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丹毒的治疗方案

丹毒是皮内淋巴管网受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的急性感染性疾病。本病多发于人体头面、躯干及小腿足部。其特点为起病突然,恶寒发热,局部皮肤忽然变赤,色如丹涂脂染,焮热肿胀,边界清楚,迅速扩大,但易复发,可导致毛细淋巴管闭塞不通,微循环障碍,常出现患部皮肤局限性肿胀发硬现象,严重者可发展成象皮肿。中医学对丹毒早有认识,《内经》中已有“丹胗”、“丹熛”等病名。丹毒治疗方法多样,现将近3年来的研究进展概况综述如下。

1 中医疗法

1.1 中药外洗法

冯丽蓉等治疗湿滞血瘀型复发性丹毒病人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三黄洗剂(黄芩、黄柏、苦参、大黄)冷湿敷患处;对照组外擦莫匹罗星软膏。均每日3次。结果治疗组治愈20人,显效8人,有效2人;对照组治愈11人,显效14人,有效5人。吴峰等治疗下肢丹毒治疗组53例采用清热解毒、活血祛瘀之中药(由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黄柏、牛膝、车前子、赤芍、牡丹皮、艾叶、大黄、甘草组成) 煎汤外洗,每日2次。对照组48例采用硫酸镁粉热敷患处,每日2次。2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37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34%;对照组痊愈28例,有效1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2.92%。王绍臣治疗丹毒60例采用蜈蚣白果解毒汤外洗加内服的方法,该方组成:金银花、蒲公英、生桑白皮、土茯苓各30g,连翘20g,紫地丁、紫草、牡丹皮、赤芍、大青叶各15g,白果、生甘草各10g,蜈蚣3条。颜面丹毒加菊花30g,躯干丹毒加柴胡15g,下肢丹毒加怀牛膝15g,真菌感染引起者加炙百部15g,水疱明显加车前草30g,发热加水牛角30g,小便短赤加白茅根30g,大便干燥加大黄10g。早中晚3次,敷洗患处。治疗结果:治愈 56 例,好转 4 例,治愈率为93.39%。

1.2 中药外敷加内服法

马静治疗下肢丹毒治疗组以金黄酊(天花粉5000g,大黄、黄柏、姜黄、白芷各2500g,胆南星、陈皮、苍术、厚朴、甘草各1000g)箍围消肿联合中药内服;对照组以硫酸镁纱布湿敷,均治疗 2 周。结果:治疗组33 例中,治愈27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31例中,治愈16例,有效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7.42%。罗宏宾等治疗42例下肢丹毒患者均予清凉膏(紫草、地榆、当归、冰片、香油等)外敷配合以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为主的清热凉血方内服。清热凉血方内服基本方为: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牛膝、萆薢各 20g,大青叶、黄柏、生薏苡仁各15g,牡丹皮、赤芍、忍冬藤、生地黄 各12g。每日1剂,早晚分服。治疗结果:治愈28例,好转8例,未愈6例,总有效率为 85.71%。韩晓玲等治疗丹毒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自制皮炎洗剂湿敷局部患处。药物组成:大黄、黄柏、黄连、苦参按比例水煎。稀释后浸透纱布垫敷于患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内服。以五神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方药组成:萆薢、当归、赤芍、生地各15g,银花、丹皮各12g,黄柏、牛膝、王不留行、泽泻、车前子各10g,早晚温服。治疗结果:治疗组30例,治愈27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为 100%;对照组30例,治愈10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3%。

1.3 中药溻渍疗法

石世华等将60 例下肢丹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清热解毒中药五味消毒饮加减方对患肢溻渍。对照组采用青霉素治疗及50%硫酸镁溶液外敷患处,每7~10天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患者均全部治愈。治疗组治愈时间为(6.17±2.51)天,对照组为(9.85±3.67)天。治疗组所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1.4 中药外敷法

赵玉娟等将120例下肢丹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金黄散外敷,金黄散组成为天花粉10份,姜黄5份,陈皮5份,天南星2份,黄柏5份,白芷5份,甘草2份,大黄5份,厚朴2份,苍术2份。联合红光治疗照射,1次/d;对照组采用青霉素静脉滴注。两组均治疗14d。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46人,好转10人,无效4人,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治愈30人,好转20人,无效10人,有效率为83.3%。魏俊伶等治疗下肢丹毒,治疗组予冰硝散(冰片、芒硝)外敷患处,每天1次;对照组用硫酸镁溶液外敷患处。治疗第5天,治疗组治愈率为25%,对照组为0%;第10天,治疗组治愈率为80%,对照组为40%。姜玉治疗62例丹毒患者,对照组予一般治疗即青霉素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静滴,配合硫酸镁湿敷。观察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用预冷的马铃薯匀浆外敷患处。治疗结果:治疗5d、10d后观察组治愈率分别为40%、80%,对照组为19%、50%。周陵治疗下肢丹毒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硫酸镁湿敷。治疗组同样予常规治疗护理,另外敷清热消肿糊,成分组成:红花、黄连、黄柏。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有效率为70%。高桂芳治疗90例丹毒患者,对照组应用抗生素,青霉素为首选。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消炎透皮贴贴敷,药物组成为生芙蓉叶、生大黄、生南星、升麻、冰片等。观察15天后结果为:对照组45人治愈18人,显效11人,有效9人,无效7人,总有效率为84.4%;治疗组45人治愈27人,显效13人,有效4人,无效1人,总有效率为97.8%。李晓丹等将54例丹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28 例,对照组 26 例。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青霉素静滴,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水调散以凉开水或纯净水调成糊状,均匀地敷于患处。水调散由黄柏、冰片等组方而成。治疗结果:治疗组: 显效24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3%。杨立松将80例下肢丹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100mL生理盐水+3g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进行静脉滴注,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基础上用无菌棉签蘸用生理盐水调好的云南白药涂搽患处进行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在疼痛缓解时间、病情缓解时间、治愈时间均明显缩短,且治疗1周后痊愈率明显更高。

