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中华传统文化的修心养性

修心养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如果说世界上有三种文化,一是西方的罪感文化,认为人到世间是要通过做善事来赎罪,才能回到天堂。《泰坦尼克号》这个电影中的一些富豪,在面对死亡时神情坦然,把生的机会让给妇女孩子,就是这种文化的体现。二是印度的苦感文化,一些苦行僧放弃豪华的生活条件,自觉吃尽人间苦,从中体验精神的升华和生命的感悟。三就是中国的修养文化。修养文化就是通过修心养性,培育仁爱之心,把道德规范变成一种道德自律,从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人生成长顺利。

修养文化讲求的道德人格,实质是圣人崇拜。孟子对圣人的定义“圣人,人伦之至也《孟子离娄上》”。意思说圣人是人当中最有道德的人,是道德楷模。中国人有一个人格理想,叫做顶天立地,就是说能头顶着天、脚踩着地的就是圣人。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圣人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西方文化选择圣人是先天的,就走上了一神教的道路;中国传统文化选择圣人是后天的,就走上了多神教的道路。所谓圣人是后天的,就是人皆可成圣人。既然圣人是后天的,要顶天就必须修心养性,要地就必须建功立业。这也体现了儒家入世精神,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庄子曾经说过:“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意思是说世间很多事情,一旦多了就会变得复杂,一旦复杂就会变得纷乱,一旦太乱了就会招灾惹祸。所以,我们的祖先都将立身看的很重,只有自己站稳了,才能把他人拉起来。

中国的圣人是什么人,最早的圣人有两个条件,第一是有大贡献,第二是有大发明。比如伏羲、神农、炎帝、黄帝、尧、舜、禹、商汤王、周文王、周武王,后来再加上周公、孔子。孔子以后,我们看一看后来增补的那些圣人,诸葛亮,鞠躬尽瘁;关云长,义薄云天;岳武穆岳飞,精忠报国等,被古人树为圣人、树为榜样的无一不是道德楷模,这些充分说明古人的圣人崇拜其实就是道德崇拜。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也强调:“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修德重在修心,一个人心里有着怎样的想法,决定了他能看到怎样的世界。自己必须先要做到心地光明,这样才能看见最美的风景。生活就像一出戏,悲欢离合都是自己的。唯有心里明白,才能活得精彩。

人生,有多少计较,就有多少痛苦;有多少宽容,就有多少欢乐。痛苦与欢乐都是心灵的折射,就像镜子里面有什么,决定于镜子面前的事物一样。心里放不下,自然成了负担,负担越多,人生越不快乐。计较的心如同口袋,宽容的心犹如漏斗。

人要先修身,再齐家,然后才能治国平天下。如果自己的修行都不过关,又怎能得到足够的能力,帮助天下苍生呢?

古人为什么注重修心养性。因为心随境转,身随心转心灵是自己的地方。在那里,你可以把天堂变成地狱,也可以把地狱变成天堂。我们的身体拥有非常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自我疗愈能力、自我适应能力、自我觉醒能力、自我救赎能力。总之每个人都拥有强大的潜能,每个人都是一个蕴藏宝藏的宝库。而打开这把宝库的钥匙,就是人对自己的发自内心的休养和开发。

南怀瑾在《论语别裁》里有过这样一段生动有趣的描写:人号称万物之灵,是人自己在吹,也许在猪、牛、狗、马看起来,人是万物中最坏的了,“专吃我们猪、牛、狗、马”。由此可见,这个世界很大,每个人的立场都会有所不同,这个世界上本就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不同的角度。

我们修心养性,首先要学会换位思考人为善,学会用别人的眼光看待问题。孔子提出的两条原则,至今仍闪耀着圣人的光芒。一条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另一条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两条原则看起来很平常,但要真正做到,确实不容易,可以说人和人、国与国的一切冲突,归根到底都是因为违背了这两条原则。正如《没有人是一座孤岛》的诗中描绘的:没有谁是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接成整个陆地。无论谁死了,都是我的一部分在死去,因为我包含在人类这个概念里。因此,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丧钟为你而鸣。

其次要学会尽人事、听天命,学会事不可为、顺其自然。内心强大并且很有修养的人,无论面对怎么样的困境都不会改变自己的心境。即便是面对人力无法改变的灾难,也能安于天命,这就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在这种情况下,比起自责和强求,我们应该给自己更多的宽容,给外界更多的理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谁的人生都不可能是完美的。面对无法逆转的局势,我们就要学会调整心态,随遇而安。

第三、要学会看透人性,把握欲望。人是世上最复杂,也是最智慧的生命,我们的耳朵可以用来倾听,眼睛可以用来观看,心可以用来冥想。但是,这些感官带来的能力终究都是有限的,只有用虚空的心境才是体悟大道的源泉。想要达到虚空的心境,我们要学会“心斋”。心斋,是心的斋戒,唯有压制住欲望的干扰,拂去迷茫与焦虑的尘埃,我们的内心才能清明澄澈,少走弯路。强者做欲望的主人,而弱者会变成欲望的仆人。我们的心灵就像是一面镜子,只有清理掉上面的灰尘,才能映照出更美的景象。庄子曾说:“嗜欲深者天机浅”。人想在世界上生活,就要依靠物欲支持我们获得物质资源,让自己好好地过日子。可是过度的放纵欲望和沉迷欲望只会让我们迷失本心,在欲望的操控下做出不可挽回的错事,失去自己的福报。

第四、要学会包容,不固执己见。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人的认识局限性决定我们只能无限接近真理。正如,众人摸象,摸到腿的说像柱子,摸到耳朵的说像扇子,摸到尾巴的说像缆绳,摸到鼻子的说像水管,摸到牙齿的说像玉石等等,这些说法不能说不对,古人以此创出“盲人摸象”的成语。有人说过,我不认可你的结论,但我尊重你的权力。一个人的包容性,决定其胸怀和品位;一个文化的包容性,决定其生命和未来;一个国家的包容性,决定其繁荣和富强。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唯有认清形势了解自己,这样才不会陷入自负或是自卑的误区,遭遇人生的滑铁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才能和缺陷,绝不可骄傲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不要以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别人,也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人。人唯有用客观、全面的眼光审视过自己,才知道这辈子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从而免去诸多灾祸。过度的高估自己和低估自己,都不是明白人该有的姿态。

第五、要学会清心寡欲,始终保持一颗静心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在于它的历史,它是先人们的精神积淀,是千百年来的传承。西方科学在微观世界上的探究靠的是实证精神,它打开了攀登科学高峰的大门。传统文化中的圣贤在宏观世界中的感悟靠的是个人智慧。这种大智慧悟出的道,后人只能运用和解读,无法超越和创新。古人告诉我们这种大智慧,只能在一个人清心寡欲、极度清静的时候,才能萌发感悟。所谓定而生慧讲的就是这个意思。王阳明举例说:“今人于吃饭时,虽然一事在前,其心常役役不宁,只缘此心忙惯了,所以收摄不住。”可见修心养性,归根结底是让自己做好一个人,一个真正认识自己心性的成熟的人。

诸葛亮也曾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明白的人生,就像是深深的湖水,保持简单淡泊安静,才能涵养万物,宠辱不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重读“弟子规”之我见(原创)
《问说》
常言做学问,如何去做呢?清代散文家刘开之《问说》告诉我们答案
沐心医论《一扇门不会一直开着,且行且珍惜》
道家10句名言,感悟古人智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