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脑桥的内部结构

脑桥 (Pons)


脑桥

介于中脑与延髓之间,分为腹侧的基底和背侧的被盖部。

脑桥腹侧面宽阔膨隆,称脑桥基底。其上缘与中脑的大脑脚相接;下缘借脑桥延髓沟与延髓相续。在脑桥延髓沟内自内向外依次有展神经、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根出脑。腹侧面正中有一纵行浅沟,称基底沟,容纳基底动脉。腹侧面有大量的横行纤维,向两侧逐渐变窄,移行为小脑中脚或脑桥臂,转向背侧进入小脑。移行处有大的三叉神经根附着,通常把此根视为脑桥腹侧面与小脑中脚的分界线。脑桥基底部为联系大、小脑皮质间的中继站。

延髓、脑桥与后方小脑的交角处,临床上称为脑桥小脑三角,前庭蜗神经恰位于此处,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当该处有肿瘤压迫前庭蜗神经纤维时,可出现听力障碍和小脑损害的症状,同时肿瘤还可压迫面神经、三叉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产生相应的症状。脑桥的前端狭细,为脑桥与中脑的移行部,称菱脑峡,此处可见左右小脑上脚或称结合臂,自小脑行向前下。左右结合臂之间有前髓帆,滑车神经于前髓帆内交叉后,在中线两侧出脑,出脑后绕过大脑脚,再到脑干腹侧。滑车神经是惟一的一对自脑干背面出脑的神经。

自脑桥出入的脑神经有三叉神经、展神经、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三叉神经根在脑桥基底部与小脑中脚交界处出入脑桥,展神经、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的根,自内向外位于延髓脑桥沟内。展神经靠内侧,距正中线4~5cm,前庭蜗神经在最外侧,恰居脑桥小脑三角处。面神经在前庭蜗神经的内侧,它与前庭蜗神经之间有细小的中间神经。

脑桥小脑角综合征

脑桥小脑角综合征 (cerebellopontine angle syndrome,CAS),多由于肿瘤压迫所致,蜗神经瘤压迫最为常见。脑桥小脑角位于小脑、脑桥、延髓三者交界处,桥延沟的外侧端,为一三角形凹陷区,前庭蜗神经和面神经从此出脑进入内耳道。面神经位于前庭蜗神经内侧,二者之间还有一细小的中间神经,是面神经的一个根,含味觉纤维和副交感纤维。此三角区的上方还有三叉神经,前方还有外展神经。此角的后方隔第四脑室与小脑为邻,第四脑室两外侧孔及脉络丛位于面神经及前庭蜗神经的下方。此角下方依次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及副神经根,此角的前外侧为内耳门,下外侧邻颈静脉孔。

典型的临床表现为:肿瘤压迫蜗神经,病人出现进行性、持久性耳鸣,可发展致耳聋;压迫前庭神经,出现眩晕、平衡障碍和眼球震动。

如果肿瘤向前上方生长可压迫三叉神经,早期出现同侧面部三叉神经痛,逐渐发展为同侧面部感觉障碍(包括皮肤、结膜、口腔、舌、软腭及鼻粘膜感觉缺失,角膜反射消失,严重时出现麻痹性角膜炎,角膜出现溃疡,累及三叉神经运动根,出现咀嚼肌瘫痪和萎缩,张口时下颌偏向病侧。累及面神经出现周围性面瘫;累及外展神经出现复视和内斜视。压迫小脑,出现步态不稳、肢体及躯干共济失调,指鼻试验不准,快速轮替试验笨拙。压迫乙状窦及颈静脉孔,阻塞脑脊液回流,引起颅高压,严重时导致枕骨大孔疝。

后颅窝综合征:枕骨大孔综合征

后颅窝底中央为枕骨大孔,延髓与脊髓在此相续,椎动脉和副神经颈支亦经此孔入颅。枕骨大孔综合征见于此区的脑膜瘤和先天畸形。上颈部神经根受累所致的枕颈部放射性疼痛,强迫头位(头后仰和前屈受限),上颈段颈髓受累出现四肢瘫痪和呼吸麻痹,脊液循环受阻出现梗阻性脑积水,颅内高压,有时出现下四对脑神经受压引起的功能障碍,如声音嘶哑、吞咽困难、舌肌萎缩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脑干
解剖PPT | 桥脑解剖与临床综合征--饶志仁教授
儿童12对颅神经病变,你知道几种?
乙状窦后入路相关桥小脑角和后颅窝神经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图解——脑桥的解剖生理及定位诊断
了解脑桥的内部结构,此文必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