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77年朱德逝世7个月后,妻子康克清致信汪东兴:以上三事请审处

#历史开讲#

1976年,毫无疑问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让人心碎的一年,周总理,朱老总,毛主席等三位中央重要领导干部相继去世,举国哀悼!

这笼罩在巨大沉重下的一年结束后,朱老总的妻子康克清于次年春向汪东兴写信:“他已经去世了七个月了,然而临终时还交代了我三件事,我不得不向您汇报,请求审处。”

朱老总,他位于十大元帅之首位,抗战时创造了诸多军史上的神话,被誉为“红军之父”,是党内绝无仅有的杰出将领,对于新中国成立的贡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建国以后,朱老总更是致力于维护党内建设,以身作则发挥优良作风,后多次出国访问会面外国领导人,贯彻和平外交政策以此增强了中国和各国的联系。

像这样的伟人,他在临死之前会留下什么遗言呢?康克清请求审处的三件事又到底是什么事呢?

谁人不唤一句将军

1886年,朱老总出生于四川省仪陇县一个佃农家庭,他的父亲非常重视教育,尽管家庭贫困,却还是要省吃俭用的供孩子读书,加上朱老总也异常勤奋,因此童年时期得以受到了先进教育的熏陶。

23岁时,朱老总从昆明考进云南陆军讲武堂,也就是在这里他的内心埋下了革命的种子,他立志要为国家光明的未来而舍身忘死。

后来朱老总也如愿以偿地加入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团体中国同盟会,由此正式开启了他传奇的人生之路!

武昌起义,护国战争,护法战争,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湘南起义,太原会战,百团大战,解放战争……这些被记载在史书上的战役,朱老总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曾经有人问朱老总,“那作战时,你就没有害怕过吗?”

闻言,朱老总很是坦然的回答,“为国家和党而冲锋作战,就算是牺牲了,这也将是我的荣誉,何来害怕一说?”

井冈山时期,朱老总还提出了著名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这十六字方针,后被毛主席推行实施,这条策略贯彻于党的领导建设事业之中,游击战让敌人不堪其扰,为战事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毛主席更是异常欣赏看重朱老总,他曾说,“没有你这个朱,就没有我这个毛。”

谈及此,不得不说起毛主席和朱老总两人的惺惺相惜,从井冈山时期两人就形影不离,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他们在党内彼此相互帮助、支持和尊重,战场上患难与共,并且两人经常一起讨论兵法之道,那些用兵如神的战役少不了两人的合作。

众所周知,毛主席带领共产党建立新中国,丰功伟绩不必言说,而其实当时朱老总也同样受到了世人的高度评价。

斯诺在《西行漫记》一书中称“朱毛”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孪生天才”,蒋介石更是将共产党称之为“朱毛共军”,朱老总拥有广泛的影响力和绝对的威慑力!

从佃农到元帅,朱老总的人生有了翻天覆地的反转,这都源于他赫赫功绩,毋庸置疑!

然而比起事业的成功,朱老总的情路就没有那么顺利了,在动荡的战争年代,他一共有过五位妻子,第四任妻子“双枪女将”伍若兰为了掩护朱老总,被敌人抓去在赣州市的卫府里被砍头示众,朱老总悲痛万分。

也是在机缘巧合之下,后来四十三岁的朱老总和十七岁的康克清结识,并在日渐相处中暗生情愫。

尽管年龄差距很大,可是康克清却义无反顾的嫁给了这个心目中的大英雄,她崇拜朱老总,朱老总也非常宠溺这个妻子。

太行山战役中,敌方的炸弹在指挥部附近爆炸,敌人以为除掉了朱老总,连忙大肆宣扬,想要动摇军心。

康克清得知这个消息后痛不欲生,觉得生活变得无比灰暗,后来朱老总完好无损的出现时,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痛哭了起来,“还好你活着,我不敢想象失去你的生活。”

看到妻子这样,朱老总也是温柔安稳,“我还要和你白头到老呢,哪能那么容易死呢。”这次事件后,两人感情比以往更胜一筹。

正如朱老总所说那样,他至此一生,与康克清白头偕老,两人携手走过了后半生!