2 中西医结合治疗

2.1 针灸结合西药

尹鹏展等对丹毒158例患者治疗采用针灸结合抗菌素应用,主穴:地机、血海、三阴交、丰隆、太冲、阿是穴、四缝。配穴:下肢:阳陵泉、商丘、足三里、蠡沟;头面:翳风、头维、四白、合谷,强刺激。阿是穴用梅花针重叩出血。四缝穴三棱针刺出粘液,每日1次。抗生素治疗,首选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治疗结果:患者全部治愈。王盛隆等治疗急性期丹毒运用抗生素抗菌消炎治疗,首选青霉素类抗菌药,其次可选用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药物等,局部使用硫酸镁或者硼酸溶液冷湿敷。同时配合中医内外用药,针灸刺络拔罐。针刺一般取足三里、阴陵泉、血海、曲池、合谷、丰隆、三阴交、太冲、委中、地机、血海、四缝、商丘、蠡沟、翳风、头维、四白等穴位,在病变局部及患侧委中穴用三棱针点刺或者梅花针叩刺,然后拔罐。启罐后用TDP神灯照射治疗。治疗结果病症明显改善。

2.2中药合用西药

宋歌今治疗丹毒治疗组首选青霉素静滴,青霉素皮试过敏者改用左氧氟沙星,丹毒创面用黄柏散湿敷。黄柏散由黄柏、冰片等组成。对照组:同治疗组西药,丹毒创面用 50%硫酸镁冷湿敷。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有效率为71.43%。吴澎等采用中药汤剂、熏蒸等方法以及青霉素等治疗丹毒26例,中药汤剂口服,药物组成:生地黄15g,牡丹皮9g,忍冬藤18g,紫花地丁30g,川牛膝9g,车前子15g,生薏苡仁20g,虎杖15g,泽泻15g,连翘9g,赤芍9g,水煎服。外敷方:金银花30g,知母12g,浙贝母12g,天花粉12g,白及12g,皂角刺6g,半夏12g,乳香6g,牡丹皮10g,外用熏蒸。静脉用药:青霉素钠加葡萄糖;左氧氟沙星加生理盐水滴静。治疗结果:治愈26例(100%),复查血常规正常,随访半年复发3例,复发率为11.5%。李俊爽等治疗下肢丹毒对照组采用青霉素静滴,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中药内服加外敷的方法。中药口服处方:紫花地丁20g,薏苡仁、滑石各18g,茯苓、牛膝各16g,车前子、金银花、萆薢各15g,牡丹皮、泽泻、通草、黄柏各12g,菊花10g。分早晚2次服。外敷法:如意金黄散,每日两次。结果:治疗组31例,治愈23例,好转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28例,治愈19例,好转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5.71%。李明辉治疗下肢丹毒两组均用西药治疗,青霉素静脉注射。对照组丹毒创面用50%硫酸镁冷湿敷,治疗14天。治疗组加用五味消毒饮合萆薢渗湿汤加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80%。李立仲等治疗100例下肢丹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予以青霉素静脉注射的同时,口服中药四妙勇安汤并外用如意金黄散调敷。对照组 50 例予以单纯西医治疗,即静脉注射青霉素,硫酸镁外敷。10d为1个疗程。结果:48h治疗有效率、10d治愈率、1年复发率治疗组分别为92%、96%、4%,对照组分别为76%、64%、22%。朱群霞治疗下肢丹毒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静脉滴注和硝酸咪康唑乳膏或盐酸特比萘芬乳膏外用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五神汤合萆藓渗湿汤加减并外敷加味金芙膏(姜黄、大黄、芙蓉叶等)对照组外敷硫酸镁治疗。2组均以7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4%,对照组为76.4%。

2.3针灸中药合用西药

刘长青西药用青霉素,800万单位/日,静点,过敏者可用红霉素。中医治疗采用针灸、中药内服及外敷。针灸治疗主穴:合谷、曲池、血海、三阴交、丰隆、委中、太冲、阿是穴。配穴:阴陵泉、足三里。强刺激,留针30min。阿是穴,以三棱针或皮肤针重叩出血。中药采用五味消毒饮加味,温服,药渣敷患肢,每日2次。10天为1疗程,连用3个疗程。结果:痊愈18例,好转1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 84.21%。

综上所述,中医药在丹毒的治疗中具有方法多种多样,疗效确切等特点。结合西医药既可增强疗效,又可缩短疗程、减少复发。但就目前报道文献来看,对丹毒的中医药研究大部分只是着眼于疗效比较与评价,而缺乏更深层次的研究,如对有效药物的药效学研究,针刺消肿止痛作用机制的研究等,还有赖于相关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另外,中医治病讲求治病求本,所以在丹毒治疗时应考虑诱发因素,并加以治疗,从根本上解决疾病。并且丹毒是一极易复发的疾病,所以应着重加强对预防下肢丹毒复发的研究,以进一步巩固中医药对下肢丹毒的疗效,降低丹毒的发病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丹毒当代外治妙方
铁箍散特效治疗疮疡肿毒 
萆薢渗湿汤
慢丹方治疗下肢慢性丹毒
中药外洗治疗下肢丹毒
这个常用泻药,4类人禁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