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崔章信老中医运用仲景第一方:桂枝汤临证笔录,一方多用

崔章信桂枝汤临证笔录

营卫不和兼脾胃虚弱证

耿某,男,60岁。 病史: 阵发性发热10天,每日发热一两次(37.6~38℃),伴有自汗,纳谷减少。三赴医院,未见诊治效果,后转中医科。

中医检查: 舌苔薄白,舌质淡,脉浮而无力。证属营卫不和,卫不护营。治当调和营卫,方拟桂枝汤加减,轻轻发汗,以达止汗目的。连服三剂,出乎我的意料,竟然毫无效果,依据发热汗出,且有加重之势。细细询问,方知患者纳谷渐少,体重渐轻,大便溏薄,舌苔薄白,舌质淡,脉缓无力,证乃营卫不和兼脾胃虚弱。选方:桂枝汤,增益甘温除热之品。

拟方:桂枝6g、白芍6g、生姜6g、大枣5枚、甘草6g、炙黄芪30g、党参15g、当归12g。续服三剂,发热自汗,日发减轻,食欲增加,大便溏薄量少。上方续服四剂,诸症已愈。后以香砂养胃丸,9g,每日两次,口服。以资巩固疗效。

心语:夫营卫者,卫行于脉外,营行于脉内,实为气血也,故又称卫气营血。由于气为生血之源,血为生汗之源。气血宜扶宜养,方保体温恒定;脾胃宜健宜和,方保气血充沛。若营血济于卫气,则不发热,若卫气外护于营血,则不出汗。 桂枝汤加入甘温养血之品,如黄芪、党参、白术,脾胃健运,气血化生充沛,故热退汗止,纳增,大便成形,体重渐升。 临证投用桂枝汤,凡不生效者,应考虑健脾和胃兼益气养血,大多生效。

表虚低热证

例一: 崔某,男,40岁。 病史: 因饮食不节,贪凉过多,而致发热腹泻,应用抗生素治疗,发热腹泻已瘥,但体力未复,抵抗力稍弱,复遇西北寒流而感冒、低热不退,汗出,体温37.5~38℃,迁延半月不愈。曾赴医院胸透、化验等皆正常。患者疑有大病,所以前来就诊中医。 中医检查: 舌苔薄,舌质淡,乳蛾不红肿,脉浮无力。证乃卫强营弱。原有腹泻体弱,复感风寒而感冒。治当调和营卫。选方:桂枝汤。

拟方:桂枝6g、白芍6g、生姜6g、大枣5枚、甘草3g、黄芪12g、当归10g。连服四剂,每日一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温服。患者服一剂,微微汗出而低热退净。 心语: 桂枝汤,调和营卫,治疗体虚低热,常获良效,临床可反复应用,进一步观察、研讨。

例二: 王某,女,40岁。 病史: 近三个月来,虽然按时来潮,但是,月经量多,失血过多,头晕,心悸,出汗量多,怕冷又怕热。 中医检查: 心肾不调(更年期综合征)。

拟方:二仙汤、八味、芪归之意组方。仙灵脾15g、黄柏10g、生地黄15g、熟地黄15g、五味子12g、当归15g、煅牡蛎40g、巴戟天12g、知母10g、山萸肉12g、黄芪30g、浮小麦40g。七剂,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温服。连服七剂,毫无效果。头晕,心悸,神疲乏力加重,白天汗出量多。舌苔薄白,质偏红,脉浮按无力。心中突然想到《伤寒论》。

选方:桂枝汤。拟方:桂枝12g、白芍12g、生姜6g、大枣5枚、炙甘草12g、生黄芪15g、当归12g。连服三剂,服药后喝热粥,盖被,取微汗。休息一晚,诸症皆瘥。省下两剂药。

心语: 治病不在贵贱,而在辨证准确。前药贵而无效果,后药便宜,但效果甚佳。

自汗量多证 例一: 赵某,男,30岁。 病史: 爱美之心,促使其穿戴单薄,而经常感冒,反复发热,头身疼痛。病情加重,故赴医院,检查无大碍,服用解热镇痛药而缓解。但是,身体越来越虚弱,动不动就出汗,有时甚至汗多湿透衣服。经朋友介绍,遂来就诊。

