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有的人年纪轻轻,思想深度却远高于常人?

 


平凡之路 音乐: 朴树 - 猎户星座  

大家好,我是定安。

这篇文章和大家聊一个问题:

为什么有的人年纪轻轻,思想深度却远高于常人?

这是个颇为宽泛的问题,若想较好地回答,最好以一个人为切入点,具体谈谈。

我选择的人是:

毛泽东。

之所以选择写毛主席,是因为在我最为迷茫困顿的时候,我读到了毛选,过去觉得里面的内容看不懂甚至有些枯燥乏味,但当自己大学毕业入社会后,经历过一些事情,再读此书,才体会到毛泽东思想的深刻。

(读毛选卷一时,这段给我印象很深,故拍下之)

从一定程度上说,我从毛主席的文章中获得了启发和鼓励,让我开始从逃避困难的状态转变为直面困难的状态。

……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话音刚落,整个天安门广场都沸腾了,这欢庆的氛围,预示着旧时代的过去,新时代的到来。


而此时,广州下着大雨,蒋介石在陈济棠公馆,用收音机默默听着这宣告,他两眼望向窗外,眉头紧锁,一言不发。

他或许怎么也想不通,那个从韶山冲走出来的懵懂少年,竟会成为他一生中最大的对手,把他装备精良的军队打得一塌糊涂,最后推翻了他在中国的统治,改天换地。

(素材来自电视剧《毛泽东》)

这一切都是偶然么?

不,当然不是。

蒋介石一天到晚想的总是:

怎么剿匪;

怎么攘外必先安内;

如何管御好自己的下属;

如何牢牢抓住自己的权力;

毛泽东思考的重心则是:

中国将往何处去;

如何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

等与国家前途命运息息相关的重大根本性问题。

两相对比,高下立见。

在思想深度这一点上,蒋介石相比毛泽东而言,就已经输了。

为什么毛泽东思想能达到这样的深度?

结合我对毛主席生平资料的搜集和了解,我觉得有以下几个重要原因:

01 敢于试错,及时调整

02 通过阅读自学

03 和他人交流学习

04 善于调查研究、深度思考

此文中我会写到一些毛泽东的经历,我会以相关史料和影视资料为参考,难免会有一些主观的发挥,若有疏漏和偏颇,欢迎批评指正。

闲言少叙,上正文。



01
敢于试错
及时调整

有些人以为,伟人的一生从一开始就是仿佛开了挂一般,但当你多看看毛泽东的传记,你会发现,年少时期的毛泽东,和我们现在很多年轻人一样,也有很多迷茫。

正如那句话说的:

谁的青春不迷茫。

从韶山冲出来的时候,毛泽东17岁。

(少年毛泽东)

为了走出去,毛泽东颇费了一番周折说服性格顽固的父亲毛顺生,在亲戚们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劝说下,毛顺生最终同意自己的大儿子去外面的学堂读书。

或许是因为要即将走向更广阔的的天地,毛泽东心里应当是充满着好奇与激动的,他写下一首诗,夹在父亲每日必看的账本里: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截图来自电视剧《毛泽东》)

诗以言志,毛泽东此时虽然还是个懵懂少年,但其诗句里体现出的奋斗精神已有显露。

而后,毛泽东就开始向湘乡长途跋涉,开启了他新的人生旅程。

先是东山学堂,再是长沙的湘乡驻省中学,而后毛泽东参加了半年的新军,1912年,毛泽东“以为革命已经结束”,于是退出军队,决定回到书本子上去。

彼时的毛泽东,已经19岁了,在那个年代,这样的年纪,许多人已经成家立业,韶山家里给出的答复也是“泽东现在应该找一个工作了”,但毛泽东并没有想好自己到底要干什么,他和我们现在很多刚入社会的同学一样,先得解决住宿问题。

毛泽东在一家廉价宿舍租了一张床,开始了他人生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自由漂泊的日子,要我说,这就是“湘漂”吧~

