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风徐来•怀袖雅物-《世界博览》

到相声,那绝对是广大读者最喜闻乐见的娱乐项目和表演艺术形式之一了。无论是逢年过节还是茶余饭后,相声都给观众们带来无数欢笑和回忆,很多经典段子甚至成为了人们口头语的一部分。

由于工作原因,笔者曾有幸和赵臣老师多次合作,共同参与了一些电视节目的录制。作为一名相声表演艺术家,赵老师嘴上的功夫当真是了得。和他的交流期间,那满肚子“包袱”时常逗得笔者前仰后合,大笑不止。在这些令人捧腹的笑料背后,笔者也深感赵老师扎实的艺术功底,以及经由日积月累、饱读诗书而获得的知识储备。无论天文地理、琴棋书画,还是民俗方志、吃喝玩乐,赵老师总能侃侃而谈,且都或多或少做过些许研究,绝不外行。

当然,要说除了专业方面的才学和成就,赵老师对于收藏也抱有很高的热情。或许由于工作性质和环境的影响,亦或是他本人的性格所致,赵老师在诸多收藏门类中偏爱“竹木牙角”等杂项,特别是对扇子的收藏颇有心得。当笔者与他聊到这个话题,顿时见他眼中放光,嘴上更是滔滔不绝,连带着把藏品一一取出,在短短的一天时间里让笔者着实大开了眼界。

 

来自倭国的一缕清风

“蒋老师,我先考考您吧。您知道折扇的由来吗?”赵老师眯着眼睛,得意地问道。

这一问还真是难倒了笔者。原本以为这小巧玲珑的风雅之物乃是中华先祖代代流传而来。岂料经赵臣老师一下午的讲解才明白,折扇的演变过程可谓百转千回,实则是两个文明的共同产物。

   唐代画家阎立本(601-673 年)的作品《步辇图》局部,以 641 年间唐太宗

派文成公主与吐蕃松赞干布联姻入藏为背景进行创作。


单就“扇”本身来说,在我国使用的历史非常悠久,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原始社会的黄帝、虞舜时代。商代官员乘座的轺车与轩车上便有一种名为“扇汗”之物,形如大伞,可用以遮阳避雨,也是统治阶级的身份象征。随着社会形态和制作工艺的发展,团扇成为中国古代普遍使用的随身器具。特别是到五代十国之后,团扇不仅发挥着实用性,更具备了装饰作用,在工艺和美术方面快速发展。材质上说,最早的团扇由竹条编制而成,后来则开始使用绢、丝扇面,配有精美的印染或刺绣花纹,在方寸之间极尽所能做到精致。团扇的扇面本身也可卷曲,拧成一根小棒插入袋中,可谓是一种随身携带的艺术品。

精美别致的团扇早在奈良时期(710-784C.E)即已传入日本(当时称之为倭国),深受统治阶级的喜爱。为了使其更加便携,能工巧匠又将其进一步缩小、折叠,慢慢逐渐演变成了如今的折扇。在古代日本,折扇的使用具有非常严格的规制。简单来说,在幕府时期只有将军、僧侣或艺伎在表演时可以使用,而地位越高的人,扇子则越小。举例来说,动画片《聪明的一休》恐怕读者们并不陌生,讲述的便是日本室町幕府时期的故事。整部动画之中唯一使用扇子的人物只有一位,那便是足利义满将军。虽然动画片中的故事多为虚构,但是包括一休宗纯(1394-1481年)和足利义满(1358-1408年)本人都有历史原型,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幕府时期的文化和民俗特点。至于僧人使用的折扇则个头较大,展开角度很小,兼具了戒尺的作用,被称为“有职扇”。

 

 历史上的足利义满(1358-1408年)是室町幕府第三任将军,于1368年继位。1392年结束了南北朝对立,对日本的统一起到重要贡献。公元1402年,中国明朝朱棣夺取帝位后,足利义满受明朝封赏,册封为“日本国王”,与明朝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双方签订了《勘合贸易条约》,日本以属国的名义对明朝进行朝贡贸易。也就是说,真正的足利将军远不是动画片中那个喜怒无常,养尊处优、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大孩子。

 