中医检查: 舌苔薄白,舌质淡,脉浮而无力。证属营卫不和,肌表空虚,自汗量多。

选方:桂枝汤加味。拟方:桂枝12g、白芍12g、生姜0g、大枣5枚、甘草6g、五味子10g。三剂,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温服。服用一剂后,自汗减少,两剂后汗止。

心语: 桂枝汤加五味子,取其酸敛而止汗的功效。

例二: 崔某,男,20岁,夏季。 病史: 上初中时,由于临考紧张,出汗渐多,开始头部出汗,继而遍及周身。老师说,孩子体质虚弱,应当加强锻炼。从此加强锻炼,慢跑习武,坚持一年,身体壮实,临考不紧张,学习成绩上升。但是,唯有出汗不减,甚至有增无减之势。为此,多处询诊求方,但是无效。早就有人建议请中医诊脉,患者惧怕服用苦味汤药,因此迟迟未就诊中医。后来,患者翻书看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对他振动很大,于是请求父母带着去看中医,吃中药。

中医: 问其生活习惯如何?答:习惯冷水浴。证乃营卫不和,肌表空虚所致。

选方:桂枝汤加味。拟方:桂枝12g、白芍12g、生姜10g、大枣5枚、甘草6g、荆芥6g。连服三剂,汗止痊愈。为防复发,以1g五倍子打粉,凡士林调匀,涂肚脐,绷带固定,三日更换一次。连用十次,从未复发。若皮肤过敏,痒甚,则揭去不用。

心语: 自汗量多,临床常见,查看资料,皆说气虚自汗,阴虚盗汗;自汗白天发生,盗汗入夜发生。这给人造成不同程度的痛苦,吾曾见一病例,患者手汗如滴水,应用五倍子1.5g打粉,凡士林调匀,涂患者脐部,绷带固定,三日更换一次,连用十次,近期疗效甚好,需要进一步观察。

例三: 王某,男,30岁。初诊:2005年8月1日。 病史: 患有汗多湿衣证多年。 中医检查: 舌苔薄白,舌质淡,脉浮而无力。汗多湿衣为主症,舌苔脉象为体征。体征确定主症为卫强营弱证。

选方:桂枝汤加味。拟方:桂枝12g、白芍12g、生姜10g、大枣5枚、炙甘草6g、香薷10g。服用三剂,自汗已瘥。为防复发,仍予五倍子1g,外用敷贴肚脐,方法同前例。

心语:

(1)观察舌苔、诊察脉象是为辨证重点。

(2)桂枝汤加用香薷,因其性味辛而微温,归入肺经。功用可调和营卫,是夏季常用时令用药。

(3)夏令感冒,必加香薷,效果更好。

脾肾两虚下利证

例一: 赵某,女,30岁。

病史: 顺产一胎,男儿,养月子不慎,饮食生冷,伤害脾胃,中焦不运,大便初起泄泻,后转溏薄,甚时清水,脘腹胀满,腹部发凉,时时隐痛。

中医检查: 舌苔薄白,舌质淡,脉沉弱。证乃脾肾阳虚,以桂枝汤加附子、党参,健脾温肾为治则。

选方:桂枝汤加附子。拟方:桂枝12g、熟附子(先煎)6g、白芍12g、生姜10g、大枣5枚、党参15g、炙甘草10g。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温服,七剂。七剂服完,下利已止,但仍感神疲乏力。上方加炙黄芪30g、当归12g、焦三仙各12g,再服七剂。服完七剂,上腹隐痛已经痊愈,饮食香甜,备感力增。为巩固治疗,以香砂养胃丸缓以调之。

心语:

(1)月子疾病,多传难治,其实不难,本例临证关键在于辨证,辨证准确,疗效则佳。

(2)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小小婴儿,全为气血铸成,方中加入炙黄芪、当归,补养气血,乃为病理所需。

例二: 孟某,男,40岁。 病史: 患者腹泻三年,缘由吃饭特快,几乎不咀嚼即咽,伤及脾胃而发病。平时大便溏薄,稍吃寒凉食品,或在饭店吃饭,即腹泻,水样大便。近年来,病情加重,吃什么拉什么,据说是“完谷不化”,甚至水泄。身体消瘦如柴,体重不断下降,神疲乏力,汤水难进。四方寻医,中西药品,全都用过,可说无效。大医院多次去过,据说除了慢性胃肠炎以外,没有大病。近来,反复感冒,汗出特怕风,头身疼痛,痛苦难忍,大便泄水,带血丝。患者害怕得癌症,经朋友介绍前来看中医。