他浏览了《湘汉新闻》和其他报纸上教育栏的广告,诚如今天咱们很多同学刷着研招网的信息,看看自己报哪一所学校的研究生一样。

经过一番查找,毛泽东报考了一所警察学校、肥皂学校,但临到开课时,他放弃了;而后他又报考了一所法律管理学校、商业中专,但又忽然都失去了兴趣,同时还白白损失了从父亲那讨来的报名费。

1913年,毛泽东以入学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湖南省立第一中学,虽然成绩很好,但他认为该校“课程有限,校规令人反感”,是的没错,6个月后,他又走了。

退学后,毛泽东决定自学一段时间,他在湖南省立图书馆闭馆读书半年,有关毛泽东通过阅读自学这件事儿,我们下一节再具体讲。

(截图来自电视剧《毛泽东》)

有句话叫“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虽然毛泽东很有读书的热情,但这热情并不能用来支付房租,在生活的压力下,毛泽东不得不重新浏览广告栏目,他碰巧看到一条关于教书的消息,是一所师范学校招生广告,不用付学费,吃饭、住宿都便宜,毕业以后当老师。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

免费入学,吃住便宜,毕业包分配。

这条件放到现在,也是很诱人的吧。

他去了,并且顺利地通过了考试,也得到了家里的支持。此时的他开始意识到,自己之前的行为总是反反复复,过于轻浮、率性,有些可笑。23年后,毛泽东回忆这段往事说道:

我从此“抵住了后来一切广告的引诱。”

(截图来自电视剧《毛泽东》)

在湖南一师的日子,毛泽东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同时也结交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这段经历让他成长不少,为其学习和思考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现在看毛泽东这段求学经历,其实不难发现,十七八岁的毛泽东,只身一人来到大城市长沙打拼,刚开始是迷茫不知所往的,但他没有就这么迷茫下去,而是敢于试错、及时调整,遇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事情又能较快沉下心来,好好钻研,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作为一个年轻人,谁都难免会有些迷茫的时候,有的人干脆就一直迷茫下去,结果啥事儿也没做成。我们不妨立刻行动起来,趁年轻,犯错成本低,敢于尝试,走些弯路并不打紧,实在不行就及时调整,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明晰自己的目标,并好好实践之。

(截图来自电视剧《毛泽东》)


02
通过阅读自学

除了在湖南一师上课学习,毛泽东还善于通过阅读自学。

上一小节我们说到,毛泽东从湖南省立一中退学后,泡在湖南省立图书馆里读了半年书。

那半年于毛泽东而言,也是极有收获的时光。

每天清晨图书馆一开门,毛泽东就已经到了这里,直到晚上关门时才离开,除了中午离开阅览室买一块饼或包子充饥,旁的时间都趴在桌上如饥似渴的阅读,手里捧着一本,旁边还堆着一大摞书。

像现代西方历史、地理、小说、中国诗歌和希腊神话,像亚当·斯密、赫伯特·斯宾塞、约翰·斯图尔特·穆勒、达尔文、卢梭、孟德斯鸠的主要著作,他都有所涉及。

读累了,他的目光常会放在那张挂在图书馆墙上的大幅《世界堪舆大地图》上。

(截图来自电视剧《毛泽东》)

通过这地图,他才知道世界竟然如此之大,自己的老家韶山在这地图上显得微不足道,他跟好友萧三开玩笑说,自己“像牛闯进了菜园子”,这半年的阅读时光,对毛泽东来说尤为重要,除了积累了丰富的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阅读能力,增长了自己的见识。

阅读的习惯,毛泽东保持了一辈子。

青年时期为了锻炼专注力,他曾在街头闹市读书;

到了战争时期,即便在最紧张、最危险的环境中,毛泽东依然没有放弃读书,他在马背上坚持读完了列宁的《国家与革命》;

新中国成立后,他将卧床一半的位置都留给了书,为的是能够更便利地取书、读书……


我们很多人以为的读书,就是单纯地翻翻书,这其实不是一种好的阅读方式,如果仅仅随手一番,你的大脑其实是走马观花看了一遍,对于值得读的书,手里不支笔在书上勾勾画画批注下,遑论读书。