早在我国宋朝,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中已对折扇进行了详细的记载:“折叠扇,用鸦青纸为之,上画本国豪贵,杂以妇人鞍马,或临水为金砂滩,暨莲荷花木水禽之类,点缀精巧,又以银泥为云气月色之状,极可爱,谓之倭扇,本出于倭国也,近岁尤秘惜,典客者盖稀得之。”

按照这个描述看来,当时的“倭扇”尚属于稀有之物,且多是喜好风雅的文人墨客所用。特别是在“盟约”文化的影响下,文人之间如若交好,则常常互相馈赠留有墨宝的折扇作为信物,以此铭记一份友情。与此不同的是,官宦人家通常仍旧使用团扇以彰显威仪。

   日式折扇从工艺、尺寸、规格和艺术特征上与我国折扇具有很大区别。图中为赵臣收藏的日式泥金扇和“筷子扇”,属“祝仪扇”的类别。


时至元代,士卒文化逐渐没落,而折扇因受宫廷官绅的讥笑也一度遭受冷遇,以致记载中只堪为“仆隶所执,取其便于袖藏,以避尊贵者之目”。这一状况直至元代后期才稍有好转。折扇真正在我国大为流行已是明代的事情。明代学者,人称“龙溪举人”的张燮(1574-1640年)在其讲述世界地理知识的著作《东西详考》中引《两山墨谈》,对折扇在中国的流行情况进行了描述:“中国宋前惟用团扇,元初东南使者持聚头扇,人尽讥笑之。我朝永乐初,始有持者,及倭充贡遍赐群臣,内府又仿其制,天下遂通用之。”

所谓“天下逐通用之”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首先,随着中日两国的政治、文化和贸易等往来愈渐频繁,大量日本所制的折扇开始涌入中国,受到了达官显贵的喜爱。依据日本僧侣瑞溪周凤所撰的《善邻国宝记》记载,应永八年(1401 C.E.),肥富、祖阿首次出使明朝就开始贡献折扇,并在先后三次勘合贸易中囊括了折扇共计1,100把。依据《戊子入明记》中的《古时贸易品目》记载,这一数量直至将军足利义教(1394-1441年)时已增至2,200把。

其次,折扇作为一种携带方便的艺术品,越来越受到文人雅士的喜好,并成为一种风尚。清代刘廷玑(字玉衡,号在园,1654-?年)于《在园杂志》中如此进行了描述:“昔人所持维纨扇最古若今人所用多金白纸扇矣。其扇本名折叠,亦谓之撒扇,取收则折叠、展则卷舒之义。明永乐中,朝鲜国入贡,成祖(朱棣)喜其捲舒之便,命之匠如式为之,自内传出,遂遍开下。”

      银鎏金烧蓝镂空花卉纹人物折扇(清)


最初,我国的折扇制作比较简单,“不过竹骨,茧纸薄面而已”。随着工艺的进步和对艺术的考究,逐渐对做工、用料进行了进一步的提升。特别是宫廷中御用的折扇,“每年多造重金者进御,一面命待诏书写端楷,一面命画苑绘画工致。预定于五月一日进呈,以备(端)午日颁赐嫔妃、宫女。”此时,折扇制作的工艺已经可谓繁缛,用料也极尽奢华。除了扇骨和扇面之外,甚至就连铰钉、眼钱都是用纯金制成,“每扇价值五金”,可见一斑。

有了明代对折扇的传承和发展,到了清代更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特别是乾隆时期之后迎来了折扇的巅峰时期。它不仅是供人们扇风取凉的工具,同时也成为了书画艺术的重要载体。新中国成立后,折扇的品种不断增添,工艺也不断改良,逐渐才有了我们日常中所使用和收藏的各种款式。

 

钟灵毓秀之料,镂月裁云之工

经过赵臣老师的介绍,笔者才逐渐开始明白折扇的由来和发展过程。在对这小巧玲珑之物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含量感到震惊的同时,也对赵老师的收藏热情与钻研精神感到钦佩。那么既然作为一种收藏品,除了它所蕴含的人文信息之外,其本身在制作工艺和用料方面又有哪些考量呢?聊到这个话题,赵老师更是如数家珍,并拿出了数把自己珍藏的折扇,边看边说,娓娓道来。

