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赵嘉盟为李红梅新书《人间值得》作序——《尘埃中的晶莹》
尘埃中的晶莹
——《人间值得》序言
作者/赵嘉盟
壬寅年桂月,《人间值得》这本书的出版才正式接近尾声,延续了接近一年的时间,在经历了多次的修改和完善之后,看着手中厚重结实的样书,我和作者的心情一样欣悦。这本书的出版过程算是一次难产,涉及到多次的增删,为的都是将更好的作品展示在读者面前。我既作为这本书的出版者,又作为这本书的读者,我深知这本书的意义与价值,过程中为之付出再大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在此之前,李老师多次邀我为这本书作评,这也正合我的意思,多次有提笔的冲动,为此书写下些文字,发表些个人的拙见,定算不上评论,只是作为读者阅后不吐不快的感受。
初读此书,其间记录的生活琐事并未引起我的强烈注意,原以为是作者对生活的简单记录和规整。但读过整本书稿的我,关掉文档后不禁深深吐出一口气。这哪是些琐碎的日记呀,分明是一个时代中一群人的生存剪影。作者的笔触又哪里仅是记录啊,其中的思考与深意是平凡人生活中的不朽哲学与真谛。我愿用一句话来形容整本书予我的感受:越是平凡的越是伟大的,越是真实的越是感动的。作者李红梅作为一个普通农村的女性,在简朴的农村生活中,没有被生活的苟且所击败,而是心怀理性、崇尚自由、追求爱情、坚持信仰,将诗和远方的田野嫁接在朴素乃至简陋的农村生活中,以枯槁的生活为画笔,以深沉的土地为画板,以不断升华炙热灵魂为色彩,描绘出一种生存状态。这一定不仅仅是李老师一个人的崇高理想,我想在底层的人民中,一定有一群像李老师一样灵魂高尚的人,他们还没有完全被生活的现实磨光棱角,他们还有理想在胸膛中翻涌,这不是一个人的伟大,这是一个民族不断革新的动力和表现呀!每每想到这里,我都不禁为像李老师一样的这群人投以崇高的敬意,更为我们的民族精神不断觉醒而潸然泪下。伟大永远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是每个平凡人的信仰。
回想在这本书的出版过程中,李老师多次对作品的价值产生怀疑,认为琐碎的不如宏大的,认为自我的不如公众的。我想我可以明确的回答这个问题:大而空的语言,华而浮的修辞只是一篇文章姣好的容颜,而其内核的高贵与感动,才是一篇文章的品格与涵养。《人间值得》一书中的话题没有宏大的,修辞没有华彩的,正因如此,它所讨论的问题是真实的、能戳到痛楚的,它所反映的哲思是深刻的,是属于普罗大众的。这正是这本书感动我的地方。下面我截取几个切面,具体谈一谈感动我的触发点在哪。
首先是“勇敢”,很多的现实难题是无法选择的,出生在何等家境,成长于怎样时代,甚至包括病难灾害都是冥冥中所设定的。但弗洛姆说:“人的意识是自由的。”这种自由是被拘束的,是每一个人亟待发掘的资源,敢于突破桎梏,这需要的正是勇气。伟大之所以伟大,是因为虽身处逆境,但仍对未来自己坚定的方向心怀信心。在填饱肚子都是问题的时代,物质的诱惑是人性的需求,李红梅有“嫁给爱情”的勇气,这是对精神的追求,是未屈服于现实生活的集中表现。无论选择之后的结果会是怎样,敢于发挥精神的主动性,而非被动地接受,这可见李红梅的勇敢。外出务工、经商,一无所有的李红梅,凭借着自己的勇敢和努力,脚踏实地,才换来肚中有食、心中有书的理想生活。何为勇敢?勇敢的表现在于变通与突破,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敢于思变,突破现有困境,便是取得成功的开始。用《人间值得》中的一句话总结就是:在困难面前,如果不突破,就永远困在那里难,突破了困,就只剩难了。
其次是“奋斗”,李老师通过半生的努力,在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基础上,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并凭借自身的奋斗,努力让两个女儿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走上凭借智力和能力换取美好生活的道路。“艰苦奋斗”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本色,是每一个普通人每天都在践行的高尚品格。她深知“等风来不如追风去,追逐的过程就是人生的意义。”无论终点如何,努力奋斗的过程是对结果最无悔的证明。
再说“思考”,思考分为学习中的思考和对生活生命的思考。对学习的思考是一个人文化和精神领域进步的原动力,自幼我们便听过论语中关于思考的解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以此来启发思考。李红梅在照料家务的同时,在做家政工作的罅隙时间里都不断坚持对文字的追求,通过阅读、听课来不断丰富自我,在繁杂而琐碎的现实生活中开辟纯洁的一隅净土。在学习中不断思考能够为生活解惑,从学习和思考中寻找良药,解救现实中种种不如意。在学习中进步,又在思考中升华。
