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江苏镇江中考模考命题作文《闲》,如何写出新意?老穆来支招

引言

近日,有位镇江的小朋友咨询穆老师,作文《闲》该怎么写?

作文内容及要求,如下:

8. 请以“闲”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文题抄写在答题卷“题目”后的横线上。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这是一篇无材料命题作文,只有一个字,闲。

说句实话,当穆老师看到这个字时,忽然就想到了2018年江苏高考古诗词鉴赏中的一道题,如下:

10、根据前两联,概括刘禹锡“闲”的表现,并分析他如此表现的原因。(5分)

这首古诗名叫《寄和州刘使君》,作者张籍,内容如下:

别离已久犹为郡,闲向春风倒酒瓶。

送客特过沙口堰,看花多上水心亭。

晓来江气连城白,雨后山光满郭青。

到此诗情应更远,醉中高咏有谁听?

关于这首古诗,穆老师就不在这多做延伸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去研究。

刘禹锡的闲,主要表现在“把酒当春绕道送客常去赏花”。

讲到这,或许就有同学疑惑了,质疑道:“穆老师,你讲刘禹锡的闲,跟这篇作文关系大吗?

穆老师想说,如果你足够聪明,那就关系大。如果你思维不够开阔的话,那就一点关系也没有

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答案就在下文,我们接着往下看。

审题——清楚“闲”的含义

我们在做记叙文(小说、散文)阅读时,经常会遇到“标题的含义”题。

我们在回答此类问题时,都知道要从“表层和深层”两个方面去答题。

同样道理,我们在写作文时,也要“工于设计”,善于从表层和深层两个方面来谋篇布局。

【1】表层含义——无事(身体上的闲)

与忙相对,没有事情做,比较闲。

【2】表层含义——无关正事(身体上的闲)

闲聊、闲谈

【3】深层含义——闲情(精神上的闲)

比如闲适恬淡,闲情逸致等。

老穆认为,身体上的闲,往往给人一种“慵懒”的状态,而精神上的闲,恰能表现一个人的品性与修养。

或许有人就质疑了,道:“引言部分,你讲了刘禹锡的‘闲’,从答案来看,不都是身体上的‘闲’吗?这对写作文有帮助吗?”

老穆想说,刘禹锡“把酒当春、绕道送客常去赏花”,看似身体上的闲,实则是精神上闲的外在体现。

刘禹锡因为长期得不到升迁,怀才不遇,故而寄情山水,培养自己的闲情逸致,修养身心

通过对刘禹锡的解析,我们可以这样写作文:以身体之闲来展现精神之闲。

立意与选材

中考作文,命题范围大都为三个,分别是情感道德类、成长励志类和哲理思辨类

“闲”,三个都可以写,但穆老师推荐大家写哲理思辨类

【哲理思辨类】智慧、境界、品性、修养等。

【文章主题(观点)】通过“闲”事来体现闲的智慧、闲的境界等。

【选材一】爷爷忙里偷闲的智慧(忙于事而闲于心

爷爷退休后,每天从事公益事业,非常忙,但他却忙得“红光满面”,忙得“笑口常开”,为什么呢?

原来爷爷懂得如何“忙里偷闲”,他在家种了很多“竹”,累的时候,就与竹相伴,或捧一本书,在竹旁品读,修身养性,在内心的世界里过着闲适的生活······

这就是爷爷“闲”的智慧,忙于事而闲于心。

反观那些整日清闲(或整日忙碌)却目光呆滞的人,他们一定是不懂得如何处理“闲”,不懂闲的智慧,所以才那样······

【写作文体】记叙文、散文或议论文都可以

如何写出新意?

【较差学生】

今天好不容易空闲了,于是去爬山,在爬山的过程中,领悟到了坚持的可贵······

跑题了,只强调空闲时间,剩下的都与“闲”无关。

【一般学生】

今日得闲,却异常忙碌,心情不好,于是求助老师。经老师指点,这才明白,原来是自己内心不够闲适,总被外物所纷扰,于是澄澈心境,让自己内心闲下来······

【优秀学生】“忙”与“闲”的正确辩证

【1】闲暇时,闲于身而忙于思,与苏东坡品词论诗,充实自己;

【2】忙碌时,忙于身而闲于思,与刘禹锡一同饮酒,放松自己。

可写议论文,论据(事实论据与道理论据)要新颖,正确论述“忙与闲”的辩证关系。

可写记叙文,素材可以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等长辈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入手,描述他们是如何正确处理“忙与闲”的,从而对自己有何启发作用······

结束语

不是闲人闲不得,能闲必非等闲人。

在快节奏的今天,不论是学生,还是我们家长,都要学会忙里偷闲,在内心修篱种菊,解放自我。

倘若你不懂如何平衡“忙与闲”的关系,我想,你将过得很累,不是吗?

朋友们,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大家在下方的评论区留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才能写好中考语文作文?
怎么写记叙文作文的开头才有新意不落俗套?
2016高考作文写作技巧:巧思才能出新意
作文分哪几类?
它,逐渐被高考抛弃,却是中考的常青树(作文讲解之命题作文)
微信微课堂第一讲:标题的含义及作用(老穆说语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