就用料来说,制作折扇使用的材料一直在不断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重点和主流,当然也被分为了不同的档次。一把扇子由很多部件组成,从主体部分的大骨(既两侧的面板)、小骨(内测的支撑结构)、扇钉(用来固定扇骨使用的轴)、扇面等部分,到坠饰、扇袋和扇盒等配件,每个细微末节都是工匠和藏家们追求极致的重点。

“现在收藏界基本把扇骨分为两种:木质和竹质的。比如红木、黄花梨、鸡翅木、各种檀木等等都是常用的木材;竹子的主要是玉竹、棕竹、斑竹、紫竹和罗汉竹等。偶尔也能见到使用牙、骨、玳瑁甚至金石作的扇骨,但毕竟属于极少数,不在主流。”赵老师解释道。

明代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中曾如此形容:“凡紫檀,象牙、乌楮,俱目为俗制。惟以棕竹、毛竹为之者,称怀袖雅物,其面重金亦不足贵,惟骨为时所尚。”可见在明代,虽然木质折扇属于主流,但风雅之人追求的仍是竹质材料。事实上作为一种带有实用性质的器物,即便普通的贩夫走卒也常随身携带折扇,以供取凉使用。相较于优质的竹材,木料当时比较易于入手,且对保养和维护要求较低,容易被人接受。

   颜色较深的为红木扇骨


在当代扇子收藏中,曾于2005年前后以木扇较为流行,主要是由于木料收藏的兴起所致。随着人们对木料材质的狂热追求,不仅在审美方面的水准逐年提升,连带价格也是水涨船高,飞速上扬。相对大件精品家具高昂的入手和收藏成本,扇子这种“小玩意儿”倒是满足了很多藏友的需求,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木器”藏品。

“时过境迁,如今人们又回到了以竹制扇骨为主流的大潮之中,也可以算是返璞归真了吧。”赵老师笑了笑,似乎颇有感慨。

当然了,无论木扇还是竹扇,能够称为精品的都极为稀少,毕竟大自然的造物并不在人力可控的范围。无论是温润的质地,还是干净的底色,亦或是精美的花纹,这都需要作为原材料的树木或竹子经由多年生长,在适当的环境和条件下逐渐形成,完全无法人为操纵。

就拿斑竹这一类来说,仅仅粗分就有梅鹿、凤眼和贵妃几种。他们的成长条件不同,纹路的形成原理也有很大区别。顾名思义,梅鹿的扇骨花纹如同梅花鹿一般,不仅在形状和色泽上颇有考究,就连圆点内的纹路也要美观才行;凤眼也是竹如其名,以斑纹修长利落,底色干净清澈为佳;贵妃虽然与前两者颇为相似,但一来其花纹的形成原理与它们非常不同,产地也只有湖南君山一地,二来花纹也要泪滴均匀,边界自然,如同美人之泪滴,纸上之墨迹般才属上品。

单色竹材则主要以其颜色的纯净、纹路的细腻和光泽的饱满作为衡量标准。特别是不能有诸如伤疤、蛀孔和色斑等瑕疵。一把完美的玉竹折扇不仅要颜色均匀,纹理细腻,更要具有玉石般温润的光感和质地;紫竹除了上述要求外,还要对其颜色进行划分,以日光下呈现肉眼可辨的紫褐色为宜。

   图中从上到下依次为贵妃、凤眼、梅鹿竹扇骨


除此之外,竹制扇骨中还有个特例,那就是罗汉竹。与普通竹材一样,罗汉竹的颜色和质地也是极为考究,但更为难得的是其竹节的生长位置。由于带有明确的题材特性,罗汉竹通常以十八节为宜,代表十八罗汉之数。但是受到折扇的制作规格所限,如何能够选得一块竹节排列均匀又大小适宜的材料,那可真的是要碰碰运气,听天由命了。