而对人生与生命的思考,是一种哲学的根源的思考,莎士比亚说:人生如戏,生命是舞台,每个人就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且让每个人都好好走过有意义的一趟。当作者开始思考生命的价值反思作品的意义,这便是超脱物质的成长过程,或许在探究的终点里没有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但过程于人精神的飞越是不平凡地展示。不必担心焦虑,不必过分地陷身于精神内耗,要明白这些作为副产品的糟糕情绪是鞭挞人进步的藤条,疼痛着,腾飞着。
谈及生命的意义,古今中外多少的能人志士不断求索,既有“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的享受生活派;又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勇担重任派;还有“任他尘世多喧嚣,静我凡心立功名。”的洒脱出世派。而我认为当你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这一刻起,你的人生便富有了意义,我的恩师曾教导我:当你发现人生无意义的时候,你已经比别人成就更多的意义了。那些终日“摆烂”的人,绝不会思考生命的真谛。所以,切忌妄自菲薄,不要驻足停滞,要在过程中寻找意义。
然后是“善良”。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善良的人不仅体现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各个方面,更体现在对待父母的“孝”与“敬”。李红梅深知母亲的不容易,以慈善的心灵关爱着自己的父母与公婆。但对父母的感恩哪里经得起岁月的蹉跎,正所谓“子欲养而亲不待”。拼命打拼的人们为了赚更多钱来报答父母,而牺牲了陪伴。到头来,钱赚到手后却意识到父母已不再,最终只能追悔莫及。“父兮生我,母兮鞠我”能做到最基本的“孝”,才是道德发育的起点。
李红梅的善良还体现在其他的方方面面。一个底层的劳动者拥有的教育自然是匮乏的,但也是人性中的“善”保存最完整的。善良乃人之初时得,是谓初心,能在不断历经磨难见证黑暗之后继续保持就是不忘初心。在对待朋友、亲戚、邻里、生意伙伴,甚至对待负债的债主都能从其言语行表中窥探出那一份单纯的善。还有对待猫猫狗狗的疼爱,在宠物发生不测之后的痛心,在与走失的猫重逢之后的惊喜,都能看出作者对于弱小生命的关照和惦念。“如何对待别人,别人便如何回报你;你付出的善良里,藏着你未来的路。”命运也一定不会愧对这份善良,更多的幸运正在向这里招手。
李红梅一生追求文学之梦,这也是她心中不变的信仰,激励着她,鞭策着她。书中写道:“是脱离生命沉思的虚幻,很飘,很美,很舒服。我沉迷在这样的舒服中有那么一段时间,突然在某个夜晚,警觉地问自己:这样的生活,是我想要的生活吗?我的文学爱好呢?我的书写习惯呢?我需要大补特补的文化知识呢?我难道就要这样沉沦下去吗?”可见文学已经从爱好晋升为一种信仰,能在内心为自己敲响警钟,不断打造一种秩序感,警醒松懈,催使进步。两种信仰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强大的内在修养。我虽无宗教信仰,但我十分明确我的内心中居住着属于自己的“神”。我曾为之写诗,节选片段以供欣赏:“《宗教是被神界和现实来回撕扯的人》天堂之眼,注视着众神/壁画是宗教的皮肤,诵经的雷声/篆刻了一座座神庙/土地中沉睡着信仰的根脉/比土地更高的是跪拜的人/他们的膝盖坚固得像一座城墙的砖/或者深海之礁,因信仰而锻打……”
停笔在此,潦草收尾。书中相对完整地记载了作者从少年到至今的重要经历与事件,以上我所谈感受只不过是管中窥豹,只是截取几个片段来跳跃性地体会。其中还有反映出为人处世、家庭伦理、国际形势、乡村发展等等的许多内容,篇幅有限不能逐一讨论。若要完整地了解内容还需要精读全文,用文字的整体性的魅力感染你,用突破时间的连续性的记述来引领你。最后我祝愿李老师爱生活上更加愉悦顺心,在文学上不断进取、笔耕不辍,不断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以飨读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惠特曼与狄金森,美国诗坛双星
【清风诗苑】朱开见/春风,已吹满我的人间
【新书预告】特里·伊格尔顿 | 911之后的文化与信仰危机
诗歌||我信仰的那些神正在老去(外一首)
惠特曼《草叶集》中的"自我"观念
宗教大法官的传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