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吴新玲:与父亲对饮(外三篇)

中秋节前忙里偷闲,略备薄礼,匆忙打车赶至十多里地的老家,看望一下年迈的双亲。

    吃午饭时,年逾古稀的家父,执意让我陪他喝上一盅小酒。望着父亲日渐苍老的面孔和孩童般渴求的眼神,素来已久,不胜酒力的我,顿时心软了,顾不得酒后上脸,有损淑女形象啦,陪父亲喝了一、二两的白酒。

    父亲真的老了。记得刚退休那年六十岁,他站在文峰塔下拍的那张照片,看起来是那么的精神抖擞,顶多像四十来岁。而今已是满头银发,眼神浑浊黯淡,背也略微有点驼了,尤其是多年的坐骨神经痛,走起路来,步履蹒跚的。父亲是位老教师,教书育人,可谓桃李满天下。半生的教书生涯,清贫一世。父亲的最大爱好是书法、音乐和喝酒。现在他每天仍然坚持练习书法,虽没有功成名就,倒也修心养性。过年时,老家的门对几乎都是由母亲撰文,父亲书写的,读来与众不同,别有韵味。母亲也教过音乐,喜欢拉二胡、弹琴,父亲则喜欢吹笛子。常记得他在清晨或黄昏时,站在门前的垂柳下,吹奏他的心情。父亲的悠扬笛声,时而欢愉,时而忧伤-------

    父亲生有仨孩子,一儿两女。哥是老大,在法院工作,公务繁忙,平时极少回家。可能是父亲一直希望自己能有两个儿子吧,于是将我这个闺女当男孩子养着。我也算是不负父望吧,打小就猴性十足。母亲索性给我剃了个男孩子的平头,給我穿哥穿小了的衣服。一个活脱脱的皮小子,就出现在父亲眼前。他经常带着我与好兄弟喝酒聚会,而他的朋友们也深信不疑的说我像男孩。我又像哥的小尾巴,粘在他身后,跟着他一起爬墙、上树、掏鸟窝,下河游泳,捞鱼摸虾的,大凡男孩子干过的事,我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想来也没少惹祸,有时损坏了人家的东西了,找上门来,我溜之大吉,父亲则陪着笑脸,替我承担。遇上不通情达理的,甚至为了护短,放下斯文,与人家发生争执,粗鲁地大吵一番。

    我们兄妹仨中,也就我长得最像父亲了。无论走到哪,只要与父亲熟识之人,不用介绍就知我是谁的女儿了,父亲也一直引此为荣。生活中遇到不顺心之事,我是他最佳的倾听者。往往抽点时间,我们爷俩相对而坐,边喝着小酒边聊天。而我和母亲却达不到如此境界,让她无端生恨,且又深羡不已。父亲从不在我面前刻意端出家长的架子,他就像多年的故友一样,随和、亲切,我在他面前,能够直抒胸臆,任意发表自己的见解。父亲用自身无声的语言,随处可见的各类书籍、报刊,室内张贴的为人之道,警世名言,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如孔老夫子所言:人之初,性本善。为人处世,与人为善。豁达、正直、善良、睿智、朴实,一直是我心目中父亲的形象。我们将一脉相承,将人生这本丰厚的书,撰写得经典而又耐读。

    如若有机会,真想再这么与老父亲对饮,哪怕是一醉方休!

梦回老井

    怎么又梦回老井了?      

暗蓝色的夜幕下,老井的四周弥漫着一层如纱的薄雾,恍惚间陡增了一份神秘。轻巧得如仙女下凡,小心翼翼将桶放进老井里汲水,却发现井里的水已变得浑浊不堪,腐烂的菜根、泛黄的树叶在水面上打着旋儿,心里一阵慌乱与酸涩。惊呼二伯父家的堂哥,质问他怎么回事?堂哥非常淡定的告诉我,哪儿还有什么老井啊?你在做梦呢!        