笔者参照赵臣老师的藏品一一对照,试图努力了解每种材料的特点和性状。不过处于对玉器研究的习惯,赵老师刚刚所说的“制作规格”一事倒是勾起了笔者的好奇心。

“做扇骨当然要有规格啊,否则扇面怎么上啊?”赵老师笑着解释道。

原来,一把折扇的设计和制作并非天马行空,而是有规格限制的。从扇骨的长短宽窄,到扇头的形状,乃至上、下板和肩的位置都有严格规定。经过上千年的演化和发展,制扇行业进行了不断的尝试和创新,最终总结出了一个非常完整且庞大的“谱系”用于规范成品的各方面规格,如同行业白皮书般统一了产业链上的不同环节标准。在这个“谱”之中,仅扇头就有多达24种,名称各异。尖头、圆方、古方、水滴、灯笼、和尚、燕尾等等,生动且准确地定义了每种扇头的形状和规格。藏家之间在品评折扇时常说的“在谱”,就是指符合传统规范的扇形之意。

至于扇子的长度,从5寸至9寸被称为“文扇”,1尺以上则称为“武扇”。文扇顾名思义,既是文人墨客的把玩之物,通常以两条大边(大骨)配14单(收藏界对小骨的计数单位)的糜子(小骨),顶部最宽处一寸半,展开约120度左右为宜。这种扇子主要用于赏玩,其扇面结构也非常适合用来题字作画。由于古时文人衣冠楚楚,密不透风,即便使用扇子也难以起到取凉的作用,因此反倒并不苛求其实用价值。新中国成立后,鉴于实用性的增强,文扇的规格逐渐演变为16单九五寸,打开角度增加至140度左右。与此相对的,武扇则个头较大,打开的角度也达到甚至超过160度,扇起来风量较大,非常爽快。当然,这样一来可就和文人的风雅沾不上什么关系了。

    折扇的基本结构和名称

 

“文胸武肚僧道领,书口役袖媒扇肩。古人就连扇子的用法和扇的位置也大有讲究呢!” 赵老师一边嘴上说着,一边站起身来模仿比划着,那表情神色惟妙惟肖,另在场众人忍俊不止。

为什么一把简单的扇子还要把尺寸卡得如此严格呢?其实这牵扯到另外一个问题:扇子的维护和修理。

 “古时候,换扇面可是个单独的行业。工匠们挑着个扁担,前面挂个提箱,后面挂个炉子,在扁担上插着几把扇面用以表明身份。扁担上挂着一串铃铛,走起路来叮当作响,一边吆喝着一边走街串巷招揽生意。拉开那提箱的抽屉,里面放了各式各样的扇骨和扇面。炉子则是用来熏烤扇骨或熬制浆糊所用。”赵老师喝了口茶,继续说道:“就算那个年代没有工业化生产标准,至少扇面和扇骨也是分开制作的。您想想,要是您那扇子二尺多长,三寸多宽,二十八单的糜子,我哪给您找合适的扇面儿去?”说着,赵老师两手一摊耸了耸肩,嘿嘿笑了几声。

确实,作为一种日常使用的器物,扇子的维护和保养也颇为频繁,而通常不同零件的生产并不在一个地方。特别是时至明代之后,折扇成为了书画艺术的载体,甚至从书画领域来说,扇骨只是附属品而已。如果规格不能统一,那么将造成诸多不便,难以流通。

除了这些之外,一把折扇在规制上还有很多要求。比如小骨就有“顶天”的一类,扇面也有称为“齐腰”的对开规格,顶端的排口有1.5和2.2厘米多种尺寸,这都是工匠在设计扇骨时需要考虑的环节,绝不是随心所欲,想怎么作就怎么作的。


炙手可热的收藏市场

听赵臣老师滔滔不绝地讲述着有关扇子的各种知识,笔者仿佛进入了一个五彩缤纷的未知世界。不仅对扇子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大为好奇,更感慨于能工巧匠们在这方寸之间的精益求精。不过既然是收藏品,总会难免触及到市场和流通环节。藏家的热情一定程度会直接反映在市场的接受程度上,而这也是对艺术最重要的认可方式之一。

当谈到这个问题,赵臣老师显得颇为纠结。这种表情笔者也在很多藏家身上看到过,那是经历了一个行业的兴衰起落之后沉淀的感慨和期待。

展开的是一把“九寸十六股大水滴头玉竹齐腰扇”