中医检查: 病史如前,舌苔薄白,舌质淡、瘦小,脉微欲绝。营卫不和,一派虚寒之象。选方:以期桂枝汤调和营卫,灶心土暖脾止血。

拟方:桂枝12g、白芍12g、生姜10g、大枣5枚、甘草10g、灶心土30g。三剂服完,身痛腹胀减轻,续服四剂,痛苦大减,上方加减化裁,服用月余,诸症皆愈。 为防复发,嘱其细嚼慢咽,勿用寒食。

心语: 吃饭特快,这是第一个因素,易得胃肠疾病。当然还与情绪、遗传因素有关。吃饭特快,把口腔完成的任务,一下都推给胃肠,增加它们的负担。时间越长,年龄越大,就要患胃肠疾病。因此,我劝患者要细嚼慢咽,免得胃肠疾病。

背负冰块证

陈某,女,43岁。 病史: 因洗澡水凉而感冒,经中西医药物治疗,基本已愈。但乏力怕冷尤甚,尤其背部,如同背负冰块透心凉。四方求医,久治不愈,迁延三年。

中医检查: 来诊正值夏季,身着绒衣,要求关空调。舌苔薄白,舌质淡,切脉六脉沉弱难以触及。两手冰凉,如触冰块。辨证:久病及脾肾,致使元阳不足,化生气血匮乏,进而营卫不调,不得升温保温,故如背负冰块透心凉。

治则:温补脾肾,化生气血,调和营卫,从本治之。选方:桂枝汤加味。

拟方:桂枝12g、白芍12g、生姜20g、大枣10枚、甘草12g、熟附子20g(先煎40分钟)。七剂服完,背负冰块缓解,舌苔薄微黄,舌质偏红,脉虽沉但较前有力,再服七剂,感觉冰块渐融,透心凉减缓。改用验方:桂圆15g、核桃6枚,水煎喝汤,药渣嚼咽。两年以后,患者反馈,已减绒衣,换上裙子。

心语: 桂枝汤调和营卫;附子温补阳气,从根本论治,疗效颇佳。附子用中量20g,只要开锅煎煮40分钟,安全有效。

皮肤瘙痒证

孙某,男,30岁。

病史:四肢,躯干起疙瘩,略高出皮肤,颜色淡白,大小不一,发作起来,瘙痒难忍,整夜难以入眠,恨不能用小刀将肉割去。反复发作两年余,闻讯前来诊治。 中医检查: 舌苔薄白,舌质淡,切脉浮缓。胸前暴露,可见许多划痕,有的结疤,有的流血水,手臂划痕(+)。问其得病之由,缘由受风寒而发病。证乃:风寒袭表,营卫不和。选方:桂枝汤加味。

拟方:桂枝10g、白芍6g、生姜6g、大枣3枚、甘草3g、炒荆芥10g,防风10g。患者服三剂而愈。 心语: 皮肤瘢痕需缓以图之,大黄粉以蛋清和匀,日涂两次,盖油纸、胶布固定。患者说应用十日,瘢痕色泽减退,再涂十日,瘢痕已消。 虫行作痒证 于某,男,50岁,猎手。 病史: 常年打猎,风里来雨里去,常遭风寒侵袭,肌肤如有万只小虫爬行作痒已有10年,四处寻医,中西药物吃了很多,有的有效,但停药即发,有的根本无效。

中医检查: 皮肤无明显损伤,划痕阳性,面色黄黑,机体消瘦,舌苔薄,舌质淡,脉沉。证乃营卫不和,气血双亏为患。选方:桂枝汤加味。拟方:桂枝12g、白芍12g、生姜10g、大枣5枚、甘草10g、生黄芪30g、当归12g。患者服用七剂,虫止痒愈。 心语: 桂枝汤,诊治范围宽广。只要营卫不和,即可应用。皮肤瘙痒,总是与“血虚生风”有关,故常加黄芪、当归,益气补血而治本。

本文摘自:伤寒论临证实践录

作者:崔章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桂枝汤与桂枝加附子汤
| 桂枝汤经典医案 中医经典
黄芪桂枝五物汤临床应用
【《伤寒论》方医案】桂枝汤
桂枝汤还可以这么用!(医案讨论)
桂枝龙骨牡蛎汤的用法总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