那口被称作为“四眼井”的老井,早已不复存在了。十多年前,被一条笔直宽阔的大路压在底下,它只能存留于我的斑驳记忆里,依稀的梦中。多少次回到故里,都要朝着老井的方向,深情地多望上几眼。毕竟我喝着它的水长大,从蹒跚学步,到亭亭玉立。清冽甘甜的水,恩泽着我的祖祖辈辈、父老乡亲。曾经有个城里人,老婆坐月子,他到老井边洗衣服,误将老井的水弄脏,引起众怒。全村的男女老少几乎都出动了,站在老井边,还差点出了人命。后来看在我父亲份上,才算以他出钱淘井而得以平息。那个不怎么厚道的人,是我母亲的远房亲戚。那是我第一次看见老井见底,深邃的井底世界,究竟埋藏着多少秘密啊?尚未出阁的大姑娘,家中贫寒,买不起镜子,趁着打水的机会,在井边多逗留一会,悄悄地照照自己俊俏的模样,想想与心上人晚上的幽会,一片红润飞落脸庞;受了气的小媳妇,在井边哭哭啼啼,想寻短见,看看洁净的井水,和那水中的一轮圆月,想起自己尚带着奶香味可人的娃娃、往后长长的日子,偷偷用衣袖擦去泪水,又回到朝夕相处,既可恨又可爱那个人的身边;憨厚质朴的庄稼汉子,却守着老井,叼一杆老烟袋沉思,祈盼着一年的风调雨顺.,能有个好收成......        

干涸见底的老井,慢慢地竟渗出一股清泉,一点点不断地往上涌。让我联想到:文思如涌。写作文的时候,曾数次描绘过家乡的面貌、风土人情,唯独没有提及老井。或许,对老井的感情过于浓厚。以自己之清洁,洗净他人之污浊,真不知该用怎样的笔触去抒发、赞美,所谓大爱不轻言吧!        

老井于我心底眼里,视同疼爱我的祖母。十二岁那年暑假,扎一对羊角辫的我初去井里汲水,提着一个不大的铁桶,既紧张又好奇。裹着小脚的祖母,颤巍巍地紧跟在我身后,喊着我的乳名,让我多加小心。其实,那时间祖母已经患白内障,眼睛几乎失明。她什么也帮不上我的。知道老人家站在身后,我似乎变得异常的勇敢。.     

 春风抚绿原野的季节,喜欢在老井旁,剜荠菜、打猪草、寻黑甜甜、攀着树梢采摘如雪的槐花。口渴的时候,舀上一瓢四眼井水,一饮而尽。清凉甘甜,沁入肺腑,顿觉神清气爽。回荡在田野的儿歌,也变得格外的圆润、嘹亮。       

十六岁那年,告别小乡村,走进了城镇。每天喝着带有漂白粉味道的自来水,总会情不自禁地怀想起那口老井。听到朱晓琳的那首纯情的《妈妈的吻》,蓦然间会重新忆起它,还有那首荡气回肠的萨克斯独奏《回家》,一样的引起心灵悸动。岁月沧桑的是容颜,那颗淳朴之心,依然停留在回家的匆匆归途上。试图像许多人一样,能够荣归故里、衣锦还乡。曾几何时,城里的月光,在我的额头上雕刻下了几道深深的皱痕。尽管穿着时尚,在那风光的背后,却是满身的疲惫。当某一刻,厌倦了霓虹闪烁的夜晚。总想趁着融融的月色,回到老家,一厢情愿地靠近乡邻,听他们操着浓浓的乡音,拉拉家长里短,心里便如同喝了老井水一样的温暖、宁静、舒坦。       

不知是有家的地方才有梦,还是有梦的地方才是家。祖母活到了九十五岁,驾鹤西去。老井也犹如一本丰厚的史书,悄无声息地合上了。不经意间翻开,一腔眷恋与柔情,会在心灵梦间汩汩而涌.....