“当年我开始玩扇子的时候,价格都很便宜,也带动曲艺界很多朋友一起加入到收藏的行列。这几年来市场是越来越走俏,其实也说明大家对扇子收藏的热情日益高升。”赵老师叹了口气,继续解释道:“不过很多东西一来我实在是力不能及,而另外一些东西却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特殊的类型,诸如犀皮扇(木质扇骨经刷漆、贴片处理所制)的价格早在06年前后就已经达到“大几千”了,究其原因主要是制作工艺实在过于复杂,成本居高不下。木质扇骨也在家具收藏的热潮之中水涨船高,频频在市场上曝出天价。对于材质的追求固然是精益求精的表现,但一味地追求材质,忽略其工艺、文化和艺术价值,赵老师担心这样会为整个行业带来不健康的收藏风气。

有趣的是,很多扇子收藏爱好者都是从价格不菲的材质入门,一步到位,一把扇子动不动就上万。等玩了几年后冷静下来,反而回归质朴,开始降低对材质的比重,追求工艺和艺术价值。这个循环周而复始,倒是和一般的收藏品类的入门过程颇为不同了。

当笔者询问赵老师如何入门扇子收藏时,赵老师给出了他的建议。“我建议要是想玩扇子,还是得从玉竹开始。一来,那是我国自古以来制扇使用的传统材料,根红苗正,永不过时;二来,玉竹作为入门级的材料,价格也比较亲民,门槛较低。”

赵老师进一步解释道,目前市场上,一把普通的玉竹折扇,价格从两、三百到七、八百元之间,比较好的如果不是大师之作,价格大概也就是一、两千元的水平。此外,棕竹也比较适合新手入门,市场价格与玉竹相仿。如果喜欢罗汉竹也可以考虑以此入门,比较好的也就是在两千元以内。

随着收藏经验的积累和对市场的了解程度提升,慢慢可以考虑开始收藏斑竹类的扇骨。抛开价格因素不说,斑竹在品鉴过程中对藏友的要求较高,需要考虑更多因素才能确定。一般的梅鹿和凤眼,价格从小几百到几千元不等。贵妃竹则是这一类之中价格较高的,毕竟材料的生长速度较慢,且对环境要求较高。目前贵妃竹扇骨的价格从大几百到上万不等。即便是非常细微的纹路差别也会导致其价格天差地别,全凭藏家自己的眼力进行鉴别了。

再往上追的话当属紫竹扇骨了。正如之前所说,鉴于其材料的筛选标准极为苛刻,完美的紫竹扇骨可以称得上凤毛麟角,更别说颜色上乘、质地俱佳的极品了。一把上等的紫竹折扇,价格可以高达十几万,如果再出自名家之手,恐怕一般藏友确实难以接受。当然,这个档次的竹材还有红竹、方竹和“佛肚”等,如何选择就全凭个人喜好了。

当然,除了材质之外,做工也是一把好折扇的灵魂所在。如何体现出扇文化的清雅和气韵,全凭制扇工匠的手艺和功力了。目前行业内也有一些名家的作品在藏家之间流通,诸如曹小弟、郑高、曹晓明等大师的作品都在行业内趋之若鹜,炙手可热。如果在他们的艺术风格、工艺手法和用料选择之间取舍,则是每个藏友见仁见智的决策了。

至于古董,鉴于制作折扇使用的材料多为有机质,能够完整留存下来的实数少数,且已经不宜日常盘玩了。具他所了解,从明清时期流传至今的古扇,完整品相的目前存世量恐怕只有两千多把,就算上扇面和扇骨,之多也不超过五千把。

对于赵老师在折扇收藏方面投入的大量精力和满腔热情,笔者着实是万般的钦佩。最后当笔者问到赵老师如何考虑这些藏品的最终归宿时,他愣了一下,然后满怀憧憬地说:

“希望有朝一日,等我的藏品更加精致,经验更加丰富,各方面条件都成熟的时候,能够开个博物馆,把这些心爱的小玩意儿连同它们所承载的文化和历史一起呈现并分享给广大藏友吧……”

                    

                      (作者为中国收藏家协会学术研究部研究员)


本文刊于2014年21期《世界博览》                        编辑:南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折扇里的那些门道 您都知道吗?
绫绢扇(浙江)
折扇扇骨用料
文化 | 扇子,袖中风骨
知己知彼——日本扇
折扇:文人雅士的袖中之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