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e汽车】借新能源这股“东风”,东风的“大自主”事业会雄起吗?

时隔12年,东风公司再次整合大自主架构。

8月16日,东风公司宣布实施东风乘用车新能源“跃迁行动”,对自主乘用车新能源事业进行重大管理体制调整,由集团一体化管理东风品牌下东风风神、东风eπ、东风纳米三大产品系列品牌,东风公司领导挂帅,集团总部上阵打仗。




整合之后,东风在乘用车领域形成面向豪华电动越野市场的猛士品牌、面向高端新能源市场的岚图品牌,以及面向主流市场的东风品牌的全新品牌格局。

为什么东风要在此时对自主乘用车新能源事业进行重大管理体制调整呢?在笔者看来是多维度原因的。同时,可以预见的是,东风公司将开启新一轮新能源发展提速。
1
一些外因

传统的汽车淡季,车市却走出了不一样的发展姿态。

从乘联会公布的7月终端成绩单来看,在整体车市零售与批发双双走跌的同时,新能源市场的交付却格外“火热”。




数据显示,7月新能源零售销量同比增长31.9%至64.1万辆,在乘用车中的占比提升至36.1%,比去年同期增加9.3个百分点。同时,新能源批发销量也同比增长30.7%至73.7万辆,渗透率为35.7%。

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2023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有望达到850万辆,而渗透率则有望达到36%。




与此同时,7月自主零售销量同比增长15%至94万辆,继续保持明显上涨,因此自主份额冲高至53.2%,同比增加5.8个百分点,这是历史上自主在零售市场第二高的份额,仅次于去年11月的53.4%。这也让今年自主在零售市场累计份额再度回到50%,同比增加4.4个百分点。

由此来看,新能源不仅成为车市增长的新引擎,也进一步提升中国品牌市场份额。而除了带来销量层面的转换之外,更重要的是,依靠新能源中国品牌价值的重塑。

在过去燃油车时代,中国汽车品牌一直是外国品牌的追随者,也曾不断尝试向高端化发起冲击,但却始终难以冲破这道坎。但如今在新能源时代,“高端”、“科技感”、“创新力”等标签已然成为中国品牌的形象标签,并且这些品牌认知已经超过合资主流品牌,乃至传统豪华品牌。

举个例子,在燃油车时代,30万元被认为是中国品牌的价格天花板。但现如今,在新能源领域,岚图、理想、极氪、阿维塔、腾势这些品牌的单车均价已经超越30万,跨过了豪华车的入门门槛。而像小鹏、飞凡汽车、AITO问界的单车均价处于20-30万元的区间,打入合资主流品牌阵地。更高的价格意味着更高的利润空间,显然中国品牌已经具备了品牌溢价能力。

最后,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不仅仅是赢得了中国消费者的认可,未来极有可能成为“中国制造”的一张新名片,在海外市场大放异彩。包括蔚来、小鹏、岚图、埃安等新能源车企都加紧布局海外市场。

显而易见的,新能源不仅成为车市增长的新引擎,也成为了中国品牌“弯道超车”的助推剂。
2
一些内因

不过,让人遗憾的是,“火爆”的新能源车市,似乎与东风无缘——无论是旗下合资板块,还是自主板块都没有吃到新能源的红利。

根据东风公司的发展规划,2023年,其销量目标为300万辆,同比增长21.7%。其中,新能源汽车目标为60万辆,同比增长73%;出口目标为19万辆,同比增加28%。




8月9日,东风集团股份发布的产销快报显示,2023年1-7月累计汽车销量为110.89万辆,同比下降24.7%。分类型来看,1-7月东风集团股份乘用车累计汽车销量为90.83万辆,同比下降28.8%;商用车累计汽车销量为10.07万辆,同比增长1.95%。

横向对比来看,东风是今年1-7月汽车销量排名前十的企业(集团)里,出现销量下滑最多的,超过20%。

造成东风集团销量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就是其销量支柱品牌在今年都面临销量大幅下挫。比如下滑幅度最大的子品牌,东风本田。数据显示,1-7月,累计销量为28.18万辆,同比下滑32.41%。这一下滑速度甚至超越了东风集团的整体下滑趋势。

