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94年,一位博物馆的文物专家在北京潘...
1994年,一位博物馆的文物专家在北京潘家园古玩市场发现一件北魏时期的陶俑,买回去后,经过几位专家共同鉴定,专家们一致认为,这件陶俑就是北魏时期的真品无疑,过了没几天,这位专家在潘家园古玩市场又发现一件北魏时期的陶俑,他毫不犹豫地又买了回去,不曾想,潘家园古玩市场出现的北魏陶俑越来越多,迅速地在国内掀起一场北魏陶俑收购狂潮,其中,中国历史博物馆用80万购买3次,故宫博物院用10万元购买2次。

随后,潘家园古玩市场出现的北魏陶俑越来越多,源源不断, 多名专家仔细鉴定陶俑真伪后,也无法取得一致结果,最后专家们认为,这一定是某个地方一座北魏时期的大墓被盗,所以,才有如此众多的北魏陶俑来到潘家园古玩市场,警方介入调查后发现,所有的北魏陶俑全部出自河南洛阳南石山村,而且都出自一名农民高水旺之手。

进了公安局,高水旺解释道,这些东西就是我自己烧的仿制品,算是艺术品,跟文物沾不上边,随后,警察带着专家们进入高水旺家后院,结果全傻眼了,被专家们突击收购的北魏陶俑还有数百件,这种局面让专家们感动十分尴尬,后来查明,是高水旺的一名客户一次下了几百个陶俑订单,后来,这些陶俑流入北京潘家园古玩市场,这才引起了这场轩然大波,经过这次风波,高水旺在仿古制作圈名声大噪。

1928年,因修建陇海铁路,在洛阳邙山发现大量唐三彩,这是尘封与历史千年的唐三彩又一次面世,唐三彩全名为'唐代三彩釉陶器',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因唐三彩最早最多出土于洛阳,所以唐三彩也被人称为'洛阳三彩;,唐三彩是属于陶器,而不是瓷器,从这时期起,兴起一股唐三彩热,位于邙山腹地的南石山村,一批以仿制出土唐三彩的手艺人脱颖而出,经他们之手仿制的唐三彩和陶俑以假乱真,久而久之,一批专们生产仿古陶器作坊企业应运而生,很快成为唐三彩仿古第一村。


现在的南石山村,仿古唐三彩技术已经出神入化,村里到处悬挂着'世家','三彩传人','大师',的牌子,每一家都有自己的独门秘方,釉色配料更是绝密,只传儿不传女。

一件高仿的唐三彩制作程度十分复杂,要经历塑形,上彩,烧制上釉等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要求严格,精细,特别是烧制时的火候是关键,必须用土窑将温度控制在850度至900度之间,两次烧制才能完成,釉料中蕴含着铁,铜,锰等不同比例的各式金属氧化物,在烧窑的高温中,这些不同金属成分就会使釉面自然显出绿,赭黄,白,蓝紫等不同色调,稍有不慎,就会影响成品品相,而品相则是影响价格的直接原因。

经过烧制,唐三彩最终成为产品,却还有最后最重要一道工序必不可少,那就是做旧,做旧是最神秘的工序,配料和手法只有自己知道,其他人不能问,也不会去教,有些还要埋入地下数年,做旧后的价格可以卖到几千,甚至几万。

如今的高水旺在洛阳市区开了一家名为'唐宝斋;的陈列馆,走进陈列馆,一些高仿价格让人咂舌,一尊高87厘米的贵妇彩绘俑7.8万,1.5米高的天王俑高达9.8万,高水旺透露,现在的他已经是南石山村最大的仿古唐三彩制造企业,大部分订单来自沿海城市,也有来自香港,台湾,韩国,日本等地的私人收藏家。

至于有人拿这些高仿品当成当成真品出售的行为,高水旺也很无奈,他说:客户需要什么,就制作什么,不管是汉唐,还是其他朝代,都可以制作的以假乱真,古玩行里不打假,这是这个行业不成文的规矩,只要你觉得是真的,觉得值就买回去,别人管不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魏陶俑事件:假文物让多位顶级专家全部“打眼”
北京潘家园古玩市场淘宝故事
潘家园:“北魏陶俑事件”背后的故事
古陶器的仿制手段与几种鉴定方法
古玩市场发现稀世陶俑,博物馆花90万回购,村民:我还能造一批
唐三彩非遗传人高仿北魏陶俑曾“骗”过故宫专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