有人也许会说,哎呀,那书籍不就显得不整洁了吗?过去我也抱有这种想法,后来才意识到,这不过是为自己不愿思考而找的一个借口,如果一本书你拿过来是新的,看完了还是新的,除非你是那种记忆力理解力超群的天才,若不是,那我只能说,这书你基本等于没读。

毛泽东,就是一个习惯在书上做批注的人。24岁那年,毛泽东正度过他求学生涯的最后一年,这一年,他读了泡尔生的《伦理学原理》。


这本厚厚的哲学著作,很多同学对哲学一点兴趣都没有,毛泽东却读得津津有味,他花费近一年时间,将全书通读,留下了超过12000字的批注。我们可以从下图中看到,其细密而工整的毛笔字,记录着这位年轻人当时的伦理观、人生观、历史观、宇宙观。


当我们谈如何阅读的时候,阅读高手往往会提出这么一个观点,那就是带着问题去读,并将书中的知识化为己用,从毛泽东阅读《伦理学原理》一书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出,他就是这么阅读的,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虽然从学历的角度看,毛泽东在党内并不算突出,顶多算是个师专毕业,但由于他带着问题去大量阅读各色各样的书籍、不断学习,让他的知识体系在不断完善与更新,反而能够领导学历比他高的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解释了他为何看问题常能很快看到本质。这并非一日之功啊。



03
和他人交流学习

通过阅读自学,这固然是很好的,但如果只是一味扎在书堆里不与人交流,其实容易陷入自我认知框架的束缚中,好在毛泽东并不是个“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他还善于和他人交流学习。

在湖南一师的时候,他常与好友萧子升、蔡和森等人纵谈国家大事,相互交流各自的观点,他们的老师杨昌济也常请他们到自己家中做客,对许多严肃性话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截图来自电视剧《毛泽东》)

革命时期,毛泽东也注重听取党内外多方的不同意见,进而优化自己面对事情时的决策,这种党内的民主作风与蒋介石独裁政府的一言堂形成了很大区别,也正因为此,从决策的质量上看,前者往往高于后者,基于不同质量决策所产生的一系列后续反应,当然结果是天差万别了。


在延安的时候,鲁迅的弟子萧军曾向毛泽东建议,延安文艺界应该有个政策,不然争论不休,没有标准,难明是非。毛泽东对这个建议表示了肯定,同时委托萧军帮忙收集文艺界的各方面意见。

此后,毛泽东和萧军以书信的方式往来数十次,不仅谈论文艺问题,毛泽东还善意坦诚地提醒萧军的毛病:

“延安有无数的坏现象,你对我说的,都值得注意,都应改正。但我劝你同时注意自己方面的某些毛病,不要绝对地看问题,要有耐心,要注意调理人我关系,要故意地强制地省察自己的弱点……

你是极坦白豪爽的人,我觉得我同你谈得来,故提议如上。”

再讲一个故事。

建国以后,1956年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其深刻揭示了当时新中国在建设方面遇到的问题。这次讲话的内容之所以深刻,其实也在于毛泽东善于听取他人意见。1958年2月18日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曾说过:

“那个十大关系怎么出来的呢?我在北京经过一个半月,每天谈一个部,找了34个部的同志谈话,逐步形成了那个十条。

如果没有那些人的谈话,那个十大关系怎么会形成呢?不可能形成。”



由这两件事儿看来,毛泽东在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姿态并未放得很高,即便是党内最高领导,他也善于听取他人意见,并给出自己的看法,这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



04
善于调查研究
深度思考

如果说通过阅读自学、和他人交流学习更像是一种知识层面的积累,那么善于搞调查研究、深度思考问题这两个特质对毛泽东来说,就是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是会落到实处的。

有一本小册子,名叫《寻乌调查》。

这本册子是毛泽东1930年5月所作的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的农村经济调查报告。

