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河溶记忆(当阳)

   河 溶   记   忆

   老槐树/图  陈裕华 /文 

       想我楚先民,从荆山而出,筚路蓝缕,沿沮漳河向南,逐水而栖。

       良好的地理位置,曾催生了河溶集市的形成和发展。据《当阳县志》记载,清末民初河溶是沮漳河流域最大的货物集散地,商贸发达,文化昌盛,沿河岸商铺酒楼茶馆林立,街无余隙。

河溶古称“乌扶邑”,意为旭日东升的凤凰之城。“东汉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曾在此写下名传千古的《登楼赋》,楚昭王陵在河溶至今封土完好。

赵家湖古墓群价值连城,越王勾践的宝剑均在这里出土,堪称稀世珍宝。

明末清初的河溶古街最为鼎盛。农耕时期的河溶,因水而兴。

当阳近代名儒赵春珊回忆录中写道:“河溶的繁盛与奢华,可与沙市争胜。名楼豪宅之多,叹为观止。”

像所有的土地都拥有过春天,繁花似锦,河老街也在岁月的深处喧嚷过。

昔日有万客云集于市,夜市灯火辉煌,买卖之声通宵不绝。河岸舟楫桅杆多如麻林,搬运工人号子声整日不歇。

河溶在历经战乱、兵燹、匪患,洪灾后,如野火春风中的古城郊原,兴衰枯荣、生生不息。

今天,我们从莫湖的长堤上往东眺望,三星寺那边,依然青山隐隐、绿水悠悠,堤外的滩上,芦荻、荷花也依季而灭又顺时而生。

长堤下的老镇,关庙、天后宫、紫云宫、文昌阁的断垣残壁还依稀显出昔日的文风。

估衣街、绢庄街、兴隆街的青砖门廊的残存和徐家渡至木匠街的沿河码头上被踩磨得无棱而溜滑的青石板中也依稀透出旧时的喧啸繁华。

随着陆上交通的迅猛发展,对水上运输的需求随之萎缩,此消彼长也带来了河溶经济功能的逐渐弱化。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古镇的衰落似一片秋叶消失在岁月的尘埃中。

穿梭在车水马龙的繁华都市中,老街的记忆如一道熠熠的光晕,氤氲了我一个又一个温馨美好回忆……老街如一盏温暖的灯火,照耀着薄凉的时光,伴我前行……

老街的故事里有你、我、他,老街的影像镶嵌在每个经历者的心中。老街百谈不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魂牵梦绕的故乡一一太平渡
视频: 河街的记忆(上下集)
老潍坊记忆:​北下河街
“老南宁”们看到这,都流泪了......
【刀客碳烤羊腿】当阳街
孩童时记忆中温州(彩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