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仅靠身边的一件小事,就能养出高自律的孩子
userphoto

2022.07.13 福建

关注

作者:川妈

熬过了期末考,孩子们就要放暑假了。

每到这个时候,都是职场老母亲最忧虑的时候。

毕竟,白天只有老人在家帮忙照看,能够保证孩子衣食无忧、康健无虞,就已经是帮了大忙。

至于孩子白天在家做了什么,能不能自觉学习,真真就像拆盲盒般不可预知。

以前还能把娃丢到辅导班,不管学得咋样,反正天天浸染在“学习”的大染缸里,总能“留下点颜色”。

现在双减了,全得靠自己,就更考验家长和孩子的内功了。

要是幸运,赶上一个自觉自律的孩子,老母亲一定会“母凭子贵”,直接晋级成为妈妈圈的顶流。

但现实是,大多数孩子(尤其是小学阶段)要做到自觉学习,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

有时想想,要不直接躺平得了。

但看看今年的北京中考,再想想一年比一年难的高考,头脑就会立马清醒,绝不能就这么轻易放弃。

自控力的好与坏

根源在大脑

在我们的大脑中,有一个区域叫“前额叶皮层”。

它的主要功能就是提供合理判断冲动控制。

也正因为如此,斯坦福大学的神经生物学教授罗伯特·萨博斯基认为,正是因为前额叶皮层的存在,才让人可以选择做“更难的事情”。

换句话说,前额叶皮层就是我们自控力的来源。每当我们有冲动时,它都会跳出来告诉我们要“理智一点”。

但遗憾的是,前额叶皮层差不多要到25岁左右才能完全发育成熟。

这意味着,在25岁前,孩子的自控力虽然在不断增强,但总体还是比较薄弱的。

所以,如果孩子无法保持长时间的专注,抵制不了玩的诱惑,做事情半途而废……这些是正常的。

可能有些童靴会疑惑:

你说孩子的自控力是薄弱的,但为什么有的孩子就可以做到高度自控和自律呢?

这其实也是自控力的神奇之处。

科学家发现,自控力像肌肉一样,可以通过锻炼来增强。

这代表着,我们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训练,来帮助孩子获得更强的自控力。

在我们身边,其实就有很多方法,虽然简单却非常有效。

提高自控

就要多做选择

在培养娃的自控力上,做选择真的很有帮助。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斯蒂克斯鲁德认为:

当孩子拥有充分的自主权做选择时,前额叶皮层就会被激活。

如此一来,那个区域的细胞活动会变得剧烈,随之而来的是孩子拒绝诱惑能力的增强。

所以,想要提高孩子的自控力,我们要做的就是多给他们空间,让他们自己来做选择和决定。

不过,在“做选择”前,我们需要警惕大脑的两个陷阱。

陷阱①:无意识选择

培养自控力的第一步,是要先学会认识自己。

在做决定和选择时,孩子必须先意识到此刻需要自控力。因为如果没有这样的自我意识,大脑就会默认去选择最简单的方法。

这就好比,把玩和学习放在孩子面前,如果只是出于本能,所有孩子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玩”。

就像把游戏/刷剧和工作同时摆在我们面前,我们也会更想选择前者。

因为这是大脑的直觉,它喜欢“及时行乐”,讨厌“延时满足”。

所以,培养自控力的第一步,就是让孩子意识到”本能“的存在,明白在哪些情况下,他需要去克服它。

陷阱②:承诺陷阱

曾经看过一个视频,记录的是一个学生在教研室的一天。

早晨先吃早饭,吃完早饭后想着开始学习,之后不自觉地刷起了手机。猛然抬头,已经快要中午了。

他心里想着,还有下午的时间,下午我肯定能认真学习,提高效率,时间足够了。

但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

等他吃完午饭后,觉得时间好早,直接睡起了午觉。一觉起来,去喝了点水,路过同学桌前,又聊了会儿天,等再次回到座位上时,已经是晚上了……

这个视频在当时很火,很多网友都深有同感:这是在我的书桌前安了摄像头吗?!

其实,视频中的网友,就掉进了我所说的“承诺陷阱”。

心理学家波利维和赫尔曼也叫它“虚假希望综合征”。

每当我们想要做出改变时,首先会在脑中勾画出一个宏伟蓝图,而且都是朝着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的。

可它只是大脑带给我们的海市蜃楼般的“自嗨”,是不切实际的乐观和即时满足。

回到现实,就只剩下失落。

所以,一定要在做选择和决定前,警惕这两种陷阱。

让孩子自己做选择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组婴儿实验,发现:

从1岁开始拥有自我选择权的孩子,长大后会比只会听从父母命令行动的孩子,自控力更强。

这意味着,让孩子多做选择,确实可以改变大脑中前额叶皮层的结构,激活细胞。

因此,作为父母的我们,不要总是“包办”“限制”孩子,而是要多给他们空间和权力,让他们自己做决定。

但因为孩子的决策力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让孩子做选择,也要分情况而定

  • 完全放手

对于孩子可以独立做判断的事情,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放手,鼓励他大胆去选择。

比如,上学穿什么衣服,出门旅行吃什么,休息时到哪里玩,零花钱如何使用等。

这些事情,对于已经上了小学的孩子来说,是完全可以自己做主的。

  • 共同讨论

当然,生活中也会遇到很多孩子不能完全做主的情况。

这时候,我们要做的是给孩子引导和建议。

可以为孩子提供多个备选,以及所有备选的具体信息;