当时中国共产党已经在江西、福建的边界建立了革命根据地,毛泽东为了认清中国农村和小城市的经济状况,从而更好的开展土地革命,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他从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作了这个调查。


这本册子共5章39节,全文8万字。

从字数上看,已经算是目前国内博士论文的水平了。这本书里没别的内容,都是毛泽东在寻乌县做的调查的结果,其细节之详细,覆盖面之广,让人感到震撼。像油、盐、酱、醋、茶之类的他都会单独列条,在种类、价格、店铺、价格方面也会细致标注。

甚至让我没想到的是,连县里妓院有多少家、名妓有谁、嫖妓的又都是些什么人都写到了。

从调查报告的角度看,他这8万字,没有废话,都是干货。

反观我们现在许多所谓做学术研究的人,写的文章毫无新意不说,就是做个田野调查,其数据弄得也是不尽详实,顶着学术的高帽,做着毫不匹配的“研究”,想想也是滑稽的很,可叹可叹。

除了上面提到的《寻乌调查》,毛泽东还先后作过《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长岗调查、兴国调查、才溪乡调查等,这些调查的背后,都是数日的实地调研,与多人之间的访谈交流,以及多个夜晚的细致梳理、思考和总结。

什么叫实事求是?

这就叫实事求是,通过调查研究,从实际情况出发,不夸大,不缩小,正确地认知和解决问题。

毛泽东基于他的调查报告,结合自己平日所学,对当时社会上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行深度的思考,构建起了自己看待这些问题的框架,并得出了与旁人不一样的见解,且这见解往往是超前且正确的。

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凭借着这一点,带领中国共产党越过了一道又一道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长征时期,有一个著名的战役叫“四渡赤水”,这也是毛泽东一生中最为得意的手笔。当时的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撤出江西瑞金革命根据地。而后又经历湘江战役的惨烈失败,中央红军人数一下子从8万人锐减至3万人,而蒋介石调集40万重兵合围中央红军,企图一举剿灭之。

毛泽东从实际出发,提出了摆脱敌人主力,向敌人薄弱的贵州前进的想法,但因与博古、李德等当时的中央红军指挥者攻打大城市的看法相悖,因此长期处于被排挤的状态,说白了就是,你说啥我们不听,我们不跟你玩儿。

在这紧要关头,遵义会议的成功召开,让毛泽东获得了红军的指挥权,他与朱德、周恩来、王稼祥等人组成新的领导小组,基于地下党人提供的靠谱情报,根据战斗的实际情况,包括敌我双方力量对比、地形地貌、当地风土人情等,指挥中央红军灵活机动地与蒋介石的国民党军队“兜圈子”,通过反复的迂回包抄、四渡赤水、甚至制造烟雾弹来“调动”和迷惑敌人的军队,最后居然轻轻一跃,巧妙地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楞是把一盘看起来的死棋局给下活了。

(第一次看这路线图的时候,我被绕晕了)

限于篇幅,四渡赤水的种种细节,这里就不赘述了,我想说的主要是:

这次战役,其实可以看作是毛泽东与蒋介石在军事指挥能力上的一次最直接较量,其战略思维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事实上,毛泽东在这次战役的出色表现,更像是他过去所沉淀的所有优秀特质的一次综合运用,体现到具体的军事指挥中,其结果以胜利告终,也不奇怪了。



05
我的一点思考

文章写到这里,已经有5K多个字,考虑到篇幅原因,我觉得应该适当写写自己的思考,然后收尾了。

以上4点原因,是我结合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和自己的思考得出的一些观点,或许不很全面,但着实让我通过这段思考经历获得不少启发。

说实在的,从小到大,“毛泽东”这3个字在我的印象中常有出现,要么是在电视的新闻上,要么是在中学时期的历史教科书里,亦或是每次去北京经过的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像。虽然出现的频率不低,但很长一段时间,毛泽东其人于我而言更像是一个有些模糊的符号,不甚清晰。