1976,陨落的三颗红星

建国以后,朱老总担任了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等职务,从此开始了为了国事天下事而奔波劳累的日子。

1974年,此时的朱老总已是八十八岁的高龄,周总理和毛主席的身体状态也是越来越差。

因此,哪怕朱老总身体也不是很好,但还是觉得现在自己应该多负责一些工作,以此减轻两人的负担。

于是,朱老总主动负责起了外交事宜,短短一年半,他出席接收国书的仪式就高达40多次,这样高强度的工作也迅速拉垮了他的身体。

1975年7月,朱老总因病要奔赴北戴河用两个月修养身体,临别之际,周总理却突然托人找到了他,说要请他叙旧。

见了面,朱老总看到周总理身体状况非常差,心中更觉得沉重,不由得关怀道,“恩来啊,你还是要好好修养身体啊。”

周总理也有些感怀,摇了摇头劝慰道,“听说你最近工作负荷很大,你也多多保重啊...”

简单地聊了二十几分钟,周总理叹了一口气道,“糖尿病要按时吃饭,你回来以后我们再聊。”

朱老总心里也知道自己的病情,便只能起身告别,不知怎的,他心中始终觉得怅然若失,恋恋不舍的挥了挥手,朱老总像是安慰自己一般道,“恩来,我回来以后我们再聊。”

闻言,周总理微微一笑道,“好。”

可他的眼底却是一片哀伤,周总理知道自己的身体已经不堪重负,因为担心再见不到老友,所以在得知朱老总要离开两个月的时候,他才提出要见一面。

颤颤巍巍的坐下来,周总理在助力的搀扶下坐在了沙发上,自言自语了一句,“怕是见不到了……”

1976年1月8日,周总理永远的离开了人世,举国上下为之悲痛。

而另一边,顾念着朱老总的身体,起初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并没有告诉他,但这件事显然没有办法一直瞒下去。

康克清为了不让朱老总知道的太突然承受不了也只是从侧面隐晦道:“我听说周总理身体状态不太好了。”

闻言,朱老总有些疑惑:“总理不是前两天才做了手术吗,情况怎么会恶化?”康克清也只能含糊不清地推脱道,“病情突然就变了……”

当日晚上,朱老总从广播里听到了这个晴天霹雳的消息!

“伟大的周总理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微弱电流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恍若隔世,朱老总怔愣在原地,久久不能回神。

后来这位叱咤风云的将军从震愕、不可置信、到泪流满面,此刻他更显得苍老无助,朱老总忍不住弯着腰掩面哭泣,那些一起并肩作战的日子化作了痛心疾首的泪水,悲痛不能自己。

朱老总快速赶了过去,当看着周总理的遗体时,再次落下了泪水。他颤抖着手行了一个军礼,以此来做最后的告别。

这个噩耗的打击是巨大的,等回去以后,朱老总也一下就病倒了,以至于总理的追悼会他都没法去参加,他的身体也已经到了这部田地,连病床都下不来了。

念及此,朱老总心中更是了然,他闭上眼睛在心里叹了一口气:恩来,今天不能去送你最后一程,你就先走一步吧,我也熬不了多久了……

周总理的离开给了朱老总很大的打击,也更觉得时间紧迫,没有多少日子留给自己做事了,于是后来病情稍微恢复一些,众人都劝他修养,朱老总却又开始没日没夜的工作。

6月21日,朱老总需要完成会见澳大利亚总统的工作,然而对方却晚到了,因为不确定宾客什么时候到,朱老总只好在会堂里等着。

当时正是六月,自然是开着冷气的,穿着单薄的正装的朱老总染上了感冒,一回去就发烧不止。

见状,康克清立马提出要送去医院,然而朱老总却认为只是感冒,加上明天还有工作耽误不得,他便坚持道,“不妨事,我吃一些感冒药就好了。”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就是因为这场看似不起眼的感冒后来引发了并发症,让朱老总的病情一发不可收拾。

