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喜欢大学
点击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我喜欢大学

文/吴波

人生一辈子,短短几十年,其中疫情已经延续了三年!更多年轻人感叹:青春才几年?疫情占三年!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却忘记了世事无常……

于我而言,疫情同样改变了我的生活,宅家,管控,离不开所在城市去不了远方;网课,核酸,口罩,每天都要折腾在防疫的路上。三年疫情,我最大的感受是,难以自由地去远方去其他的城市了,即使能到往其他城市,那个城市的大学校园,你也肯定是进不去了,学校封闭管理,学生都不能自由进出,更何况你这样毫不相关的外人或者说“游客”?

曾经,咱们的大学校园远不是这样的啊!大学,虽然有围墙,有大门,但是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在于它的学生几乎都是成年人,有完全行为能力,应该能够保护自己能对自己行为负责,所以大学校园管理没那么严格,多数大学都是半开放式的,周边社区居民,可以自由进入大学锻炼,可以“享受”大学校园里的一些设施便利;外地游客,只要你遵守规章,进入大学校门,没有人拦阻,你在校园里“游览”参观,大学校园里的师生见了,一点不觉得奇怪,很自然的事情,你就是去大学食堂里,想吃顿“学生餐”回味一下,也很简单方便。据此,大学就像是一个社区,几乎是我们都能共享的社区。

而大学之所以是大学,更在于大学的文化气息、历史韵味还有精神品质,当然,也包括大学校园的优美自然景观,我们国家很多著名大学校园之美景,真的不亚于5A级景区!也正因为此,我最喜欢大学,最喜欢进入大学校园游览、感受大学文化氛围,我去过全国不少城市,每至一个城市,只要尽有可能,必定去往那个城市里的大学校园,走在里面,感受青春美好,感受风景美好,感受文化气息,感受历史文明,这真是最值得、最有意义的旅游或者说参观!二三十年来,我去过很多所大学,我真的真的喜欢大学!

咱还是回忆、还是从小时候开始说起吧!我最早进入的大学,是咱们的淮阴师专,那时,是上个世纪的八十年末,我还在上小学。大学是什么,我是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大学校园是“大”的,至少比咱上的小学“附小”(淮师一附小)要大得多,大学里面有好大一个操场哦!而我们位于淮海北路东大院门口的附小,校园很小,操场更小,附小的学生很多,当时一个年级就有八九个班,我们上体育课以及课间活动,完全活动不开来,虽不算是人挤人,但真的是很局促的巴掌大地方;至于说开春季运动会,那更是没法子开了,所以,那时候我们的运动会就借用了师专的操场,我们学生按班级排成长长的队伍,拖着自己从家里带的小板凳,背着书包,步行走过健康东路,拐向桑园路,从交通路上师专大门口走进去,走到最北边操场处,坐下来,开运动会,看同学们比赛。今天回忆起来,那也是多么有趣的学习生活经历。我也因此,对师专印象深刻,喜欢师专的操场喜欢师专的校园,知道了这个世界上,除了“小学”,还有“大学”!后来上初中,我经常骑着自行车穿过师专门口,拐向淮海东路,去往三中学校;1995年我考上清中高中,三年当中更是经常和同学溜到师专门口,吃东西,捣台球,偶尔也溜进师专校园里转转玩玩。

或许是对淮阴师专太过于熟悉了的缘故,1998年高考前填志愿,按照我的成绩,填报家门口这刚升格的淮阴师范学院,可以选择走读,可以降10分录取,最适合我;但是我一心想往外跑,或许也是想见识更多的城市更多的大学,选来选去,选了我这辈子“最后悔”也最情牵的“大学”校园:镇江师专(当时美其名曰“南京师范大学镇江师专本科班”,可选公寓走读,同样降10分)。9月报到时,当车子开进镇江师专大门,这是我人生中进入的第二所大学校门,我还不知道这校园咋样,反正看着大门古色古香,挺好的;看着校园里还有“山”,还是“名山”寿邱山,我们的教室、宿舍就在“山坡”上,还是特别高兴的。谁知,几天学上下来,我们才发现,原来这镇江师专不算大,从宿舍走到“后山”,一两百米远;从宿舍到校门口,一两百米远,步行几分钟就可出去,心底难免有点犯嘀咕:这是“大学”?好像和咱上的高中校园相比,还要小一圈呐!只不过,那时我们还不知道大学到底应该什么样、到底应该多大,所以还觉得这大学校园不错啊。直到9月底我们新生需要体检,老师把我们领着步行去了东边不远的华东船舶工业学院(今江苏科技大学),我们进了校门,一直走啊一直走,走了好远,好远,竟然才到学院里的医院,那是“正儿八经”的医院模样,大学校园里竟然还有“大医院”,难以想象啊;而且,这校园好大、好大,各种场馆设施好齐全,多个食堂,多个运动场,甚至还有银行取款机,还有两三个校门……我们才知道“被骗了”,我们的“大学”,那真的不算是大学!

只是,在镇江师专生活学习了四年,就是学校再小再不好,我们对它也还是产生了深厚感情,尤其是毕业以后,我喜欢去镇江,我喜欢逛镇江师专校园,每次回到母校,我都要从前走到后,从后绕到前,毕业二十年来,我至少回到过镇江师专校园转了二三十次以上,因为,我喜欢大学,尤其是我的母校镇江师专“大学”!