那个时候看革命年代剧,也无甚太大感觉,现在看来,才猛地发现这或许就是人们常说的那句“少年不知愁滋味”。因为身处一个和平年代的人,如果没有设身处地经历过那些岁月,硬是要通过有限的想象力去感受,其感觉是很匮乏的。


真正开始深入了解毛泽东、集中阅读毛泽东的著作,其实是我大学毕业2年来的事儿。文章开头我也说了,自己大学出来,在社会“混迹”的2年,一度陷入了目前为止最为迷茫困顿的时期:

  • 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 我到底该从事怎样的工作?


  • 我如何让自己过得好一点?


  • 我该如何与周围各色各样的人打交道?


  • 社会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存在?


……

种种问题的思考,从走出大学校门的那一刻起,我就没停过。

虽然自己在大学里读过300多本书,有过一些思考启发,但毕竟还是个学生,整个人书生气很重,加之考研的败北、找工作的不顺,让我对社会这个我不得不踏入的地方产生了莫名的恐惧。

在这么一种状态下,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网上看到有人写的关于毛泽东的文章,谈到了他青年时期的成长历程,看下来,我发现:

伟人在二十几岁的时候,同样也面临着和我们这个年纪一样会遇到的成长的烦恼,在北大当图书管理员的时候还一度被人瞧不起;

到了后来干起革命,即便是再险恶的情况下,他:

依旧能保持“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的气势;

依旧能保持“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的乐观;

依旧能保持“七百里驱十五日,横扫千军如卷席”的自信;

最终带领中国共产党走向胜利,解放全中国。

我来了兴趣,开始查阅有关毛泽东的相关生平资料,又接触到毛选。卷一最近刚通读完,也做了些勾画批注,写下了自己的一点思考,越往下读,我才越理解,毛泽东在那个时代下为什么会做出那样的决策,以及,为什么毛泽东思想依旧具有无穷的生命力,毛泽东其人的形象也在我脑海中愈发的清晰起来。


我意识到,伟人之所以是伟人,不在于其本身没有过失误,一个人伟大的关键之处在于:

是否能够不断地实践、总结、反思、调整,并带动周围人共同进步,面对种种复杂之局面,依旧保持从容,最终带领大家,扭转这局面。

如果说用一句话说说毛泽东带给我的启发,我认为可以有16个字概括:

不畏困难,乐观坚定。
实事求是,灵活变通。

这是我现阶段的理解,不一定全面,但对我帮助真的挺大。

24岁的我,经过了社会的最初洗礼,相比刚从大学出来,确乎成长了不少。我现在做事情虽然脑子里的想法依旧很多,但会努力将其纳入一个:

  • 以自我为核心,

  • 以目标为导向,

  • 以方法为指南,

  • 以行动为线索,


相关贯穿,最终取得成长的这么一个框架体系中。

这个框架体系的建立,让我做事情更踏实了、执行力更强了、心性上也获得了磨砺,我也终于能时不时体会到自己取的网名里那种“心定且安”的感觉了,那种感觉不是单纯的爽,而是一种稳中求进的节奏掌控感。

过去常觉得榜样之力量于我而言颇为虚无,现在想想,还是太狂太飘了,常言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不同的人都有其优长之处,以此为榜样学习之,便是对自身成长很好的帮助。



06
小结

文章的最后,闲言少叙。

就以主席的的诗词《忆秦娥·娄山关》为结语吧: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人生路漫漫,吾将上下而求索之,与你共勉。

祝好。

心定且安
孤独成长,彼此照亮。
72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素材来自电视剧《毛泽东》)

心定且安

2021.4.1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初二历史知识点总结
胸怀坦荡的毛主席是如何评价自己的
【电视剧】光荣与梦想 40集全
奇观:毛泽东和蒋介石,各自让儿子读哪些书?
中国近代史复习提纲——(八年级历史上册1——18课)
毛泽东的过人之处:遇事不逃避,凡事多思考,做事有章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