春天里的老人

刚立春没两天,冷空气便突然而至。料峭的春寒,让我对初春增添了几分敬畏,同时又充满了一份期冀,盼望那抹嫩绿早点挂于柳梢……

上午因事外出,在一个十字路口等人。找了一个僻静而阳光充足的地方,独自徘徊。无意中发现,马路边一位老太太稳坐在马扎上休息。她六十多岁的光景,身着环卫工人的工作服,慈眉善目、神态安详。闲来与她聊了几句家常,方知她这么大的岁数,这么冷的天气,还出来赚钱,全是为了替家人分忧解难。老人两儿一女,都已成家立业,大儿子家里有两个孩子都在外地读大学,小儿子外出打工了,家里的孩子尚小。老人的几个子女都没有什么好的单位,自然入不敷出,想孝敬老人也是力不从心。她老伴的腿有点毛病,走路都不利索,更不能出来赚钱养家了。老人出来做临时工,每天起早贪黑工作八、九个小时,月收入才六百多元,而这微薄的收入,却是她家中一个月的全部开支。在我的一问一答中,老太太一直非常淡定,没有抱怨、更没有流露出丝毫对现状的不满。临了她还有点颇为自豪地说,大孙女马上大学毕业,就要找工作,到那时家里的负担就减轻了。听她这么一说,我的情绪瞬间似乎被感染,抬眼看看周遭的世界,一份绿色的希望,仿佛由远及近,跃然眼前。

所谓安于现状,知足常乐。老太太衣能蔽体、食能果腹,身体无恙、家人平安。没有太多的奢求,工作之余,能端坐在春天里晒晒太阳,已经很满足了。她多年习惯于一种生活、适应一种环境,外面的灯红酒绿、繁华市井、车水马龙,一概与自己无关。在这个生活的舞台上,与世无争,只管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也许在别人眼里她有些卑微、活得比较累。的确,她的人生很平常、也很简单,而往往简单就是一种美。

美人不迟暮

 

前不久网络上传著名舞蹈家杨丽萍的近照,对她进行一番评头论足,说什么她的脸上涂上厚粉,美人已迟暮!

而今五十四岁的杨丽萍,穿着打扮得体大方,始终保持自己鲜明的个性。无论是时尚、还是民族服装,色彩亮丽、款式更是别具一格。走在行人如织的街心,非常醒目、与众不同。只是时光对任何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同样在她美丽的脸庞上刻下深浅不一的屐痕,多少让人有点替她惋惜、心疼。美人虽已迟暮,她却依然还是美人。最令人迷恋与难忘的,并非是她的容姿,是震撼的世人的舞蹈艺术。常在电视屏幕上看到著名的电影表演艺术家秦怡、田华、谢芳等,她们早已进入花甲之年,可谓之“美人迟暮”吧。但她们每每走上舞台,那份从容、淡定、旷达、岁月沉淀留下的气质之美,仍会让人眼前一亮,心里为之一动,被一种气场、精神所深深地折服。那种精、气、神,源自于生活的历练、对艺术的热爱追求、对未来日子的向往与依恋。

我所居住的小县城,曾在京剧团里工作过的两位老人,现在都已年近古稀,华发染霜,她们一个唱青衣、一个唱老旦的。她们的举手投足、言谈举止,流溢出岁月之静美。很小的时候,就认识她们,只因酷爱京戏的母亲,经常带我去剧团看戏。那时她们年轻貌美、衣着光鲜靓丽,唱腔圆润、浑厚。每当在街角巷口遇到她们,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放慢脚步,静静地看着她们的背影,渐渐远离。她们的穿着也许很普通,而发型与气质,永远是那么独特。尤其是脸上的表情、深邃的眼神,仿佛还停留在旧时光里,在灯火璀璨的舞台上,依依呀呀、唱念做打,沉浸在悲欢离合的剧情中。这种质朴的美丽,让人迷醉、同时心生出一种敬仰、感慨。

美是一种外在、更是一种内在的东西。外在的往往很短暂,随着时光的流逝,昙花一现,驻颜无术;而内在之美,却会经久不衰,任凭时过境迁、历经风雨,不凋不谢。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尤其看不惯,有的女人明明是花甲之年,再通过多次手术,刻意变成妙龄少女。虽然养眼,心里感觉不爽。美人之美,那是一种矜持有度、优雅品位、娴静之味、淑然之味、自信之味。这种内在的美,才真正无需修饰,也依然"动人春色不须多“,弥足而珍贵。

曾经赏读过这么一段话:油灯将残,就让它残吧,花之将萎,任它枯萎吧。残败枯萎只不过是一种游戏,灵魂却在不凋不残的文化时空中穿行……


吴新玲,1966年3月17日生于江苏省赣榆县,现从事幼儿早教工作。连云港市作家协会会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西】郭庆娟丨散文/古树.老井
刘元兵:【故乡的那口老井】
罗世胜【散文】老井
【西散原创】黄金云作品 | 沉淀在记忆里的老井
乡村视野 || 家乡的老井
【西南作家•散文】何绍英/老 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