除东本外,东风日产1-7月销量也下跌至38.68万辆,同比下降30.49%。与此同时,其法系代表——神龙汽车的表现也并不乐观,1-7月累计销量仅为4.92万辆,同比下滑25.86%。

合资品牌销量下滑的背后,是与汽车市场转型潮流相悖的决策和策略有关。在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市场主流的大趋势下,东风本田、东风日产在新能源市场的销量表现并不如人意,旗下东风本田e:NS1、东风日产ARIYA艾睿雅等电动化产品几乎毫无存在感。




当合资品牌销量承压,且新能源转型迟缓时,东风集团将希望转寄于其自主品牌本应是理所当然。毕竟,早在2021年,东风汽车就发布“东方风起”计划和科技创新“跃迁行动”,并定下了flag——到2024年,东风旗下主力自主品牌将实现100%电动化;到2025年,旗下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年销量将达到各200万辆,届时自主品牌新能源车销量占自主品牌的50%,占自主乘用车品牌的70%。为此,东风集团还押注500亿元,计划在未来三年加速新能源转型。

今年是东风汽车实施“转型升级三年行动”的关键之年,不过结合东风汽车1-7月的新能源销量表现来看,其重金投资的新能源品牌目前并未起到提振集团销量的作用,新能源转型计划仍任重而道远。




销量不振,业绩难免跟着滑坡。8月14日,东风集团股份在港交所发布公告,预计2023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75%-80%。这也让业内业外对东风的未来发展都充满悲观情绪。

于是乎,已经等不起的东风集团,不得不“自我革命”——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和意志,加速自主乘用车新能源转型,而这也是东风汽车对自主乘用车新能源事业进行重大管理体制调整的最终目的所在。
3
东风自主新能源版图

根据公告,东风公司将成立东风乘用车销售有限公司和东风乘用车制造总部,一体化管理“东风”品牌下的东风风神、东风eπ、东风纳米三大产品系列品牌的营销、制造工作。同时,将三个产品品牌的商品企划与项目管理集中在集团统一管理,实现商企集中、制造集中、营销集中。




同时,上述三大产品系列品牌定位进一步明晰,东风风神将加快从燃油车向节能车转型;东风eπ定位为面向主流市场的电动化品牌;东风纳米则是面向小型细分市场的纯电品牌,将于8月23日正式发布。

一位东风集团内部人士表示,此次调整在意料之中。因为从集团内部来看,三个品牌定位在资源上比较重复,势必会摊薄东风汽车在新能源车领域的资源和精力,而且各自销量规模都不算大,独立运营的确难以支撑。“此次整合是好事,对东风来说可以集中资源办事情,同时也强化东风在主流消费市场的影响力,有利于为岚图、猛士品牌打下牢固的粉丝基础和用户基础。”该人士表示。

另外,为了进一步发挥协同效应,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合力,东风汽车还进行了相关的人事调整。

据悉,东风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陈昊,将兼任东风乘用车销售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原东风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师建兴将任东风风神事业部总经理;原东风汽车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萌,将任东风纳米事业部总经理。
4
结语

12年前,东风“大自主”乘用车战略路线敲定,构建风神、风行、风光和风度四个互有区隔的子品牌,虽在不同的渠道,采用不同的管理,但会统一使用“双飞燕”LOGO,并计划实现销量100万辆,力争达到120万辆。但可惜,东风“大自主”战略的市场表现却并不理想。




12年后,借新能源风起的大趋势,东风再一次调整“大自主”战略,构建了以东风品牌(东风风神、东风eπ、东风纳米)、岚图品牌、猛士品牌为核心的自主新能源版图,向豪华、高端、主流、小型车市场全面布局。

背水一战下的东风,能否借新能源的“东风”,完成自主乘用车的转型和跃迁?借新能源这股“东风”,东风的“大自主”事业会雄起吗?一切就留给时间去检验吧。

记者 | 安泽     编辑 | 十三叔
微信名:e汽车
新鲜资讯,内幕深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产自主品牌汽车市占率再创新高
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如果没有本田和日产,东风可能连众泰都不如
竺延风:把一个什么样的东风带进未来?
车市冰火两重天,7月合资品牌销量下滑严重,而新能源汽车销售火爆
东风乘用车增长乏力,风神前5个月仅完成年度目标的1/3
东风公司:自主板块当自强|当“利润奶牛”减产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