也是在上大学期间,因为自己的“大学”实在是小实在“拿不出手”,大学四年的节假日,只要可能,我经常出去转转,去有同学的大学,去看看他们的大学。镇江的江苏理工大学(今江苏大学)去了,同学告诉我,他们“江大”就是大,大到至少三千多亩地、一直延续到长江边!我走在校园里,一走半小时,看到一幢幢教学楼,看到门类齐全的学院系科,看到分布校园几处的食堂,看到了商店,看到了银行甚至菜市场!这一切,让我新奇,让我羡慕,让我更加向往大学,向往真正的大学!

于是,我走出去,咱们江苏省内多个城市的大学,只要有我的同学在,我就去玩,不仅是找同学玩,也是去看一他们的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扬州大学、盐城师范学院、盐城工学院、江苏财专……去得越多,越是喜欢大学校园,大学,不仅文化气息氛围浓厚,校园环境也是美丽,而且充满着年轻朝气,行走其间,心情真是愉悦!从上大学到今天,江苏省内每个城市的大学,我几乎都去过了!

后来,跟着同学去过上海,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等,这些上海的大学,都有历史,文化气息更加浓厚,整个校园看起来特别美好,让我羡慕、羡慕,向往、向往;2000年元旦,我一个人坐火车去北京,去了同学的北京商学院,更是为了去心目中最神圣的大学北京大学,看到北大的校门,看着北大的华表,看到北大的历史建筑,行走在结冰的未名湖上……看着北大校园里来来往往的学生、教授,想着历史,想到五四运动,品味北大校训,心情激动,情感澎湃,就像是自己的梦想实现了一样。也正因为此,我越加喜欢大学,喜欢进入一所所大学校园,行走其间,去看,去感受,很多感受,无法用语言文字完全表述出来。

工作以后,我也曾有些机会外出学习培训或者跟着学校同事集体旅游,每到一个地方,早晚时间,别人还在宾馆里呼呼大睡,而我,早已溜达到这个城市的大学里,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去过那座城市,怎么能不去过那里的大学?

结婚以后,有了女儿以后,终于,我有了自己的第一辆车,节假日、寒暑假,我们一家三口可以开着车走出自己的城市,去往更多的地方,每次,我的住宿目标都是那个城市的大学附近,因为,大学附近,生活真是特别便利,大学校园,走进去,真的可以看到太多,感受太多!这十几年来,我喜欢自驾,我们夫妻带着女儿开车去过很多地方,去过哪儿,就去过那儿的大学!往北,我们一家曾自驾一直到辽宁丹东,我们中午在山东大学的食堂里吃了午餐,晚上就抵达南开大学,趁着夜色,游览大学校园的自由自在;第二天傍晚,我们又到了燕山大学附近,吃大学生们喜欢吃的各种美食,住大学生们住过的宾馆,第二天一大早,开车进入大学校园,到处看看,停车,拍照,感叹,流连。向南,东南沿海省份很多城市我们去过,就去过很多很多大学校园:小到嘉兴学院、绍兴文理学院甚至不是那么知名的宁德师范学院,大到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等知名大学,到而访之,岂不快哉?我们曾一路向南到海南三亚,经合肥,去看看中国科技大学;到武汉,来到武汉大学校门牌坊下;至长沙,一上午闲逛在湖南大学的美食街上;赴南宁,广西大学的热带风情,让你感受南国之美;过海到海口,海南大学也是要去看一看的!我们曾一路向西,从河北石家庄至山西太原,晚上住在山西大学校内宾馆;沿着青银高速到宁夏银川,宁夏大学也是211;回程到延安,延安大学就在延安城市里;过壶口瀑布,一夜奔袭,清早到郑州,郑州大学算是中原最高学府了;下午游完开封府,河南大学也是要去看一看的。女儿跟着我们,看过很多大学校园,我相信,她也一定有了自己心目中最好的大学!

絮絮叨叨,胡乱写了这么多,算起来,我去过多少大学校园?一两百所总是有的,其中,有不少是我们这样的学生一辈子都梦想却不可能上得了的著名大学、知名学府,但是,我们能走进去看一看啊,感受一下大学的气息,大学的环境,大学的人文,大学的氛围,也可稍稍无憾了,不是嘛?!

我真的是喜欢大学!虽然不可能,但我也依然梦想着有一天能走遍全国的大学!疫情三年,我们的出行受到太多限制,大学校园也几乎不可能进入了,但是,我坚信,有着我们国家和人民的齐心协力,疫情终将散去,大学校园也会再次开放!我还会一次次走进大学校园,我会带着小二子,去看见,去感受,圆我和他的“大学梦”!

明年,女儿将参加高考,不知女儿能让我有机会进入哪所大学校园继续我的大学梦?我确信,梦想,是必定会实现的,女儿必将圆梦,将来,咱家小二子也必定圆梦,我的大学梦,也一样会圆得更多、更多。



作者简介:吴波,男,1979年5月生,江苏淮安人,中学政治教师,淮安市作家协会会员,清江浦区作家协会理事。教学工作之余,热爱文字写作,2005年起在报刊发表文章,已约千篇逾两百万字,数十篇文章收录进各级各类书集,逾百次在市级以上征文中获奖。2017年9月,文集《里运河北大运河南》由团结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2020年10月文集《清江浦家常饮食记》出版。

淮阴人文荟萃。历史上诞生过大军事家韩信、汉赋大家枚乘、巾帼英雄梁红玉、《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民族英雄关天培、《老残游记》作者刘鹗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学校门,该打开了
不一样的大学生活
这里是清华!
老师专,临沂最像大学的地方
中国大学校门手绘,快来看有没有你的大学
【福建】谢伟博《美丽的校园》指导老师:李翠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