医院治疗期间,朱老总的的情况也日渐恶化,前来看望的人越来越多,其中就有李先念先生。

到了这个时候,朱老总还在用仅有的清醒和思维嘱咐他道,“我们国家要富强,必须得抓生产,必须要把生产力搞上去……”

哪怕是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朱老总也首先把国家大事放在首位。

1976年7月6日,朱老总90岁,于北长眠不起,永远的离开了国家和人民。

此时刚从抢救室出来的毛主席得知这个消息以后,心中更觉得一片悲凉,他痛苦的闭上了眼睛,“朱毛不能分离啊……”

毛主席又向华国锋嘱咐道,“好好安排朱老总的后事。”

后来党内同志前往朱老总家操办葬礼,却看到他的家里不仅没有一件值钱的物件,甚至翻遍衣柜都没有一件能给逝者换上的新衣服。

中央重要领导干部、十大元帅之首,为国家操劳了一辈子的朱老总,生活居然清贫至此,在场的所有人都忍不住为这两袖清风的清廉而感怀落泪。

接连失去了两位老友,毛主席的病情也严重恶化,9月9日,毛主席在北京与世长辞,举国哀悼。

白色的1976年,周总理,朱老总,毛主席,这一个接着一个的噩耗让全国人民都笼罩在巨大的灰暗和悲痛之中,他们的离开是一个时代的结束。

孑然一身,为国为民。

1977年2月,此时已经距离朱老总去世已经七个月了,康克清给中央办公厅的主任汪东兴写了一封信。

“朱德同志去世七个月了,他临别之前向我嘱咐了三件事,特在此向您汇报,第一件,朱德同志这些年所有的工资攒下来共有两万余元,全部上交党和国家,还有他曾经用过的一件较为昂贵的虎皮大衣,也一共上交。

第二件,之前朱德同志生病,党组织特地为他定制了一张床和轮椅,希望党能够把他们赠予更需要的人。

第三件,朱德同志生前所发的所有文件都已经整理上传,他还有600首尚未出版的诗词,倘若中央需要,我会无偿提供。”

朱老总这三件遗愿,没有将一分物质财富留给子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把自己拥有的所有都拿了出来,他是孑然一身离开的。

新闻发布后,国人忍不住再次为朱老总落泪,没有人不为之动容称赞。

1992年,康克清的身体也每况愈下,子女环绕病榻前,她留下了最后的声音:“我和他一样,我什么都不要,我的一切都给党和国家……”

作为家人,她和孩子们都和朱老总都一样,他们不求名利,不谈钱财,愿付出一切致力于国家建设。

这样的精神,已经是最大的财富!

新中国成立的道路上,我们曾拥有过千千万万个“朱德”同志,他们奋斗一生只为了中华民族复兴之路。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在一贫如洗的从前,先辈们用尽一生殚精竭虑才换来了我们现在和平富裕的生活,因此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我们更没有道理安于享受,我们应当扛起建设美丽中国的理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众志成城必能成功!

如今这盛世,如你们所愿,新的盛世,也同样在路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朱德逝世七个月后,遗孀康克清向汪东兴汇报三件事:请组织审处
朱德逝世七个月之后,其妻子康克清向汪东兴汇报3件事:请您审处
周总理病逝后,朱德含泪以军礼相送,因太悲痛而无法参加追悼会
73年叶帅奉命整军,朱老总推荐一人,叶帅默契大笑:老总果然慧眼
76年,90岁朱德苦等他国总理1小时,被冷气冻病,10天后不幸离世|朱德|肖劲光
69年林彪下达紧急战备指示,朱老总一眼看出猫腻:凭空能打起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