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谈普通教师的教科研(发表于《学校管理》)

不少教师在谈到教科研工作时,总觉得很高远,可望不可即。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时,我也是这样想的。但是,后来我渐渐发现,教科研工作其实就在我们每一一个人的身边,贯穿于备课、上课、课外辅导、教育教学评价等所有环节,与每个教育工作者的所有教育教学活动息息相关。我认为,“问题”是教科研工作的对象,只要我们留心观察,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无处不在,教育科研无处不在。

一、问题的意识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错误或失误。遇到这些情况,如果教师只是打个叉号,或简单地批评一句,就可能与教科研擦肩而过。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时,我遇到类似问题并没有过多思考。随着教学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我渐渐发现学生们千奇百怪的错误和失误其实有许多共性。对此,我开始关注并对一些案例进行归纳整理。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我开始了教育科研。

作为班主任,在班务工作中,我也发现很多问题。比如,社会节奏加快、离异家庭急剧增多、网络普及等,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通过动之以情达到晓之以理。在具体实践中,我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他们欣赏优秀歌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优良的品质。

二、怀疑的精神

在教科研中,如果时常对于大家公认无误的信息“审问之,慎思之”,可以发现不少问题。比如,我在教学七年级语文《水经注●三峡》一课时发现,有一句解释有些问题。这一句是“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教学参考书上是这样翻译的:“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行和下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隔断了。”诚然,“绝”有“中断”的意思,但此处这样翻译,与下文所写内容有些矛盾。因为下文写道:“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显然,从这句话可以推断,当时从上游到下游的航路是通畅的,并没有被阻断。不仅如此,航行的时间还大大缩短,航行的速度也更快了。于是,我围绕这个“绝”字,写了一篇2000字的文章。

教科研并不是高不可攀,任何一个普通教师都可以独自开展,与日常教育教学也不矛盾。只要我们进一步增强问题意识,坚持怀疑的精神,就一定会有所成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师必备的教育新理念
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特点
心得(3):
高校教师师德“红七条”
中小学教学管理存在的十大问题
学校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一般过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