂退热(6-8袋类似于桂枝汤)+六味地黄丸(30-50粒),量少达不到药效。

伤寒

伤寒发烧,可以用风寒感冒颗粒,类似麻黄汤,病情严重出现器官衰竭或者在冬季可以加金匮肾气丸+小柴胡颗粒(类似四逆汤)80-100粒内服,发汗烧即刻退去,量少了,无法发汗,发挥不了效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风感冒的克星,中医智慧结晶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温病祖方,治疗发热咳喘不可错用
《医学集成》
[分享]吴佩衡:中药十大“主帅”
《伤寒论》第25条解秘
《伤寒论汗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