然后引导孩子分析各项选择的利弊,最终自己做出选择。

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帮了忙,但最终是还在孩子在反复权衡后,自己做出的选择。

坚持每天做一件事

从“他控”变“自控”

有研究发现,注意力分散的人,更容易向诱惑屈服。

所以,想要提高孩子的自控力,对诱惑say no,首先需要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坚持每天做同一件事

为了能够坚持下来,避免自控力不必要的损耗,建议选择一项孩子自己喜欢的事情,一件可以主动去做的事。

比如,读几页书、打球、看纪录片等等,只要是孩子喜欢的就可以。

然后,保证每天同一时间开始,每次的时长相同

当然具体这个事情要做多久,还是要看孩子自己的能力和时间安排,不要一上来就加难度。

毕竟,我们做这件事,最关键的在于“坚持”,所以哪怕每天只有10分钟,也是有意义的。

当然,在做这件事的时候,刚开始一定是会有困难的。毕竟,自控力是有点“反人性”的。

所以,对于很小的孩子来说,我的建议是可以从“他控”逐步过渡到“自控”。

最开始的时候,父母可以在一旁监督、提醒,等到孩子“习惯成自然”时,再放手。

就像下面这个小男孩,虽然只有8岁,才上小学二年级,却已经坚持晨读400多天了

这样的“操作”真的太牛了还圈了一大波粉。

但从采访视频中可以看到,即便是这么自律的孩子,在最开始的阶段,也是从“他控”开始的。

孩子妈妈说,最开始孩子也会觉得困难,所以每天都是她在旁边陪着,母子俩一起晨读。

慢慢地,孩子读习惯了,觉得晨读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也就不再需要妈妈监督了。

所以,只要坚持的时间足够长,真的是可以从“他控”变为“自控”的。

当然,前提是这件事不是孩子不喜欢或者极度排斥的事。

自控的良方

藏在日常锻炼里

最后,还想给大家介绍一种培养自控力的好方法,就是锻炼身体。

心理学家梅甘·奥腾和生物学家肯恩·程发现,锻炼身体可以提高自控力。

他们邀请了6名男性和18名女性参加实验,在不改变其他生活习惯的情况下,研究者让被试坚持每周锻炼1次。

两个月后,奇迹发生了。

他们专注力提高了,学习时间拉长了,连抽烟喝酒、吃垃圾食品的概率都降低了。甚至有的人还改掉了拖拉、迟到的坏习惯。

科学家后来发现:

锻炼身体促进大脑产生更多的细胞灰质和白质,促进脑细胞之间的联结。

大脑变得充实,运转速度更快,进而有助于前额皮质的发育。

对于孩子来说,锻炼身体还能提高心率变异度,让他们在面对压力和诱惑时,降低心率,集中注意力保持平静,控制冲动行为。

更绝的是,这样的锻炼并不用多长时间。或者多么高大上。

只需要一天5分钟,走到室外,进行回归大自然的“绿色锻炼”就能达到作用。

建议暑假里,大家可以选择在早上或傍晚不热的时候,多带孩子在小区或附近的公园走走。

最后,想提醒大家的是,自控力虽好,但是它也会有被消耗光的时候。

如果一个人过度自控,身体免疫力会变低。所以,在培养孩子的自控力时,一定要注意节奏,不要抱着一口吃成个胖子的想法。

尤其是对于大脑还在发育的孩子来说,一定要抛弃对完美自控力的追求,要接受孩子时而自控、时而失控的现实。

毕竟,育儿永远是一条螺旋向上的曲线,过程曲折在所难免,但只要整体趋势向上,就是好的。

川妈说说

鸡不鸡娃这件事,有时候真的不是简单我们想不想,还有做不做到的问题。那些十几年如一日鸡娃的父母,据说一看气质就不同凡响。我不是强势的人,不赞成也做不到居高临下地push孩子,我更尊重他们的意愿和选择。但这也有问题,有时候不够坚持,甚至有时还有点软弱。好在,川爸比我更坚定一点,不说别的,光是这一年他带着大宝每天早上晨读小古文,风雨无阻、从不间断,即使出去玩也不落下一天,我真的佩服。平心而论,我带大宝读英语分级阅读,做不到这样。他的坚持的确有回报,从刚开始被要求、推着去读,到现在大宝每天自觉、主动晨读。我们看到了他的改变,他更加自律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A娃自控力差?父母掌握这5点,显著提升A娃自控力
孩子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决定了他有多高的自控力
你为何无法拥有你想要的生活?
读书笔记:《自控力》
自控力
强大的自控力是成功人士的专属?不,每个人都可以拥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